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内镜(6篇)

daniel 0 2024-06-15

超声内镜篇1

关键词微探头超声内镜上消化道黏膜间叶源性肿瘤

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GIMT)是起自食管到直肠的消化道非上皮淋巴造血细胞呈梭形细胞分化为主的软组织治疗,包括胃肠间质瘤、平滑肌肿瘤、神经鞘瘤、脂肪源性肿瘤、胃肠道自主神经肿瘤等。随着超声内镜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内镜超声已成为目前诊断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最佳方法。本文根据30例微探头超声(MPS)在上消化道GTMT的检查结果,在诊断和指导治疗中的价值进行探讨。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7月收治GIMT患者30例,均于手术后1个月、2个月和6个月接受胃镜随访,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5~70岁,平均50岁,其中50岁以上10例。肿瘤原发部位在食管2例,胃11例,临床症状与肿瘤的部位、大小及继发改变等有关,主要症状为上腹部隐痛不适16例,吞咽不适13例,腹部包块5例,黑便3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

器械与方法:应用电子胃镜,UM-DP12-25R型超声微探头,工作频率12MHZ,工作长度240cm。采用脱水充盈法进行超声扫描,全部病例均行多倍图像放大处理。胃镜发现上消化道病灶后活检道连接T字管,自T字管注入脱气水约100~500ml,使病灶浸泡在脱气水中。从T字管插入微超声探头,置微探头超声于胃腔中央脱气水中并垂直于病灶,移动超声探头对病灶前后进行实时扫描观察病灶的最深层边界,记录超声图像。当病灶局部储水有困难、气体反射较多影响超声图像观察时,变化患者,吸引胃内积气,同时自T字管继续注入脱气水,可以改善超声图像质量。

EUS探查内容包括:病变范围、形态、边界及内部回声特点,消化管壁层次及厚度;病变最大浸润深度及对周围器官的累及情况;消化管壁周围邻近肿大淋巴结累及情况等。根据EUS检查结果合理选择内镜下切除或外科手术切除,切除的全瘤标本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行免疫组化CD117、CD34、S-100、NES、desmin染色。将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确诊结果与MPS诊断结果对照分析。

结果

检查结果:30例患者中,MPS诊断为间质瘤17例,平滑肌瘤8例,脂肪瘤3例,异位胰腺2例,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学检查确诊为间质瘤17例。MPS对上消化道GIMT的诊断结果与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结果的符合率83.33%(25/30)。MPS诊断结果与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结果对比,见表1。

回声特征:在消化道管壁的5层结构中,GIMT多位于第3层(黏膜下层)以下,表现为管壁局限性边界清楚的异常回声。17例间质瘤中,良性的通常起源于固有肌层,或来自黏膜浅肌层,包膜光滑,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匀,不向周围浸润生长,病灶直径<3cm,当病变较大时因肿瘤有坏死回声可以不匀,有时出现偏心性液性暗区;恶变倾向较大的表现为较大的低回声团块,其回声大多较固有肌层稍高,内部回声不均匀,常起源于固有肌层,包膜完整性差,可有分叶征,形态不规则,病灶直径常>3cm。8例平滑肌瘤表现为起源于黏膜肌层或固有肌层的低回声或无回声,内部回声多均匀,边界清楚,其回声较正常固有肌层稍低。

治疗结果:本组30例经MPS检查示病变位于黏膜浅肌层,其中18例病灶直径0.8~2.3cm,明显向腔内突出,均行内镜下高频电切除,瘤体切除完整,无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另3例因肿物向腔内突起不多,且基底较平,均先予透明帽负压吸引尼龙绳结扎病变,再行高频电切除,瘤体切除完整,亦无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6例MPS示病变起源于固有肌层,病变直径3~5cm,其中4例位于胃底、2例位于胃体中部,行腹部外科手术切除;1例MPS示起源于食管固有肌层且患者有明显吞咽不适;2例起源于食管黏膜肌层的平滑肌瘤,胸外科手术切除。

讨论

消化道间叶性肿瘤中以胃肠间质瘤最常见,可发生于食管至直肠消化道的任何区域,也可发生于网膜、肠系膜、腹膜及后腹膜等部位,但以发生在胃和小肠肌壁为多见,偶尔可发生于阑尾、口腔。症状无特异性,其表现与肿瘤的部位、大小和生长方式有关。直径<2cm,一般无症状。肿瘤体积较大者,可因出现上腹部压迫感、饱胀、疼痛不适就诊。可有呕血黑便、腹部包块等。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女无差别,本组病例平均年龄为50岁,男女比例1:1,与文献报道相符。

GIMT的组织形态变化多样,基本形态为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瘤细胞胞质淡染,轻度嗜伊红或略嗜碱,细胞核呈长梭形、短梭形或胖梭至卵圆形,可见核仁。部分病例胞质呈空泡状,位于核的一端形成核端空泡细胞,或将细胞核推挤至一侧形成印戒样细胞。依据梭形和上皮样细胞的比例可分为上皮样细胞型、梭形细胞型和混合细胞型[1],本组病检结果HE染色与文献报道一致。虽然GIMT细胞形态多变,排列结构多样,但其免疫表型完全一致,除波形蛋白阳性外,CD117阳性率接近100%,且大多数为弥漫性表达,无部位及良恶性的差异。约70%的GIMT表达CD34,多为弥漫强表达,CD34阳性的病例大多数CD117亦阳性,偶尔有CD34阳性CD117阴性,本组试验中所取的手术后标本病检免疫组化均可见CD34、CD117表达[2]。GIMT的病理可分为良性、恶性、交界性,但其标准尚无统一,但多数学者认为应将肿瘤的大小和核分裂数共同作为判断良恶性的标准,其次还需结合患者临床表现、有无邻近器官侵犯或腹腔内种植等作出综合判断[2],良性间质瘤肿瘤直径一般<5cm,无坏死液化,核分裂计数≤5/50HPF,或核出现明显的异型性,一般视为恶性病变。若有邻近组织浸润或出现远处转移则为肯定恶性。所有胃肠间质瘤都可被看做一种低度恶性有复发和转移可能的肿瘤,因此发现肿瘤即便不治疗也应注意随诊。

在普通内镜下可较容易的发现消化道SMT,但仅能观察SMT的黏膜隆起状况,无判明其组织起源及性质,即使行内镜下活检也只有25%能达黏膜下层,明确诊断率较低且不能有效指导治疗方式的选择[3]。随着超声内镜的应用和发展,内镜超声在上消化道SMT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超声内镜能清晰显示消化道管壁的结构,可准确判断SMT的起源层次、肿物大小、回声方式、周围界限以及其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如脂肪瘤、间质瘤、腔外病变压迫等病变的鉴别诊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消化道是目前诊断SMT较为准确的方法。对于作为SMT组成部分之一的GIMT,内镜超声尚可为不同类型GIMT选择具体内镜治疗及外科治疗方式提供有较高价值的评估依据。

本研究中,MPS对上消化道GIMT的诊断结果与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结果的符合率83.33%,提示MPS在诊断GIMT方面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另外,通过MPS检查,明确了病灶的起源层次,从而确立了具体治疗方式。本组30例中,21例选择了内镜下切除治疗,包括18例病灶位于黏膜浅肌层瘤体向腔内突出明显者以及3例病灶位于黏膜浅肌层瘤体向腔内突出不明显且基底较平者,瘤体均切除完整,无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发生,余5例因病灶位于固有肌层均选择了外科手术治疗,其中4例经腹部外科手术切除、1例经胸外科手术切除。

综上所述,认为MPS对上消化道GIMT的诊断正确率较高,且在指导治疗方式选择方面显示出了积极的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朱雄增,侯英勇.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再认识.中华病理学杂志,2004,33(2):3-5.

超声内镜篇2

关键词:纵轴超声胃镜护理

中图分类号: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729-2190(2007)12-0069-02

超声内镜检查(EUS)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内窥镜技术,对消化道管壁层次及附近脏器进行探查,对普通内镜不能确诊的黏膜下疾病及某些消化道肿瘤的分期,且在胆胰疾病诊断及介入治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与普通胃镜比较,纵轴超声胃镜前端较硬,且管径粗,而且检查时间较长,检查中由于患者咽部受到物理刺激而极易产生恶心呕吐等不适,为此,我们对超声胃镜检查患者实施了综合护理,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6年2月至2007年10月,本院门诊或住院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共126例,其中男65例、女61例;年龄19~77岁,平均年龄57.8岁。

1.2方法

超声内镜为PentaxEG-3630U型,纵轴超声探头,频率可在5、7MHz间调整,采用水浸没法和水囊法进行超声检查。

1.3结果

126例患者中,胃间质瘤32例,胃息肉18例,胃壁外压迫21例,异位胰腺3例,淋巴瘤2例,胃溃疡12例,胃癌12例,神经丛阻断术2例,脂肪瘤3例,未见异常21例。

2护理

2.1检查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患者因胃镜及其他辅助检查后未确定病变的性质,而且超声胃镜检查时间较长,存在恐惧和紧张心理。护士向患者及家属作耐心细致的解释,让患者了解检查目的和方法、检查配合要求、检查后注意事项,消除紧张情绪。

2.1.2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禁食8h、禁水2h;口服利多卡因胶浆10ml,取下义齿。检查前10min静脉注射芬太尼0.05mg、咪唑安定2mg;检查超声胃镜注水、注气、吸引情况;储水瓶中装入灭菌蒸馏水;安装和调试水囊,安装好后向囊内注水并确保囊内无气泡存在和漏水。

2.2检查时护理

安置患者左侧卧位,颈部略向前倾,两腿屈曲,头下垫一治疗巾以防止口水污染诊疗床及患者衣物,松开衣领,因纵轴超声胃镜前端部较硬,外径粗,弯曲度小,可致插入镜困难。因此,嘱患者深吸气咬紧口垫,保持头放低稍后仰,以增大咽喉部的间隙,利于顺利插镜。插镜时患者有恶心反应要防止口圈脱出;注水量要适中,注水不能太快,以免胃过度膨涨引起呕吐、误吸;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超声胃镜检查时间较普通胃镜长,芬太尼、咪唑安定均有呼吸抑制作用,两者相加有相加效应,检查过程中应给于氧气吸入,监测指脉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变化,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如发现指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应立即抬高患者的下颌骨,并随时吸净口腔内分泌物,使气道保持通畅,一般症状会自行缓解;检查过程做好图像采集;协助医生取病变部位组织送病理检查。

2.3检查后护理

检查结束后,擦净患者口角及面部,协助患者下床休息,告知注意事项:(1)因口服去泡剂短时间有局部麻醉作用,可出现咽喉部不适感,术后2h方可饮水及流质饮食。(2)术前少量镇静剂和镇痛剂可致患者头昏、嗜睡,留观半小时,嘱患者休息至症状消失后,在家属陪同下离开。(3)12小时内不能驾驶机动车及骑自行车;观察患者生命体

征及腹部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体会

纵轴超声胃镜不同于传统的超声胃镜,不仅对消化道及周围的病变有良好的分辨率,而且还可进行以治疗为目的介入治疗,为多种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崭新的方法。但由于纵轴超声胃镜检查方法复杂,内镜操作技术要求较高,须要较长时间的系统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1]。通过126例纵轴超声胃镜检查,我们体会如下:术前进行细致的心理护理;仔细做好仪器的检查、准备工作,气囊接口紧密联接,储水瓶保持足够量水并打开,防止气体进入,如气体进入,超声图像就不能显示;使用芬太尼、咪唑安定后,使患者处于清醒镇静状态,如检查过程中病人反应较大,可适当追加咪唑安定剂量。做完检查,患者认为与普通胃镜相比,反应更小;术中应密切监测

指脉血氧饱和度变化;术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和告知,可防止并发症,杜绝意外。

超声内镜篇3

昭通市人民医消院化内科,云南昭通657000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超声内镜诊断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价值,为临床上治疗这种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实验中,医护人员根据患者进入我院的时间(单日、双日)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实验组,每组有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内镜进行检查,实验中患者采用超声内镜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总诊断符合率等指标。结果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间质瘤和平滑肌瘤较为常见,EUS技术在平滑肌瘤、间质瘤或壁外压迫等诊断方面明显由于传统的胃镜;实验中,超声内镜患者在诊断过程中确诊率达到91.25%,明显高于传统胃镜52.5%。结论超声内镜在临床上能够有效的诊断出患者病变的原因、病变的范围以及病变的程度,且确诊率也比较高,能够为医护人员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关键词]超声内镜;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4)03(c)-0161-02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诱因比较多,发病机制也比较复杂,主要是由于患者上消化道黏膜和黏膜下肿物等原因而引起的一种形态学变化。临床上对于这种疾病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将会引发其他疾病。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由于病变部位多被正常部位包裹或者覆盖,导致常规胃镜无法准确判断患者病变原因、患者病变程度,甚至会出现漏诊或误诊现象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超声内镜(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EUS)则能有效的填补常规胃镜的缺点,同时还能够扫描病灶部位[1]。为了探讨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上治疗这种疾病提供依据。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在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进入我院的时间(单日、双日)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实验组,每组有患者40例。本次实验中,其中病变位于食管27例,贲门33例,胃10例,十二指肠10例。两组患者之间年龄、家庭情况、疾病发病时间等资料医护人员采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

1.2患者检查方法

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一些常规的检查如:对患者进行体温、血压测量等。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内镜检查,实验组患者利用超声内镜检查,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在手术前4~6h内让其禁食、禁水,患者在进行超声胃镜检查时姿势与传统胃镜检查姿势一致。医护人员在发现患者病灶部位后,将患者体内杂物排出,然后用水蒸馏水清洗食管和胃腔。医护人员根据病灶大小选择超声探头,采用小探头检查患者食管及胃底病变,用标准探头检查胃窦、胃体、十二指肠病变。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病变情况进行分析然后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标本切除后均行病理学检查[2]。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实验中,医护人员患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搜集和记录的数据利用spss13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然后医护人员再对这些数据采用t方法进行检验,实验结果采用表示。

2结果

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实验中,医护人员根据患者转院时间(单日、双日)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内镜进行检查,实验中患者采用超声内镜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总诊断符合率等指标。其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

表1确诊的80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诊断情况(例)

由以上表格我们可以清楚知道,本次实验中,患者以中间质瘤和平滑肌瘤较为主,其中平滑肌瘤最为多见,EUS技术在平滑肌瘤、间质瘤或壁外压迫等诊断方面明显由于传统的胃镜;实验中,超声内镜患者在诊断过程中确诊率达到91.25%,明显高于传统胃镜52.5%。

3讨论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诱因也比较多。对于这种疾病临床上主要利用超声内镜与超声结合起来进行检查,它利用探头和超声对患者病灶部位进行扫描。医护人员在超声胃镜下,上消化道管壁可清晰地显示5个层次结构,从内向外依次为:第1层高回声带,相当于黏膜层及在黏膜表面产生的界面波;第2层低回声带,相当于黏膜肌层;第3层高回声带,相当于黏膜下层;第4层低回声带,相当于固有肌层;第5层高回声带,相当于浆膜层及浆膜外组织产生的界面波[3]。

临床上,患者以中间质瘤和平滑肌瘤较为主,其中平滑肌瘤最为多见,与文献报道符合。但是,在EUS检查下,医护人员很难根据检查结果区分平滑肌瘤和良性间质瘤,且这种方法对肿瘤的良恶性也不容易诊断。本组病变中有2例患者在诊断过程中出现误诊现象,患者经过手术后被证实[4]。根据本人多年临床经验觉得:临床上,在对恶性间质瘤进行诊断时,医护人员要特别慎重,对于不确定的患者可以结合CT等进行影像学检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实验结果显示:EUS技术在平滑肌瘤、间质瘤或壁外压迫等诊断方面要优于传统胃镜。对于某些超声图像有特征表现的隆起性病变,如囊肿、静脉瘤等,诊断准确率几乎可达100%。但是,对于息肉等疾病的诊断其临床确诊率却和传统检查相当。实验中,超声内镜患者在诊断过程中确诊率达到91.25%高于传统胃镜52.5%。采用传统方法检查时,人们太依赖消化道造影及胃镜,而不知道传统方法不能无法显示黏膜下病变状态,尤其是肿瘤侵犯上消化道各壁的层次及壁外的情况,临床上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现象,但是超声内镜恰好弥补上述两种方法的不足[5]。

综上所述,超声内镜在临床上能够有效的诊断出患者病变的原因、病变的范围以及病变的程度,使用这种方法诊断临床效果较好,且确诊率也比较高,能够为医护人员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参考文献]

[1]黄业斌,张泰昌,年卫东,等.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1):94.

[2]孙明军,刘晓东,汪旭.内镜超声检查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4,33(3):234-235.

[3]金震东,许国铭,牛燕陵,等.超声内镜及微探头对胃外压性隆起的诊断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9,8(2):69-71.

[4]陈立刚,任建林.消化内镜诊治进展-超声内镜在食管常见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30):3215-3218.

超声内镜篇4

山西晋煤集团总医院山西省晋城市048006

【摘要】目的:探讨将超声小探头应用于胃镜检查时,通过护理干预减少患者不适反应及协助检查顺利完成的方法。方法:对152例超声小探头胃镜受检者实施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等。结果:152例超声小探头胃镜受检者成功率达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周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操作配合及术后详尽的健康教育,能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耐受性,是检查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超声小探头;胃镜;护理

超声胃镜检查术时间较长,患者常有恶心、呕吐、躁动等明显的不适感,往往给检查带来困难。因此,检查前的宣传教育、检查中的护理配合及生命体征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将超声小探头在胃镜检查中应用的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3月—2014年10月在我院门诊实施超声小探头胃镜检查的患者共152例。其中男84例,女68例,年龄21-69岁。均为经胃镜检查有上消化道病变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的患者,包括食管癌5例,胃息肉32例,食管及胃平滑肌瘤42例,食管及胃间质瘤23例,胃癌4例,胃溃疡6例,消化道慢性炎症21例,十二指肠囊肿7例,异位胰腺2例,正常病例10例。

1.2器械及检查室准备

电子胃镜,多参数监护仪,超声装置为Fujinon公司的SP702型,超声微探头(频率为12MHz、20MHz)直径为2.5mm。超声胃镜自动注水装置,水温为37℃左右的无气无菌蒸馏水1500ml,胃镜检查包,纱布数块,活检钳。保证检查室光线及温度适宜、安静。连接好超声胃镜主机及配件,检查电子胃镜吸引、注气、注水情况,调试各仪器处于备用的状态。

2护理

2.1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

(2)术前禁饮食。

(3)术前用药。

(4)体位。

2.2术中配合

协助患者轻轻咬住口圈并固定,指导其均匀地用鼻吸气、口呼气,保持精神放松。若患者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时,协助其口角处于低位,使唾液顺口角自然流出。待发现病灶后,协助医生向胃内注入无气无菌蒸馏水300-500ml,由胃镜活检孔道置入超声小探头。根据病变的不同部位,协助患者摆好合适的体位:

(1)贲门下及胃体病变:超声检查相对容易,一般不需变换体位。

(2)胃窦及胃角病变:胃窦大弯的病变检查时,协助患者头偏向左侧,身体处于仰卧位。胃窦前壁的一些病变,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则需要仰卧位。变换体位时暂停注水。注水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呛咳。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如确定病变部位需取活检时,应协助取检及送检。

2.3术后护理

2.3.1患者护理

检查完毕,提醒医生尽量将胃内的水吸出,以防注水过多引起患者术后腹痛、腹胀等不适。去下患者的口圈,协助患者清洁面部及口腔内的分泌物,向患者交待术后2-3小时开始进食温凉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不可饮含气的饮料。有腹痛时及时来院就诊。因术前使用解痉剂,术后如患者出现视物模糊、头晕等不适,应留观1小时后方可离开。

2.3.2器械护理

将胃镜、超声小探头及附件进行及时严格的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1)胃镜退出后即用酶剂湿纱布擦净镜身表面及活检橡皮盖表面的黏液及污物,并按下吸引按钮抽吸酶洗液,然后按压注水/注气按钮,吹出送水/送气口处的黏液及污物。然后将胃镜送至内镜清洗消毒间内,按内镜清洗消毒规范进行常规清洗消毒,将胃镜各管道吹干后用消毒干纱布擦干镜身,镜身涂抹医用硅油后悬挂于储镜柜中待用。

(2)超声小探头用流动水清洗,内镜专用多酶液清洗超声小探头表面的粘液,再用流动水冲洗,冲洗干净后放入消毒液中浸泡10-20min,消毒后擦干,用75%乙醇溶液纱布擦拭后悬挂于储镜柜中待用,胃镜按消毒规范常规消毒。

2.3.3附件护理

(1)用软毛刷在流动水中清洗活检钳钳瓣,纱布擦洗钳身,各种导管用注射器吸清水冲洗。

(2)将各种附件置于超声波清洗机内,洗涤10min左右。将附件取出,清水漂洗干净。

(3)漂洗干净后将附件用消毒纱布擦干,带有开合关节的附件在其关节处涂上医用硅油后送消毒站进行环氧乙烷灭菌后备用。

超声内镜篇5

【关键词】癌前状态;内窥镜检查;胃肠道;食管肿瘤

食管癌死亡率极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的高切除率使之成为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而超声内镜(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EUS)则能够清晰显示消化道管壁的层次结构、病变与周围邻近脏器关系等,是评估EMR适应症的关键[1-2]。笔者通过对36例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患者行术前TNM分期,指导内镜下治疗,并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探讨EUS在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治疗中的价值。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7年1月-2009年6月采用EUS和EMR共诊治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36例,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58.9±10.3)岁(42~78岁);其中上段12例,中段16例,下段8例。入选标准:(1)黏膜癌(m癌),即黏膜层及黏膜肌层增厚,欠规则,黏膜下层完整连续。包括中重度异型增生和原位癌(m1),侵及到黏膜固有层的鳞状细胞癌(m2),侵及黏膜肌层鳞状细胞癌(m3)。(2)黏膜下癌(sm癌),即黏膜下层狭窄、不规则、回声不均,但无中断、固有肌层无受压狭窄等变化。(3)突破黏膜下层但有其他基础病无法手术或不愿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

1.2EUS判断浸润深度准确度的标准(1)准确,与术后病理完全一致;(2)基本准确,均判断为早期癌,但对浸润层次的判断有差别;(3)判断失误。

1.3方法采用GIF-UM2000(探头频率5~20MHz,日本Olympus公司)及UM-25R微型探头。患者左侧卧位,内镜插至食管内,找到病灶,根据病灶情况,采用水囊法或与水浸法联用,判断浸润深度,采用TNM分期标准对癌肿进行分期。而EUS引导下透明帽辅助内镜黏膜切除术(EMRC)则是在透明帽辅助下行病变处黏膜切除术,首先进行黏膜下注射,对抬举良好者进行电切切除。内镜下可切除标准为无淋巴结转移的m癌和sm1癌。

1.4结果

1.4.1EUS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判断浸润深度,结果相符者32例,准确率88.9%(表1);其中对m癌判断的准确率95.3%,对sm癌判断的准确率85.7%。

1.4.2EUS对病灶可切除性的评估总准确率91.6%(33/36),余3例病变中,2例术前为sm癌,术后病理发现已浸润至固有肌层,追加了外科手术,另1例EUS判断为mp癌(指癌侵及肌层),因基础病不能手术而行EMRC,术后病理判断为sm癌。EMRC成功率100%,未出现穿孔、出血等相关并发症,术后严密随访未见复发。

2讨论

EUS能够清晰显示消化道管壁的层次结构、病变与周表1EUS对病灶浸润深度判断与病理结果对照表中数据除符合率,余为n.EUS:超声内镜;m:黏膜癌;sm:黏膜下癌;mp:癌侵及肌层.

围邻近脏器关系等[1-2]。联合应用EUS环扫和高频超声微探头,能准确判断病变的起源、回声、边缘、大小,尤其是病变浸润层次和周围淋巴结情况。Larghi等认为,EUS对黏膜下病变的浸润深度判断准确率达85%[3]。本研究证实,EUS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8.9%,对未超过sm层且无淋巴结转移的病灶在EUS引导下行EMRC治疗成功率为100%,未出现穿孔、出血等相关并发症,较外科手术安全,创伤小,随访未见复发[4-5]。

EUS评估病灶可切除性的准确率为91.6%。本组出现2例评估不充分,都为sm和mp判断失误,1例为高估了病变浸润深度,对可切除性评估较为保守,另1例为EUS低估病变浸润深度,对可切除性评估不充分。原因可能为探头分辨率不足,导致mp层低回声显示不清。因此,不同频率超声微探头联合细致扫描,结合放大内镜及NBI等综合分析,能更好指导治疗。EUS保守评估病变内镜可切除性,原因可能是食管炎症改变导致病灶深层纤维化,回声改变,层次扭曲不清,误诊为癌组织浸润。笔者认为,这与病灶局部反复活检有关,主要发生在病变浸润sm1层的情况下。因此,对需要行内镜下治疗的患者应减少活检次数。同时,由于EUS判定sm1和sm2较为困难,EMRC应综合考虑病变在内镜下的形态、注射后的抬举征、活检结果等临床资料,评估内镜下的可切除性,选择合适的病例进行治疗[4]。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11月第43卷第6期梁玮等:超声内镜在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治疗中的价值

本组病例36例均行EUS、卢戈液染色和NBI检查。国内外研究表明,EUS在判断周围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约为80%[4]。在提高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检出率方面,内镜下卢戈液染色后指导活检,敏感性高达95%[6-8],而NBI合并放大内镜可显示病变处鳞状上皮内乳头状毛细血管袢(IPCL)的形态学变化,有助于诊断食管鳞癌和判断其浸润深度[9],有助于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因此,EUS联合卢戈液染色和NBI检查对指导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内镜下诊断和治疗有很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EUS准确评估病灶内镜可切除性,使得内镜下大组织黏膜切除手术安全有效,且复发率低,在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内镜下治疗中有重要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CalettiG,FusaroliP.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J].Endoscopy,1999,31(1):95-102.

[2]MartinRW,SilversteinFE,KimmeyMB.A20MHzultrasoundsystemforimagingtheintestinalwall[J].UltrasoundMedBiol,1989,15(3):273-280.

[3]IcolettiG,GiuglianoG,PontilloA,etal.Stagingofesophagealofcarcinoma: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J].EndocrinolInvest,2005,30(4):357-362.

[4]KellyS,HarrisKM,BerryE,etal.Asystematicreviewofthestagingperformanceofendoscopicultrasoundingastroeaophagralcarcinoma[J].Gut,2001,49(4):534-539.

[5]TajimaY,NakanishiY,OchiaiA,etal.Histopathologicfindingspredictinglymphnodemetastasisandprognosisofpatientswithsuperficialesophagealcarcinoma:analysisof240surgicallyresectedtumors[J].Cancer,2000,88(6):1285-1293.

[6]YoshikawaM,KatoH,MiyazakiT,etal.ExpressionofP53inesophagealcarcinomawithmultipleareasunstainedbydine[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5,52(65):1444-1447.

[7]王国清,郝长青,赖少清,等.碘染色在食管癌高发区直接内镜普查中的应用和效果[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3,20(6):377-379.

超声内镜篇6

关键词:电子胃镜联合超声内镜;GIST;超声胃镜引导的多部位细针穿刺抽吸术;EUS-FNA;诊断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占消化道间叶肿瘤的大部分。Mazur等于1983年首次提出了该疾病。由于GIST的机构有5层,电子胃镜活检时不容易取到合适的活检组织;而超声内镜则可清洗地看到胃壁的5层结构,从而提高其诊断率。超声内镜成为该病的最有价值的诊断手段。然而,近年来发现,超声内镜也有交稿的误诊率,达32.73%[1]。因此,有学者提出,将电子胃镜与超声胃镜相结合,可提高GIST的诊断率[2]。另外,有学者认为超声胃镜引导的多部位细针穿刺抽吸术(endoscopicultrasound-guidedfineneedleaspiration,EUS-FNA)可提高该病的诊断性[3]。那么,超声胃镜+电子胃镜+病理检查的检查出率高,还是EUS-FNA+病理检查的检出率高?两者有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本文就从这方面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2年2月至2013年11月在本院经过临床表现或其他辅助检查疑似GIST的患者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54±3.2岁。所有病例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甲组、乙组。甲组,超声胃镜+电子胃镜+病理检查,乙组采用EUS-FNA+病理检查。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况等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甲乙两组的病例按分组的情况进行对应的检查。两组检查后,通过综合评估将进行手术切除GIST进行统计,在手术时再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再次统计。另外,将非GIST而进行手术切除的患者,也进行手术活检,进行统计。所有活检均包括免疫组化检查。

1.2.1甲组检查方法患者首先进行超声内镜检查,次日做电子胃镜检查。超声胃镜:超声内镜型号为FUJINON:SP-701,使用超声频率为5.0、7.5、12MHz。首先常规超声检查上腹部,观察肿块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然后饮水500ml左右充盈胃腔,观察肿块与胃及周围脏器组织的关系和远处转移情况。将异常之处做好记录。电子胃镜:型号Olympus:GIF-H260。做好检查前准备工作,嘱咐患者左侧卧位于检查床上,将胃镜插入口咽部、食管、胃,从电视屏幕上观察胃镜所到部位的情况,并做好记录,将电子胃镜和超生胃镜的异常之处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

1.2.2乙组检查方法:术前禁食,检查出凝血系列以及血常规。穿刺前均常规进行EUS检查。将超声内镜送入消化道腔内,抽气注水后将超声探头置于病变附近,了解病变情况后进行穿刺。穿刺镜型号为OlympusGF-UCT2000,穿刺针用OlympusNA-10J-1(22G)。操作方法:按常规EUS操作法将探头插至病灶附近,显示病灶及其周边血流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路径以及穿刺深度。在内镜引导下将穿刺针经过胃或食管壁刺入病灶,在10ml负压下反复插抽3~5次,拔出穿刺针,将所抽吸出的组织液以及组织碎片进行涂片,如果抽吸出组织条,则放入甲醛溶液中固定,并及时送病理科检查。如果抽吸物量和(或)形状不理想,则重复上述穿刺一次。穿刺结束后观察穿刺点,如无明显出血,则退出穿刺超声胃镜,完成操作。

1.3统计方法两组之间的对比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2.1术前检查两组情况甲组GIST检出率为64.29%;乙组GIST的检出率为60.7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两组进行的满意度调查和并发症统计分析结果为:甲组的满意度低于乙组(p

2.2术后两组病理检查GIST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甲组,GIST18例,其他3例;乙组GIST15例,其他疾病1例。非GIST组,甲组共手术6例,检查结果4例为GIST,2例为其他疾病;乙组共手术5例,检查结果3例为GIST,其他疾病2例。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表5。甲组准确率为:85.71%,乙组准确率为:93.75%,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6.

3讨论

3.1GIST检查方法概况关于GIST的诊断,我国还未有一个权威的指南或手册进行指导,比如CSCOGIST专家委员会在2011年了中国GIST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11年版)[4],期间比没有涉及GIST的检查手段,只是明确了病理诊断的相关内容。因此,有关GIST的检查方法在我国国大医院是各行其是。除了本次研究所提到的两种检查方法,其他的将近10种检查方法。具体可将其分为非侵入性检查和侵入性检查。非侵入性检查主要有CT、MRI、螺旋CT、EUS、彩色多普勒超声等,而侵入检查则包括胃镜、EUS-FNA、胶囊内镜、小肠内镜等。

其中,CT、EUS、彩色多普勒超声、胃镜、CT螺旋等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门。EUS近年来研究得较多,不仅用于诊断,还可以在EUS指导进行内镜治疗GIST[5].WCT诊断率为67.9%~81%,并且有助于判断GIST的危险性和恶性程度,但对微小病灶的检出有一定困难。CT检查有助于判断GIST恶性程度,对肿瘤的诊断、分期和治疗有一定价值[6,7]。彩色多普勒GIST的诊断准确率并无相关报道,但定位率却有,周鸿等研究发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胃、结直肠、小肠间质瘤的超声定位准确率分别为:50.0%,83.3%,54.5%[8]。关于这几个之间的比较,不同的文献数据相差不大,基本符合,如电子内镜、超声内镜、CT之间的比较,有报道发现,三者之间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0.7%、91.5%、45.3%[9],而孟凡荣等的研究则认为,经腹部超声、CT、胃镜、联合应用超声与胃镜检查胃间质瘤的诊断符合率分别是62.16%、56.67%、29.73%和86.49%[10]。另外,胶囊内镜检查和小肠镜检查作为检查小肠部位的GIST的检查方法,特别是双气囊推进式小肠镜成为国内外学者推荐的一种检查方法[11,12]。

3.2电子胃镜联合超声内镜和EUS-FNA诊断GIST电子胃镜联合超声内镜诊断的报道相对较少,本文的诊断符合率为85.71%,与文献[2,10]报道基本相符。近年来,EUS-FNA主要用于对上消化道及周围实性占位病变的检查[3,13,14],本文对GIST的诊断符合率为93.75%,与文献基本符合。从文献查询可指,这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居于所有检查的前两位。但两者诊断价值哪个更好,本次研究发现,除了患者的满意度两者有差别外,其他均无统计学意义。由于本文在两者对比的项目中没有深入涉及到胃肠肿瘤间质瘤的危险分级、病灶等方面的,得出的结果相对有些粗枝大叶。另外,本文样研究病例小,且时间跨度比较大。今后这方面还可以深入研究。

3.4结语随着人们对GIST的关注,检查手段的多样性和创新性,相信对于GIST的诊断会有更大的提升,为治疗提供更科学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戈伟,陈刚,丁义涛.超声胃镜判定胃肿瘤性质的失误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2):82-84.

[2]MoonJS.Endoscopicultrasound-guidedfineneedleaspirationinsubmucosallesion[J].ClinEndosc,2012,45(2):117-123.

[3]AkahoshiK,OyaM.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ofthestomach:Howtomanage?[J].WorldJGastrointestEndosc,2010,2(8):271-277.

[4]CSCOGIST专家委员会,中国GIST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11年版)[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1,16(9):836-844.

[5]薛静,聂占国,祁向军,等.内镜超声对GIST诊断及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2009,15(6)636-641.

[6]尹韶晗,谢传淼,莫运仙,等.49例GIST多排螺旋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J].《癌症》ChineseJournalofCancer,2009,28(9):983-988.

[7]李玉林,于昭,程亚宝,等.GISTCT表现及预测肿瘤恶性程度的分析[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1,17(2):135-139.

[8]周鸿,杨兴洲,张振玲,等.GIST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J].成都医学院报,2010,5(3):254-256.

[9]李改芹,徐永涛,李宁.内镜及CT检查术前诊断GIST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10):993-994.

[10]孟凡荣,张梅,陈松旺.超声技术在胃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8,24(1):56-58.

[11]YamamotoH,SekineY,SatoY,etal.Totalendoscopeywithanonsurgicalsteerabledouble-balloonmethod.GastrointestEndosc,2001,53:216-220

[12]BaileyAA,DebinskiHS,AppleyardMN,etal.Diagnosisandoutcomeofsmallboweltumorsfoundbycapsuleendoscopy:athree-centerAustralianexperience.AmJGastroenterol,2006,101:2237-2243.

  • 下一篇:年实习合同格式样本(4篇)
    上一篇:参观学校的邀请函,参观学校邀请函范文(整理2篇 )
    相关文章
    1. 参观学校的邀请函,参观学校邀请函范

      参观学校的邀请函邀请学生参观学校的邀请函篇1尊敬的*经理: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公司的信任与支持,为增进贵公司对我公司的了解,夯实合作的基础。以达到贵我双方公司双赢的目..

      daniel 0 2024-06-15 05:34:54

    2. 天下雨了范文,下雨这天作文(整理4篇

      关于天下雨了范文(精)篇11、只因你给的嬉笑太盛,无人在意你的心酸认真。2、最近每天下雨,然后半夜醒来,发现等下还要去上班,顿时睡不着了,听着雨声更烦了。3、最后想起来波澜不..

      daniel 0 2024-06-14 22:34:46

    3. 食品安全工作计划范文(精选9篇)

      食品安全工作计划范文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食品安全工作计划范文(精选25篇..

      daniel 0 2024-06-14 22:08:41

    4. 下雨天范文,下雨天的作文该怎么写(整

      最新下雨天范文(精)篇1>1.若你现在很难过,只能说,日后别叫今天的眼泪白流。2.雨,勾起我的回忆,思念如雨,划过脸颊。3.下雨,冲走了什么;雨过天晴的太阳,带来了什么。没有,都没有。4...

      daniel 0 2024-06-14 20:52:37

    5. 关于项目申请书范文(精选5篇)

      项目申请书篇1广东省XXXXXX集团有限公司:我方于20xx年2月26日至20xx年3月25日期间已完成了XXXX污水厂1#~4#生化池及二沉池基坑开挖、回填石屑、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1#、2#生..

      daniel 0 2024-06-14 19:12:28

    6. 财务培训方案,财务培训方案的格式及

      推荐财务培训方案篇1作为公司财务队伍中的一员我很荣幸地参加了公司在烟台组织的业务培训,特别是听了刘岐老师的关于全面预算财务分析现金流管理的授课,受益良多。总的来说除..

      daniel 0 2024-06-14 18:19:28

    7. 写给女儿的一封信范文(精选8篇)

      写给女儿的一封信篇1亲爱的女儿:你经历了一次人生的历练,你的坚强和乐观证明了你是个了不起的人!相信自己的实力吧。还记得你爬泰山的体会吗?其实在开始爬的时候你自己已经有了..

      daniel 0 2024-06-14 17:14:07

    8. 场地出租协议书范文简单(3篇)

      场地出租协议书范文简单出租方(以下简称甲方):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租方(以下简称乙方):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

      daniel 0 2024-06-14 15: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