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药物(6篇)
麻醉药物篇1
在大多数的动物实验中,特别是手术等实验,为保护实验动物免受痛苦,减少动物的挣扎和保持其安静,并便于操作,常对动物采用必要的麻醉。由于动物种属间的差异,所采用的麻醉方法和选用的麻醉剂的不同,在实验过程中经常遇到麻醉过深或过浅的问题。麻醉过浅使动物遭受痛苦,影响实验的数据和进程;麻醉过深,可造成实验动物死亡,实验损失较大。我科在大型实验动物(羊)的全身麻醉中应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获得较好的效果。该药具有起效快,苏醒快,麻醉平稳,可控性强等优点,适用于羊等大型实验动物的全身麻醉。现将使用体会总结如下。
麻醉方法
术前禁食12小时,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阿托品0.04mg/kg,耳背处剃毛寻找耳缘静脉,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后缝合固定,连接三通接头备用。经三通接头缓慢注射舒芬太尼1μg/kg,丙泊酚4mg/kg后即可开始实验,若术中动物出现躁动,可追加丙泊酚2mg/kg。
注意事项
由于羊为反刍动物,分泌物较多,反刍动物麻醉前至少禁食12小时。术前需注射抗胆碱能药物阿托品,以防因呼吸道腺体分泌和唾液腺分泌过多而影响呼吸。术中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腹式呼吸动度及舌后坠情况。必要时可用钳子拉出舌头。
羊等大型动物在麻醉期体温容易下降,一般体温下降1~2℃或3~4℃,麻醉使动物的基础代谢下降,要采取保温措施。
静脉注射推注的速度要适中不可过快,必须缓慢,不可将药物一次性推入,而应间歇性缓慢推注,在注射进预定量的1/2~2/3后,停注30~60秒,同时观察肌肉紧张程度、角膜反射和对皮肤夹捏的反应,如果出现眼球不再偏转而是处于中间位置,且凝视不动,瞳孔放大,对光反射微弱,甚或消失,乃是深度抑制的表现,应立即停止注射,以免发生麻醉过量动物死亡。
麻醉后羊易发生呼吸道阻塞而窒息死亡,需要做好麻醉后动物的监护,麻醉失误,意外的发生,都与实施麻醉后对动物的观察,监测及管理不当有直接关系。
给羊等较贵重的大型动物实施麻醉。麻醉剂的用量,除参照一般标准外,还应考虑个体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同,而且体重与所需剂量的关系也并不是绝对成正比的。
实验动物用药量的确定
观察一种药物对实验动物的作用时,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给动物用多大的剂量较合适。剂量太小,作用不明显,剂量太大,又可能引起动物中毒致死。在一般情况下,药物的作用常随剂量的加大而增强。用大动物进行实验时,为了防止动物中毒死亡,首次给药剂量可以小于标准剂量,以后可根据动物的反应调整剂量。确定动物给药剂量时,还要考虑动物的年龄大小和体质强弱。衰弱和过胖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所需剂量较小。一般说确定的给药剂量是指成年动物的,如是幼龄动物,剂量应减小。此外应随时检查动物的反应情况,尤其是采用静脉注射,不可将按体重计算出的用量匆忙进行注射。
麻醉药物篇2
自治区中医医院(中医研究院)麻醉科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750000
【摘要】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更多高风险疾病的侵害,疾病干扰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人们的正常生活。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又成功的帮助人们逐渐恢复正常健康的生活节奏,科学技术的进步表现在各行各业之中,其中对人类健康起到决定作用的医学领域的科学发展更是占据着功不可没的历史地位。静脉麻醉药的医学发明研制就是一项历史功绩,静脉麻醉药在手术等医学治疗程序的操作中,具有重要的科学地位和技术指导作用。本篇文章就针对静脉麻醉药的治疗作用进行研究分析,希望通过对静脉麻醉药作用机制的进一步了解,更好的在未来医学领域运用静脉麻醉药物,让静脉麻醉药物给病患减轻疼痛和治愈伤病。
关键词静脉麻醉药;作用;机制
目前为止,世界上对静脉麻醉药的操作理论和病患接收麻药作用的轨迹定义还十分模糊,还没有健全的体系能够正确的评价和分析静脉麻醉药物的流通接收过程,这样医学界很是困惑。单纯的依靠相关的医学知识和多年医学经验,我们能够确定的是,静脉麻醉药大部分都是通过人体的中枢神经进行了麻醉药物的物理性传递,静脉麻醉药物可能是通过物理量子的传递,或者是通过神经系统传递,也可能是通过身体器官的某个接收传感器进行传递,总之没有相对确定的传导介质。静脉麻醉药物是利用在人体血液神经中的流动,刺激改变原有的流通方向,或者是改变组织整个流通模式,让人体的神经反应发生生理上的扭转,进而达到神经暂时性的麻痹,让人体兴奋控制的神经系统暂时的出现接收和传递信号的功能中断。为了更好更高效的使用静脉麻醉药物,本文结合了相关的医学知识理论,并且进行与临床实践的操作相结合的方法,针对静脉麻醉药的作用机制做出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更有效的帮助病患恢复健康。
1静脉麻醉药物
静脉麻醉药物的定义就是通过静脉注射,把含有麻醉功能的药物传递到人体内,在一段时间范围内进行神经系统的麻醉,或者说是神经功能兴奋反射的阻碍。通过血液在身体内的流通,形成了一个药物流转的循环,进而刺激身体神经受到阻碍而形成麻痹休眠,干扰了人体正常对疼痛等感官的感知,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而且这种麻醉方式还不接触病人的呼吸器官,是直接通过血液传递的,很到程度上保护了人体呼吸器官不受伤害和刺激。但是静脉麻醉药也存在着它的缺失,就是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如果使用了静脉麻醉药物,很可能就会导致药物迟迟不能排除体外,这就是本片文章之所以要要就的重点,希望静脉麻醉药在帮助病患的同时,医疗领域能够更好的了解静脉麻醉药的作用机制,进而帮助患者在手术后或者外科治疗后能够尽快的将麻醉药物排除体外[1]。
2神经系统阻碍受体
在阻碍和控制这些神经系统的时候,需要一些专业的含有麻醉和阻碍神经系统的药物,主要的药物都针对相关的人体受体产生刺激和阻碍,也就是支持麻醉效果的神经系统阻碍因素,本文将具体的讲解这些受到阻碍的神经受体因素以及这些受体接受干扰的特性。这些传递神经干扰的受体包括:γ-氨基丁酸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以及阿片受体。
首先,根据氨基丁酸的分子化学特质来分析,并且依据它的分子量观察,氨基丁酸在人体中应该具有一定大脑监管的含量,氨基丁酸不单一存在于人体,它还广泛的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一般有根茎的植物或者是动物身体之中都会有这种介质的成分出现。氨基丁酸的因为缩写是GABA,GABA的成分一般多数出现在人类和动物的大脑神经管理区域,更多的是存在于大脑黑体之中,是对大脑和植物根茎都具有非常强烈的抑制作用的神经介质。氨基丁酸无论是在人体还是在动植物的体能都存在很强的新陈代谢活动能力,是非常有生物活动性能的神经介质。这种神经系统的正常刺激行为是通过细胞的之间的微电质激流进行运动,达到大脑中的突触后膜,然后激发生物体的兴奋活动进行。当静脉麻醉药进入到人体后,就在这样的流转过程中传输了干扰信息,进而阻断了神经的互动,让兴奋程度降低,进而没有或者被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受,也就是感知器官在大脑神经运动中被阻断了接收操作[2]。
其次是NMD存在于大脑丘脑等部分中,NMDA受体的大量缠绕式存在方式,决定了它的覆盖能力,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编辑成一个类似网络的流动方式,进行在离子轨道中的运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依附钙质、钾和钠流通,在这样的流通运功过程中,促进人体兴奋的情绪表达出来,当NMDA在兴奋神经系统的传递中被药物总之,就是高度的麻醉药物进行了化学中钙质的高度浓稠,致使NO和酶结合阻碍了神经兴奋的传递,中断了人体兴奋的神经感知[3]。
生物体的脊椎中大多数会含有阿片受体,这是中枢神经的感知器官的神经传输系统,在病患出现阵痛的环节中,就是阿片受体的传输感知体现。利用药物阻碍阿片受体的流通,就是静脉麻醉的过程。
3结论
静脉麻醉药的作用机制十分复杂,是针对于生物体大脑主要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进行的干扰和控制,希望更好的了解静脉麻醉药的机制能够更加有效的减少患者的疼痛,帮助医生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浦鹏飞,谢玉波.静脉麻醉药的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2012,(12)124-126.
麻醉药物篇3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227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994-01下腹部及下肢手术在传统的麻醉方法上常应用单纯的硬膜外麻醉或蛛网膜下腔麻醉,但有时因为手术时间,麻醉平面控制,阻滞不全等因素难以满足手术的需求。针对以上两种麻醉方法的局限性,我院自2007年以来采用了硬膜外联合腰麻(CSEA)的麻醉方法,用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通过临床观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硬腰联合麻醉在我院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54例手术中择期手术115例,急诊手术39例,男68例,女86例年龄17岁-63岁,体重34kg-82kg.手术种类包括子宫全切除术59例,前列腺摘除术15例,剖宫产手术34例,骨科下肢手术46例。
1.2麻醉方法病人入室后留置针穿刺建立静脉通路,监测生命体征,快速输入晶体液500毫升,于左侧卧位下进行穿刺,选用一次性硬腰联合麻醉穿刺包,选择L2.3间隙或L3.4间隙进行穿刺,先行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经硬膜外穿刺针孔置入腰麻穿刺针(25G)刺入蛛网膜下腔,退出腰麻针芯,确认脑脊液流出,注入物0.75%布比卡因1-2毫升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毫升的混合液。退出腰麻针后自硬膜外腔向头端置入导管3-5厘米。根据手术部位的要求调整麻醉平面,术中补充晶体液和胶体液维持循环稳定。手术时间超过40分钟以上,硬膜外腔追加局麻药维持麻醉。
1.3麻醉效果154例手术中有149例在蛛网膜下腔注药后约2-5分钟出现麻醉平面,10-30分钟麻醉平面固定于T6-10,均能满足手术需求。3例蛛网膜下腔穿刺失败,2例出现单侧腰麻,经过硬膜外腔注入局麻药加静脉强化用药后完成手术,149例麻醉成功。67例在单纯腰麻注药后完成手术,82例经硬膜外腔追加局麻药物完成手术。2优点总结
麻醉药物篇4
被告人:廖忠志,男,42岁,云南省龙陵县人,农民。1991年6月28日被逮捕。被告人:曾跃华,男,35岁,四川省广汉市人,农民。1991年6月28日被逮捕。1991年4月30日,被告人廖忠志伙同境外的肖××、李××(均在逃),乘车到四川省成都市购买乙醚、三氯甲烷和醋酸酐,途中与被告人曾跃华相识。肖××等人便邀约曾跃华参加。5月1日,四人到达成都。次日,曾跃华和肖××到成都市高笋塘苏坡桥化工门市部,由肖××出面接洽,以人民币44530元(其中曾跃华出资10000元,廖忠志出资1000元)购得乙醚5180公斤,三氯甲烷1000公斤,醋酸酐430公斤。随后,廖忠志和李××返回云南省保山市等候。5月6日,曾跃华和肖××押着两辆货车,将买得的乙醚、三氯甲烷和醋酸酐运到保山。5月8日,廖忠志、曾跃华按照肖××的安排,将三种化学物品运到龙陵县龙新乡勐冒村廖忠志家藏放。5月9日,廖忠志、曾跃华出境找肖××、李××、胡××(在逃)商议后决定,由李××邀约刘××(在逃)在龙陵处理这批化学物品。5月14日,刘××、肖××、李××、曾跃华等人来到廖忠志家,再次商议走私上述三种化学物品的问题。根据刘××的意见,决定在5月18日以前将全部乙醚、三氯甲烷和醋酸酐从木城运出境外。5月16日,李××押着二辆手扶拖拉机,将700公斤乙醚、200公斤三氯甲烷偷运出境。5月17日,廖忠志、曾跃华又押着一辆货车和三辆手扶拖拉机,将剩余的乙醚、三氯甲烷和醋酸酐运往木城等养渡口,企图偷运出境。5月18日16时许,当这批化学物品运到等养渡口时,被公安机关人赃俱获,当场查获乙醚4480公斤,三氯甲烷800公斤,醋酸酐430公斤。上述事实,有被告人廖忠志、曾跃华的供述,证人证言,查获的乙醚、三氯甲烷、醋酸酐,以及公安机关对三种化学物品的科学技术鉴定结论为证。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审判
龙陵县人民法院经过公开审理认为:被告人廖忠志、曾跃华伙同他人,将乙醚、三氯甲烷、醋酸酐非法运输出境,其行为已构成走私制造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物品罪,且数量大,应予严惩。查获的赃物应当没收。据此,该院于1991年10月21日判决,依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第五条第一款和刑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第六十条的规定,以走私用于制造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物品罪,分别判处廖忠志有期徒刑五年,曾跃华有期徒刑四年;查获的乙醚、三氯甲烷和醋酸酐予以没收。宣判后,廖忠志、曾跃华均没有上诉。
麻醉药物篇5
关键词:麻醉性镇痛药物;药物滥用;防范措施
麻醉性镇痛药物在临床应用中较为广泛,对癌症与外科手术患者均有良好作用,可避免其临床疼痛程度从而保证治疗顺利开展[1]。近年来,麻醉性镇痛药物滥用情况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关注,严重患者甚至出现药物成瘾情况,需给予重点关注和解决[2]。本文针对我院2013年~2015年的麻醉性镇痛药物滥用情况开展了全面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药物应用合理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2015年门诊与住院部的2473份麻醉性镇痛药物处方,均为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中所记录。科室分布中肿瘤科1255份(50.7%),普外科596份(24.1%),骨外科271份(11.0%),脑外科246份(9.9%),消化内科105份(4.2%)。
1.2方法总结2473份麻醉性镇痛药物处方中的药品种类、用药量、用药时间、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与药物利用指数(DUI)等情况,其中DDD依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标准,并以此计算DDDs与DUI,其中DDDs为用量/DDD,DUI为DDDs/用药时间,当DUI超过1时判定为药物滥用。
2结果
2473份麻醉性镇痛药物处方主要涉及吗啡注射液、硫酸吗啡控释片、硫酸吗啡缓释片、芬太尼注射液、布桂嗪注射液、羟考酮缓释片与哌替啶注射液,其中,芬太尼注射液DUI>1,存在药物滥用情况,而其他类型麻醉性镇痛药物使用基本合理,见表1。
3讨论
目前,麻醉性镇痛药物主要应用于癌症与外科手术患者中,根据我院2013年~2015年的2473份药物使用处方可见,院内应用麻醉性镇痛药物主要包括吗啡注射液、硫酸吗啡控制片、硫酸吗啡缓释片、芬太尼注射液、布桂嗪注射液、羟考酮缓释片与哌替啶注射液。其中,吗啡注射液与布桂嗪注射液经常应用在癌症患者中,特别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例中最为常见[3],但在羟考酮缓释片、硫酸吗啡控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的推广应用后,已基本符合WHO提出的癌痛止痛原则,大部分患者均给予口服用药止痛方式义缓解药物注射创伤的发生,根据回顾性分析结果可见上述各类麻醉性镇痛药物应用均较为合理。布桂嗪注射液与哌替啶注射液在新近研究中已被证实并不适宜在持续镇痛中应用,不仅麻醉时效偏短也易形成严重不良反应[4],我院根据《品和管理条例》中的具体规定,将此类注射用镇痛药物的使用范围缩小,对减少药物滥用情况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硫酸吗啡控释片等口服镇痛药物在用药便捷性、安全性等方面均有一定优势,其药物依赖程度也明显低于注射剂药物,从而更好的缓解了药物滥用情况的发生。根据研究结果表现,近3年中芬太尼注射液的应用合理性欠佳,当前临床外科手术中常采用芬太尼注射液,因其具备起效迅速、强效镇痛与半衰期短等优点[5],使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常与其他药物共同应用发挥复合麻醉效用。同时,该药物在外科手术前诱导麻醉、术中维持麻醉及术后持续镇痛中均适宜应用,进而其临床用药量较大,但根据芬太尼注射液的应用分析结果提示还需进一步完善其用药计划,避免出现物滥用情况。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分析,我院近年来的麻醉性镇痛药物应用情况尚为合理,在日后麻醉工作中医务人员还需持续夯实合理用药观念,摒弃过度应用镇痛药物等不良习惯,以改善临床用药水平,为医院正常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我院2013年~2015年麻醉性镇痛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外科手术中芬太尼注射液的应用频度较高,医院仍需加强对麻醉性镇痛药物使用的监督与管理,以保证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参考文献:
[1]柯艳,张友干.滥用"品滥用"的危害与对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22(21):93-95.
[2]李延功,吉淑颜.浅析麻醉性镇痛药物滥用的危害及防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2):156-157.
[3]伊佳,侯幸S,冯瑾,等.我院2012-2014年麻醉性镇痛药物应用情况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5,12(5):304-306.
麻醉药物篇6
在临床上整形美容局部麻醉大多都能满足门诊手术的需求,因局部麻醉具有对重要器官的功能干扰少、操作简便和术后麻醉并发症少等优点,所以整形美容外科医师涉及门诊手术时大多选择局部麻醉。总结2003~2005年所进行的380例门诊手术,整形医师作好麻醉前的充分准备和熟练掌握局部麻醉操作技术,是保证术中无痛和消除病人焦虑状态的重要因素。
1临床资料
本组380例,年龄18~64岁,男24例,女356例。初次麻醉315例,有麻醉史65例,浸润麻醉完成手术346例,阻滞麻醉(包括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和肋间神经阻滞麻醉)完成手术34例。物均使用国产的普鲁卡因注射液和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超量利多卡因浸润麻醉28例,术中麻醉效果良好,能满足手术需要,未发生麻醉并发症。
2讨论
2.1麻醉前准备
2.1.1体格检查:对手术范围较大或年龄较大者还要包括重要脏器功能的实验室检查。对麻醉部位皮肤情况的检查应特别注意有无感染和瘢痕。门诊手术病人麻醉科将病情分为5类中的第一类,即病人的心、肺、肝、肾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正常,发育营养良好,无心理方面的紊乱,能耐受麻醉和手术。
2.1.2麻醉前用药:现代麻醉术前用药的目的是使病人能进入一舒适安静和没有恐惧的状态,并能配合麻醉前的准备工作。对于精神紧张和有手术麻醉史特别是有美容手术史者以及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者,应在麻醉前使用安定类药物,以减轻焦虑和紧张状态。麻醉前如常规加用安定类药物,不仅能使初次麻醉者减轻焦虑、加强物和镇痛药的药效,还可防止或减少局部的不良反应,并能使病人遗忘麻醉和手术时使用部分器械产生的噪音刺激,这类刺激常使病人恐惧手术。麻醉前应常规加用抗胆碱类药物,以保证病人的呼吸道不受误吸的威胁。抗胆碱类药物以东莨菪碱较为合适,这类药物不仅能减少呼吸道的分泌物,还能阻断记忆,这种遗忘作用对病人的手术恢复和可能的再次手术是很有利的。
2.1.3品、器械的准备:麻醉前应准备好局麻用药和器械以保证麻醉的顺利实施。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是整形美容门诊最常用的局麻药物。普鲁卡因作用很快,但维持时间较短,0.5%~1%的浓度适合于浸润麻醉,神经干的阻滞如肋间神经阻滞麻醉需要2%的浓度。成人最大剂量以不超过1g为安全。利多卡因的应用也很广泛,使用后常有轻度的镇静作用,它可产生比同浓度的普鲁卡因更快更长的麻醉作用,并且在组织中弥散得更好。0.25%~0.5%利多卡因作阻滞麻醉用。近年来,在局部脂肪抽吸术中使用的超量利多卡因浸润麻醉中,利多卡因的浓度仅为0.03%~0.05%也能达到效果,用量可达35mg/kg[1]。在局麻药物溶液中,加入肾上腺素可使血管收缩,延缓注射部位的麻药吸收,延长麻醉作用的时间50%左右,从而减少所需药物的用量。局麻药中适当的肾上腺素的浓度为1∶20万~1∶80万。指、趾的手术和面颈部以外的局部皮瓣的手术应使用不含肾上腺素的局麻药物,以避免血运不好造成手术失败。麻醉用具应严格消毒,穿刺针头不应有钩。对于麻醉部位广泛和时间较长的手术,还应准备好必要的抢救器械和药物,以免发生麻药中毒或麻醉意外。
2.1.4心理疗法的运用:麻醉时运用心理治疗学中的暗示方法,对加强整形美容门诊的局部麻醉效果有很好的作用。整形医生设计好手术和麻醉方案后,应向病人讲清麻醉的主要过程,并保证手术时无疼痛。因为整形美容门诊的病人在同医生讨论并决定手术后,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常是手术时是否有疼痛。局部麻醉的特点在于镇痛作用是由于感觉受体或外周神经被阻滞的结果,病人的神志仍保持清醒,未阻滞部位的知觉仍然存在,手术过程中光、声、味觉或嗅觉可引起不利反应。所以从心理学角度讲,向病人讲述麻醉主要过程,并保证病人手术中不痛,不仅会取得病人的理解和信任,还能使病人在手术时充分配合医生。手术中也应注意暗示疗法的作用,暗示的方法包括言语和非言语信息向病人的传达。肯定的语气、舒缓的背景轻音乐及稳健熟练的操作对病人是良好的暗示信息。
2.2手术中的麻醉处理
2.2.1局麻操作的技术:一般先用细针头在皮肤上做皮丘,然后按不同方法所需选取穿刺针作深部浸润。经皮丘穿刺时应缓慢进针,动作轻柔,按层次浸润皮下、肌膜、骨膜等层次。注入药液前必须回抽无血无气。一位技术熟练的医师进行局麻操作时应该做到仅是第一针进针时病人感到疼痛,其后不应有难忍的痛感。
2.2.2麻醉期间的临床判断:麻醉手术期间通过同病人对话来观察病人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局麻时较严重的并发症如中毒、特异质反应和过敏反应,常常首先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如兴奋、神志模糊、惊厥等。病人的血压、心率的变化在麻醉中也应密切观察,通常有一台小型的监护仪就能满足门诊麻醉时观察的需要。
2.2.3局麻药用量:较大的麻醉,如吸脂术时的超量利多卡因浸润麻醉,不同部位的麻醉应间隔进行,避免物在短时间内体内存留过多,造成局麻药中毒。
2.3麻醉后处理:局麻后的病人大多是清醒的。但有些范围大、手术时间长的麻醉,如吸脂手术采用超量低浓度浸润麻醉、隆乳和缩乳手术采用肋间神经阻滞等,因术中使用麻药的量较多,麻醉中多加用麻醉性镇痛药,手术停止后,病人常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轻度抑制,所以应嘱病人注意在活动时不要突然变化,避免造成性低血压或突然摔倒等意外。对手术范围较大或麻醉时间较长者应给口服止痛药和抗生素,有效的止痛药能防止或减轻术后由于疼痛造成的术区出血或渗血,术后加用抗生素可预防和避免手术区域的感染。
参考文献:
[1]崔日香,高景恒.肿胀技术――一种新的局麻方法[J].实用美容整
-
认错检讨书范文年(3篇)
认错检讨书范文2023年尊敬的老师:您好!这次自己确实是做了一件很不应该去做的事情的,我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让你感觉到非常的生气的,对我也非常的失望。我知道自己应该做的是一个..
-
初中教师工作计划范文大全(7篇)
初中教师工作计划范文大全
一、指导思想遵循学校本学年德育工作的总体思路,在“整体优化,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指导下,级部工作围绕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为基础,以养成教.. -
体育运动会广播稿的范文(4篇)
体育运动会广播稿的范文也许征程并不遥远,也许时间并不长久,但是笔直的跑道上留下的是你们稳健的足迹,不远的终点留下的是你们冲刺时矫健的背影,迎风飘舞的彩旗,是朵朵盛开的鲜..
-
个人汽车租赁协议书范文(整理3篇)
2023个人汽车租赁协议书范文甲方: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甲方因_____单位工作性质的需要,租用乙方_____(车牌)_____汽车一辆,经双方协商一致,达成协议如下:一、租车期..
-
年供货协议书范文简短(3篇)
2023年供货协议书范文简短供方:_________需方:_________一、购销数量:供方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到_________年_________月为需方提供牌号为_________的______,每月________..
-
婚礼司仪开场主持词范文大全(整理8
婚礼司仪开场主持词范文大全
尊贵的各位来宾,现场所有的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是公元,我们共同相聚在来一起庆祝XX先生XX小姐的新婚典礼,我是主持人XX,首先我要代表新.. -
转正自我鉴定范文简短(3篇)
转正自我鉴定范文简短时光荏苒,一年的见习期即将结束。一年来,在各位领导和老师的热心帮助下,我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品德是决定一个人价值的先..
-
高一化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整理3篇
高一化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这一学期就要结束了,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教学大纲,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年四个班的教学。现已完成了计划的内容,期末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