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作文(优秀范文)(精选8篇)
月是故乡明作文篇1
何处都有月亮。但是,月是故乡明。
童年时,我站在月光之下,亦可痛快玩耍。加上几个要好的朋友,在小院中捉迷藏,你站在那,我躲在这。月亮不说话,静静地看着我们玩耍,只是用无限的光华,铺成条小小的玉带,引着我长大。月是故乡明。
大些了,我躺在月光之下,亦可聆听妙乐。爷爷搬着大鼓来了,“咚咚咚”得通了乐。为我唱起了词:“铁如意酣畅淋漓”声音如那雄狮出丛,低沉有力;唱高了,又如那黄莺出谷,清脆悦耳。月亮不说话,静静地听着爷爷唱词,只是用无限的光华,铺成条小小的玉带,引着我长大。月是故乡明。
几年前,我坐在月光之下,亦可书写奇丈。吸上墨,取来桌椅与笔,我写起了随笔。船与大海在诗歌中游荡,等待最好的你出现;老桐树落了叶,曾祖母走了,寥寥几笔的记叙抒情亦是美好;行星与飞船在三维与思维中折叠,科幻小说起了航。月亮不说话,静静地读我的文章,只是用无限的光华,铺成小小的玉带,引着我站长大。月是故乡明。
而现在,我伏在这考试卷上,不知可否再见到我那小小的月亮?夜很黑,如那幕布,罩住了我的乐趣与希望,罩住了我的月亮。在三点一线的学校生活,作业与试卷成了我们唯一的伴侣。兴许你出来了,而我却看不见你。兴许我看见你了,而我却不能欣赏你,只是匆匆地扭过头去。兴许我有时间欣赏你了,你却变了样,我也变了样,只能泪眼凝噎,却道不出一个字。兴许道出了,又何用!
月是故乡明,我爱的只是家乡那轮小小的明月。不是学校的,不是他乡的。我或许见过更大的月亮,或许去过更有趣、欢乐的地方,可每到夜晚,我无数的心绪,都只会被那家乡的明月吸引走,我无数的思想,都只寄托在了远处那轮小小的月亮上。我没了月亮,或者是月亮没了我,都会是无限的叹息与悲伤。
一次又一次的,我会望向那个方向,指南针告诉我,星星告诉我,那是乐清,是乐清的一个不知名的小乡村!但,却是我的乐园,我的圣土。
无妨,我或许再也见不到家乡,见不到家乡的月亮。但系着那北斗七星,系着那无限土地。我的心,始终在家乡,始终连着我的月亮与亲人!月是故乡明,或许也是一个平凡的人,在悲痛是时的吟哦,或是顿悟中的欢悦。我爱,我的家乡,我的月。我爱那“月是故乡明”。
月是故乡明作文篇2
中秋夜,一轮明月,高悬故乡的夜空天,万物沐浴在溶溶的光晕里。置身其中,便有了似幻似梦的感觉,四周很静,秋风轻拂树叶,偶尔发出一两声沙沙声。夜空,明朗高远,静寂苍穹点缀着幽蓝光,山野显得安宁、坦然。月色很美,皎洁的月光柔和地耀出远山的轮廓。眼前的柿子林被镀上一层银光,显得焕然一新。白天看上去桔黄的柿子,仍清晰可见。满坡的雏菊,正静静地吐着芳香。
静美的山坡,温柔的色调。徜徉在月辉里,这月光如水似银真是撩人心弦。我走在那条青石板铺就的小路,往老屋去。思绪被秋风吹起,飘落在那些童年日子。
月光下,小河蜿蜒而来,像似在村庄边歇歇脚。河水晶莹透亮,泛着点点光波,一路轻盈婉转地唱着歌而去。母亲趁着月光在河里洗衣服,棒槌敲打衣服的啪啪声,在静寂的夜里传的很远。也敲打在我焦急的心上,到中秋夜了,母亲还在忙绿。
终于母亲回头喊我,回家吃月饼了。我高兴地一蹦一跳,从早上,我已经盼到现在了。母亲拿出她自烤的月饼,我嘴一噘,嘟囔起来。“这那是月饼呀!同学们拿的都是食品厂买的。”母亲淡淡一笑。你仔细看看,再尝尝,再说话。我拿起一块细细端详,母亲用梳子在上面扎了字,和好看的图案。烤地火候又适中,这饼看起来很精致,一股浓浓的香气直扑我的鼻孔,我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吃完甜甜的蜜感还在心里流动。母亲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笑地春风满面。
“妮子,吃月饼了”母亲在屋里喊我。我一抬头,发现到了老屋门口。母亲笑着把我买的月饼摆满桌,我说想吃她做的。“有有有!唉,这些小家伙们嘴刁,都不吃。我专门给你做的。”我心里一热,眼泪差点掉下来。马上,一股浓浓的幸福感传遍全身。
我吃着母亲做的月饼,仿佛又回到了欢乐的童年。圆圆月亮已过中天,老屋里的欢笑声仍在荡漾着。
我走出老屋,沐浴在月光里,此时,乳白色的雾霭轻悠悠地升起来。我的眼前,淡淡疏密的柿林渐次迷离朦胧,宛若一幅淡泊的水墨画。山坡更显得清凉,美妙。月亮不知疲倦的倾洒着银光,故乡的人们用一首团圆乐曲,回赠月亮的笑脸。我想,远方的游子。不论你走多远,故乡那一轮明月,永远在你心里是最明亮的!
月是故乡明……
月是故乡明作文篇3
读了季老的《月是故乡明》,我深有感触。季老身在异国他乡,到过许多风景区,风景区的月亮圆圆的、亮亮的,挂在天空,他并不喜欢。在他看来,那婀娜多姿的月亮远不及故乡山头的小月亮。故乡的月亮虽然暗淡,季老却认为这才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美。因为故乡的小月亮,在故乡的天空照着自己牵挂的故乡与亲人,季老认为故乡的月亮才是最明亮最美丽的。
看到季老饱含深情地描述故乡的山山水水,我也深刻感受到了季老的思乡情结。读了他的文章,让我禁不住想起了爸爸常带我去的故乡,我也想写写故乡的山水和月亮。
我的故乡在常德市桃源县于家坪,那里有一半以上的村民姓于,所以取名于家坪。
我喜爱故乡的那条小溪,自从爸爸带我去了那里,我便觉得即使是大江大海,也比不上它的纯洁和美丽。
小溪的两旁生长着一排叫不出名字的树,它们斜斜地生长着,一条长长的树阴是我的避暑之地。我和爸爸踩着泥走在溪边,骄傲的太阳被茂盛的枝叶顽强地挡住凶狠的光芒。
小溪浅的地方一根手指就能触到溪底,鹅卵石上溪水欢快地淌过。冬天,我把手伸进溪水,一阵刺骨的凉传遍全身,我的心仿佛正接受着一场异样的洗礼。
走在溪边,潺潺流水的声音划过耳畔,仿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我继续前行,一个小型的天然瀑布在眼前呈现!几块又高又大的石头屹立着,小溪水从“高处”流下,落差只有几十厘米,比起广西边界波澜壮阔的“德天瀑布”来,这个小小的“瀑布”就像害羞的农家少女,有一种淳淳的农家气息。
好多奇花异草伴着小溪成长,或浓或淡的花香沁人心脾。远处,农家的屋顶冒着炊烟,还能闻到柴火做饭的香味。啊,这就是故乡的气味,是我喜欢的味道。
晚上,我躺在床上,透过玻璃看着天空,发现这里的天空与我居住的城市完全不同,月亮是那么的婀娜,星星是那样的明亮。
回到长沙后,我不止一次梦见故乡那“唱着歌”的小溪,还有“吐着”芳香的花朵和不断向我“挤眉弄眼”的星星,再看天上的那弯月亮,不知为何,我觉得它竟然变得有些苍白、有些憔悴了。
月是故乡明作文
月是故乡明读后感
月是故乡明读后感
“月是故乡明”作文8篇
月是故乡明作文(汇编15篇)
月是故乡明作文篇4
大约从我记事时起。我对月亮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每逢月圆之时,我总是喜欢依在奶奶怀里,听她讲着有关月亮的传说。因此,我知道了嫦娥奔月的故事,还知道了在那月宫中有一只可爱的小白兔。于是,月亮在我的心中早已成了既神秘而且又令我想往的地方。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故乡的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于是再看月亮只能等到入夜之后在高楼的夹缝中去寻找与欣赏了。
这两年我在无意中发现了一处赏月的圣地。那就是在离我家不太远的一座小公园里。这个公园里有座六角型的凉亭,这座凉亭坐落在一个土坡之上。不过现在的土坡上早已被绿树和各种花草所掩盖。坡下还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流过这里,为这本来就已十分美丽的地方又加上了动人的一笔。
又是一个中秋之夜来临了。我来不及吃晚饭,带上两块北京中秋特有的月饼,自来红、自来白拉上爷爷急急忙忙地来到了公园的凉亭之上。
此时,太阳还有些恋恋不舍地在西山顶上露着半个笑脸,而那轮令人盼望已久的明月已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出现了。我高兴极了,又蹦又跳,手里举着月饼大声喊着:“你好月亮,咱们一起吃月饼吧!”
天渐渐地黑了,那轮明月也慢慢地爬上了空中,越来越显得洁白明亮。她的身影也映在了凉亭下的小河里,天上、水中的月亮相互交映着连我都不知道看哪个好了!
这时我发现天空中飘过来几朵白云,那轮明月在洁如莲花般的云层中穿来穿去。我都看花了双眼,也分不清是彩云在移动,还是月亮在奔走了。总之看到了在天空中呈现出一副彩云追月的美丽画面。
凉爽的晚风阵阵袭来,如银的月光笼罩着凉亭,置身于如此美好的中秋之夜,真是花好月圆,实为人间不可多得的良辰美景啊!
“楠楠,咱们该回去吃饭了!家里人一定都等急了!”是爷爷在催我。
对呀!家里人为了让我高高兴兴地赏月,把晚饭时间都向后推移了。我想此刻家中的餐桌上一定备好了丰盛的美食,是该回去了。于是,我和爷爷约好,明年的中秋之夜一定再来,爷爷高兴地答应了我,我这才恋恋不舍地拉住爷爷的手向凉亭下走去了。
我爱故乡的明月。
月是故乡明作文篇5
太阳落下了天空,月迈着轻快的步子,踏上了天空。微凉的月光在淡青色的天空中倾斜,皎洁而素雅。
青中带红的枣子在深褐色的枝头上星星点点地缀着,树枝因重量而微微弯曲着。奶奶身穿一件白色的凉衫,一尘不染,上面淡青色的花纹都已微微发白。她手持着一根细长竹竿,一手提着一个斗大的竹筐,蹒跚地来到枣树下。她将大筐轻轻地放置在地上,仰起头,笑盈盈地望着树上结满的青枣子,接着用竹竿用力地敲击着树枝,却又小心翼翼,避免树枝被打折。一颗颗枣子在树枝上抖动了几下,就哧溜一下滚落进筐里,一层两层三层,枣子越积越多。我则负责捡漏,背着小筐,轻巧的蹲下身子,捡起地上遗落的枣子,随手丢进箩筐中,边捡边哼着歌谣,很是惬意,直至光逐渐退隐变淡、形成黑夜,工作停止。
那时的我不喜欢吃枣,刚打下来的枣是没有甜味,但奶奶总是挑最大最红的枣子,用井水一个一个仔仔细细地洗干净,再浸泡在冰凉的井水中冰镇了给我吃。我们一起坐在小巧的竹椅上看着月亮,吃着月饼和枣,思念着远方的亲人。
那时的月亮是那么的鲜黄,那么明亮、美满。
如今,我跟随着父母来到城市,视线逐渐被钢铁丛林所吞噬。玻璃窗明明暗暗,筒子楼重重叠叠。我耳边是呼啸而过的风,眼前是川流不息的车流,再也听不到清脆悦耳的鸟鸣,见不到潺潺流淌的溪水。我有点想念那份美好与纯净了。那时的日子慢的让人沉淀,而现在的时间快的让人抓狂。
又是一年中秋,桌上放着妈妈从超市里买来的包装精美、硕大圆润的台湾青枣,洗净一口咬下,发出清脆的“咔吱”声,乳白色的汁水充满整个口腔,好甜啊!吃着吃着,我忽然有些难过,虽然买来的枣子个个甜脆多汁,但已经没有那种好不容易有一个是甜的,这样的惊喜和幸福了。我校想念奶奶的那棵老枣树,它是否已经被砍下当柴火了?自从我们走了之后,奶奶就再也不打枣了。
缓缓地拨着奶奶的号码,一长串嘟声让我一次次失望,又打了一通过去,等待着那万水千山外的小角落里最爱的人接起。终于,熟悉的声音响起,心中涌起一股热流,一阵酸楚,一阵呜咽。“奶奶,我想您了。”
我好想回到奶奶身边,再看看那个月亮,那个最圆最亮的月亮。
何处寄乡愁?
此心安处是故乡。
月是故乡明作文篇6
今天,想必是十五了吧?我坐起身,拉开帘子,一轮皎洁的明月,如李白口中的玉盘一般悬在空中。
天很晴,没有一丝云,一颗星,仿佛整个天空,都被这明月所占据。
不禁有几许伤感,同一月之下,却隔着两颗无法相遇的心,母亲,你也在那儿抬头找着吗?几丝凉风吹过,再一看,这月仿佛已经黯然失色,我只记得,家乡的月,永远是这么亮,月下的事,总是如此深刻。
小时候,月是这么的明,土,是这么的甜,乡下,水是这么清,门前的榕树,想必已经长大?
乡下的夏永远是这么热,这么静,这么亮,我走在老家的院子中,光着脚踩在厚实的土中,望着月光如牛奶一般柔滑的泻下来,被榕树的枝叉剪得零零碎碎的,散落了一地。
母亲出来,她牵着我的小手,问我:“儿啊,那是什么?”她指着那轮明月,我用嘴含着手指:“月,月儿……”我又问:“月儿上有什么呀,妈妈?”她笑了,笑得是这么美,虽然那时候她已经三十八岁了,鱼尾纹拧在一起,眼眯起来,但我仍认为她很美,她抱起我,说:“你看,在那空中,在月儿上,有嫦娥,有玉兔,有吴刚,”她顿了顿:“你看,月亮这么亮,可却是太阳的绿叶,它撒下的,正是自己的希望,”她指着月,在月光的沐浴下道着,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母亲没上过大学,可她以自己的语言,给我上了人生的一课。
乡下的夜,很热,没有风,只有月,与榕树伴着,远处传着微微的蛙鸣,隐隐有着灯在闪烁,母亲的怀抱是多么的温暖,不知道有几次在温暖中入睡。
如今,身在异乡,无法感受原来熟悉的温暖,只能在同一轮月下,不同的月光下,以梦,来怀念已经逝去的美好吧!
月暗了,但我知道,外面的月纵使消失,心中的月却永不熄灭,我也知道,有千万名游子,有千万个亲人,心中都怀着这轮月,这轮属于家的明月。
多少人,把爱,把思念寄于明月,想着,有几颗另外的心也与你一同望着明月,虽不能相遇,但也是相遇了,也是知足。
月,是故乡明;月惟故乡明。心中的明月,只能属于那遥不可及,却近得不得了的家乡。
月是故乡明作文篇7
是谁,在白露横江的异乡秋夜里,不知桂花的清香,不理美酒的醇厚,硬是那样偏执地吟出一句别有滋味的诗句来一一"月是故乡明。"简简单单,清清浅浅,却一语道破了天机,解释了我们情感与认知之间那奇妙的天秤。因为深情,所以偏执。
这就是为什么加利福尼亚更透明的阳光,莱茵河畔更圆满的月亮,剑桥小郡更浪漫的流水都远远及刁;上家园日暮时点起的那一束桔黄的灯光。只因这是我们所熟悉而深爱的地方。南方小城温暖湿润的空气,菁菁校园里若有若无的花香,来来往往的人,似曾相识的脸,母亲洗过的洁净的衣裳,老师批过的严整的笔记。……这一切都让我们享之坦然并且心存感激,任是将来走远了,在异国他乡也能满心骄傲地怀想。那山不巍峨也可以是绵绵的,水不秀丽也可以是悠悠的啊;校园说不上多幺与众不同然而因为自己每一日的轻轻走过而认定了她的美丽;衣服即使并不崭新明艳可因为有了母亲的抚摸而感觉得到它独特的温柔与芬芳。
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这样一份深深的,浓浓的,扯不断的情感牵系,因着这种牵系,'便含着笑,含着泪,纵容了自己的那份偏执的认知。老舍去过巴黎,住过伦敦,可痴痴念叨着的,还是北京。说人家的城市笨拙,自家的城市庄重;说人家的城市喧闹,自家的城市有人情味。读者看着看着便要笑了,"好个明显的地域情结嘛!"然而谁不知道,老人这一份固执的喜爱,不留情面的批评,全只因了那感情的天秤,早已沉沉地倾向了他从小生长的京城。因而,老旧的城墙是美的,养鸟种花的人们是美的,连那黄包车师傅的喝声,也是那样好听的乡音呵。
萧乾的好友远居美国,几十年了,却不喜欢美式的生活,仍将院子装点??得如在故土,更像孩子一样渴望要一颗家乡的枣核。因为深爱,所以偏执。
许多的美好,并非我们看不到,并非我们不愿赞美,只因它激荡不起心的最深处的涟漪。正如那异国的月亮,怎么看,硬是生分而不遂人意,更不能见出??李白杜甫的诗情画意来;而许多的不完满与平凡,也并非我们看不到,只因那是自己生命中刁;能割舍的牵系,所以便固执而不悔地爱了它。就如同母亲对并不美丽的女儿,国民对并不富强的祖国。
"月是故乡明"诗人的声音穿过千年的白霜与夜晚,道出了我们最不容辩驳的理由。于是,我们会心一笑。因为深爱,所以偏执。
月是故乡明作文篇8
曾经以为,故乡只是我的一张明片;曾经以为,故乡只是我脑海中一叶小舟;曾经以为;离开了故乡后我会把她慢慢地淡忘……我的故乡是靠近海边的小镇上,我的童年曾经在那里度过,虽然阔别了多年,但记忆深处还残留着依稀的记忆;弯曲的小巷、高低不平的青石板、海岸边上那高大的防护林、凉爽的海风、那童年的伙伴……这一切都是我残碎的记忆的拼凑,竟然是一幅美丽的画面。
曾经我到过很多地方,看过无数次月出月落,还是故乡的月特别亲,特别亮。让人思念与向往,多次在梦中梦到故乡的月亮,那故乡的月衬影着故乡的山和故乡的河,还有那在月光下行走的故乡的父老。都是如此亲切啊,好想回去看看啊。
记忆中,那故乡的月光洒落在幽深的小巷里,与一排排石头彻成的瓦房是那样错落有序,衬映出暧暧的柔情;那门口那几块青石板条上,坐着几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谈论着逝去的往事,或者家长里短议论邻居的故事;另一边,老爷爷给我们的童年的伙伴讲述那百听不厌的神仙的故事,头上的月光,透过榕树;洒下点点的光斑,落在他们的身上。偶尔飞过萤火虫,伙伴们争先恐后的追赶、喧哗,给宁静的小巷带来欢乐;这时,一位老太太指着月亮对孩子们道:“你们仔细看啊!上面的有嫦娥和玉兔!”孩子们的眼睛便盯着月亮,指点着月亮上点点斑痕,伙伴们争论着那个是嫦娥、那个是玉兔……
前不久终于回到了故乡,那里的一切已是物是人非,但我总感觉这一草一木仍然熟悉:脚上踩着那高低不平的青石板,抚摸门口那棵大榕树,回忆我那美好的童年。天暗了下来,月亮出来了,月光静静的洒落在我的身上,我仿佛听到了儿时那老爷爷讲的故事,仿佛看到了小伙伴们在树下玩耍的情景,这时我仿佛看到月亮上的人儿,在寂寞的看着这寂寞的土地,向我述说着曾经这里的祥和,兴衰:啊,这地曾经是那么美,可如今却如此悲戚,只剩你和我了。我心中只有后悔,为什么我没有好好珍惜这美丽的月亮,为什么当初匆匆地离开这美好的故乡呢……望着这明亮有孤寂的月亮,刘欢的那首歌在我脑海中荡漾着:啊我故乡的月亮,你那弯弯的忧伤,穿透了我的胸膛……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几多惆怅、几多留恋,那一段美丽的时光何时才能梦回,那难忘的记忆,像一轮明月萦绕在我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