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变形监测(6篇)
基坑变形监测篇1
关键词:深基坑变形监测数据;平稳性;模型识别;预测
中图分类号:P2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9-0135-02
1建模数据来源
本文以某深基坑南侧燃气管线上监测点的高程值进行数据分析,对所选取的开挖中连续25期数据中的前20期数据来建模,以M1-M9为监测点,对最后5期数据作预测。见表1。
上表中的数据每期为3天,M1-M9是以相同的时间间隔依次排序。第一,以时间序列模型为基础分别进行9个监测点沉降数据的建模;第二,对所建模型进行检验;第三,预测模型。
2数据预处理
要对前文的序列的平稳性、正态、零均值进行相关性的判断,分析序列的平稳性和进行零均值的处理。
2.1平稳性分析
根据M1监测点的高程变化曲线分析得知M1序列为非平稳,由此,需要进行ADF(AugmentedDickey-Fuller)单位根检验(unitroottest),其结果为:(图1)。
根据以上数据进行M1序列存在单位根的假设,在t统计量中,p=0.9835远超出0.05(显著性水平),假设成立,由此M1序列有ADF单位根,断定M1序列为非平稳。进行M1序列的差分处理得到每期的高程变化量,记作序列DM1。
再次假设DM1序列存在单位根,由t统计量得知其p=0.0003
2.2零均值处理
从对序列DM1的统计分析得知序列DM1均值是-0.1925,但根据时间序列建模的序列均值为0的要求,就要对原序列重新生成新的0均值序列。由此开始DM1序列的SeriesX1=DM1+0.1925操作,得到序列X1,新序列为0均值、平稳非白噪声,并进行描述统计分析。通过对原序列的整体平移所得的X1新序列,依然保持着原来的统计特性。
3模型识别
通过进行新序列X1的自相关分析,得到其自相关系数(AC)和偏自相关系数(PAC),并对新序列X1的自相关进行分析,可以判断出序列X1是非白噪声序列,依据是自相关系数在随机区间之外的只有第一阶,后续阶次快速衰减到0。而通过对偏自相关系数K的判断后,当k=3后快速接近0,在3阶截尾。k=1处的自相关系数明显不是0,当k=2以后,自相关锡石就进入2倍标准差的置信区间内,由此可以考虑拟合的模型为:AR(1)、AR(2)、AR(3)、ARMA(1,1)、ARMA(2,1)、ARMA(3,1)和MA(1)。然后对所拟合的模型参数估计后来选择最佳的模型。
4参数估计与模型定阶
采取最小二乘法进行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如表2。
确定最佳模型的标准:第一,R-squared(R2)值在0~1,拟合最好的是R2接近1;第二,越精确的模型要求AIC越小;第三,越精确的模型要求SC越小;第四,残差序列不相关表明DW统计量在1.8~2.1之间。
5模型检验
通过对X1序列进行拟合,以检验出拟合模型的适用性,以便检验模型残差序列的白噪声。当残差序列at为白噪声,表示所建模型包括了原始时间序列的所有趋势,是能够预测的;当at为非白噪声,表示需要提取另外一些重要信息进行新模型的设定。通过对残差序列进行自相关分析和DAF单位根检验后,得到各阶次的自相关系数满足[-0.447,0.447]范围,表示没有存在自相关;从DAF单位根检验结果,得知P=0.0093
6预测
通过了新序列X1的AR(3)模型对序列M1的拟合、预测,从而计算出M1序列拟合平均相对误差是10.4%,进一步预测出平均相对误差是7.8%。这就表示AR(3)模型对X1序列的处理效果很好,也就表示深基坑变形数据处理采取时间序列模型的效果很好,能够将深基坑的变形监测进行较高精度的预测。
序列M1的拟合(表3)、预测(表4)结果(单位:mm)。
7结语
综述,通过用时间序列法选取M1号监测点的高程值序列来建模,第一步进行了M1序列的平稳化和零均值处理,从而得到新序列X1,第二步的自相关分析得到X1的模型,第三,利用四个统计量AIC、SC、R2和DW选出X1序列的最佳模型是AR(3),第四步通过拟合和预测M1序列,得出的预测效果很好,表明进行深基坑变形数据处理用时间序列模型的效果很好。
参考文献
基坑变形监测篇2
关键词基坑工程;支护结构;内力变形
中图分类号TD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4)112-0157-02
随着现代化城市进程的不断扩张,我国的基坑工作也在不断的增加,同时也伴随着风险和质量的不断增加。而基坑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了基坑支护体系的设计施工和土方开挖,这就要求各个部门的技术人员之间要进行密切的配合。同时基坑工程在每个地方表现出来的差异性也不一样,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每个基坑的变形情况也不同,而其中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就是开挖地区的土体物理性状。
1基坑支护结构内力变形监测要求
基坑的变形现象主要体现在在3个方面,支护墙体的变形、基坑底部的突起以及地表不同程度的沉降。其中对支护结构变形的预测是作为基坑变形的一项最常见的预测,因为基坑支护墙墙体的变形就会导致墙体的的外侧地面发生变化,促使基坑内的位移和底部土体的拱起。由于受到地质水以及各方面的影响就使得我们在实验室内而得到的支护机构应力变形等数据域实际测量工作中得到的数据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为看了让实际检测的数据和实验得要的理论数据相一致,我们就可以从实际的检测到的数据用反分析的方法去修改计算机模型中的一些参数,再根据这些参数,运用正分析的方面从而计算出下一个施工阶段的数据。
2基坑支护结构内力变形的控制措施
2.1控制要求
基坑变形主要控制方法主要为加深、加刚、加固、降水、随挖随撑,增加维护结构和支撑的刚度,增加围护结构的入土深度,加固被动区土体,控制降水减少开挖时间,随挖随撑,缩短暴露。
2.2控制措施
2.2.1冻结+排桩支护技术
地基冻结排装桩伐法顾名思义就是将两种技术互相结合取长补短,是一种大胆的技术创新,将含有水的地基坑的封水结构,利用排桩和内部的支撑系统来作为受力层用来抵抗水土带来的压力。但是由于现在的岩土力学这方面的基本理论还不是很成熟,就使得运用这种技术所得到的力学数据与实际检测到的数据还是有很大的出入,这就要求我们要多次的进行工程检测,将信息反复的比较及时的发现和解决问题,以保证工程的安全的进行。冻结止水适用于各种不良地质,并且基坑越深,经济上、工期上的优势也就越大,特别是对地下水丰富的软土地层就更加具有优越性,适用于2550米的大型和特大型基坑,矩形、圆形和其他几何形状的施工。
2.2.2型钢+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的主要工程就是可以抵抗侧向水土的压力已经能够有效的驻足地下水渗漏,目前这种技术主要引用在深基坑支护。目前主要是使用的是以下两种结构的形式:一种就是在水泥土墙中插入断面交大的H型钢,主要是利用型钢能够承受的侧压力,基本上就是不考虑水泥土的承载能力,水泥土只是作为止水幕墙,而型钢一般也是不需要喷涂隔离剂,等到基坑工作结束以后再将型钢拔出,达到节省钢材的目的。另一种方面就是在水泥墙内外两侧压力比较大的区域插入断面比较小的工字钢等,这种方面的原理就是利用水泥土和工字钢的共同作用来承受水土带来的巨大压力还可以有效的止水。成墙厚度可低至550毫米,围护结构占地和施工占地大大减少。废土外运量少,施工时无振动、无噪声、无泥浆污染。工程造价较常用的钻孔灌注排桩方法可节省20%30%。该技术可在黏性土、粉土、砂砾土使用,目前在国内主要在软土地区都有成功应用。这种技术目前可应用在开挖深度15米下的基坑围护工程。
3基坑支护结构内力变形的控制辅助措施
3.1严格分包管理
在基坑工程方面,一定要强调建设单位不得将基坑工程分为几个部分承包给不同的单位。基坑环境包补等位二级以及以上的单位,在围护设计前必须要委托给有一定的资质的房屋检测单位,通过对周边建筑物的倾斜、差异以及沉降结构的接侧来确定其对基坑检测的影响,从而作为设计单位未来确定基坑变形控制标注的一个依据。对于在基坑工程施工当中比较关键或危险性比较大的工段的时候,施工方必须要求设计人员应驻在现场,以防止不必要的危险发生。而总到单位必须对基坑工程中的一切的质量安全问题负全责。
3.2强调监理管理
在基坑工程开挖前进行严格验收是建设单位必须要的一项强制要求,只有拿到总监理工程师亲自签署的开挖令才可以实施。对于以下行为建设单位不接受的,监理单位应当及时的上报给当地的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如出现质量、安全事故等隐患时,监理下达书面指令要求其整改或者暂停施工而拒绝实施的。
3.3注重施工堆载管理
设计单位应明确堆载限值和基坑周边堆载范围。由于临时需要在原定的堆载范围以外堆土的,施工单位必须要要经过明确的查验以后制定对应的方案,从而来确定具体的堆载限制和范围,并且申报给总包单位等到验收以后才可以堆土的。另外在已经建好的建筑物周边堆土或者是覆土的,也是要建设单位必须要跟原建筑物的设计单位之间进行协商和核算,由于地面堆载对周围建筑物地基造成的附加变形,经妥善协商处理好以后才能进行施工。
总之,在现代建筑施工中,我们要因地制宜地做好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要密切监测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所引起支护结构的内力变形,同时积极进行管理,确保每个基坑工程都能安全保质保量的完成。
参考文献
[1]单永新.新建地下车库深基坑工程监测控制难点与对策分析[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2(4):70-73.
[2]曾彩华.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结构型式与工程实例[J].安全与健康(上半月版),2006(7):44-46.
[3]刘二栓.深基坑工程特点及存在的问题[J].有色金属设计[J],2004(1):45-47.
[4]齐干,陈学军,朱瑞钧.BP神经网络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04,31(5):22-26.
基坑变形监测篇3
关键词:深基坑;变形;观测;监测方法
基坑工程施工中对基坑监测及其周边相邻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隧道等保护对象进行沉降及水平位移监测,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推广。在过去几年中,因深基坑工程开挖引起基坑变形、周边相邻建(构)筑物沉降,从而导致基坑坍塌、相邻建(构)筑物开裂甚至倒塌的工程事故频发,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和经济损失。深基坑的支护设计、施工及其监测已逐渐形成共识的系统施工工艺流程,且基坑监测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施工场地变形监测作为基坑监测的一个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信息化施工将成为未来施工的显著特征之一。作为一个与复杂地质环境紧密相关的系统工程,及时的信息采集、分析、处理,既可以真实地反映基坑实际的运作状态,指导下一步的工作,又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基坑变形的概述
随着建筑行业施工的日益规范化,基坑工程开挖采用信息化施工必将成为一个发展趋势。基坑在开挖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基坑土质、开挖深度及尺寸、周围荷载、支护系统及施工方法等诸多因素影响,变形将是不可避免的。尽量减少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对基坑周边建筑物、基坑土体及支护桩的位移等进行变形监测,尽可能的对它们在后续施工中的变形进行预测,了解其有无较大的不均匀沉降,以便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是现代建筑基坑施工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深基坑工程是综合性较高的一门学科,不仅涉及到测绘工程,还涉及到岩土工程、结构工程以及施工技术等多学科的相互交叉,是多种复杂因素交互影响的系统工程。
二、基坑变形的机理
基坑变形包括支护结构变形、坑底隆起和基坑周围地层位移。基坑周围地层移动是基坑工程变形控制设计的首要问题。基坑的开挖过程是基坑开挖面上卸载的过程,由于卸载而引起坑底土体产生以向上为主的位移,同时也引起围护墙在两侧土压力差的作用下而产生水平位移,因此产生基坑周围地层位移,而坑底土体隆起和围护结构的位移是引起周围地层移动的主要原因。
三、深基坑工程特点
根据建设部建质200987号文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深基坑一般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其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坑支护体系是临时性的结构,其安全储备较小,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基于此特点,基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测,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险情,必需及时进行抢救,确保工程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2)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区域性。不同地基土的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不同,相应的基坑工程差异性也很大。而且,在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域基坑工程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基坑工程的支护体系设计、施工以及基坑开挖都要因地制宜,而不能照搬外地经验。
(3)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个性。基坑工程的支护体系设计、施工和基坑开挖的相关影响因素有很多,比如,工程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基坑周边的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这些因素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都应该考虑到,以免造成安全事故或者破坏周边的已有建筑物或设施。由此可见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个性。因此,如何对基坑工程进行分类、如何规定统一的支护结构变形容许值标准对,在目前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4)基坑工程综合性强。基坑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岩土工程,不仅包含岩土工程知识,还包含了结构力学、水力学、计算理论、测试技术、施工机械及技术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
(5)基坑工程具有较强的时空效应。对支护体系的变形和稳定性有大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基坑的平面形状及基坑深度。此外,也需要对地基土体的蠕变性加以关注和研究,特别是软粘土的蠕变效应。在蠕变效应的作用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基土体强度降低,土坡稳定性变小变得易于发生失稳破坏。所以必需重视基坑工程的时空效应带来的不良影响。
(6)基坑工程是系统工程。基坑工程由支护体系设计、施工以及基坑开挖三部分组成。基坑开挖的施工组织是否合理将对支护体系能否成功支撑住基坑边、安全稳定地运行产生重要影响。不合理的基坑开挖顺序以及过快的开挖速度都可能引起主体结构桩基变位、造成支护结构变形过大,甚至引起支护体系失稳而导致破坏,引发工程事故。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支护结构变形的监测,密切关注支护结构的工作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和采取应急补救措施。
(7)基坑工程具有环境效应。基坑开挖必然会引起周围土体地下水位的变化和应力场的改变,从而导致周围地基土体产生变形,并对周围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产生影响,甚至影响其正常使用或安全。此外,大量土方外运也将对城市交通、路面卫生和弃土点环境产生影响,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噪音也会对附近居民产生影响。
四、基坑的三维变形监测
4.1利用全站仪进行三维变形监测
4.2利用深层沉降仪进行变形监测
基坑变形监测篇4
【关键词】三维激光扫描基坑变形精度分析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一种快速获取空间信息的一种新技术,是测绘技术领域的一次新的革命。其能在短时间内快速获取大量的待测目标的高精度点云数据,为地物的快速建模和空间变化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应用领域广泛,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1-3]。基坑监测是工程建设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传统利用经纬仪和水准仪进行基坑变形监测,工作量大,任务重,而且是基于单个测量,效率低。如果能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实现基坑变形监测,将大幅提高工作效率。本文基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探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基坑变形监测中的可行性及关键技术。
1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测量精度分析
精度是决定一个测量系统的优劣的主要因素之一。影响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测量精度的因素较多,主要有离散误差、环境光背景噪声、特征提取的精度、镜头畸变、标定误差、表面散斑等方面。从误差角度来看,影响测量精度的主要误差来源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系统误差具有一定的规律,可通过一定的措施加以消除。偶然误差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与具体的测量环境紧密相关[1-5]。以下以目前应用较多的三维激光扫描仪徕卡(Leica)介绍其精度概况。徕卡(Leica)是最早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发起者。经过了10年的发展,徕卡目前正引领着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发展。HDS6000是徕卡最近推出的一款全球最快的三维激光扫描仪。每秒500,000点,扫描距离79米,单点测量的精度3毫米(50米距离),距离读数0.1毫米。其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2可行性分析
根据建设部《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基坑围护墙(坡)顶水平位移监测精度应根据围护墙(坡)顶水平位移报警值来确定。具体见表2。
对照HDS6000的技术指标和规范要求,目前的三维激光扫描仪精度基本可以满足设计变形控制值大于30mm的测量的精度要求。
3技术关键
三维激光扫描的作业流程包括外业数据采集、点云数据处理、变形数据提取与绘制等几个步骤。
3.1外业数据采集
由于基坑条件复杂,一站无法完全获取全部地形信息,需要分站扫描,然后拼接数据进行后续处理和分析。
在设站扫描之前,首先要熟悉场景,合理确定扫描仪和标靶的位置。一要保证各扫描站结果能覆盖所有的监测区域;二要选择布设较少的测站,以减少后续处理的复杂度。扫描同时应尽可能获取地物的影像信息,以便于后期的数据处理。每一测站扫描完后,对标靶进行精确扫描,以便后期点云数据能够精确配准。标靶距离尽量合理适中,减少识别误差[6,7]。
3.2点云数据配准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每次扫描只能得到测区局部的数据,为了得到测区完整的三维数据,往往需要从不同的位置进行多次扫描,每次扫描得到的数据都处在以当前测站为原点定义的一个局部坐标系中。因此,需要在扫描区域中设置一些控制标靶,利用保证相邻测区的共同标靶,进行数据配准,保证所有点云处于相同坐标系下[7]。
3.3点云过滤
随着测量精度要求的提高,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的很多“点云”数目包含大量的冗余数据,因此要对“点云”数据进行筛选压缩处理。一般的筛选压缩方法就是设定一个最小距离,然后沿扫描线方向比较相邻两点的距离,小于阈值的就删除;还可以连接扫描线首末两点,从中间点中选取与两点距离最接近的点作为中断点,然后以第一点与中间点之间、中间点与最后一点之间重复上述过程,知道所求的距离小于某一固定阈值中止,将点排序即可。还有人采用了斜率法和曲率不连续法用于数据点的判断筛选,并应用到产品的设计开发中。
3.4三维建模和量测
可利用利用扫描仪自带的软件或第三方软件,通过选取、截取、围栏选定的点云数据匹配生成面和复杂形体表面的不规则三角网(TIN),建成不同时期的三维模型,同时在软件上进行坐标量测和等值线图自动生成。
4结语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通过对激光照射目标获取点云,使得传统的外业测量更多的以数字化的方式转移到室内来进行,明显降低了测量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所得数据的可挖掘性好,多用性好,大大减少了现场测量的时间和次数。
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可以快速获取变形体的三维数据,变形监测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得以减轻,工作效率提高,监测实验结果令人满意。随着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迅猛发展,三维激光扫描仪器快速和准确等特点一定在基坑变形监测领域内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孙树芳,方源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科技创新导报,2008,(30):1-2.
[2]刘春,杨伟.三维激光扫描对构筑物的采集和空间建模.工程勘察,2006,(4):49-53.
[3]郑德华,沈云中,刘春.维激光扫描仪及其测量误差影响因素分析.测绘工程,2005,(6):33-34.
[4]刘春,张蕴灵,吴杭彬.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检校与精度评估.工程勘察,2009,(11):56-60.
[5]沈彦文,宋益民.三维激光扫描仪在石灰回转窑形变测量中的应用,2009,(117):71-73.
基坑变形监测篇5
关键词:深基坑;变形状况;监测流程;研究手段
前言:基坑变化细节监测和工程总体布置形式设计,如今已经被定义为深基坑工程安全质量完善期间的特定要素,其间对于钻孔灌注桩以及内部支撑单元产生更加严格的规范要求。可现实中,我国在基坑支护控制经验上仍旧处于单一落魄境遇,因此后期工程系统化覆盖指标不可避免地遗留某种滞后效应。这就需要研究主体结合施工现场试验数据、以往研究经验,加以科学整编演练,确保基坑监测创新形式的举措得以快速浮出水面。
一、针对基坑变形细节加以科学监控的现实意义论述
首先,技术人员在基坑挖掘期间会借助某类高新技术手段,将施工现场内部各类动态信息传输出去,可因为内部因素影响状况极为复杂,使得基坑和周围建筑物安全稳定性难以贯彻落实。由此,一切监测数据的搜集便是为了进一步掌控基坑内部结构参数变化状况,使得对应施工管制部门能够及时吸纳最新监测数据信息,避免今后施工方案创新改良和覆盖进度遭受不必要的限制作用。
其次,联合基坑变形监测数据加以精准解析调试,能够为各类建筑、生活设施威胁程度校验快速提供疏导线索。也就是说,一旦基坑变形程度超出预设要求,施工管制主体就可借助变形监控分析系统整编现场资料内容,确保施工方案得以快速改良和顺利落实。
最后,基坑内部任何险情预测和警告。施工期间一切安全事故,其实都与基坑施工监测人员正向态度相关,一旦任何数据校验分析不当,都会令现场失去控制,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成本损失结果。针对施工流程和深基坑各类变动参数加以解析,可以在合理期限范围内预测险情状况,为施工流程布置期间可能遭遇的不安问题提早加以预防补救。
二、深基坑变形状况监测分析的科学举措内容解析
(一)监测点的精确选取
监测点设置工作主要针对基坑开挖期间核心影响部位加以掌控,基本上会超出基坑预设深度两倍左右,如若想要在合理期限范围内获得合理经济效益,布置流程必须足够科学。技术人员在进行测点布设前期,有必要适当将核心注意力投射在基坑区域地质变动细节和维护方案设计层面之上,后期联合以往安全保护经验和支承控制理论,进行测点布置范畴和密度检验调试。客观层面理解,可以加以预埋的监测点必须在工程开始之前加以快速埋设,在对应工作稳定期限得以延续基础上,异质化静态初始值都应该测取完备。需要注意的是,有关沉降、位移的观测点有必要直接在被监测的物体之上安装。
(二)辅监测仪器的科学匹配沿用
主要结合施工现场地质检验结果,进行容易引起坍塌结果的位置埋设,全程沿着围护结构平行方向25m间距加以布置。需要注意的是,用于围护桩体结构的测斜管,大致上会在围护桩浇灌期间放入。具体规范流程如下所示:首先,技术人员有必要结合基坑整体开挖深度事先测斜管孔深确认目标,其实就是将基底标高特定支护结构的土体侧向位移数据暂且视为零,并且将其作为预测判定基准媒介。其次,快速将测斜管放置在底盖之上,并进行逐层组装。技术人员要做的是,详细检验内部导槽稳定性,确保其能够时刻和坑壁走向保持平行、垂直关系;再就是管内需注入合理数量的清水,持续到沉管到达孔底期间,在斜管、孔壁之间遗留的空隙,要用砂子逐层填实。最后,便是针对测斜管管口坐标、高程进行精确计算,提供明显的标示以保护管口位置。毕竟现场测量前期,技术人员始终须依照孔位科学布置指示图,进行钻孔列表结构完善布置。确保最终测量结果分析预测能够有据可依。
(三)监测频率的确认和科学调试
基坑工程监测频率,核心价值在于精准映射既定项目变化细节,技术人员可以考虑依照不同工程管理机动需求,进行监测方案精确调整。实际上,开挖期间监测间距不宜过长,持续到外界条件变化剧烈期间适当增加监测管控能效。需要注意的是,一旦说基坑冠梁衍生任何裂缝问题时,监管主体可以依照实际状况加以科学监测,针对单位裂缝宽度极限位置和末端进行观测标示匹配,其中裂缝观测周期主要依照现场数据变化速度而定。
另外,各监测点和监测基点要严格保护并做明显标记,施工过程中严禁破坏。监测应定人、定仪器、定时进行,不许漏测,开挖接近槽底时,应加强监测。对监测数据应如实记录,及时进行汇总、分析和评定,并根据变形趋势做出预报。监测中如发现变形异常,应及时提交变形资料以便及时进行处理。同时后期实践验证,边坡沉降控制在规定的沉降值范围内,并且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通过变形监测,施工方及时掌握基坑的各种变形值,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险情,进行预防和安全措施补救,在整个基坑开挖过程中,基本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施工工期得到有效保障,经济效益明显。
结语:综上所述,在进行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内部变形状况监测方面,相关部门主张大力推动对应监测设备更新效率,确保当中边坡、附近管线的水平和竖向细节都得到合理检验,进一步为后期施工期间一切可能滋生的安全险情加以精准预测,防治。相信长此以往,必定为我国深基坑施工工期、社会经济效益指标完善奠定深刻适应基础,再就是为今后超大型深基坑变形精准监测和系统防护工作提供更多标准指导性建议。
参考文献:
[1]李永辉.黄土深基坑施工监测分析与数值模拟[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2]于洋.深基坑支护与稳定性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
基坑变形监测篇6
关键词:城市建筑区;深基坑;变形;监测
中图分类号:TU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38(2015)50-0031-02
1城市深基坑变形监测的必要性及意义
当今社会的建筑物很是密集,再加上地表复杂性,使得深基坑极易变形,从而会影响基坑周边的建筑物、地下管道、交通路线等的正常使用。当基坑开挖后,其侧部和底部的土体由于卸载作用会出现隆起现象,同时支护体受到内外两侧的压力而产生压力差,使得支护体向坑内侧移动,并且围护墙后面的地面也会下沉,从而影响相邻的建筑物的变形情况。深基坑变形监测的意义。①现场监测是一个提供动态信息的过程,不仅可以了解深基坑的设计强度,还可以为以后施工提供指导信息;②深基坑变形的监测可以及时掌握施工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且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保证工程顺利进行;③深基坑变形的监测还可以提前了解周边建筑物、地下管道、交通线路等的情况,从而对施工环境做到心中有数。
2城市深基坑变形监测的原则
2.1合规原则
即所使用的监测方法、监测频率以及监测仪器都是符合相关规定以及设计要求的,这样所得到的监测数据才是可靠的,否则数据会有偏差,在使用数据的时候会出现很大问题。这样就可以保证能够及时提供准确的数据,来满足工程所需。
2.2充分原则
即在设置监测内容的过程中要保证其监测点可以充分的满足施工过程中各项要求,可以全面反映基坑和其周边环境在整个施工过程的变化,防止有监测盲点,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监测内容力求充分全面。
3城市深基坑变形监测的内容
城市深基坑变形监测的对象为周边建筑物、交通线路、地下管道、支护体系以及场地水位。其监测项目有:沉降监测包括基坑回弹和建筑场地沉降等;位移监测包括倾斜观测和基坑侧向位移等;特殊变形观测;相邻环境观测等。由于变形监测持续在整个工程期内,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巡视,来保证时时监测。所谓巡查就是指定相关工作人员定期来现场巡查,一方面用肉眼来判断各类情况,另一方面也要用锤钎等工具辅助判定,同时用文字及照片记录每次巡查的各个关键场地。完成每次巡查后要与之前的数据做对比,从总体来分析是否出现异常情况。如果不能确定,则需要和总包技术质量部人员进行及时的沟通,以尽快明确是否异常。巡查的内容可以分为四大类:支护结构,包括支护结构成型质量、立柱有无较大变形、冠梁有无裂缝等;施工工况,包括基坑周边地面有无超载、基坑是否于设计要求一致、场地地表水排放是否正常等;周边环境,包括邻近基坑及建筑的施工变化情况、周边管道情况、周边道路情况、周边原有建筑物情况等;监测设施,包括基准点状况、监测点状况、监测元件状况等。
4城市深基坑变形监测的实施
4.1监测点布设
监测点的布设要结合工程需要和基地现场情况来进行,如果布设的好,不仅可以全面及时监测,还可以做到经济。为了有效布设,在确定方案之前,需要对基地的地质以及基坑的防护方案进行详细了解,然后结合现实和理论进行监测点的布设,包括密度和范围。布设设计出来之后,凡是能在开工前埋设的点就要提早完成,在开工前测取其静态初始值,并且还需要对其稳定性负责。凡是可以安装在被监测物上的测点都应该尽量直接接触,例如位移、沉降的测点。而地下管道不能直接挖测点的就需要进行模拟监测,例如在人行道上埋设水泥桩。由于在基坑开挖前就已经降低了地下水位,这可能会引起地下水由坑外向坑内渗透,很可能引起塌方。因此地下水位的监测是保障基坑安全的基本要素。而地下水监测管的埋设要根据水文资料,选择水量大、渗水强的地方,以20~30m的间距平行于基坑边。
4.2监测频率
监测频率的确定要结合工程阶段、周边环境等因素。当监测值较为稳定时,可以适当降低监测频率,相反,当出现不稳定值时,就要提高监测频率。不稳定情况包括监测数据达到预警值、变化幅度大、积水多、管道泄漏、邻近建筑物沉降等。
4.3监测数据观测及处理
按照观测频率进行数据收集,每次监测后要讲将此次数据和上次数据进行对比,做差值,根据一定的规定范围判断其是否具有稳定性,对异常数据要进行标准比对,判断其偏离程度及严重程度。当各个观测点相互联系而构成一个体系时,就要进行组合差值比较。当差值不足以判断时,还需要结合统计检验的方法来进一步检验。所有数据都要妥善保存,可以对数据进行长期趋势分析,这样可以发现在长期将出现的问题,提早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类异常情况。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过程中,深基坑变形监测是十分重要的,是保障工程安全的关键环节。工作人员要给予充分重视,制定完善的监测体系,不断改进监测措施,使得工程的其他进程无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乐世铭.关于城市深基坑变形监测中的问题及新技术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于应用,2012,28:38~39.
[2]潘桂才.深基坑支护工程变形监测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
-
冰雪奇缘观后感优秀范文(精选8篇)
冰雪奇缘观后感篇1前几个星期,我看了冰雪奇缘。故事内容是:有一个国家,有这两个公主,大公主是艾莎,会魔法。小公主是安娜。她们是一对很好的姐妹,一次,安娜在晚上睡不着,就找姐姐艾..
-
优秀范文冰雪作文字(精选4篇)
冰雪作文400字篇1这一天,我把作业写完了,准备去玩玩具,可是一打开门,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竟然有一个冰公主在我的房间里,把我的整个房间都冻成了冰。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于是我就问..
-
学生春季学期心得体会如何写,学生春
推荐学生春季学期心得体会如何写篇1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度过喜悦、祥和、幸福的寒假,踏着春天的脚步,带着新的目标我们又步入了一个新的学期,开始求知生涯中的又一个里..
-
春季期开学通告范文好作文推荐,春季
如何写春季期开学通告范文通用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下午好!“金马辞岁匠心独运,乐其成,师生齐发展;福羊迎春励精图治,映其辉,三中展荣光”。新年的鞭炮..
-
车位租赁协议书范文电子版(整理3篇
车位租赁协议书范文电子版出租人:________身份证: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租户:________身份证: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在________的祖坊有一个车库,车库号是________。现甲方将车库..
-
防溺水观后感范文好作文推荐,防溺水
防溺水观后感范文通用篇1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时间过得飞快,转瞬之间,一个炎炎夏日又到来了。每年这个时候,是发生溺水事故的高峰期,夺走了无数青少年的生命。看着..
-
年店铺租赁协议书范文(整理3篇)
2023年店铺租赁协议书范文转租人(以下简称甲方):_________受转租方(以下简称乙方):_________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公..
-
防溺水观后感范文,防溺水观后感优秀
有关防溺水观后感范文(精)篇1各中学、中心小学、实验学校、县直教育单位,民办学校:根据网络报道,5月11日、12日,短短两天时间内全国四省五地连续发生5起未成年人溺水事故,造成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