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概预算(6篇)
网络工程概预算篇1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
(2)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考核.
2.要求
(1)要求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要求技术含量较高.
(2)设计或论文应该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时限内完成.
(3)书面材料:框架及字数应符合规定
3.成绩评定
(1)一般采用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级计分的方法.
(2)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成绩给予评定.
4.评分标准
优秀: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较高技术含量.
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严谨,结论合理,独立工作能力较强,科学作风严谨;毕业设计(论文)有一些独到之处,水平较高.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充分,符合技术用语要求,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正确,回答问题基本概念清楚,对主要问题回答正确,深入.
(2)良好: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结论合理;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为,科学作风好;设计〈论文〉有一定的水平.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正确,符合技术用语要求,书写工整.设计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基本正确,能正确地回答主要问题.
(3)及格:在指导教师的具体帮助下,能按期完成任务,独立工作能力较差且有一些小的疏忽和遗漏;能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但技术含量不高.在运用理论和专业知识中,没有大的原则性错误;论点,论据基本成立,计算,分析,实验基本正确.毕业设计(论文)基本符合要求.
文字材料通顺,但叙述不够恰当和清晰;词句,符号方面的问题较少i图纸质量不高,工作不够认真,个别错误明显.
答辩时,主要问题能答出,或经启发后能答出,回答问题较肤浅.
(5)不及格:任务书规定的项目未按期完成;或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未掌握.没有本人结合实际的具体设计内容或独立见解的论证,只是一些文件,资料内容的摘抄.毕业设计(论文)未达到最低要求.
文字材料不通顺,书写潦草,质量很差.图纸不全,或有原则性错误.
答辩时,对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阐述不清,基本概念糊涂,对主要问题回答有错误,或回答不出.
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要求
----论文内容符合任务书要求
1.对管理类论文要求:
·对毕业论文的要求是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本人独立论证的内容.
·要求论点明确,立论正确,论证准确,结论确切
·论证内容要求有调查研究,有统计数据,对统计数据要有分析,归纳,总结,
·根据总结得出结论.
·最后有例证说明
管理类论文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要领
增强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力量,达到概念明确,论证充分,条理分明,思路畅通,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关键.提高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性,需把握以下几点:
(1)要思路畅通
写毕业论文时,思维必须具有清晰性,连贯性,周密性,条理性和规律性,才能构建起严谨,和谐的逻辑结构.
(2)要层次清晰,有条有理写毕业论文,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一层一层如何衔接,这一点和论文行文的逻辑性很有关系.
(3)要论证充分,以理服人,写毕业论文,最常用的方法是归纳论证,即用对事实的科学分析和叙述来证明观点,或用基本的史实,科学的调查,精确的数字来证明观点.
(4)毕业论文行文要注意思维和论述首尾一贯,明白确切.
(5)文字书写规范,语言准确,简洁.
2.对工程设计性论文要求:
·有设计地域的自然状况说明和介绍
·有原有通信网概况介绍及运行参数的说明
·有设计需求,业务预测
·有具体的设计方案
·有相应性能及参数设计和计算
·有完整的设计图纸
例如:A市本地SDH传输网设计方案
一,A市概况简介
二,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现状(或PDH传输网络现状)
1,A市本地网网络结构,交换局数量及位置,传输设备类型及容量
2,存在的问题及扩大SDH网的必要性(或建设SDH网的必要性)----需求及业务预测
三,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结构设计方案
1,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2,设备简介
3,局间中继电路的计算与分配
4,局间中继距离的计算
四,SDH网络保护方式
1,SDH网络保护的基本原理
2,A市电信局SDH网网络保护方式的选择及具体设计
五,SDH网同步
1,同步网概念与结构
2,定时信号的传送方式
3,A市电信局SDH网络同步方式具体设计
六,方案论证,评估
3.计算机类型题目论文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
·需求分析(含设计目标)
·总体方案设计(总体功能框图,软件平台的选择,运行模式等)
·数据库设计(需求分析,概念库设计,逻辑库设计,物理库设计,E-R图,数据流图,数据字典,数据库表结构及关系),
·模块软件设计(各模块的设计流程),
·系统运行与调试.
·附主要程序清单(与学生设计相关的部分,目的是检测是否是学生自己作的).
校园网,企业网等局域网设计
·功能需求
·对通信量的分析
·网络系统拓扑设计
·设备选型,配置
·软件配置
·子网及VLAN的划分
·IP地址规划
·接入Internet
·网络安全
例如:××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1,开发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想
(1)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2)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需求
2,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
(1)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2)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3)系统开发环境简介
3,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实现
(1)数据库结构的实现
(2)应用程序对象的创建
(3)应用程序的主窗口
(4)菜单结构
(5)数据窗口对象的创建
(6)登录程序设计
(7)输入程序设计
(8)查询程序设计
(9)报表程序设计
4,总结
设计报告格式与书写要求
·设计报告应按统一格式装订成册,其顺序为:封面,任务书,指导教师评语,内容摘要(200~400字),目录,报告正文,图纸,测试数据及计算机程序清单.
·报告构思,书写要求是:逻辑性强,条理清楚;语言通顺简练,文字打印清楚;插图清晰准确;文字字数要求1万字以上例如:(1)A市本地SDH传输网设计方案
一,A市概况简介
二,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现状(或PDH传输网络现状)
1,A市本地网网络结构,交换局数量及位置,传输设备类型及容量
2,存在的问题及扩大SDH网的必要性(或建设SDH网的必要性)----需求及业务预测
三,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结构设计方案
1,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2,设备简介
3,局间中继电路的计算与分配
4,局间中继距离的计算
四,SDH网络保护方式
1,SDH网络保护的基本原理
2,A市电信局SDH网网络保护方式的选择及具体设计
五,SDH网同步
1,同步网概念与结构
2,定时信号的传送方式
3,A市电信局SDH网络同步方式具体设计
六,方案论证,评估
(2)A地区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设计方案
一,A地区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现状
1,A地区概况;人口,地形,发展情况
2,系统现状;现有基站,话务状况
3,现行网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①接通率数据采集与分析
②掉话率数据采集与分析
③拥塞率数据采集与分析
4,话务预测分析计算
二,A地区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设计方案
1,优化网络拓扑图设计
2,硬件配置及参数的优化
3,基站勘测设计及安装
4,交换局容量及基站数量
5,传输线路的设计
三,网络性能及分析对比
1,优化前网络运行情况
2,数据采集与分析
3,拨打测试
四,网络优化方案评价
(3)A市无线市话系统无线侧网络规划设计
一,无线市话网络概述
1,A市通信网络发展情况
2,IPAS网络特点
二,A市本地电活网络现状
1,现有传输网络结构
2,传统无线网络规划
三,无线网络规划设计方案
1,A市自然概况介绍
2,总体话务预测计算
3,IPAS网络结构设计及说明
4,覆盖区域划分,基站数量预测计算
(l〉每个覆盖区话务预测计算
(2)基站容量频道设计
5,基站选址,计算覆盖区域内信号覆盖情况
6,寻呼区的划分
(1〉各个网关寻呼区的划分
(2〉各个基站控制器寻呼区的划分
7,网关及CSC的规划
(1)网关到CSC侧2M链路设计
(2)CSC到CS线路设计
四,基站同步规划
(4)A市GSM无线网络优化
一,GSM网络概述
二,A市GSM网络情况介绍
2.1网络结构
2.2网元配置
2.3现网突出问题表现
三,GSM网络优化工作分类及流程
3.1GSM网络优化工作分类
3.2交换网络优化流程
3.3无线网络优化流程
3.3.1无线网络优化流程
3.3.2无线网络优化流程的实际应用
四,网络优化的相关技术指标
4.1接通率
4.2掉话率
4.3话务量
4.4长途来话接通率
4.5拥塞率
4.6其它
五,无线网络优化设计及调整
5.1网络运行质量数据收集
5.2网络质量优化及参数调整
网络工程概预算篇2
【关键词】复杂网络;链路预测;集聚系数
0引言
对于大规模的复杂网络,受时间、空间和实验条件的限制,我们能探测到的节点间的链接是有限的,大量链接的实验探测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如何根据已知的网络数据信息,通过设计合适的预测算法,预测节点间未知链接存在连边的可能性,是当前复杂网络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此即所谓的链路预测问题。实际上,链路预测问题作为数据挖掘领域的一个子问题,在信息科学领域早已展开了研究(如基于马尔科夫链和机器学习的方法[1])。但在现代大规模复杂网络的框架下,传统的链路预测算法远不能满足人们对预测效率和预测精度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发展新的链路预测算法。
在链路预测算法研究中,由于节点的属性信息难以获取,所以基于局部信息的相似性指标的链路预测算法受到了更大的关注[2]。近年来,基于局部信息的相似性指标不再单一地考虑共同邻居的数量或其度值,研究者们开始把共同邻居之间的联系也加以考虑[3]。但并不是所有的网络都需要考虑共同邻居的相互关系,甚至有时候会降低其准确率。
如今多数工作都是针对新的链路预测算法的提出,较少工作揭示出研究不同的网络结构与算法选择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真实网络和模拟网络上的实验,对网络的节点集聚系数、边集聚系数与链路预测算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研究何时需要考虑共同邻居之间的相互关系[4]。
1问题描述
定义G(V,E)为一个无向网络,其中V为节点集合,E为边集合。网络的总节点数为N,边数为M。该网络共有N(N-1)/2个节点对,即全集U。这样,链路预测问题可描述为:构建某种相似度指标,对没有连边的节点对(x,y)计算其相似度Sxy,Sxy越大,节点对(x,y)出现连边的概率越大。
为了衡量算法的精确度,我们将已知连边E分为训练集ET和测试集EP两部分,其中EP为在E中随机抽取的10%的边,剩下的边均匀分配至ET。另外,将属于U但不属于E的边定义为不存在的边。本文使用AUC指标来衡量算法的准确性。AUC(areaunderthe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定义为随机在测试集中选取的边的分数值比随机选择的一条不存在的边的分数值高的概率。即每次随机从测试集中选取一条边与随机选择的一条不存在的边进行比较,加分规则如下:若测试集的边的分数值大于不存在的边的分数值,则加1分;若两个分数值相等,则加0.5分;若测试集的边的分数值小于不存在的边的分数值,则加0分。重复以上步骤,独立地比较n次,定义n1为测试集中边的分数值大于不存在的边的分数值的次数,定义n2为两个分数值相等的次数,则定义AUC为AUC=■。
节点集聚系数用来描述一个节点的邻接点之间相互连接的程度,将该系数运用在社交网络中,其意义为该用户的朋友之间也是朋友的概率。设网络中一个节点为vi,该节点的集聚系数C(i)等于其邻接点之间连边的数量除以邻接点之间可以连出的最大边数。设ei为节点vi的邻接点之间连边的数量,k(i)为节点vi的度值,则C(i)=■。
边集聚系数:在一个无向网络G(V,E)中,设一条边为E(u,v),其端点分别为u和v,考虑u和v有多少个共同邻居w,即存在另外两条边E(u,w),E(v,w)与E(u,v)形成闭合三角形。所以,将E(u,v)的边聚集系数ECC(u,v)定义为包含该边的三角形与该边最多可能构成的三角形个数之比,即:
ECC(u,v)=■
其中,Г(u)∩Г(v)表示u和v的共同邻居的数量,即网络中实际包含该边的三角形的个数;k■和k■分别表示节点u和节点v的度;min(k■-1,k■-1)表示包含该边的最大可能的三角形的个数。对于没有共同邻居的节点对u和v,本文设其ECC(u,v)=0。
边集聚系数刻画了两个节点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而聚集效应是复杂网络中的一个重要性质。网络的平均边集聚系数刻画出网络整体的紧密程度,因此,本文认为网络的平均边集聚系数能较好地区分出不同结构的网络[5]。本文涉及到以下8种相似性指标:
CN指标:该指标定义为两个节点的共同邻居数量。对于节点i,定义i的邻居集合为Г(i),设节点x和y节点的相似性为Sxy,即Sxy=Г(x)∩Г(y)。
AA指标[6]:该指标的思想为度值小的节点的贡献度大于度值大的节点。对于节点i,定义i的邻居集合为Г(i),k(i)为节点度值。设x节点和y节点的相似性为Sxy,即Sxy=■■,k∈Г(x)∩Г(y)。
RA指标:该指标的思想为资源分配。对于节点i,定义i的邻居集合为Г(i),k(i)为节点度值。设节点x和节点y的相似度为,即Sxy=■■,k∈Г(x)∩Г(y)。
CC指标:节点集聚系数用来描述一个节点的邻接点之间相互连接的程度,放在社交网络中,就是你的朋友之间也是朋友的概率。设网络中一个节点为vi,该节点的集聚系数C(i)等于其邻接点之间连边的数量除以邻接点之间可以连出的最大边数。设ei为节点vi的邻接点之间连边的数量,k(i)为节点vi的度值,则C(i)=■。该指标思想为节点的集聚系数越大,其邻接点集结成团的概率越大,则尚未相连的邻接点间存在连边的概率越大。在考虑共同邻居规模的同时,还考虑了节点的集聚系数,即对每个参与计算的节点进行赋权,算法中节点x和y节点的相似性定义如下:
Sxy=■(1+C(i)),i∈Г(x)∩Г(y)
CAR指标[7]:该指标以CN指标为基础,加以考虑共同邻居间的相互关系,定义如下:
Sxy=CN・■■
其中,?酌(z)为节点z与两端节点以及其余共同邻居之间的连接数。
CAA指标:该指标以AA指标为基础,加以考虑共同邻居之间的相互关系,定义如下:
Sxy=■■
CRA指标:该指标以RA指标为基础,加以考虑共同邻居之间的相互关系,定义如下:
Sxy=■■
CCC指标:该指标以CC指标为基础,加以考虑共同邻居之间的相互关系,定义如下:
Sxy=■(1+C(z))・?酌(z)
3模拟网络实验
3.1数据集
复杂网络普遍存在于真实社会中,为了充分考虑不同类型的网络,本文首先通过pajek生成的小世界网络进行模拟。其中,本文通过软件生成的小世界网络的设置均为200个节点,节点平均度分别为20和30。表1为节点平均度为20的小世界网络的拓扑信息和实验结果,表2为节点平均度为30的小世界网络的拓扑信息和实验结果。将上述8种算法在小世界网络中进行实验,并比较准确率。在AUC测试正确率中,对原始数据集进行了随机抽取分成了训练集(含90%的连边数)和测试集(含10%的连边数)两部分,随后进行了105次的随机抽样比较。
3.2实验结果
表1小世界网络(K=20)的拓扑信息和实验结果
表2小世界网络(K=30)的拓扑信息和实验结果
3.3实验分析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随着网络的平均节点集聚系数的增大,网络的平均边集聚系数也在增大,各个链路预测算法的准确性也在提高。小世界网络的平均节点集聚系数与平均边集聚系数较为接近。在小世界网络中,当网络的平均节点集聚系数较为低的时候,这四种改进后的算法比原算法有更好的表现,但随着网络的平均节点集聚系数的提高,突出程度则在降低。因此,本文认为对于有较低的平均节点集聚系数的网络,考虑共同邻居之间的相互关系能更好地表现出节点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对于高平均节点集聚系数的网络,因其网络本身拥有较好的紧密性,再加以考虑共同邻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提高算法有效性的用处不大。
4真实网络实验
4.1数据集
本文使用了4个真实网络:adjnoun网络、football网络、polbooks网络、USpowergrid网络进行实验,对上一小节实验分析进行验证。这里,我们仍采用上述8种算法在各个网络中进行实验,并比较准确率。在AUC测试正确率中,对原始数据集进行了随机抽取分成了训练集(含90%的连边数)和测试集(含10%的连边数)两部分,随后进行了105次的随机抽样比较,表3为4个真实网络的实验结果。
4.2实验结果
表34个真实网络的拓扑信息和实验结果
4.3实验分析
通过表3,我们发现football网络和polbooks网络拥有较高的平均节点集聚系数,8种链路预测算法在这两个网络中表现出约为90%的正确率。而USpowergrid网络的平均节点集聚系数极低,因此链路预测算法在该网络上表现均不佳,不到60%的正确率。adjnoun网络相对于football网络和polbooks网络拥有较低的平均节点集聚系数,且两种平均集聚系数较为接近,相对于USpowergrid网络更接近小世界网络的特性,而4种改良算法的正确率对比原算法的正确率有一定的提高,反观USpowergrid网络的实验中,改良算法与原算法几乎无异。整体来说,在真实网络上的实验结果符合第三部分的实验分析。
5总结
在复杂网络的链路预测研究中,以前的工作主要集中提出新的链路预测算法。不同于此,为了更好地理解算法与网络之间的联系,本文以集聚系数为切入点,研究了其对链路预测算法的影响,加深理解影响算法准确性的因素,以及算法的适用范围。本文工作综合考虑了网络结构的多样性以及算法的适用性,对链路预测算法与网络结构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实验表明:模拟实验的结论同样适用于真实网络,对于链路预测的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SarukkaiRR.LinkpredictionandpathanalysisusingMarkovchains[J].ComputerNetworks,33(1-6):377-386,2000.
[2]吕琳媛,陆君安,张子柯,闫小勇,吴晔,史定华,周海平,方锦清,周涛.复杂网络观察[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0,7(2-3):173-186.
[3]东昱晓,柯庆,吴斌.基于节点相似性的链接预测[J].计算机科学,2011,38(7):162-164.
[4]FengX,ZhaoJC,XuK.Linkpredictionincomplexnetworks:aclusteringperspective[J].EuropeanPhysicalJournalB,2012,85:3.
[5]李敏,张含会,费耀平.融合PPI和基因表达数据的关键蛋白质识别方法[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4(3):1024-1029.
网络工程概预算篇3
关键词:网络犯罪;犯罪原因;预防措施
自上世纪末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网络发展突发猛进。据CNNIC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较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9.9%。网络将社会带入崭新的信息化时代,同时也孕育了一种新的犯罪形式——网络犯罪。如网络诈骗、网络、网络盗窃、网络等一些传统犯罪的新形式和直接针对网络的破坏型犯罪不断出现。因此有必要对网络犯罪的基本特点、主要手段进行分析,找到预防网络犯罪的措施,净化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一.网络犯罪的概念界定
网络犯罪并不是刑法的一个具体罪名或类罪名,而是一种犯罪学意义上的学理概念。有狭义和广义网络犯罪概念之分,狭义说又包括工具说和对象说。其中工具说认为网络犯罪利用计算机网络辅助实施的犯罪,包括黑客犯罪、网络诈骗、网络洗钱、网络盗窃、网络窃密、网络、网络等,强调计算机网络的“工具性”;对象说则认为网络犯罪是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对象实施的犯罪行为,主要包括破坏网络的犯罪和窃用网络犯罪。广义的网络犯罪则把工具说和对象说结合起来,认为“网络犯罪是指以网络为犯罪工具或犯罪对象,实施危害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的犯罪行为”。本文采广义的网络犯罪概念,理由在于不管是以网络为工具的犯罪还是以网络为对象的犯罪都是发生在网络条件下的行为失范,具有一定的同质性。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有利于整体上把握网络时代犯罪的共同特点。
二.网络犯罪的类型
按照前述广义概念,可将网络犯罪分为两种类型,即利用网络作为犯罪工具的犯罪和针对网络本身的犯罪,这也是国内学者的主流观点。此外,根据2001年欧洲理事会制定的《网络犯罪公约》,将网络犯罪细分为九种类型,包括:1、非法存取(Illegalaccess),2、非法截取(Illegalinterception),3.、资料干扰(Datainterference),4.、系统干扰(Systeminterference),5.、设备滥用(Misuseofdevices),6.、伪造电脑资料(Computer-relatedforgery),7.、电脑诈骗(Computer-relatedfraud),8、儿童色情的犯罪(Offencesrelatedtochildpornography),9、侵犯著作权及相关权利的行为(Offencesrelatedtoinfringementsofcopyrightandrelatedrights)。
三.网络犯罪的特征
每一次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带给人类便利和福祉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犯罪和灾难。当然技术本身的缺陷并不是犯罪最主要的原因,我们也不可因噎废食放弃对技术的革新,反而应秉持解铃还须系铃人的信念,不断地提高技术水平,使得技术不为不法分子所利用。要预防网络犯罪,就必须首先分析网络犯罪的原因。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原因
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包括中央处理机、存储器和外部设备等;软件是计算机的运行程序和相应的文档。计算机系统具有接收和存储信息、按程序快速计算和判断并输出处理结果等功能。计算机系统的缺陷主要变现为:
1.数据存储密度高。一个存储设备(常见的如U盘和移动硬盘)可以存储大量信息,存储设备极易携带且原始数据不会有任何损失和变化。因此数据形式存在的商业秘密、国家机密极易被窃取。
2.系统的可访问性。一台远程终端用户可以访问到系统中的所有数据,并可以按他的需要将其拷贝、删除或者破坏。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使用诈骗来的身份和登录密码获取对中心系统资源的使用权,二是没有入网的工作站由授权者登陆进行非授权使用。
3.操作系统漏洞。系统是游戏算计专家编写的程序,既然是人就不免有疏忽或是其他无法预见的技术问题,可以说只要是软件就必然有漏洞。会随着用户的深入使用,漏洞才会不断的暴露出来。微软的windows系统是目前世界上用户最多也是最先进的计算机系统,其正版系统经常会出现系统更新的提示,这种更新就是对系统漏洞的修补。黑客攻击很多就是利用系统的漏洞进行的。此外还有一种人为的漏洞,即在软件商在开发产品时,迫于政府的压力及考虑今后修复的需要,往往在其系统中留有“后门”。
4.计算机安全技术与破坏技术的博弈。计算机安全技术一直是计算机研究的重点,同时相伴相生的还有“黑客”技术,各种杀毒软件和防火墙技术的应用与黑客技术一直处于对抗的状态,由于病毒的爆发可以再很短的时间内爆发,这就对杀毒软件的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安全技术总是设法将针对计算机的破坏扼杀在摇篮里,但这中间毕竟还是存在一定的时间差。
(二)犯罪心理原因
网络犯罪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青少年犯罪比重大,有低龄化的趋势。心理原因是造成此种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
1.恶作剧心理,人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说更是如此,很多少年的计算机天才就是基于恶作剧的心理制造一些计算机病毒以显示其高超的计算机技能。
2.贪财心理,多数的网络犯罪案件是以牟取私利为目的,这与传统侵犯财产型犯罪有着相似的地方,但是不同的是通过网络实施的财产型犯罪的犯罪分子具有很强的侥幸心理。具有关资料统计,平均每起计算机犯罪可获利46—160万美元。这个数额较之传统的冒着生命危险的各种暴力犯罪收益更高,而且网络犯罪的侦破比例也是偏低的,两者的对比使得网络犯罪具有极强的诱惑力。
3.网络道德缺失,网络犯罪缺乏罪恶感。计算机的匿名性和隐蔽性使得网络道德滞后于现实道德,有的黑客不但不以散发病毒为耻,反以为荣。受很多网络游戏中宣扬的嗜血、复仇、暴力等不良文化的影响,很多青少年的道德观受到极大的扭曲,由此导致很多犯罪现象的发生。
(三)社会原因
1.网络管理的严重滞后甚至缺失。软件公司主要依靠自律,对其开发的软件的安全性缺乏必要的监督,导致很多流氓软件盛行,会不断跳出的窗口让自己的鼠标无所适从;有时电脑浏览器被莫名修改增加了许多工作条,当用户打开网页却变成不相干的奇怪画面,甚至是黄色广告。软件漏洞也很容易使得犯罪得手,2009年5月19日发生的“暴风影音事件”就是由于暴风影音产品和服务上存在缺陷导致网络阻塞。对于网民的上网行为也没有实现有效的引导,很多网民安全意识不高,使用盗版的操作系统,很容易遭到病毒的袭击。
2.网络法律滞后,我国目前虽制定了一系列惩治计算机违法犯罪的新政法规,主要有:《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出人口信道管理办法》、《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等。在刑法也有惩治计算机犯罪的内容,包括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破坏计算机系统罪和利用计算机进行传统犯罪。但是各种法律法规存在交叉重复的弊病,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善,存在着行政执法依据过于庞杂,而刑事司法方面规定的过于原则。其结果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领域普遍存在着以行政处罚的方式处理本应以刑罚进行惩处的行为,从而大大降低了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成本。犯罪成本的降低更加助长了犯罪分子的侥幸心理。
四.网络犯罪的预防措施
任何犯罪学的问题最终的落脚点都在于犯罪的预防与控制,网络犯罪的研究也不例外。针对网络犯罪的特点和诱发原因,笔者认为可以从技术预防、制度预防、社会预防等几个方面对网络犯罪进行综合治理。
(一)技术预防: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和网络犯罪侦查技术的研究
如前所述,网络犯罪是一种高智能化的犯罪,犯罪分子往往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的漏洞实施犯罪。因此网络安全技术(包括杀毒技术和防火墙技术等)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加强网络的安全技术,才能确保普通网民的上网安全。很多计算机专家和学者提出了很多技术改进的建议,这些建议包括:(1)计算机网络的数据加密。(2)包过滤和防火墙。(3)网络中的端口保护。(4)身份鉴别。(5)网络中的数据完整性保护机制。(6)网络中的通信流分析控制。(7)路由控制。(8)防病毒机制。(9)鉴别交换机制(10)信息源安全,(11)专用网络安全技术与设施。(12)网络窃听防护技术。(13)计算机网络对抗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但仍需要不断的改进。
网络犯罪的侦查技术也十分重要,之所以目前网络犯罪如此嚣张,很大程度上就是当前的破案率水平低下造成的。很多公安部门已经设立了专门的网络警察,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人力物力的投入,以使得破案率能够得以提高。
(二)制度预防:完善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立法
首先,应加强刑事实体法的立法,增设网络犯罪专章,增加网络犯罪的条文设置,加重对网络犯罪的处罚力度。其次,完善刑事程序法,特别是网络证据的立法。网络证据取证难是司法实践的难题之一,有必要尽快制定刑事证据法,并设专章明确规定电子证据的形式、特性、取证、质证、认证、采信的规则和标准。最后还应理顺和完善行政法规的规定,避免重复立法交叉立法,建立统一的网络管理行政系统,确定职权、程序。
(三)社会控制:推进网民网络道德建设和安全意识教育
针对网络道德明显滞后于现实道德的现状,我们必须将网民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首先从网络从业人员的素质抓起,将网络道德规范作为网络从业资格的条件之一,不合格的人员不准在计算机行业从业。其次,开展一系列的网络综合治理活动,对网络上存在的不健康内容进行清理,对传播、暴力等内容的人员严惩。再次,应加强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道德教育,使他们成为网络安全的斗士。最后,对于特殊网站应进行全面的整顿,比如网络游戏,审查其中的内容,涉及宣扬暴力、血腥、色情等亚文化的一律不准运行。
很多网民对于网络安全的知识知之甚少,将计算机安全措施置于脑后,造成安全漏洞,给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由于网络犯罪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很多网民受到侵犯往往都浑然不知。因此应提高全社会维护互联网使用安全的意识,加强维护互联网使用安全的立法、宣传和教育,将网络安全教育设置到中小学生的课程之中。
参考文献:
[1]赵秉志、于志刚,计算机犯罪比较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皮勇,网络犯罪比较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网络工程概预算篇4
【关键词】贝叶斯网络;工期隐性成本;影响因素
在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是相对而言的。显性成本是我们看得见的,是一种以传统可显的形式载在账目上的成本(范承余,2009)。隐性成本是一种隐藏于总成本之中、存在于财务审计监管漏洞中的成本(吴洁琼,2011)。目前,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显性成本比较透明,对其管理也相对完善和成熟,显性成本进一步降低的空间已十分有限;隐性成本由于其隐蔽性和难量化性容易被管理者忽略,其管理相对薄弱,因此,加强隐性成本的研究与控制,无疑有利于降低施工项目的隐性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建筑施工项目中,隐性成本主要以质量隐性成本、费用隐性成本、合同隐性成本以及工期隐性成本等形式存在,其中工期隐性成本占有重要地位。工期隐性成本是指项目经理部为实现工期目标或者合同工期而采取相应措施所增加的额外费用以及工期索赔费用的总和(吴洁琼,2011)。工期隐性成本的增加,意味着工期的拖延。工期的拖延,一方面会直接加大工程成本管理费、机械台班费和人工费用支出;另一方面会导致工程结算时间拖延,进而不仅会造成应收工程款的拖欠,降低资金的回收率,而且还会使前期大量资金投入的财务费用加大,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加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因此,加大对工程工期隐性成本的研究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至关重要,而有效控制工期隐性成本的关键就在于找到影响工期隐性成本的主要因素。
一、工期隐性成本影响因素的识别方法
建筑施工项目在整个工期中都受到经济发展、政策环境、资源条件、技术保障等方面的影响,这些因素的不确定性,加上合同工期的局限性,可能造成项目施工中各项活动的估算与预算产生误差,使得工期的实际费用偏离合同费用,加大了工期隐性成本的支出。因此,工期管理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正是研究建筑施工项目工期隐性成本最好的切入点,只有准确识别了这些因素对项目工期的影响大小,才能更好地控制项目的工期。
通常情况下,工期隐性成本与各因素之间存在着不确定关系。常规的处理不确定关系的方法有模糊逻辑和确定性因子等,但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仅能处理局部不确定关系,单纯地采用这些方法,其结果往往会使整个推理出现错误或者偏差,因为各个不确定性关系之间的结合不是一个局部现象,而是更多地依赖于整体情形,客观上说它是一种全局事件;贝叶斯网络的优势就是将各因素连接成一个整体网络,从全局的角度对各因素间的不确定性关系进行整体处理,同时贝叶斯网络具有更新功能,在得到更多的新数据时,贝叶斯网络可以利用这些新数据对整个网络结构和因素参数进行更新。鉴于此,本文提出运用该方法来识别工期隐性成本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影响因素与工期隐性成本之间因果关系的梳理,构建工期隐性成本影响因素的贝叶斯网络,通过贝叶斯网络的推理原理对工期隐性成本因素进行计算,进而从量化的角度寻找影响工期隐性成本的关键因素,为隐性成本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二、贝叶斯网络的基本理论
(一)贝叶斯网络
贝叶斯网络是概率分析和图论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一种有向图模型。简言之,贝叶斯网络是一个以条件概率为基础构建出来的具有有向性的非循环图,图中的一个节点表示一个事件,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事件的因果关系。其中节点代表论域中的变量,有向弧代表变量间的关系,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弱由子节点与其父节点之间的条件概率来表示(滕丽华、魏俊,2008)。通过贝叶斯网络可以准确地反映实际应用中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一组变量D={x1,x2,…,xn}的贝叶斯网络由以下两个部分组成:一个表示X中变量的条件独立的网络结构S;与每一个变量相关系的局部概率分布集合P。S是一个有向无环图,S中的节点一对一地对应于X中的变量,节点之间缺省弧线表示条件独立,由S和P定义X的联合概率分布。根据条件独立的性质,联合概率分布(蒋望东、林士敏,2007)为:
p(x1,x2,Λ,xn?灼)=■p(xix1,x2,Λ,xi-1,?灼)
对于每一个变量xi,令πi?哿{x1,x2,Λ,xi-1}是x1的父节点,{x1,x2,Λ,xi-1}条件独立,则p(xix1,x2,Λ,xi-1,?灼)=p(xiπi,?灼)。
(二)贝叶斯网络概率
贝叶斯方法可以通过概率公式体现:假定A、B表示两个相关的事件,则P(AB)表示在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根据贝叶斯理论有以下的关系(滕丽华、魏俊,2008):
P(AB)=P(A)P(BA)(1)
如果事件A1、A2是相互独立的,则有以下关系:
P(B)=P(A1)P(BA1)+P(A2)P(BA2)(2)
如果事件A1、A2是相互独立的,其中某一个事件发生是事件发生是事件B发生的必要条件。则有以下关系:
在此,我们可以推广到n个事件的贝叶斯定理公式。设有n个相互独立的事件A1,A2……An,其中,某个事件的发生是事件B发生的必要条件。则,
三、影响工期隐性成本因素的贝叶斯网络算法
(一)构建影响工期隐性成本因素的贝叶斯网络
贝叶斯网络的建立是一项比较复杂、困难的工作,它只能根据实际问题,依靠相关领域专家的经验建立。首先,需要综合考虑组成贝叶斯网络的各个节点,在建筑施工项目中我们可以把所有的节点和关系分开定义。第一,将影响工期隐性成本的因素定义为贝叶斯网络中的子节点;第二,根据构建贝叶斯网络过程中各种工期隐性成本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程度的大小,确定网络中各节点的条件概率。
根据建筑施工项目施工现场情况和工期管理的特征,可以将影响工期隐性成本因素大致可分为:人的因素、技术因素、材料设备与构配件供应因素、资金因素、水文地质与气象因素、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因素、其他难以预料和不可抗力的因素等。笔者将影响工期隐性成本的因素大致总结为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可以构建建筑施工项目工期隐性成本因素贝叶斯网络,图1为部分工期隐性成本因素贝叶斯网络。
(二)工期隐性成本影响因素的后验概率推理
贝叶斯的推理其实质就是进行概率计算,比如在给定一个贝叶斯网络的情况下,根据已知条件,利用贝叶斯概率中的条件概率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出相应节点发生的概率,其特点就是根据已知或者已观测到的结果,对未知的问题作出推测。如果对于网络中某个节点变量获得了观测结果,则其它节点变量可以通过网络推测获得。例如观测到节点X1的一个结果为θ,这个信息将会通过贝叶斯网络进行传递,从而更新先验概率,则X2后验的概率为:
P(X2θ)=■(6)
从以上推论中可以看出贝叶斯网络具有对给定信息推理的能力,即用户将信息输入网络,在网络中可以查找其相关节点的后验概率。因此,在贝叶斯网络中可以根据建筑施工项目工期中的相关因素的条件概率,获得这些因素在网络中的变量(工期隐性成本)的后验概率。
如果将建筑施工项目工期隐性成本因素逐项推算,就会得出以下结论:当影响工期隐性成本的因素后验概率较大时,表示该因素对工期隐性成本的影响也较大,进而可以判断该因素为关键控制因素,应在后期进行重点管理。
(三)工期隐性成本因素后验概率的算法设计
首先,运用贝叶斯网络推理原理,计算出各因素影响工期隐性成本发生的后验概率和条件因素影响工期隐性成本的全概率。其次,分析结论,判断出影响工期隐性成本较大的因素,并将其作为重点改进工作对象,提出控制的策略。具体算法如下:
在建筑施工项目工期管理中,假设J1,J2,…,Jn表示n个互不重叠的引起工期隐性成本的因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贝叶斯网络表示。P(J1),P(J2),…,P(Jn)表示工期隐性成本贝叶斯网络各节点的概率,其中P(Ji)>0(i=1,…,n),■P(Ji)=1,且Ji∩Jj=?覫(i≠j);H表示工期隐性成本,P(HJi)(i=1,…,n)表示因素J1,J2,…,Jn引起工期隐性成本的可能性。
第1步通过对该建筑施工项目有效数据的统计,获得影响工期隐性成本的因素J1,J2,…,Jn发生的概率P(Ji)(i=1,…,n);
第2步通过专家打分法给出工期管理中因素J1,J2,…,Jn影响工期隐性成本的可能性P(HJi)(i=1,…,n)表示;
第3步根据贝叶斯网络推理原理,将工期隐性成本因素发生的概率值输入工期隐性成本因素贝叶斯网络中,利用公式(4)计算出现有在各因素条件下工期隐性成本发生的概率P(JiH)(i=1,…,n),根据公式(5)计算出条件因素下工期隐性成本发生的全概率;
第4步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工期隐性成本的关键因素;
第5步进一步找出项目工期管理中关于该关键因素的记录资料、施工日志和进度签证等,分析该因素影响隐性成本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控制策略。
四、实例应用
在建筑施工项目中影响工期隐性成本管理的因素很多,本文仅以环境工期隐性成本因素为例进行验证。在此案例中,笔者预先设定影响建筑施工项目环境工期隐性成本的主要有四个因素,分别为气象条件T1、社会环境T2、施工环境T3、不可抵抗力突发事件T4,用P(T1)、P(T2)、P(T3)和P(T4)分别表示气象条件T1、社会环境T2、施工环境T3和不可抵抗力突发事件T4的发生概率。H代表工期隐性成本,P(HTi)(i=1,…,n)表示气象条件T1、社会环境T2、施工环境T3和不可抵抗力突发事件T4引起工期隐性成本的可能性。
1.首先构建该项目环境工期隐性成本贝叶斯网络,如图2所示。
2.通过对该项目工期管理中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得出气象条件T1、社会环境T2、施工环境T3和不可抵抗力突发事件T4的发生概率P(T1)、P(T2)、P(T3)和P(T4)的值,如表2所示。
3.通过专家打分法(过程从略),给出了气象条件T1、社会环境T2、施工环境T3和不可抵抗力突发事件T4引起工期隐性成本的可能性
P(HTi)(i=1,…,4)的值如表2所示。
4.将各因素概率输入环境工期隐性成本因素贝叶斯网络,通过贝叶斯条件概率公式(4)计算,得出以下结论:
如果发生环境因素引起的工期隐性成本,我们可以计算出“气象条件T1”影响工期隐性成本发生的概率为:
同理可以依次算出“社会环境T2”影响工期隐性成本发生的概率为:
“施工环境T3”影响工期隐性成本发生的概率为:
“不可抵抗力突发事件T4”影响工期隐性成本发生的概率为:
利用贝叶斯全概率公式(4),计算出环境因素条件下项目工期隐性成本的全概率:
P(J)=P(T1)P(HT1)+P(T2)P(HT2)+P(T3)P(HT3)+P(T4)P(HT4)=0.43
5.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推断出,一方面,“施工环境T3”影响工期隐性成本的概率相对较高一些,“气象条件T1”影响工期隐性成本的概率相对较低一些,因此,施工环境为影响该项目工期隐性成本的关键因素,进而可以断定在该关键因素的管理工作可能有失误或不足。另一方面,本案例仅计算出了环境因素条件下影响该项目工期隐性成本的全概率0.43,如果参照本例中的计算过程,将该项目的进度目标、市场供应、技术因素等的相关信息代入工期隐性成本因素后验概率的算法中,可以容易地完成该项目工期隐性成本问题的全面评估。
6.找出该项目工期管理中关于施工环境因素的记录资料、施工日志和进度签证等,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分析该因素影响隐性成本的原因,经过分析发现该项目管理人员在工期管理中疏于对人工幅度差用工和机械幅度差的管理,增加了工期隐性成本支出,进而证明工期隐性成本因素后验概算法的适用性。通过进一步从资料中分析得知,在人工幅度差用工方面,该项目大部分专业工种之间的工序搭接的停歇时间过长,产生严重窝工现象;在机械幅度差方面,该项目施工机械转移工作面耗时过长,增加了机械台班消耗。基于以上分析,建议该项目管理人员应改善上述两方面的管理工作,进一步降低该项目的工期隐性成本。
五、结论
1.本文建立了建筑施工项目工期隐性成本因素贝叶斯网络,通过贝叶斯网络推理原理设计出计算影响工期隐性成本因素后验概率的算法,该算法可以对影响工期隐性成本的因素做进一步的评估和分析。此外,该算法形式简单,各计算数据意义明确,非常便于应用,对建筑施工项目的工期隐性成本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结合工期隐性成本因素贝叶斯网络图和项目实例,对影响工期隐性成本因素后验概率的算法进行了应用和验证,并得出了局部节点因素的后验概率和在环境因素条件下工期隐性成本的概率,可以为工期隐性成本的控制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范承余.工程项目工期风险管理分析[J].工程与建设,2006,20(3):259.
[2]吴洁琼.建筑工程项目隐性成本显性化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滕丽华,魏俊.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生态工业园环境影响因子的分析方法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12):78-80.
[4]蒋望东,林士敏.基于贝叶斯网络工具箱的贝叶斯学习和推理[J].信息技术,2007(2):5-8.
[5]许智勇.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大坝(群)风险决策优化[D].南京: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网络工程概预算篇5
关键词:软件技术工程造价成本管理
1当前工程造价软件应用中的问题分析
(1)从当前应用层面上讲,由于缺乏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与机制保障,特别是缺乏学科发展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投人,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还没有可依据的全国统一的标准,大大降低其应具有的权威性。现已采集和积累的部门或地方工程造价信息,包括工程分类、材料分类、材料编码以及指标和价格的内容都是按照部门或地方习惯来划分,只适用于部门或地方,欠缺全国统一的标准依据。
(2)从开发技术层面上讲,现有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重复开发严重,层次低,水平不高。目前常用的造价管理软件,一般都只提供当地工程造价定额、指标、指数,还有政策法规、材料价格等方面的信息;而行业所需的集成性、综合性数据无法从许多分散的系统中提取,更谈不上信息共享,有的只限于网页上数据的使用,没有做到与智能化数据库建设的有机结合,网页的维护和更新慢,信息时效性不强,服务的空间非常有限。
(3)当前得到主流应用的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在规划管理上普遍暴露出以下几个问题:软件重复开发,造成软件产品多而杂,档次参差不齐;软件功能单一,或是服务于投资估算,或是应用于初步设计概算,开发与应用最多的是现行的预算软件、工程量计算软件,也只能用于计算工程量、预结算和快速投标报价使用,而不能很好地涵盖和服务于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全方位的决策之用,在整体集成化上还有待于深化;接口性能差,商品软件之间数据交换困难;智能化程序不多,还不能够对工程造价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科学预测、为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实现对造价的动态管理。
2软件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2.1现代软件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1)工程量计算软件应用
工程量计算软件,国内软件最常采用的是图形法。其优点包括一下几个方面:(1)不仅可以编制工程概预算,并且可以对概预算定额、单位估价表和材料价进行即时、动态的管理,提高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2)数据完整、齐全,为工程项目概预算创造了有利条件;(3)计算结果准确,概预算的质量得到提高;(4)简化了概预算的审核过程。概预算的审核可不审核计算过程与输出结果,只审核输入的原始数据。(5)使用简便,加快了概预算的编制速度,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工程量计算软件有以下几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要求专业人员在识图的基础上,用该软件重新输入图纸中各种构件及其尺寸,然后由系统自动计算工程量,得到工程量清单。第二种方法是直接将工程图纸扫描形成光栅文件,由软件处理矢量化后,抽取特征,用模式识别的技术识别构件的类型及其几何参数,进而计算工程量。第三种则是在设计单位形成的CAD文件基础上,在CAD环境下做模式识别。但这种方法要求在图纸的特征表示和建模上做大量的研究工作,依靠汉字识别技术,对图纸的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抽取各种构件的特征参数,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最终代替人完成识图。第四种方法是在建筑设计所使用的CAD软件中直接加入构件参数的属性,定义各种构件对象,在进行结构和建筑设计时使用这些对象设计建筑物,而不是直接使用线条作图。
(2)造价计算软件应用
工程造价计算软件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套价软件,软件的功能主要用于套定额计算工程造价,是造价领域最早开发投入的应用软件之一,经过多年的改进已比较成熟并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益。早期编制工程造价预算时,完全靠纸笔、定额册,编制一个工程的造价预算,仅从工程量清单入手套定额、工料分析、调材价,计算费用到出概预算书,要花费好长时间,计算过程繁琐枯燥,工作量大,概预算结果误差性大。到目前,造价软件已得到长足的发展,通过工程量计算软件得到工程量清单,再使用工程造价计算软件,找出定额子目输入造价软件,选择已预设好的取费表模板,计算汇总,马上就生成用户需要的报表。计价、汇总、分析、显示,打印一气呵成,前后只需要很少时间,效率大大提高,使概预算人员能把精力投入到更关键地方去,提高概预算的质量。2.2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工程造价软件的应用展望
(1)互联网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在Internet时代,企业的生存空间和行为空间及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都不能脱离网络而发展,做好工程造价信息的网络建设,实现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的网络化。包括数据处理,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效果评估,数据包的传递,技术经济信息咨询等网络服务。同时,基于客户机/服务器(C/S)和浏览器/服务器(B/S)体系结构的数据库开发技术的完善与推广,大大加快了工程造价管理应用软件网络化进程。网络经济条件下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将会在投资项目评价软件、设计概算软件、建筑辅助设计软件、施工图预算软件、建筑业的价格信息网和企业内部信息资料库之间建立无缝连接的通道,在项目评估、工程设计、造价管理等各部分工作间实现数据信息的低成本转移。
(2)信息处理集成化、智能化
工程造价工作应该将信息处理的范围扩展到相关系统,如企业定额编制系统、投标报价系统、施工管理系统、材机数据收集系统、工程造价数据收集系统、造价指标系统、工程设计的其他设计过程。例如,可以和CAD系统融为一体,凡是使用CAD系统绘图的工程,可以直接利用CAD软件计算出工程量,然后,借助局域网传输到工程造价应用软件上,再根据结构部位及尺寸等方面的要求,自动在价格信息资源库中提取数据进行计算。企业定额直接传给投标报价系统,企业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又可进入造价信息收集系统,指标系统又可对整个报价工作进行检验和指导。这样不仅确保了设计数据一致性、准确性,而且还大大地提高了招标投标工作的自动化水平,从而实现计算机技术应用的集成化与系统性。
(3)产品专业化、接口标准化
目前国内做工程造价软件的公司很多,软件水平参差不齐,功能也不一致,国内目前的造价软件水平与国外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因此,对于国内的软件开发商而言,每个公司应当优先发展自己的强势软件,在某一个具体的造价功能上的做大做强,而不是涉及造价工程的各个方面,这是不现实的,工程造价的涉及面十分广泛,面面俱到的软件往往无法将造价功能做的深入和专业化,而这样的软件也因为缺乏专业性不强而受到市场的淘汰;另一方面,不同的造价软件彼此之间的数据借口应当标准化,这样能够大大提升不同的工程造价软件的兼容性,因此每一个公司的同类型产品应当在数据接口方面采用标准化设置,使不同公司的同一类产品能够相互转化、使用,这样才能够最终实现整个国内造价软件的标准化、通用化,提升国内造价软件的应用面和应用水平。
3结语
工程造价管理与软件技术的整合,主要是依靠计算机和互联网这两种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两方面的目标:一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上的数据处理,节省人力,加快数据处理速度;二是建立在网络平台上的数据和资源共享。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依靠计算机和互联网这两种现代信息技术,配合工程造价的改革与发展,工程造价管理与信息技术将进一步整合,为造价行业各方提供更大和支持。
参考文献
[1]李霞.信息技术在工程造价行业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8,(12):72-73.
网络工程概预算篇6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概算;BP
中图分类号:TP183文献标识码:A
一、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建设项目概算的重要意义
(一)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就是由许多神经元互连在一起所组成的神经结构,把神经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进行数学模型化就可以得到神经网络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非线性的动态分析系统。它模拟人脑的神经功能分层由单个神经元非线性地、复杂地组合成一个网络系统。当某一问题的求解过程可描述为若干个有一定内在联系,又无法用解析法表达其内在关系的各个输入因子与输出因子的关系时,将输入、输出因子作为样本进入神经元网络结构,网络系统会对各个输入、输出因子的因果关系作一番认识和学习,建立起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强度(即权值)阀值。这样学习后生成的人工神经元网络系统,仿佛具有了人脑解决这一问题的技能。当输入一组新的参数它可以给出这个领域专家认为应该输出的数值。
(二)建设项目概算应用神经网络的必要性
电网建设工程造价是组成电网的各分项工程的价格总和,而各分项工程的价格则取决于其工程量的大小和单价的高低。以往工程造价的计算是由造价编制人员算出各分项工程量,分别乘以其单价。由于组成电网的分项工程数量多,工程量的计算非常繁琐,计算时间占造价计算总时间的90%以上,所以计算结果容易出现误差。这表明造价计算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工程量的计算。
一个有丰富经验的造价师,根据工程类型、特征及其相关情况,参照以往经验和工程数据资料,就能大致概算出造价,而无需进行大量繁杂计算,而且经验越丰富,资料积累越多,格算的造价就越准确,模仿这种大脑思维模式,正是人工神经网络所擅长的。神经网络模型通用性、适应性强,它不但不排斥新样本,相反它会随着样本数的不断增加而提高自身的概括能力和预测能力,这正好满足了建立造价信息系统的要求--动态地、自适应地从众多已完工程中提取有用信息,进行预测并辅助决策,由于电网工程的单件性,一般不存在两个完全一样的工程,但许多工程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相似性,造价估计分析的基本原理就是建立在电网工程的相似性基础上,对于某个欲估工程,首先从分析电网类型和工程特征入手,再从数目众多的同类已竣工的工程中找出与预估项目最相似的若干个工程,然后利用这些相似电网项目的造价资料作为原始数据进行推理,最后得到拟建电网的造价及其他有关数据。
二、BP网络
(一)BP网络算法
神经网络在目前已有几十种不同的模型,在人们提出的几十种神经网络模型中,人们较多用的是Hopfield网络、BP网络、Kohonen网络和ART(白适应共振理论)网络。其中BP网络是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网络,它是一种多层前向网络,采用最小均方差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最广泛应用的网络。
BP算法的学习过程是由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两个过程组成。在正传播过程中,输入信息从输入层经隐含层逐层传递、处理,每一层神经元的状态只影响下一层神经元的状态。如果在输出层不能得到期望输出,则转入反向传播过程,将误差信号沿原来的连接通路返回,通过修改各层间连结权的值,逐次地向输入层传播,再经过正向传播过程,两个过程的反复运用使得误差不断减小至满足要求。其模型可以表示为:
单隐层BP网络有三部分组成:输入层,输入向量:
X=(x1x2,...,x1,...,xn)T
隐含层:
输出层:
期望输出向量为:
d=(d1,d2,...,dk...,dl)T
输入层到隐含层之间的权值矩阵用V表示:V=(v1,v2,...,vj,vm)T
隐含层到输出层之间的权值矩阵用W表示:W=(w1,w2,...,wk,...,wl)T
转移函数采用tansig函数:
F(n)=2/(1+exp(-2*))-1
准则函数(误差):
权值的调整量:�
;
反向传播计算公式,可得如下权系数学习规律:
(二)BP神经网络的利弊分析及相关建议
BP算法样本训练失败的可能性较大,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数学角度看,BP算法为一种局部搜索的优化方法,但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求解复杂非线性函数的全局极值,因此,算法很有可能陷入局部极值,使训练失败;
(2)网络的逼近、推广能力完全取决于学习样本的典型性。而对学习样本的选取并组成训练集则是相当困难的问题。
(3)难以解决应用问题的实例规模和网络规模间的矛盾。实例规模与网络规模总是存在着很大差异,网络容量也是有着自己的局限性,当实例规模超出网络容量时,BP算法会失败。
基于前文所给出的BP网络技术存在的利弊现象,结合工程造价实际情况,个人认为,其弊端的解决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由于BP网络技术在执行较为复杂的目标函数时会出现“崩溃”现象,即算法低效,函数图象错乱、超过网络容量等等。所以造价人员在选择需要用BP算法概算的工程时应该注意工程的复杂性,对于那些过于庞大、复杂的工程不宜采用BP算法,以免出现系统错乱。对于较为简单、较为精简的工程则可用BP算法进行工程造价的概算。同时,也应注意实例造价概算工程的规模与网络实际承载规模的大小,对于网络承载范围之内的,才宜采用BP算法。
(2)样本数据的采集非常重要。BP算法的网络预测能力是与训练能力呈正比的。因此,首先需要确定分解项目,分解项目应选择那些最能体现一个工程特征并且最能决定这个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这样才能正确定位这个工程的造价。其次,选择的已建工程一定是要与待估工程有着较高的相似度。此处,可以进行相似度估测,查看已建工程每个分项的隶属度与待估工程隶属度的差异,差异过大的样本应予以舍去。
(3)针对BP算法的“过拟合”现象,造价中需要注意的是选择的样本数量不宜过大。以防BP算法网络学习了细节却丢失了最重要的骨架――样本内部的规律,从而不能得出满意的结果。
三、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送电线路工程造价概算
(一)送电线路工程造价估算模型建立
送电线路工程的造价受多个因素的相互影响,考虑下列因素作为影响着工程价格的主要因素,把它们列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单元,如图l所示。设在某一电压等级下的送电线路,考虑某种地形、气象条件、架线回路、杆塔类型等基本因素的影响,把实际工程项目投资划分为工地运输、土石方工程、基础工程、杆塔工程、架线工程、附件工程等6个部分。根据测算出的每公里建筑安装费用,再加上其它费用与资金成本,得出每公里的单位静态投资造价,将这些指标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单元。
图1图2
(二)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和设计
BP网络模型结构的选择主要涉及到输入层、输出层、隐含层神经元数目的确定、学习算法的确定等。
1、神经元数目的确立
输人层:由上面送电线路工程概算体系结构的分析,按影响因素层次,可得到13项主要指标,也即是下面的输入神经元。
输出层:输出节点对应于评价结果,在笔者建立的模型中,产生了7个相关指标,分别代表着本体工程的6项投资金额和单位投资金额,因此选择7个输出神经元节点。
隐含层:隐含层神经元单元数的选择与输入输出单元的多少都有直接关系。
在实际操作中,可参考下面经验公式(1)确定。
n1=(1)
其中,m为输出神经元数;拓为输入神经元数;a为1~10间的常数,形成的人工神经网络示意图见图2。
2、输入输出向量
(1)输入向量
1)地形因秦
送电线路地形可能由5种地形组合而成,所讨论的某地区基本是丘陵和山地组成,因此选择它们作为2个输入神经元,以所占线路的百分比表示。
2)线型因素
主要包括导线和地线型号的选择,参考限额设计指标与实际采用的导线型号,对于110kV线路,有LGJ―150/20、LGJ―185/25、LGJ一240/35、LGJ一300/35四种类型,依次选择上述导线类型,将对应量化值为1、2、3和4。在地线型号选择中,选取GJ一35、GJ一50,对于量化值为1和2,导线和地线型号量化值作为2个输入神经元。
3)平均档距
反映相邻杆塔问的距离作为1个输入神经元。
4)杆塔数目
铁塔数目和水泥杆数目对于造价影响重大,选择铁塔数和水泥杆数为2个输入神经元。
5)运距
它包括人力运距和汽车运距两部分,作为2个输入神经元。
6)土石方量
1个输入神经元。
7)金具
它包括挂线金具和拉线金具两部分,作为2个输入神经元。
8)绝缘子
1个输入神经元。
(2)输出向量
工地运输、土石方工程、基础工程、杆塔工程、架线工程、附件工程、单位静态投资。
参考文献
-
预防溺水安全教育致学生家长的一封
预防溺水安全教育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范文(通用6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信,肯定对各类书信都很熟悉吧,书信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文体。你知道书信要怎么写才..
-
一年级德育工作计划范文(精选5篇)
一年级德育工作计划篇1一、德育工作的对象文理分科后,学生进一步分化,高三下学期学生对高中生活的新鲜感逐渐消失。学生的理性认识会逐渐取代和超越感性认识,抽象思维能力会提..
-
老师我想对你说老师我想对你说,老师
推荐老师我想对你说老师我想对你说(精)篇1老师,经过两年的师生相处,我有好多好多的话想对你说,可是真正下定决心鼓起勇气去说的时候,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说起!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
-
企业年度报告范文(整理4篇)
企业年度报告范文一年来,我们后勤队在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后勤队全体工作人员精诚团结,积极配合公司领导,坚持抓好自身本质工作,在20_年度主要做了以下方面的工作:—、公司电线线路..
-
本人原因的离职报告范文(3篇)
本人原因的离职报告范文
亲爱的领导!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看我的离职报告。从我加入公司到现在,我得到了你和公司同事的各种帮助。我觉得我很幸福,很幸运。为此.. -
年简短运输协议书范文(3篇)
2023年简短运输协议书范文托运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同中简称甲方)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邮编:____..
-
企业述职述廉报告范文(6篇)
企业述职述廉报告范文
20xx年,集团公司紧扣企业发展转型过程的中心任务,积极推动效能监察不断融入生产经营管理,扎实有效地开展效能监察工作,为企业强化内部管理,推进节能降耗,提.. -
世界气象宣传日范文简短,世界气象日
推荐世界气象宣传日范文简短篇1>又一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了,读书日顾名思义就是要引导人们自觉读书,并养成读书的习惯。读书不仅仅是提高个人修养和健全人格的事,而应是提高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