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重点(整理5篇)

daniel 0 2024-06-07

初二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重点(物理)


电和热

1.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铜丝与电阻丝串联,电流相同,相同时间,电阻丝阻值大,发热多。

2.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通电时间大小的关系:(课本图试验)电流相同,电阻相同,通电时间长,发出热多。

3.焦耳定律

(1)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2)写成公式Q=I2Rt其中电流I(A),电阻R(Ω),通电时间t(s),热量Q(J).用电器的电阻一般认为不变。

(3)电流通过导体时,消耗的电能(电流所做和功)W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的情况下。

4.电热的应用和防止

(1)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制成加热设备.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合金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制成的。

(2)常见的电热器有电炉、电烙铁、电熨斗、电饭锅、电烤炉等。

(3)电热器优点:①清洁卫生,没有环境污染.②热效率高,使用方便.③能方便地调节温度。

(4)电热的危害:电流过大,烧坏导体;绝缘材料老化,甚至烧坏,引起火灾:但可用电热来驱潮。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飞机的升力的产生: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当飞机在机场跑道上滑行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速度快、压强小,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速度慢、压强大。机翼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

阿基米德原理

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的重力。公式:F浮=G排。

(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出计算浮力大小的数学表达式;F浮=G排=m液g=ρ液gV排。

(2)阿基米德原理既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

2.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⑴阿基米德原理阐明了浮力的三要素:浮力作用点在浸在液体(或气体)的物体上,其方向是竖直向上,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或气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G排液。

⑵“浸在”既包括物体全部体积都没入液体里,也包括物体的一部分体积在液体里面而另一部分体积露出液面的情况;“浸没”指全部体积都在液体里,阿基米德原理对浸没和部分体积浸在液体中都适用。

⑶“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和物体的体积V物,它们在数值上不一定相等。

当物体浸没在液体里时,V排=V物,此时,物体在这种液体中受到浮力大。

如果物体只有一部分体积浸在液体里,则V排<V物,这时V物=V排+V露。

⑷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液gV排-。即F浮的大小只跟ρ液、V排有关,而与物体自身的重力、体积、密度、形状无关。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随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变化而改变。

⑸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F浮=ρ气gV排,浸在大气里的物体,V排=V物。例如:热气球受到大气的浮力会上升。

初二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重点(数学)


 三角形的证明

一、全等三角形判定、性质:

1.判定(SSS)(SAS)(ASA)(AAS)(HL直角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定理: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定义)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及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等腰三角形是以底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有关的定理及其推论

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反证法: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推导出与定义、基本事实、已有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这种证明方法称为反证法 。

四、直角三角形

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直角三角形判定

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互逆命题、互逆定理   

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称为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定理称为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

五、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   

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外心)

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角平分线。  

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内心)

判定: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初中二年级##初二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重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地理历史)#

】制定学习计划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之一。初中生可以规划每周的学习任务,提前安排好作业和考试复习计划,确保每项任务都能够及时完成。以下是无忧考网为您整理的《初二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重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地理历史)》,供大家学习参考。


初二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重点(地理)


1.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西部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

3.在中国地形图中找出三级阶梯的界线:

1)第一、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2)第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4.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形主要是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5.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1000——2000米左右,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6.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7.我国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有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丘陵(占10%)

初二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重点(历史)


第一个五年计划

1、“一五”计划的目的: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

3、“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1953年——1957年

4、“一五”计划的成就:

5、意义: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6、我国开展“一五”计划建设的重要条件有哪些?取得了哪些成就?简析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1)条件:①新中国成立,祖国大陆获得统一;②抗美援朝的胜利;③土地改革的完成,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2)成就:①1953年底,鞍钢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②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中国第一辆汽车;③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地一架喷气式飞机;④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⑤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密切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⑦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形成了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重工业基地;⑧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3)原因:①党的正确领导;②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③全国人民的支持和艰苦努力;④苏联的帮助。

  • 下一篇:年湖北黄冈成人高考报名及缴费时间(3篇)
    上一篇:中学生安全教育论文(6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