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备耕信息简报(精选8篇)

daniel 0 2023-12-14

春耕备耕信息简报篇1

“太阳落山了,该放棉被了!”近日,在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迎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育苗示范基地,随着合作社负责人王学斌的指尖按动按钮,自动化机器控制的双层棉被缓缓展开,将整个大棚完全覆盖。“这是我们正在实验的双层保温冬暖式大棚,现在已经顺利度过最寒冷的时节,我们的设施蔬菜产业翻开了新的一页。”王学斌自豪地说。王学斌是阳高县龙泉镇东关村农民,是山西省第一个成功研究青椒穴盘育苗的农民。现在的他,不仅是龙泉镇东关村蔬菜种植带头人,也是阳高县迎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双层保温冬暖式大棚,就是他自创的新型蔬菜大棚。

双层保温冬暖式大棚内的“阳高红”小番茄苗长势喜人,黄色的花已经开到第4架,第一架上已经挂果。绿叶、黄花、绿果,都丝毫不受棚外低温影响。“这个实验项目一开始并不被人看好,很多人都说用棉被和薄膜代替老式的土墙或者砖墙,保温效果一定不好,更何况是比普通西红柿生存种植要求高的小番茄。”王学斌的脸上流露出一股不服输的韧劲,“我这个人就是这样,越是不容易成功的事情,越是要大胆尝试,我从事蔬菜大棚种植将近30年了,根据以往的经验,在双层薄膜和双层棉被的加持下,完全可以保证棚内的温度适合茄果类蔬菜生长,这就像我们在羽绒服外面又套了一件加绒大衣,绝对暖和。”说着,他拿起一支温度计查看,上面显示此时的温度是20摄氏度。

“这一实验的成功,弥补了大同地区冬季生产茄果类蔬菜的.空缺。同时也创新了温室大棚模式,用仅占地1平方米的双层薄膜和双层棉被代替以往占地2平方米的土墙或砖墙,高效利用了土地的同时还不会破坏农田的耕作层,更是响应了国家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号召,是两全其美的创新之举。”正在合作社调研的阳高县委书记王崇虎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设施农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目前,阳高县持续做优做强全县特色农业产业,在设施蔬菜产业上稳面积、提产能,持续叫响以“阳高红”为依托的设施蔬菜品牌,旨在把阳高冷凉蔬菜做成大同第一、全省知名的重要蔬菜供应基地。他说,像迎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双层保温冬暖式大棚这样的设施农业将来一定大有可为。

“这个棚是1.5亩的,旁边还有一个2.5亩的,棚内种了草莓口感西红柿、黄玲珑和青口蜜等多种小西红柿,目前都已成功挂果。去年11月18日定植,估计到今年正月十五前后就能开园了。”王学斌掰着指头算起账来,“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每斤10元左右,亩产量能达到1万斤的话,4亩地毛收入就能达到40万。”目前,迎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已为300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长期稳定就业的23人人均工资可以达到4000元。

阳高县20xx年计划新建钢架塑料大棚3920亩、智能玻璃温室大棚40万平方米;增加“阳高红”西红柿的种植面积20xx亩,使其总面积突破1万亩,形成智慧设施、日光温室、钢架塑料大棚、露天蔬菜四大板块齐发展的蔬菜产业新格局。

春耕备耕信息简报篇2

广发镇圳头村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的组织干部群众紧抓有利时机,抢墒播种,全面掀起春耕生产的热潮。

4月6日,记者在圳头村田间地头里看到农户们正一个个挽起衣袖挥舞着锄头翻耕土地,汗流浃背地弓着身子播撒种子,整个田野里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春耕备耕景象。

春耕农时不等人,当前正处疫情防控攻坚阶段,也是春耕生产备耕的关键时节。圳头村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成立了专门的'生产指导小组,多形式开展指导工作,实地了解农户春耕备耕生产情况,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产,将春耕生产与疫情防控工作同宣传、同部署、同落实、同督促。

今年圳头村将计划种植烤烟、早稻各300多亩。同时为提升粮食的产量,圳头村还积极推进代耕代种、集中流转方式,消除耕地抛荒现象,并将开辟的100多亩荒地种植旱粮,力争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

春耕备耕信息简报篇3

“种了大棚以后,明显要比外面打工强很多,这三个大棚每年的效益也很可观,这两年产量也上去了,每年大体能收入二十来万元,到现在种了十五六年了,也从家里盖房子了,也花了十来多万买了车,今年又全款买了楼房。”40岁的滨城区杨柳雪镇西辛庄村村民宋延国高兴地对记者说。

现如今的生活状态,对宋延国来说是万万没有想到的,十年以前从部队退伍的他,开过店、打过工,打拼了多年,钱没挣多少,债务倒有不少。

正当他不知所措时,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开始建蔬菜大棚。此时的宋延国当机立断,与妻子回老家承包大棚种瓜果蔬菜,因为刚开始不懂技术,先承包了一个60米的小棚尝试着种植,慢慢地通过努力学习、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随着技术的愈发成熟,扩大了种植规模,大棚里的黄瓜和西红柿品种越来越好,产值效益直线上升。

在他的辛勤劳动和积极学习下,20xx年,收入20余万元,尝到甜头的宋延国更加坚信在农村种大棚是可以致富的'。谈到以后的打算,宋延国说:“种植大棚让我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所以以后仍要扩大规模,在蔬菜种植上多下功夫。”

闪电新闻记者了解到,杨柳雪镇辛庄村共有219户村民,平均每户少则一棚,多则两三棚,每个大棚年收入约在10万左右,家家户户都是靠种大棚实现小康梦。

春耕备耕信息简报篇4

备耕生产正当时,不误农时不误春。为做好今年备春耕工作,我县农机市场已提前备足货源,为农民朋友提供心仪农机具。

近日,记者在惠民农机具市场看到,随着天气转好,车流、人流明显增多,销售人员在各种农机具间来回穿梭,向农民朋友介绍农机具的功能、性能、价格和补贴政策,帮助农民挑选称心如意的农机具。

向阳镇东河村穆林:我跟我母亲来看看免耕机和农机车,惠民农机院里的车和设备特别多,优惠政策也很多,还有很多的补贴,我家决定买一台播种机。

一排排各式各样的农机具摆满了场院,从春播到秋收,机器的款式应有尽有,前来咨询购买的农民也是一波接一波,农机市场迎来了销售“春天”。

惠民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永波介绍,现在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我们公司从年初就开始从厂家购进了各种品牌的农机具、拖拉机,并且配备了专业的`售后服务团队和技术指导人员,以满足农民朋友春耕生产的需要。

各种功能齐全的农机设备,不仅解放了劳动力,也提高了春耕生产的质效,深受广大农民的青睐。随着农户需求量的增加,农机保有量还会持续增长,全力保障我县春耕生产。

春耕备耕信息简报篇5

随着气温回升,花垣县石栏镇朋岩村的党员群众开始耙耱耕地,清理沟渠,为今年的增产丰收开好头、起好步。

在朋岩村田间地头,村民杨建奎正驾驶着拖拉机对土地进行复耕。人勤春来早,元宵刚过,天气回暖,老杨早早做起了春耕准备。“春天到了,我们也不能闲着,现在有一百八、九十亩土地,争取八九天的样子把它搞完,争取清明节过后就把水稻给种上。”老杨兴奋地说道。

另一旁,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村里的.群众也自发地聚在一起对田垄间的沟渠进行清理。“今天我们把这个水沟搞干净了,春耕好灌溉,今年又是一个大丰收。”村民田爱金告诉记者,水源充足,水稻才会丰产,自家的腰包才会更鼓。

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朋岩村在州委办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提前部署、及早行动,鼓励、动员农户抢抓农时,积极投入春耕备耕,同时协调农业农村、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单位,做好技术指导、农资供应、质量监管等各项保障工作,确保春耕备耕工作有序开展。今年,全村计划种植水稻1000亩以上。

近年来,朋岩村围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目标任务,通过“多村联营”组建公司,共同经营管理并按股份制进行分红,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翻番增长。20xx年朋岩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预计20xx年将突破26万元,带动6个村村集体经济年增长5万元以上,使村容村貌和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有五大产业:第一个就是我们的茶叶产业,第二个是油茶产业,第三个是优质稻大米产业,第四个是稻花鱼产业,第五个是腊肉产业。现在我们在打造水美乡村,做文旅融合,朋岩村还有一个一二产业小工业集中区、加工集中区。同时,我们的人居环境整治也在加速推进,争取今年年底,让我们的村民看见一个如诗如画的朋岩村。”村支书石海林介绍道。

春耕备耕信息简报篇6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怀安县渡口堡乡景家山村的村民们忙活着农耕春种不亦乐乎。连日来,景家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志虎和驻村工作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为村民们谋划,积极助力春耕生产。

“今年打算种什么,农资都储备好了没有?”在街头,驻村工作队员们和朱艳芳拉起了家常。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驻村第一书记刘志虎带领驻村工作队把服务春耕备耕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开展“田间地头助农活动”,在田间地头访民情、解民意、宣政策,全力以赴助力春耕生产各项工作,当好春耕备耕“勤务员”。针对走访了解到的群众春耕生产遇到的问题,驻村工作队积极与乡农业服务中心对接,主动协调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

开春以来,驻村工作队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先后出资3000多元购买了13袋张杂谷13号籽种和1台播种机,免费发放给村民种植、使用。“驻村工作队真是为我们办实事来了。”村民对大家的表现不断点赞。群众工作无小事,驻村第一书记刘志虎说:“我们将继续努力,把驻村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把党的好声音、好政策传递到每家每户,严格按照驻村工作要求,踏踏实实做好群众工作,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好政策带来的温暖,切实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

春耕备耕信息简报篇7

节气不等人,春日胜黄金。连日来,吉林市龙潭区江北乡棋盘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抢抓农时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广袤田野里,随处可见村民忙碌的身影。

场景一:水稻育苗完成旱田整地进行时

4月17日上午,在棋盘村的农机具仓库内,几名机修人员正在对两台免耕机进行最后检修。“4月15日我们已完成了1000亩水田育苗工作,再有不到一周的时间,就要启动旱田播种,目前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棋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冯利伟说,该村有种植基地数千公顷,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耕备耕时遇到一些新挑战,但并没有打乱生产节奏,现在正进行旱田整地。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该村坚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带来的影响。说起疫情防控和春耕两不误的秘诀,冯利伟说,一是村里早做打算,疫情之初,就通过网上订购了玉米和黄豆种子。疫情一缓解,种子陆续到位。二是对村民采取“点对点”闭环管理,确保了全村成为“无疫乡村”,为春耕生产提供了人力保障。三是采用机械化耕作,大大减轻了村民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力。

场景二:生态园蔬菜供应量递增

与往年不同的是,疫情下的'棋盘村,农民们在劳作时都戴着口罩,保持着安全距离,做到防疫耕种两不误。

在棋盘村的蔬菜大棚内,菠菜、芹菜、苦苣等蔬菜长势喜人,生机盎然。全员复耕复产,蔬菜的产量逐渐增加。截至目前,该生态园已为吉林市供应6000斤蔬菜。

场景三:化肥生产线和10万吨秸秆发酵饲料项目复工

吉林市疫情防控实现社会面清零后,生产秩序有序恢复。

“多亏政府开辟农资运输‘绿色通道,一批化肥原材料及时运抵,保障我们的化肥生产线正常生产,满足全村春耕用肥。”棋盘村化肥生产线负责人何巍说,包括化肥、种子在内的农资目前到位八成多,对春耕生产是有力保障,大家心里有底了。

从4月13日起,棋盘村10万吨秸秆发酵饲料厂厂区传出机器轰鸣声。其他工厂从4月8日开始复工复产,生产均井然有序。

村里春耕备耕信息简报

春耕备耕简报

春耕备耕工作信息简报范文(通用9篇)

春耕备耕观摩会信息简报(精选13篇)

春耕备耕简报范文(通用20篇)

春耕备耕信息简报篇8

眼下,在岳普湖县的蔬菜大棚内,各种蔬菜在农户的'精心管护下长势良好,蔬菜大棚也成了增收的“聚宝棚”。秋冬季节,岳普湖县积极引导农户种植蔬菜、规划品类,抢时间、争速度、保质量,使蔬菜大棚发挥最大经济效益,不仅鼓了农民的“钱袋子”,也为冬季“菜篮子”稳定供应提供了保障。

眼下室外虽然冷风刺骨,但在岳普湖县艾西曼镇尤库日科克其村蔬菜大棚里绿意盎然。种植户阿布力孜·卡斯木正忙着和工人们一起采收辣椒,棚内忙得热火朝天。阿布力孜·卡斯木说:“西红柿和辣椒已经上市了,经济收入很好。辣椒市场价每公斤10元,批发价7-8块钱,西红柿也4-5块钱每公斤。一座大棚可以收600-700公斤左右辣椒,8-9块每公斤,一座大棚能收入7000-8000元。”

阿布力孜·卡斯木9月份承包了10座蔬菜大棚,种植了辣椒和西红柿,他还雇用了3名务工人员,每人每月工资20xx元。在阿布力孜·卡斯木的帮助下,工人们有了稳定的收入,同时也掌握了蔬菜管理技术。

据了解,岳普湖县艾西曼镇利用尤库日科克其村60座蔬菜大棚种植了辣椒、西红柿、芹菜、娃娃菜、菠菜等蔬菜,丰富的蔬菜品种供不应求,也给村民带来了不错的收益。此外,艾西曼镇积极引导农户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从育苗栽秧、田间管理、技术培训、销售渠道等方面入手,特邀请山东省寿光市蔬菜种植技术专家,切实帮助农民解决蔬菜种植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让蔬菜一季种植变成多季种植或错时种植,让农民在农闲季也有活儿干、有钱赚。

岳普湖县艾西曼镇党委副书记克依木·阿布都热依木说:“艾西曼镇将继续积极引导农户发展特色种植,通过种植各种反季节蔬菜,从大棚建设、育苗栽种、田间管理、技术培训等方面入手,不断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使冬闲变冬忙,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 下一篇:交通安全劝导信息简报(精选5篇)
    上一篇:幼儿园老师三八妇女节活动简报(精选6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