小学信息技术新课标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daniel 0 2024-06-03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标心得体会篇1

我有幸参加原州区培训中心组织的为期四天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我心里清楚的这次的培训和以往不同,因为这一次是带着任务和压力来的,目的是让我们把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如何传授给我们的学生。

这次培训共安排了4天的学习时间,11月3日我们聆听刘志有导师给我们详细的阐述了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相关问题的说明和要求,同时也说明这次培训应该注意的问题。接着黄文波导师讲述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以及《宁夏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使用说明》,从国际国内等方面说明了信息技术课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使我知道“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最后祁怀玉导师又对信息技术应用、教材的使用、机房的管理技能、设备的维护等等,进行了很详细的讲解,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11月4日上午,我们(2)班的学员到原州区四小进行观摩,听了1节三年级的信息技术课《多边形和墨水瓶工具的应用》,听了后,才知道小学信息技术课该怎么上,使我认识到怎样从学生的角度,将自己的课设计好并且上好。第二天,我们又分小组进行备课,演练。我们小组对《让学生学会正确开、关机》这一课进行了演练,由我讲给同行们听,让同行进行点评,请在信息技术方面教学经验丰富的周老师给大家评、讲。最后经过刘志有导师的指点,使我明白了给学生们上这一节课时应从什么地方入手,该注意什么问题,从而更好的上好每一节课。

经过这几天的培训,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操作中,都使我受益匪浅,认识到这次培训的责任很重大。并对自己的信息技术专业进一步提高。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标心得体会篇2

暑假期间,我学习了《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信息科技学科发展迅速、日新月异。作为信息科技教师,自身应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教师将学生带领到哪一个知识层次,取决于教师的自身素质。因此,信息科技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应具有先进的信息科技的教学理念、熟练的信息科技教学技能以及信息科技的教学研究能力。

我认识到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科技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科技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科技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教师在平时备课教研中必须将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相结合,在评价环节落实各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

我还了解到信息科技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了“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和“信息责任”四个方面。从个性和共性的角度出发,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分析应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又兼顾总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一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时刻为培养学生可行性的核心素养和素养技能。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标心得体会篇3

4月27日晚,有幸聆听了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课标研制组四位专家对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的解读,受益匪浅。

第一位是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熊璋《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解读》,从两个维度讲解了“为什么信息科技必须是国家课程?”及“为什么把信息技术改成信息科技”,清晰理解了课程的本质以素养导向为主,重点培养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及具有更多的信息社会责任。信息科技追求的是育人价值,通过教育让下一代有更好的适应力、胜任力和创造力。

第二位是首都师范大学樊磊教授带来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樊教授给了教师若干建议:建议教师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充分空间,勇于接受新观念、新思想、新途径的挑战,打破既往教学观念和经验的套路;建议教师要坚定信念、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建议教师要领会课标思想,丰富专业知识、先进教育理念、大胆实践探索;建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带领并鼓励学生积极体验,尝试并思考较成熟的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

第三位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信息技术教研组组长袁中果老师带来了《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标如何落地实施》,从凝练引领性学习主题、设计挑战性学习任务、设计持续性学习评价、构建开放性的学习环境等方面落地实施。作为一线教师对科技怀有敬畏之心,做好知识储备、投身于项目实践之中。

最后由未来基因(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专家龚超博士《义务教育阶段的人工智能课程》,为教育助力,提供最先进、最科技的人工智能课程。

最后,熊璋教授用一句话“终日乾乾,与时偕行”与一线教师共勉!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标心得体会篇4

新课标从“技术”到“科技”的变化,给信息科技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从知识建构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认识这门新课程,还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有鉴于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科主题提出了“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和人工智能”新的学习线路,每个主题在概念、学业要求和三性“结构化、综合性、实践性”的维度上均有具体的表述。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建构信息科技的学科框架和知识脉络,还要对循序渐进的课程内容进一步打磨和完善。重视具有时代特征的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强化对学生计算思维、安全意识、数字化学习等方面的培养,也要在教学实践中树立学生科学创新意识和信息安全意识。我们也要通过创设更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来设计探究任务,更新教学方法,利用项目式学习有机整合多学科知识,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广度和参与深度,进而产生深刻的学习体验。评价方面,要我们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加强对过程性评价的渗透,进一步完善终结性评价。改变以往简单的“知识、技能”传授模式,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标心得体会篇5

通过培训,我知道了什么是教育信息化2.0,教育信息化2.0是20xx年4月13日,教育部正式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教育信息化2.0是指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开启智能时代教育。《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基本目标是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三变、三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强调教师应该通过大数据采集与分析,将人工智能切实融入实际教学环境中,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到2022年,基本实现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这个“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信息化时代,我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教育不是把一杯水注满,更多是把一团火点燃。

这次培训中,2022年6月30日下午,兰州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崔向平老师做的关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制作》的精彩讲座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崔老师的讲座从教学课件的典型风格、制作误区与标准、素材和模板的获取渠道、处理技巧及内容美化技巧、教学微视的类型、设计与制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聆听了崔老师的讲座,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学会制作课件,更重要的要学会制作言之有物、逻辑清晰、图文并茂、阅读友好、细节完美、好看好学的精美课件。

这次培训中,最亮的风景是参加培训的老师们态度端正、学习专注,他们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认真的聆听和记录,不时用手机拍摄学习内容,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新鲜的理念。大家都觉得机会是如此的难得,学习气氛十分浓厚,让我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未知领域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不懈地去学习前沿的知识,不断思考与反思,不断提高我们的创新教学能力,为教师的深度教学和学生的深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成功没有快车道,幸福没有高速路,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不倦的努力和奔跑;所有的幸福都来自平凡的奋斗和坚持。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努力学习,一路前行,做更好的自己。

  • 下一篇:高二语文,高二语文必读名著书目(整理4篇 )
    上一篇:信息技术新课标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