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和生物制剂的区别(6篇)
生物制品和生物制剂的区别篇1
这次专项整治的主要任务是:以种养殖业、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餐饮业等为重点区域,以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为重点内容,以国家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为重点对象,以着力解决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为突破口,紧紧抓住重点区域、重点对象、重点产品和重点问题,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要达到的整治目标是:使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得到彻底清查,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我市食品和食品添加剂行业健康发展。
二、方法步骤
本着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原则,严厉打击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着力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把整治与规范、监管与自律的各项措施有效结合并抓好落实。利用4个月的时间,分三个阶段完成专项整治的任务和目标。
第一阶段:开展自查自纠(**年12月10日至**年1月10日)。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企业、经营企业以及餐饮单位要立即停止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和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本单位在食品生产、加工、经营过程中有无使用非食用物质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进行一次认真的自查自纠。各职能部门要通过明查暗访、产品抽检和举报线索摸排等方式,全面梳理排查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重点产品、重点区域和重点单位。
第二阶段:全面清理整顿(**年1月11日至3月10日)。各职能部门在摸清管辖区域基本情况后,按照职责分工及有关要求,全面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抽检工作,制定食品抽检计划,确定抽检的重点品种、重点食品类别。并采取有力措施,对重点产品、重点区域和重点单位开展突击检查,追溯非法添加物源头,依法严厉查处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企业及相关责任人员,有效遏制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采取有效措施切断非法食品添加物的供应链,严防流入食品生产加工环节。
第三阶段:巩固成果,建立长效机制(**年3月11日至4月10日)。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建立针对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有效监督和管理制度,建立非法食品添加物和不合格添加剂快速追查溯源机制,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建立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申报制度。加强餐饮经营单位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管理,督促餐饮经营单位严格落实采购食品添加剂索证索票制度。
三、责任分工
(一)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督管理。严厉查处饲料生产企业违法添加违禁药物、有害化学物质和掺杂使假等行为。开展禁用限用农药专项整治,对农药质量和标签进行抽查。
(二)质监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督管理。严格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制度,严把食品添加剂企业条件审查关,严厉查处无证生产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同时,对全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企业开展“地毯式”普查,全面掌握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企业的综合情况,建立质量安全档案,实行动态分类监管;切实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的监管,对此类企业的质量安全情况进行抽查;取缔非法食品添加物加工销售黑窝点,严厉打击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及生产假劣食品等违法行为。
(三)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对食品添加剂经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严格依法审查其主体资格,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重点市场和重点区域食品添加剂批发零售情况的专项执法检查。
(四)卫生部门负责消费环节的监督管理。认真抓好餐饮业的食品安全监管,强化对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的监管,严格实行添加剂原料索证制度,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
(五)商务部门负责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行业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培训教育活动,负责指导、督促市场建立保障食品流通安全的管理制度,增强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六)市经委要组织有关食品行业协会对食品生产企业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加强食品行业诚信和自律机制建设,强化食品生产企业的守法意识。
(七)**部门要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行为。各食品安全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对专项整治中发现涉嫌犯罪的案件要及时向公安部门移送。
(八)监察部门要严肃查处监管部门失职渎职、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等违纪行为,构成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九)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定期专项整治工作综合信息;负责专项整治工作的综合监督和组织协调,并依法组织开展对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发生重大事故的查处职能。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根据国务院、省政府部署,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于12月10日启动。按照要求,我市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卫生局、农业局、质监局、工商局、商务局、经委监察局、市委宣传部等10个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附后),组织开展为期4个月的专项整治。
各县(市)、区政府、各职能部门一定要从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提高对食品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遵循“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原则,成立工作专班,明确整治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各县(市)、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依照本工作方案,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和任务。同时,要建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直接责任人和有关负责人的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密切配合,加强监管。各县(市)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保证专项整治取得实效。要把专项整治与加强**年元旦、春节期间的食品安全工作结合起来,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确保“两节”期间食品安全万无一失。特别要加强对年货市场、农村、学校、建筑工地、旅游景区和集体用餐的食品安全监督,防止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要妥善处理整治中的有关复杂问题,关注社会动态,维护社会稳定。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县(市)区、各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作用,向社会大力宣传国家、省、市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食品安全的做法,宣传专项整治行动的进展和成效,曝光专项整治中查处的典型案例,公布投诉举报电话或电子邮箱,根据群众举报线索及时追踪调查,对举报属实者实施奖励措施。还要向社会广泛宣传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危害,向社会公布“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要加大对食品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普及食品添加剂安全使用常识,提高食品安全知识水平。
生物制品和生物制剂的区别篇2
通讯作者:何雅蔷
【摘要】目的通过2007~2009年广州市老城区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统计分析,了解高血压患者用药现象及其趋势,促进社区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并探讨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模式。方法利用2007年以来构建的社区健康管理平台,对2007年~2009年的广州市老城区社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社区管理的2298例高血压患者中,服降压药物者1922人,服药率为83.63%;其中二联用药率为68.31%,三联用药率为2.89%。在用药类别方面,使用频率由高至低依次是钙离子拮抗剂占51.60%,β受体阻滞剂占25.37%,ARB类占16.39%,利尿剂占13.74%,ACEI类占9.91%,中成药类占5.31%,复方制剂占3.43%。单个药物用药频度前几位的分别是美托洛尔、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和厄贝沙坦片。结论广州市老城区社区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且已从短效制剂向长效制剂方向发展,加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可促进其坚持服药、合理用药和有效、平稳控制血压。
【关键词】公共卫生;高血压;防治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血压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高血压正日益威胁我国人民的健康,成为我国重要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和医疗费用增长的重要原因。据统计,高血压致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5%~8%。高血压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是导致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和脑血管意外的主要原因[1]。临床证明,有效地防治高血压能明显降低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脑卒中和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的最有效方法是社区防治[2]。由于广州市老城区居民老龄化较明显,而且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越来越得到重视,故很有必要对广州市老城区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统计分析,探讨符合本地特点的高血压社区防治策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使用2007年以来构建的社区健康管理平台,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广州市老城区(即越秀区、荔湾区和海珠区三个区)中抽取15条街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符合1999年10月中国高血压联盟制定的标准的高血压患者2298名,集合其2007年~2009年的降压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2方法
1.2.1药物分类法根据目前最常用的5类一线药物并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分为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中成药及复方制剂7类。
1.2.2数据处理方法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
1.2.3用药统计分析使用指标包括性别、年龄、药品名称、种类和联合用药情况等。
2结果
2.12007年~2009年的广州市老城区社区管理的2298例高血压患者中,不服药(含必要时才服药)者376人,常规服用降压药物者1922人,平均病程(9.12±8.07)年。常规服降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性别与年龄构成情况见表1。
2.2据本次统计发现,近年广州市老城区社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服药率为83.63%,其中服单一药物降压者为521人,占服药人数的27.11%;同时服用两种降压药物的患者有1313人,占68.31%;服用三种降压药物的有56人,占2.89%;联合三种以上降压药物的有32名患者,占1.69%。
2.3在降压药物使用类别方面,使用频率由高至低依次是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中成药类和复方制剂。各类降压药物使用情况统计见表2。
表1社区管理中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性别与年龄构成表(人)
表2各类降压药物使用情况统计
2.4单个药物用药频度前几位的分别是美托洛尔、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和厄贝沙坦片等。见表3。
表32007~2009高血压患者用药数量前几位的降压药品
3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加,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近半个世纪来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上升很快。心脑血管病成为中国人首位死因,高血压是第一危险因素,心脏病占总死亡的23.1%,恶性肿瘤占22.3%,脑血管病占21.3%。心脑血管病合并占总死亡的44.4%。由于疾病模式的转变,高血压的防治策略由单纯的生物学防治模式转向包括社会、心理在内的综合防治模式,因此社区开展高血压防治是控制高血压日益增长趋势的关键[3]。广州市老城区从2007年始正式启用社区健康管理平台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从社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性别和年龄结构来看,广州市老城区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呈正比,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中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
从本次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到,广州市老城区社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联合应用2种及2种以上降压药物的比例达72.89%,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强调的要点: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2种或2种以上的降压药方可达到目标血压。
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五类主要降压药,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钙拮抗剂,都可以作为降压治疗的起始用药和维持用药。广州市老城区社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绝大多数使用这五类降压药物,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降压药物种类为钙离子拮抗剂,达51.60%,符合中国人脑卒中发生率较高的特点;其次为β受体阻滞剂,占25.37%,而且使用β受体阻滞剂者绝大多数服用药物为美托洛尔;再次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中成药类和复方制剂。在使用的钙离子拮抗剂中,应用最多的是氨氯地平,资料显示,长期服用氨氯地平无论从患者的依从性、安全性及对靶器官复原的作用上都有明显好处[4]。
由本次统计分析可知,广州市老城区社区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且已从短效制剂向长效制剂方向发展。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社区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可促进高血压病的早发现、及时治疗,敦促其坚持服药、合理用药,控制血压水平,调整正常的血压节律,是控制血压及防止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重要措
参考文献
[1]WyattSB,AkylbekovaEL.Prevalence,awareness,treatment,andcontrolofhypertensionintheJacksonHeartStudy.Hypertension,2008,51(3):650-656.
[2]孟兆珂,孙功成,张筱,等.125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调查.中国药房,2009,20(20):1594-1596.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全文),2005.12.
生物制品和生物制剂的区别篇3
2012第5届东北四省种子交易会将于2012年10月12~14日在长春举办。这次交易会的参展内容为:粮田种子,蔬菜种子、种苗;种衣剂,植物生长激素,农药;种子检验仪器,种子加工、包装机械;种子包装印刷新技术、新工艺;农业科技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新项目。同期同地还将举办2012东北四省农资产品博览会,博览会分两大展区:农药专业展区(农药、农药原料和制剂/化工原料与中间体等、植保机械、喷雾器等施药设备)和肥料专业展区(氮肥、磷肥、钾肥、生物肥、复合肥、生态肥、有机天然肥、控释肥等)。组委会联系电话:0431-86799929,86799927;展会地址:长春农业博览园。
2012第二届农业生物技术大会将于2012年9月20~23日在大连举办。本届大会的主题为“搭建农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高潮”。本届会议设置了全体大会和二十七场专题论坛,主要包括: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在国家和国际可持续增长中的作用,动物基因组学和农业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及生物安全,农作物的遗传修饰、改良,种子选育,病虫害及杂草控制,功能性食品和生物活性物质,生物农药和杀虫剂,微生物接种剂和有机肥料,无土栽培,生物燃料,原料植物基因组学与生物技术发展,生物炼制及其副产品等。组委会联系电话:0411-84799609-826;展会地址:大连世界博览广场。
第十三届国际果蔬·食品博览会将于2012年9月23~26日在烟台举办。本届展会主题是:绿色·健康·发展。展区分为北方果蔬展区,南方果蔬展区,东盟果蔬展区,台湾果蔬展区,食品展区,饮料、茶叶展区,农用资料展区,种苗花卉展区,专业设备展区,农机展区,水产品展区等。本届展会还特别设置专业活动:中国超市联合采购会、特色产品推介会、烟台苹果采购订货会、烟台果品产业观摩活动、热带水果品尝会、经贸合作等。组委会联系电话:0535-6280004;展会地址:山东烟台国际博览中心。
2012中国国际集约化畜牧业展览会将于2012年9月23~25日在北京举办。该展览会作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境内举办的最高水平的国际性畜牧业展览会,同时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国际性畜牧业展览会。本届展览会的主题是集约化畜牧业。这既是世界畜牧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畜牧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融入国际经济自由贸易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展览范围:养猪业、家禽业、反刍动物、渔业、饲料及饲料机械、饲养设施及设备、动物保健及制药机械、肉制品生产加工及其设备、奶制品生产加工及其设备、蛋制品生产加工及其设备、牧草及机械、动物品种改良技术及其相关仪器设备、各种包装技术及设备等。组委会联系电话:010-64985662,65985659;展会地址: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
第十四届全国肥料双交会暨农资产品交易会将于2012年9月26~28日在兰州举办。本届展会展品范围:肥料产品类[氮肥、磷肥、钾肥、复合(混)肥、生物肥、秸秆腐熟剂等各种肥料产品]、调理剂产品类(土壤改良剂、土壤保水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表面活性剂等产品)、设备与仪器类(各种肥料生产加工设备、各种肥料施用设备、农业节水和水肥一体化设施、土壤与肥料分析测试仪器设备等)。农药展区(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5大系列农药,昆虫生长调节剂等相关产品)、种业展区(水稻、玉米、小麦、棉花、油料、豆类、瓜果、蔬菜和牧草等新品种、新成果、新技术;种子生产、仓储、加工设备,包装材料,检验仪器设备;种子处理专用药剂、各类种衣剂、专用微肥等)、农业装备展区(节水排灌设施、温室大棚、农用运输车、农副加工保鲜、设施农业、植保机械、畜牧机械、收获机械、农膜及各种农具等)、农业科技展区(农业实用技术及产品、区域农业创新、农业信息化及农业媒体)。组委会联系电话:0931-8113839,8103848;展会地址:甘肃国际会展中心。
生物制品和生物制剂的区别篇4
关键词:无菌;原料;措施
无菌生产区域设备的发展正趋向于少人化、隔离化或无人化操作,尽可能避免操作人员对产品造成的影响[1-5]。无菌室操作人员数量大大降低,可以减少微生物负荷,降低污染的概率,减少运行成本[6-10]。无菌药品:指法定药品标准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剂和原料药,包括非肠道制剂、无菌软膏剂、眼膏剂、混悬剂、乳剂及滴眼剂等。无菌操作:在整个工艺操作过程中,利用或控制在一定条件下,尽量使产品避免微生物污染的一种操作方法,使用一切器具、原辅料、材料应预先灭菌,操作必须在无菌操作室进行,操作人员必须按卫生要求程序进入。在无菌药品的生产中,防止微生物污染、内毒素污染、颗粒物污染一直是无菌药品生产企业关注的重点[11-15]。本文对无菌原料药生产过程中的无菌保证控制措施进行综述。
1无菌原料药生产特点及验证内容
1.1原料药生产特点:原料药完善定义是旨在用于药品制造中的任何一种物质或物质的混合物,而且在用于制药时,成为药品的一种活性成分。此种物质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症状缓解或者能影响机体的功能或结构。原料药由化学合成、植物提取或者生物技术所制备的各种用来作为药用的粉末、结晶、浸膏等,但病人无法直接服用的物质。原料药根据它的来源分为化学合成药和天然化学药两大类。无菌原料药的生产通常是把精制过程和无菌过程结合在一起,将无菌过程作为生产工艺的一个单元操作来完成。
1.2无菌原料药生产过程验证:菌原料药生产过程验证应在设备和设施的确认(DQ/IQ/OQ/PQ)、氮气系统、压缩空气系统、计算机系统验证(如果适用)、水系统、洁净蒸汽系统、净化空调系统、分析方法验证、清洁验证等工作,这些验证工作完成后才能实施工艺验证。无菌原料药生产过程验证就是通过验证证明某无菌原料药的生产工艺处于控制状态,所有被定义为关键工艺及控制参数范围已被验证,此工艺能恒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先规定的质量标准的产品。
2无菌原料药无菌保持控制措施
2.1无菌控制方法种类:无菌原料药生产工艺流程主要有两种,一无菌法生产过程:物料与辅料、中间体至成品,各个工序环节都采用无菌处理措施,以确保产品无菌,采用严格的灭菌消毒以及验证化验制度。二灭菌法生产过程:原辅料一半成品一成品一灭菌器一无菌成品。其中,原辅料及管道、器皿与设备等在生产过程中带菌,成品经高温灭菌处理从而达到无菌目的。此方法工艺设备简单,成本较低廉。
2.2生产过程中的无菌保持措施
2.2.1所有的生产设备均应进行定期保养与验证,及进行定期清洗灭菌,并且做好记录。
2.2.2为防止微生物的污染,注射用水与药液储存罐的通气口须装备除菌过滤器。不同洁净级别的厂房之间,应设有缓冲设施。物料应在与其生产洁净级别要求相适的缓冲设施进入。对于需要进入洁净区的物料,还应在去除外包装后,对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与容器具按照产品的工艺要求来进行清洗或灭菌。
2.2.3洁净区内不应使用容易散发尘粒或纤维的物料及用具,进入洁净区的人员应控制到最低限度。在洁净区内使用的净化空气,应按照生产工艺以及无菌质量的要求,洁净级达到GMP的规定。GMP对洁净区的划分、管理和检测方法更加明确,为了有效控制尘粒和微生物污染,将生产所需的洁净区分为ABCD四级:A级:高风险操作区。如灌装区、放置胶塞桶、敞开安瓶区、敞开西林瓶区,上述区域需要层流保护,风速为0.36~0.54m/s;B级:指无菌配置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区所处的背景区域;C、D级:指生产无菌药品过程中重要性较次的洁净区。空气过滤器须依照规定进行检查和更换,并且记录。洁净区及无菌更衣间,须依规定进行紫外杀菌或者其它方式灭菌,并做记录。
2.2.4用以输送纯化水或者注射用水的储存管道与设备,应根据其验证结果从而定期清洗、消毒,并记录。
2.2.5开发密闭式生产工艺,应减少开放式操作,在人员介入情况下,需采用RABS或隔离器实施无菌产品保护。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定期检查并记录。切实做好无菌过滤器管理,以防无菌过滤器内的细菌无限量滋生。加强生产设备的维护,加强人员GMP培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
3生产过程中的监督要点
无菌原料药的生产企业,应建立生产和质量管理机构,各机构以及人员的分工明确。无菌原料药生产的参与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生产经验以及组织能力。监督厂房和设施,确保其符合国家对无菌原料药有关规定要求。无菌原料药生产最好采用密闭设备。企业可依据工艺要求、物料特性及对供应商的质量体系审核情况,来确定物料的质量控制项目。物料应按规定存放。待验、合格、不合格物料应分库(区)存放。固体原料和液体原料是否分开储存。见光易分解的物料应采取了避光措施。物料、中间产品与原料药在厂房内的流转运作,应避免混淆和污染。中间品的质量检验场所不能设置在该生产区域内。更换品种时,必须彻底的清洁设备并且对清洁方法进行验证。对于难以清洁的特定类型设备,可以专用于特定原料药的生产或储存。
参考文献
[1]姚定鹏.浙江A原料药公司出口竞争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3.
[2]毛吉军.我国原料药产业市场竞争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
[3]周峰.中国原料药行业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
[4]武剑.原料药杂质控制的实施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5]李芳.我国原料药出口市场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6]李因宝.2010版GMP对注射剂生产的挑战与应对[D].济南:山东大学,2012.
[7]刘树林.无菌药品生产企业实施2010版GMP的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1.
[8]田英娜.质量风险管理在药物口服固体制剂生产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3.
[9]王颖.我国中小型制药企业GMP实施的探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
[10]崔茂杰.风险评估在口服固体制剂车间厂房改造中的应用[D].济南:山东大学,2013.
[11]李印秋.注射剂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的质量风险控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12]程晓莉.合成多功能中试车间设计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0.
[13]张斌涛.T制药公司内部质量管理改进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生物制品和生物制剂的区别篇5
一、整治目标
本着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原则,全面整治食品添加剂生产、流通和使用,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和使用,建立健全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和使用长效监管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犯罪行为,惩处一批违法犯罪分子。使在食品生产经营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食品和食品添加剂行业健康发展。
二、整治重点
整治重点环节: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餐饮消费、畜禽屠宰、食品进出口等环节。
整治重点对象:种植养殖基地、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食品和饲料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集贸市场、农村食杂店、餐饮单位、学校和工地食堂等。
整治重点产品:粮食、食用油、奶及奶制品、肉及肉制品、豆制品、禽蛋类、儿童食品、膨化食品、饮料、冷冻饮品、调味品、进出口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地方特色食品等。
三、整治内容
(一)种植养殖环节整治
由县农牧局牵头负责。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开展专项治理,严厉查处生产、销售、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违法行为,依法收缴违禁农业投入品。加强对种植基地等巡查力度,建立健全无公害基地、绿色食品基地、有机食品基地田间生产、农业投入品使用和农产品销售等管理制度,健全档案。深入推进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在全县大型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农产品检测站,并正常运行,制定蔬菜等农产品抽检计划,加大抽检力度,尤其要对进入大型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蔬菜等农产品进行批批检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加大对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和自配饲料养殖场(户)、畜禽和水产品生产基地等重点单位巡查和抽检力度,严格落实饲料添加剂生产、销售、使用相关制度,整顿规范饲料市场秩序,从源头上杜绝滥用饲料添加剂违法行为。加强对畜禽和水产品等投入品监管,严厉打击使用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非法饲料添加物以及孔雀石绿、乙烯雌酚、硝基呋喃等违规鱼药的非法行为。加快推进规模化养殖进程,按照“统一规划建设、统一配种改良、统一饲料供应、统一防疫灭病和分户饲养、集中挤奶”的奶牛小区建设标准,加大标准奶牛养殖小区(场)的建设管理力度。
(二)生产加工环节整治
由县质监局牵头负责。摸底排查全县相关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生产、使用食品添加剂品种、数量和用量,全部规范建立原辅料购入使用台帐、购销台帐、添加剂购进使用台帐,严格落实食品添加剂使用申报备案制度,建立健全食品企业质量安全监管动态监管系统。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推进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制度,严把食品添加剂企业条件审查关,严厉打击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违规行为,追溯非法食品添加物源头,依法取缔非法食品添加物加工销售的黑窝点,从重、从快查处相关责任人。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配备和更新检测设备,加强检验人员培训,全面提升检测机构技术和服务水平,推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检验机构建设,督促企业尽快购进与其生产能力相适应的检测设备,为企业提供检验设备安装、调试技术指导。制定食品抽检计划,确定抽检的重点品种、重点食品类别,特别要加强对肉、蛋、奶等高风险食品的抽检力度。
(三)畜禽屠宰环节整治
由县商务局牵头负责。严厉打击私屠滥宰以及生产注水肉、病害肉的违法行为。强化落实定点屠宰厂管理制度,确保生猪进厂验收、宰前静养、屠宰加工、肉品品质检验、无害化处理、台帐管理和畜禽产品质量可追溯等各项制度落实到位。严肃查处定点屠宰厂冷库储藏私屠滥宰肉和病害肉、注水肉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快牛羊鸡定点屠宰管理工作进度,加强酒类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酒的违法行为。
(四)流通销售环节整治
由县工商局牵头负责。加强对食品经营单位,特别是个体工商户、农贸市场的监督检查,督促其建立完善和落实食品进货检查验收、购销台帐、索证索票等自律制度,严格标识标签管理,全面掌握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经营单位销售的品种,供应单位和供应量,建立健全食品和饲料添加剂长效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食品经营店进货渠道和农村集市的管理,大力推进农村“食品规范经营示范店”创建活动,全面清理无证照经营行为。严厉打击在食品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使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违法行为,尤其是水产品经营中使用违禁药物和化学物质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厉查处非食品物质作为食品添加剂销售的行为。
(五)餐饮消费环节整治
由县卫生局牵头负责。加强餐饮经营单位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管理,督促餐饮单位严格落实采购食品添加剂、原料进货索证索票和验收制度,建立健全食品添加剂使用备案登记制度。严厉查处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等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不合格调味品、工业用盐或非食品原料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特别要加强对农村地区、学校、建筑工地、旅游景区和集体用餐的食品卫生监督,强化问题整改,消除食品安全隐患,防止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四、时间安排
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共分三个阶段:
(一)摸底排查,自查自纠阶段(2008年12月30日—2009年1月10日)
各部门按照本部门的职责,采取明查暗访、不定期抽检、举报线索摸排等方式,排查食品生产经营各个环节非法食品添加物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及易被添加的食品类别,向县食安办反馈,经汇总后,通报有关部门。要组织和督促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企业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落实举报奖励措施。制定食品抽检计划,对外公布已有的违法添加物检测方法和参考检验限值。
(二)督促整改,清理整顿阶段(2009年1月11日—2月28日)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开展对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和重点单位集中整治,规范食品添加剂的生产、流通和使用。坚决曝光一批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查处一批违法犯罪单位和个人,追根溯源,切断非法食品添加物的供应链,严防流入食品加工环节。县食品安全监管协调领导小组及县直有关部门要分别组织督导组对各乡镇及本系统的整治行动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督促有关单位及时整改到位,并做好迎接国家、省、市督导检查的准备。
(三)检查验收,规范巩固阶段(2009年3月1日—3月31日)
完善治本措施,建立健全有效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监管机制。建立和实施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管理制度。建立非法食品添加物和不合格添加剂快速追查溯源机制,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等组织的自律监督机制,建立失信惩戒措施,引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断建立和完善自身管理制度,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守法意识。2009年4月,国家、省将组织联合考核组对各地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的考核评估,请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做好准备。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监管责任。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充分认识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重要性、紧迫性,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协调专项整治的开展。县食安办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要遵循“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协调联动”的原则,结合本乡镇、本部门实际和双节期间食品安全工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整治重点目标和任务。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层层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在专项整治过程中,对、失职渎职、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等违纪行为由监察部门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刑事司法机关处理。
(二)严格监督检查,确保整治实效。在专项整治中,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集中力量,严格执法,重拳出击,将各项整治措施落实到位。要加强协调配合和信息沟通,形成监管合力,不留问题死角,保证专项整治取得预期效果。要加大对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的查处力度,对重大典型案件的查处要及时公布查处结果。要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各部门对专项整治中发现涉嫌犯罪的案件要及时向公安部门移送。移送涉嫌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和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等案件,有关部门要出具相应的鉴定结论或认定意见。公安部门要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行为。
生物制品和生物制剂的区别篇6
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方案
为认真贯彻卫生部等9部门《关于开展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的紧急通知》(卫监督发[2008]60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黑政办明传[2008]45号)(以下简称《省政府专项整治方案》)以及国家质检总局《关于质检部门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通知》(国质检食监函[2008]872号)精神,圆满完成生产加工环节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立足质监部门职责,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整治目标
全面整治和规范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使用行为,坚决依法打击和严厉查处无标、无证、不按标准规范生产食品添加剂及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使食品生产加工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食品和食品添加剂行业健康发展。
二、工作重点
在本次专项整治中,各市(地、农垦)质量技术监督局要认真履行质监职责,围绕各项专项整治目标,突出重点,强化生产加工环节的整治,切实抓好各项整治任务的落实,确保完成整治工作目标。
(一)强化食品添加剂企业监管。一是彻底摸清辖区食品添加剂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获证企业和无证照企业基本情况,生产卫生条件、管理状况、企业执行标准、标识标注、是否按标准规范组织生产等,建立企业纸质和电子档案;二是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企业生产加工行为,督促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对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必须取得生产许可证方可组织生产加工食品添加剂,未纳入的要参照食品添加剂许可工作有关要求加强监管;要求企业建立“两帐”:即原辅材料进货台帐、销售去向及用途台帐,具可溯源性;建立质量控制、出厂检验把关等规章制度,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标识管理等;三是严厉查处无证、无标、不按标准规范生产加工食品添加剂行为,确保企业规范生产、质量合格、标识规范。
(二)强化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监管。一是彻底摸清辖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特别是企业食品添加剂备案情况,并纳入企业纸质和电子档案实施动态监管;二是对照国家相关部门提供的可能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清单,摸清非法食品添加物和滥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及易被添加的食品类别,并注意在日常监管工作中予以严厉打击;三是摸清非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情况,如使用编号或使用着色剂等模糊名称替代添加剂真实名称的,并在日常监管工作中予以整治纠正;四是严格规范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在生产加工中按标准规范要求使用食品添加剂,并建立食品添加剂进货验收和使用台帐,加强质量管理,严把食品质量关;五是严厉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对当地容易出现问题的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及重点食品、重点企业,实施重点监控、重点整治;六是结合各地监督检查计划,加大对食品添加剂、食品中添加剂指标和项目的监督检验和监督抽查,尤其是整治清单中所列的安全项目和食品,扩大监督检验覆盖面和有效性。
三、工作安排
按照卫生部等9部门、省政府及国家质检总局工作安排,本着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原则,着力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把整治与规范、监管与自律的各项措施有效结合并抓好落实。利用4个月时间,分四个阶段完成专项整治任务和目标。
(一)自查自纠阶段(2008年12月10日至2009年1月10日)
1、主要任务
(1)督促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2)调查摸底,摸清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企业基本情况,掌握非法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易被添加的食品类别。
2、具体措施
(1)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告要求,明确专项整治的目的、范围和要求。督促辖区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企业落实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并明确企业第一责任的具体要求。对食品中添加和使用非食用物质和不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行为进行自查自纠,在规定时间报告自查自纠的过程和结果,并再次明确承诺不使用非食用物质加工食品、不滥用食品添加剂。
(2)设立举报电话
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发动群众举报违法犯罪行为,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引导百姓健康安全消费。要向社会公布质监部门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或电子邮箱,根据群众举报线索及时追踪调查,对举报属实者按有关规定实施奖励措施。
(3)摸底排查。采取明查暗访等形式调查摸清辖区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企业基本情况,建立企业档案实施动态监管。摸清并认真分析汇总非法食品添加物和滥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及易被添加的食品类别,并于2009年1月12日前将结果上报省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处,由省局汇总后反馈给相关卫生行政部门。
(4)强化抽检。依据质监职责,在安排2009年食品监督检验计划中,根据专项整治方案要求及非法食品添加物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线索和相关信息,将整治清单中所列的安全项目和食品作为抽查的主要对象,有针对性地确定抽检的重点品种、重点类别、重点项目,加大抽查的覆盖面和有效性。
(5)汇总分析。认真汇总既往发生的各种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及时向省局报告。对已有监管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完善现有措施或根据实际制定新的监管措施。
(二)清理整顿阶段(2009年1月11日至3月10日)
1、主要任务
(1)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使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现象得到明显纠正。
(2)曝光一批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查处一批违法犯罪单位和个人,有力震慑违法犯罪分子。
2、具体措施
(1)依法查处。根据第一阶段掌握的情况,组织对发现的重点产品、重点区域和重点单位开展突击检查行动,依法严厉查处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员。
(2)追根溯源。对发现的问题,要追根溯源,一查到底,并采取有效措施切断非法食品添加剂的供应链和入口,严防流入食品生产加工环节。
(3)清理规范。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流通和使用,清理未列入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仍在违法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依法严厉查处以非食品物质作为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行为。对违法违规生产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添加使用非食用物质和不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要求企业停产整顿,彻底检查,依法纠正,形成可追溯的记录,并加大监督检查频次,直至产品质量稳定合格为止。
(三)规范巩固阶段
1、主要任务
(1)完善治本措施,建立健全有效的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监管机制。
(2)建立和实施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2、具体措施
(1)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建立针对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有效监督和管理制度,建立非法食品添加剂和不合格添加剂快速追查溯源机制,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
(2)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行为。强化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市场准入工作,严把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市场准入关,严查无证生产行为。加大对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企业的监管力度,规范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行为。依法取缔非法食品添加物黑窝点。严格食品添加剂运输、仓储管理,切断非法食品添加物的供应渠道。
(3)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行为。进一步完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食品添加剂备案制度,强化制度的落实。进一步加大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企业巡查、监督抽检等日常监管工作力度,依法从重查处在食品生产加工中违法使用和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制售非法食品添加物的单位和个人。
(4)引导企业诚信自律。加强对企业的培训教育,强化企业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和守法生产经营意识,使从业者提高素质,熟悉食品添加剂安全使用知识,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自身管理制度,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
各地要深刻认识本次专项整治行动的重大意义,增强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紧紧围绕国务院、国家质检总局和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局的各项工作部署,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结合地方实际情况,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明确整治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开拓性地开展工作,做到在专项整治的各个阶段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措施落实、效果明显,确保各项专项整治目标和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突出整治重点,加大查处整治工作力度
各地要突出“五个重点”,根据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公布的第一批可能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清单,及随着专项整治行动的深入,其它陆续公布的可能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清单,认真抓好落实。
一是突出重点食品。各地可根据实际将乳制品、肉制品、酿造食品和蛋白含量高的食品、饮料、葡萄酒及果酒等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敏感的、高风险食品列为重点食品,加强监管。
二是突出重点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既要密切关注列入清单的产品,也要注意调查生产加工环节出现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新情况、新动态、新物质,坚决杜绝三聚氰胺污染乳制品事件等类似问题在我省发生。
三是突出重点企业。各地要将易出质量安全问题的小企业、小作坊、不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未把保障食品安全的各项制度、措施落在实处的企业、频频出现质量问题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企业列为专项整治的重点对象,加严监管和监控。
四是突出重点区域。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将具有地方特色、区域生产集中的食品加工集散地,以及城乡结合部和加工食品质量安全隐患较多的地区,作为专项整治的重点区域严密监管。
五是突出重点环节。要将企业的进货验收、生产加工中的关键控制环节、产品检验、销售去向等作为重点环节,加强监管,严密监控,确保具有可追溯性。
(三)突出质监特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各地要充分发挥食品安全检测车在应对突发事件、开展现场快速检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突显“四位一体”模式的监管优势,挖掘食品安全巡查执法队这支特殊队伍的潜力,落实“两个前移”、“双重监管”新模式,探索食品添加剂管理的新方式,完善和落实好食品添加剂备案制度,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与公安、司法机关及其他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该通报的通报,该移送的移送,力争通过专项整治,夯实工作基础,完善工作机制,规范企业秩序,树立诚信氛围,使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管理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现新突破。
(四)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和信息沟通协调工作
各地要组织企业从业人员培训,教育从业者增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引导企业诚信生产经营。要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向社会大力宣传专项整治的进展和成效,曝光典型案例,让群众了解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危害,如何辨别食品优劣和合理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知识,消除盲目恐慌情绪和恶意炒作行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形成良好舆论氛围。对工作中发现的各类新情况、信息、典型案件等要及时向省局通报。
(五)认真上报专项整治信息
各地要在工作中注意搜集音像资料,完善案卷、档案等内部管理、巡查记录、监督检查等工作记录,做好迎接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察暗访、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的准备工作,及时上报各阶段专项整治情况和专项整治工作动态。请各市(地)于每月的3日、18日向省局报送一次专项整治工作动态,报送重点是专项整治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重大情况、重大案件查处情况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并分别于2009年1月18日、3月18日前向省局报送专项整治阶段性总结;于2009年4月15日前,报送专项整治的全面总结。
联系人:李湘江、马海军
-
物流公司日志范文,物流公司日志范文
推荐物流公司日志范文(推荐)篇120-年以来,卷烟物流物流中心在市局(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各项安全工作指示精神,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
-
工作岗位竞聘范文(精选12篇)
工作岗位竞聘范文竞聘的压力很大,但是如果想压倒对手获得成功,就要提前准备好一份优秀的竞聘演讲稿。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而这个准备除了平时的积累外,竞聘发言也十分重要。下面..
-
物流公司立项申请书,物流公司立项申
推荐物流公司立项申请书(推荐)篇1重信唯真,引领天下。传递一瞬间,安全你放心。选择顺丰,选择放心。受所托,忠所事。廉托所至,成就速度!物流天下,服务无限。诚信物流,金牌品质。您..
-
物流公司成立申请书如何写,物流公司
关于物流公司成立申请书如何写篇1纵观20xx年我司的物流管理现状,相对比较差,物流成本费用支出偏高。在企业物流这块,我司主要涉及以下四个物流模块:采购物流是采购员与供应商达..
-
高中学习生涯档案范文,高中阶段生涯
2023年高中学习生涯档案范文篇1高中暑假学习计划应該包括:某科补课计划、假期自学计划、考前复习计划、课外阅读计划、社会调查计划、每天活动计划等等。有了这些计划,不仅有..
-
高中学习生涯档案范文,高中阶段生涯
关于高中学习生涯档案范文(推荐)篇1下个学期我就是初三的学生了,虽然慢慢的变化让我本人很难察觉,对升上初三这种事也被学习的重压冲淡,但是我确实已经成为一个青年了!看着当..
-
高中生数学题范文好作文推荐,高中数
有关高中生数学题范文通用篇1徐真同学有着明礼诚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孝敬父母,礼貌待人;性格活泼,开朗大方,敢于坚持,积极进取,学习刻苦。勤学苦练,好问上进,乐于探究,敢于创新,思维..
-
采访新闻稿,采访新闻稿格式模板范文
精选采访新闻稿汇总篇1近一年来的工作状况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以“响应政府和行业协会要求,以杂志平台为交流传播载体,以活动经营为实现效益突破”的理念,逐步开展各项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