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听课心得体会(精选5篇)
数学课听课心得体会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课听课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学课听课心得体会篇1
20xx年3月14日我到利津镇街道中心小学(原王庄中学)观摩了“小学数学骨干教师评选”活动的4节优质课。虽然从事教育工作已经十余年,但是数学教学工作对于自己来说还是比较陌生,也可以说自己是一位新数学教师,因此本着学习的态度,我认真聆听了这四位数学教师的数学课,听课后感觉受益匪浅,每节课各有千秋,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下面,将自己的这次听课活动的感受总结如下:第一节课是凤凰街道中心小学的杨然老师,她讲的课题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位老师语言简洁,思路清晰,引导到位,注重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嘴说,给了学生充分的空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课堂教学效果很好。
第二节课是张窝小学的李素娥老师,她讲的课题是二年级的《平移和旋转》,李老师语言流畅,干脆利落,问题的指向性强,课堂教学灵活,上课伊始,李老师从孩子们喜欢的游乐园里的游乐项目导入,引导孩子们发现它们的运动规律,符合低年级孩子的特点,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既学到了新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第三节课是李玲老师,他讲的也是《平移和旋转》,这节课与上一节课相比,老师更注重方法的指导,老师教法灵活,把平移和旋转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加深了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充实了课堂教学内容。
第四节课是一位男老师,他讲的是《年月日》第二课时,这是三年级的知识,这位老师从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每一个环节都上的扎实有效,
尤其是在探究年份的规律时,老师先让学生说年份,然后自己快速说出是闰年还是平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小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听这四位老师的课,我觉得有以下这几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扎实的基本功
讲课教师扎实的基本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教师的板书认真,字迹工整,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和蔼亲切,面带笑容,与学生融为一体,使课堂活动自然、流畅。这与这些教师平时自己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小学生的模仿性较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影响着学生,每位教师都确实起到了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作用。二、对教材的熟练把握
教师们对教材的熟悉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程度,每一个环节都设计的是那么合理。真正理解了教材的重点、难点,使学生通过课堂真正掌握了应该熟练掌握的知识,对教材中的难点,突破的方法也是形式多样,有的教师设计了直观形象的课件,有的教师准备了教具学具,在课堂上随机应变,结合实际实施教学,实现了每一个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智力。三、对课堂教学的大胆改革
每个教师的课堂教学都设计科学合理,独出心裁。在课前的导入,与学生的交流,教学环节设计都大胆新颖,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课程标准,该放给学生的知识大胆放给学生去
探索研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研究中来。
四、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在探索、思考中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四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了这个问题: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去归纳、去概括、去总结,让学生先于教师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的目的。
总之,此次的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并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于乐”。
数学课听课心得体会篇2
作为一名教师,每一次的听课都是我学习的大好机会,从中可以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在本学期学校组织的“评学赛教”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九位教师的课,领略了他们的风采。他们娴熟的课堂教学技艺带给我的是启发,是思考。下面谈谈自己听课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这次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小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听了各位老师的课,我被他们上课的那种激情所感染,在课中老师先用情感开启了学生的思维。他们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的沟通,用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配合,探讨问题,课堂效率很高。让我体会到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灵动性,自上课至课终,老师始终围绕学生运转,学生一直环绕老师运行。老师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学生的想象、讨论、联系是自由进行的,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但是,学生没有脱离轨道,没有脱离教师精妙设计的运行轨道,教师充分“放”了学生,学生充分“离”老师,而结果是圆满的,成功的,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达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
在这几节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每一节课,每一位老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老师们的语言精炼、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十分值的我们学习。在思想教育方面,这些教师都处理的比较好,自然真挚的情感流露感染了学生和听课的每一位学生及教师。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谁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孙郭霞老师在教学《看望老人》这一课时,用课件创设情境,在情境中不仅对学生进行尊敬老人的思想教育,而且学会了看简单的路线图。她用自己和蔼可亲的语言,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整个情景贯穿始终。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她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引领着学生,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彰显出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
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教学改革就是创新,观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先进经验。
2、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3、运用双向五环模式,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我在听课中的一点体会和心得,我要在现有基础上更加努力地去钻研教学,做到能与学生联成一片,使自己的教学得到长足的发展。
数学课听课心得体会篇3
小学数学优质课听课反思x月xx日,我有幸参加了x小学举行的“威海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活动”。对参赛的几节课进行对比学习反思之余,发现这几节课的设计思路竟然有几处不谋而合。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探究欲望。
荣成于老师的《鸡兔同笼》一课,通过向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你想拥有老师这样的本领吗?”这个问题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文登侯老师《比的基本性质》中,由于这部分内容有些枯燥,所以教师也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了手工课上剪纸的一个情境,小红剪4个时,小明剪2个。按照这样的速度,小红剪6个时,小明剪几个?小明剪6个时,小红呢?学生马上会思考出两人之间的数量关系,而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正好引领大家复习了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中分数基本性质两方面的旧知。从而迁移到比的基本性质中来。
二、实现知识迁移,化解教学难点。
还说《鸡兔同笼》一课,从探究课前问题开始,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一一列举”的数学方法后,过渡到买票问题中的“跳跃列举法”和假设法;最后迁移到“鸡兔同笼”问题中,自然而然地轻松解决了这道历史名题。《比的基本性质》一课中,通过让学生联想、猜测、观察、类比、对比、类推、验证等方法探讨“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规律。由于在推导比的基本性质时要用到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等知识,因此教学新课时对这些知识做了一些复习,引导学生回忆并运用这两条性质,为下一步的猜想和类推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事实也证明,成功的铺垫有利于新课的开展。学生通过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通过类比,很快地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这样一来节省了很多的时间,二来也让学生初步感知了新知识。
整节课无处不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无时不渗透着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不论是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语言描述,还是对化简比的方法的总结,都留下了学生成功的脚印。同时采用讲练结合、说议感悟、对比总结、质疑探索、概括归纳的方法,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愉快!
三、“猜想——验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几节课的设计中都着重体现了“猜想——验证”这一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例如《鸡兔同笼》一课,在探究课前问题时,先让学生猜想5元和2元的张数。学生的猜测也不全是盲目的,至少他们知道总张数应该是8张。最后老师将学生无序的猜测有序排列起来,并逐一验证。而《比的基本性质》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基本性质来猜想比的基本性质,然后再进一步验证猜测。
数学课听课心得体会篇4
20xx年5月10日我参加了县初中数学课培训活动。听了韩翠华老师和韩冰的两节课。又听了乐安学校和陈户一中的报告。对于年轻教师来说是个很难得的学习机会,对于步入教师行业行业不久的我来说,教学经验自然不足。众所周知,学习才能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通过听课学习培训,虽然已间接获得了一些教学经验,作为教师有一种更好的方法获得教学经验,那就是听课。通过听课能给我带来更直接更有效的帮助。通过听课活动,让我看到课堂上上课的那些老师从容不迫的教学风度和深厚丰富的教学语言,这些深深地折服了我,我感觉到了自己的不足,更感觉到要提高自身素质,赶上新课改步伐的紧迫性。通过培训我感受到要上好一堂课必须要做好这么几点:必须要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必须要有对教材的充分理解。必须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必须要对所教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
我们说教师教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学生,那么人自然要有感情,我们在教书中就应该投入自己的感情。从听课中我也发现我们新教师也像老教师一样对自己的学生非常地爱护,哪怕是第一次上课的老师也会在课前跟孩子培养一定的感情,因为只有有了感情的教学才会擦出教学的火花,使教学变得精彩。但同时我也觉得我们新教师自身存在着一些缺点如:体态语不够丰富不能和孩子充分沟通,在临场发挥上也不能象老教师一样挥洒自如。
总得来说,通过听课,它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听课、培训是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今后我将通过这条捷径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来帮助我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数学课听课心得体会篇5
3月13日,由县教研室组织的全县小学数学学科优质课评比活动在无棣第一实验小学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观摩活动。我看到参赛的每一位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数学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置身于会场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
一、扎实的教学功底
我感受最深的是选手们基本功都很扎实,组织调控课堂的能力都很强,理论水平较高。重视数学语言表达,教师语言简洁精炼,言简意赅,没有多余的话,最大特点是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注意学生语言的严谨性。每一位教师的课都是实实在在的,不像以前的课堂追求花样,华而不实。教师完全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了解学生的起点,直面学生的教学现实。
二、关注学生的情感,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每一位老师都能让学生独立的去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稍复杂的问题,都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老师都能耐心的去启发引导,突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理念。但个人总体觉得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师说的嫌多,引导得也太多。
三、注重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本次活动,好多教师不是把小组合作流于形式,更注重了小组合作的实效性。课堂中老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采用小组合作探究解决,并且能在活动前明确活动要求上课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具或学具,通过让学生摆、剪、画,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活动中巡视指导,活动后小组展示交流,使小组合作学习扎实有效。
认真回想,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发扬成绩,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