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随笔(精选6篇)

daniel 0 2023-12-20

篇1

我是个很爱热闹的人,很喜欢请客吃饭,认为一起吃饭能增进了解、联络感情,有的家长也看好这种交流方式,请吃饭的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

记得一天放学后,我班的某某小朋友家长没来接孩子,我便给文某某的妈妈打了电话,告知他尽快到学校来接。家长解释说家里有点事,还要十多分钟就到,于是我就跟某某聊了起来,他告诉我,妈妈在家务农,爸爸开货车给人送货。

将近五点的时候,我收拾好东西带某某去幼儿园门口等,终于他的妈妈赶来了,只见他牵过孩子的手,边声道谢,边邀我叫上同班老师一起吃饭,我反复谢绝,她却一再坚持,理由有:一是接孩子晚了,耽搁了我下班的时间;二是今天是教师节,提前庆祝一下。第三个理由他没有说出口,但我能感觉到这也是最重要的理由,就是希望我们多关心一下她的孩子,我只好以必须接孩子回家为由再次婉拒,见我态度坚决,他只好遗憾地离开了。

看着母子俩远去的背影,我思绪万千:对于一个简单的农民工家庭来说,请客吃饭是多么浪费呀!她如此的盛情只能说明一点,为了孩子,再大的牺牲也值得,每个孩子的身上承载着来自全家的爱,我们班有20几名幼儿,我们的身上就承担着20多个家庭的责任。我们是否关爱每个孩子,是否努力工作,是否让每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家长的心里是明白的。

套用修改一首老歌的歌词,与大家共勉: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家长,秤杆子挑教育,教师就是那定盘的星。

我愿以自己无尽的爱,去担当二十几个家庭沉甸甸的责任。

:幼儿园个人教学随笔篇2

时间犹如一叶小舟转瞬即逝,转眼间一学期马上就要过去了,我所任教的大班的孩子马上就要升入小学了,回顾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日子,些许心酸,些许甜蜜。孩子们的笑脸和纯真,老师的付出和回报,都逐渐在内心沉淀,无息的发酵成一种感动。调皮的凡智、懂事的思婷、漂亮的郭腾、聪明的祥瑞??此刻,孩子们的身影逐一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和孩子们在一起是幸福的,在孩子们的包围中,没有忧虑,有的只是感动和欢乐。我和孩子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我们一起游戏、一起聊天、一起画画??他们总像你的“小尾巴”,时时刻刻跟在你的身旁。孩子们有什么小秘密,有什么开心的事总喜欢与我分享,而我也乐意做他们最忠实的听众,用心去感受着他们的小情感。一年里,孩子们学会了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懂得了感恩父母,知道了团结友爱的力量是伟大的`??看着他们的进步,心里满是开心和骄傲。记得有一次,园长妈妈问我们班的思婷:“孩子,你

就要升一年级了,开不开心?”思婷说:“我不喜欢上一年级,上了小学就不能和我们的吴老师在一起玩了,我想和吴老师在一起。”听到这稚嫩的声音,天真的话语,叫我心里怎能不感动。和孩子们在一起是快乐的,虽然有时候觉得工作挺累的,但是孩子们总会带给我意想不到的快乐。看着孩子们在自己的教育下,慢慢的懂事,慢慢成长,这种幸福的感觉是难以言喻的。

篇3

那天,正好有事经过小班教室,看见维维一个人站在通往午睡室的楼梯上,双手十字交错,嘴里念念有词:“奥特曼拯救地球!”

保育阿姨走过来:“维维,周老师在上课了,你快下来!”

维维纹丝不动,也不理会阿姨的劝导,依然沉浸在奥特曼的游戏情境之中:“我是奥特曼,我要拯救地球!”

老师说,这段时间维维经常这样一个人沉迷在奥特曼的游戏之中,把自己变成奥特曼,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连老师跟他交流,也置之不理,即使硬拉着他坐下来,他也会突然自言自语,或再次走向某个角落,做出奥特曼的动作。我很奇怪,维维还是在刚上托班的时候会经常提到奥特曼,而且往往是他觉得需要帮助的时候,才会化身奥特曼,说出很多“奥特曼式”的独自。如今,维维已上小班,诸如不肯自己吃饭、不会自己上厕所、不会自己穿鞋等等问题早已不复存在,对奥特曼的依赖也早就淡化了,怎么现在又会沉迷在奥特曼的游戏之中呢?

游戏来源于现实生活,当曾经经历的事件、场景渐渐远去,孩子会本能地在游戏中发现和唤醒它们,享受对它们的再度体验和改编创造。我知道维维曾经非常喜欢看“奥特曼”的动画片,甚至达到了半夜也要爬起来观看的程度,而且维维非常敏感,只要觉得周围的人不再关注他,就会想要奥特曼的帮助。或许,新换了老师,维维觉得孤单,才会又一次上演“奥特曼”的游戏吧?

我有意地反复经过小班教室,故意和孩子们打招呼,顺手摸摸维维的头,或者抱抱其他孩子。当我这样做的时候,维维并没有特别的反应,只是随着大伙儿一起喊声老师好,然后就自顾自做自己的事情了。这印证了我对维维的判断:当他感觉孤单、需要帮助的时候,才会沉浸到奥特曼的想象之中。于是,当我又一次看到维维独自一个人在教室的一角做“奥特曼”时,我在他面前蹲下来:“奥特曼,今天哪里发生了灾难,需要你去帮忙?”

“有一群小朋友被人欺负了,奥特曼要去帮助他们。”维维一本正经地告诉我。

“是吗?小朋友们正在听周老师讲故事呢,你看,涛涛脸上笑眯眯的,高铭脸上也笑眯眯的,他们正开心呢!”我指点着让维维观察小朋友们的表情,“你看,没有人欺负小朋友。”

“哦,那我要拯救地球,地球快要被毁灭了……”维维依旧做着奥特曼的动作,换了一个说法。

“那我们一起去找找,地球发生什么问题了。是不是地球太脏了?地上有纸屑,我们把它捡干净……"我带着维维在教室里转了一圈,走到小朋友面前。周老师把维维拉在身边:“来吧,你来告诉大家,我们怎么保护地球。”

“小朋友不能乱扔垃圾。”维维慢吞吞地说,说完,走回自己的座位。

我很开心,维维的行为证实了我的判断。当他感觉到老师与他的亲近时,他就会自觉自愿地从奥特曼的游戏情境中走出来,投入到正常的活动之中。仔细想想,维维一个人的奥特曼游戏,正是孩子内心世界的一种展示:当他感觉不安,就会寻求帮助,而奥特曼在维维心中,正是这样一个熟悉的、充满正义感又肯热心帮助他人的形象。维维妈告诉我,维维特别敏感,有时候听到别人大声说话,就会觉得是在冲着他发火,马上就会告诉妈妈,说要请奥特曼来帮忙,不能大声骂人。有时候妈妈板着脸不笑,维维就会问妈妈“是不是维维做错事了”。如此敏感的孩子,能不能通过游戏让他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呢?

小班的两位老师有事,我被临时安排在他们班看午睡。托班带过一年的孩子们,一看到我,兴奋之余,都有意在我面前表现他们上了小班以后的进步,动作迅速地上床,安静地睡觉。维维睡在下铺,人胖,个子高,把一张小床塞得满满的。托班的时候,维维很难入睡,而且非常警醒,稍有动静就会醒过来。我静静地站在维维床头看他,果然,维维一副难以入睡的模样:想翻身,太胖,小床上转不过来;想动动脚,一动,脚就伸到了小床外边……也真是难为了孩子!我蹲下来帮维维翻转身体,换了个比较舒服的睡姿,摸摸他的脸,示意他闭上眼睛。维维闭着眼睛点点头,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很快就睡着了。

看着维维熟睡的脸,我反复想:敏感的孩子,一定也是心思细腻的孩子,虽然我现在不带这个班,但我总该为他做点什么,才能感觉心安。

果然,维维很早就醒了,醒来以后一直看着我。我坐在他床边,用手摸摸他的脸,他就把眼闭上,过会儿又再睁开看看我,再闭上眼睛。

“维维好乖,醒了也知道要安静,不能影响其他小朋友睡觉。”我伏在维维耳边轻声说,“有时候老师大声说话,是要让所有小朋友都听得清楚;有时候老师要和所有的小朋友讲话,就顾不上和维维一个人说话。以后,维维只要用眼睛仔细看老师的表情,你看到老师在微笑,那就是老师在说喜欢维维,在表扬维维做得好……”

孩子们起床了,我故意不去和维维交流,只是过一段时间就看看他,冲着他微笑。我惊喜地发现,维维竟然理解了我的意思,他会回应我一个微笑,然后继续做他的事情。这一个下午,维维没有提到奥特曼。我想,维维需要的,就是老师用关注和肯定,给予他心理上的安慰。

我相信,维维一个人沉浸其中的奥特曼游戏,只是他心理需求的一种外在表现,只要老师予以关注,让他感觉到安全感,他就能从对奥特曼的沉迷中走出来。虽然不久后我离开了维维所在的幼儿园,但当我半年之后在肯德基餐厅遇见他时,维维居然用微笑向我打招呼,还告诉父母:“陆老师说过,微笑就是在说我喜欢你,我喜欢陆老师……”游戏是儿童的一种文化,哪怕只是一个人的游戏,也映射出孩子独特的语言,正因为如此,孩子一个人的游戏,更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篇4

洋洋聪明好学,很可爱。唯一让老师头疼的就是他老攻击别的小朋友。

一次户外活动,我组织孩子们坐在地上做游戏,他们兴致很高,洋洋也一样,高兴得又跳又叫。这时,只听卫卫“哇”的一声大哭起来,问及原因才知是他身边的洋洋掐了他一下,红肿的伤口告诉我,洋洋掐得很用力。我非常生气,把洋洋叫到身边大声地问:“你为什么又打小朋友,你看看都肿一大块了。”洋洋瞪着大眼睛,迷惑地看着我,也许被我的态度吓坏了,他也大哭起来。

吃完午饭,快要休息了,我见洋洋的情绪还很低落,就把他抱过来,摸着他可爱的小手说:“洋洋很懂事,老师很喜欢洋洋,但打人的洋洋老师可不喜欢。”洋洋眨巴着那双乌黑纯真的大眼睛告诉我:“可是,老师,我高兴,我喜欢他。”我惊讶了,哪里有喜欢别人就掐别人的。“妈妈喜欢我,经常掐我。”洋洋继续嘀咕着。我陷入沉思。下午接孩子的时候,我特意与洋洋的妈妈进行了交流。他妈妈告诉我,洋洋和她的关系就像好朋友,她经常和洋洋打打闹闹,高兴的时候喜欢轻轻地掐掐洋洋可爱的小脸蛋,拍拍洋洋的小手等。原来如此,我终于明白了洋洋攻击行为背后的动机。原来他掐小朋友只是高兴,只是为了表示对伙伴的友好,是对他妈妈向他表示喜爱行为的模仿。

孩子是单纯的,孩子又是一个谜。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世界的方式。揭开幼儿行为背后的面纱需要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要多一点耐心,多一分等待,多一些思考,给每个幼儿“说出自己秘密”的机会。我懊悔自己当时的冲动,以至没有及时捕捉到导致洋洋攻击行为的原因。

这件事给我的另一个启示是,处理孩子的行为一定要慎之又慎,因为相同的行为背后有着不同的动因。

针对洋洋的“攻击”行为,我与他的家人达成了一致,让家里配合不再掐捏孩子而是拥抱孩子,并通过讲道理的方式逐步引导洋洋知道对他人的喜欢有多种表现方式。

:幼儿园教师教学随笔篇5

近几年,到我们这里来打工、做生意的外地人很多,这学期我班又迎来了一名外地孩子。他叫小伟,来自山东,我把他介绍给大家时,奇奇把脸一沉,头一歪:“又来一个外地小朋友,真没劲!”我说:“奇奇。没礼貌了吧?”奇奇大声说:“我不想和外地的孩子做朋友,外地人太坏了!”我刚要制止他,他又说开了:“前几天有人偷走了我家好多东西,我爸的手提电脑也没了。小偷都是外地人!”奇奇的话音刚落,雯雯也嚷开了:“我外婆家那边也有很多外地人,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脏死了!”这下,活动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孩子们纷纷数落起外地人的不是来。

此时,小伟的手紧紧抓着我,眼里满是委屈和不安:“老师,我想妈妈,我要回家!”我不觉一阵心酸,一把搂住他,拍拍他的肩膀安慰他:“没事,有老师在,小朋友都会喜欢你的!”

接着我对大家说:“我们的家乡现在越来越美,这可不光是我们本地人的'功劳。你们知道我们的洋口港开发,都有哪些地方的人作出了贡献呢?”“上海人。”“广州人。”“还有外国人呢!”“是啊,洋口港的开发离不开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和工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外地人的劳动。现在全国各个地方都有外地人,好多小朋友的爸爸妈妈也在外地工作呢。”“我爸爸在苏州。”“我爸爸和妈妈都在深圳。”孩子们又纷纷谈起了自己亲戚朋友在外地工作的情况。“刚才大家说到的外地人偷窃的行为只是个别现象,绝大多数外地人是很优秀的。大家说说看,他们哪些地方做得好。”“我们家旁边的马路和垃圾桶,每天清早都是由外地来的环卫工人打扫干净的。”“住在我奶奶家隔壁的两个外地人经常帮助我奶奶提重物。”“我每天坐的公交车司机也是个外地人,他对乘客态度可好了,特别照顾孩子和老人。”……

“以后长大了我们也要去外地读书、工作,那时,我们也就是外地人了,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呢?”我进一步引导。“和我做朋友啊!”还是奇奇抢先回答。“对啊,不管我们是哪里的人,大家都应该互相帮助,做好朋友。我们中国就是一个大家庭,其实,整个地球上的人也都应该是朋友。”我的话还没说完,浩浩就唱了起来:“同住地球村。”这首歌孩子们都很熟悉,于是,活动室里响起了歌声:“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歌声中,奇奇默默地拉起了小伟的手。

孩子对事物的判断和态度很容易受成人的影响,所以教师的引导格外重要。教师需要仔细观察、分析孩子的言行,运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帮助孩子全面地看待事物,认识周围的人。

篇6

晨间自由活动时,我正在准备教具,几个孩子冲过来拉着我的衣服大声说:“老师,洋洋咬人了。”我急忙跑过去,楚楚白嫩的手背上一排清晰的牙印赫然在目。我正准备大声呵斥洋洋的时候,发现他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那里,眼睛里噙满了泪水。洋洋平时是个性格温和的孩子,今天是怎么了?

我问道:“我们要请于老师当医生,为楚楚擦药,哪个小朋友愿意当小护士陪着楚楚呀?”“楚楚,我陪着你吧,一点都不疼的。”“楚楚,我给你讲故事,一会儿就好了。”孩子们簇拥着楚楚离开了。

洋洋小心翼翼地瞄了我一眼,又呆站在那里,头埋得更低了。我问:“洋洋,你愿意当小护士,去陪着楚楚吗?”“哇……”洋洋突然大哭起来:“老师,我没咬楚楚,我想和她玩小狗啃骨头的游戏。爸爸在家里也咬我,一点都不疼的。我想给她们看看小狗是怎么啃骨头的……我下次再也不玩这个游戏了。”

原来是这样,我轻轻地为洋洋擦干眼泪:“洋洋,我们玩游戏之前,一定要先告诉小朋友怎么玩,爸爸咬你的时候是轻轻的,像老师这样,对吗?”说完,我在他的小手上轻轻地亲了一下。“来,你再试试。”我伸出自己的手让洋洋模仿。“哎哟,真舒服!”我笑眯眯地说。

看着洋洋脸上露出的笑容,我的心情也好了起来,但同时也陷入了思考。以往我们做游戏,都是教师在安静的环境下解说游戏规则,也是由教师来示范,孩子只是参与者,很少有机会担任组织者的角色,也没有向同伴解释游戏规则的机会,我们很多时候都忽略了孩子这方面的需求。我想,今后,我要给孩子提供更多组织游戏的机会,让他们来做游戏真正的主人。

幼儿园教学随笔评语

幼儿园教学随笔(热门16篇)

幼儿园教学随笔心得体会

幼儿园小班教学随笔精选40篇

幼儿园中班教学随笔心得体会

  • 下一篇:论文版权转让合同(精选5篇)
    上一篇:教师第一学期教育随笔(精选5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