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报告上网(精选7篇)

daniel 0 2024-01-24

第4篇1

社会实践报告——中小学生寒假上网情况调查

班级:高二一班姓名:叶凯萱调查目的:自从90年代后期互联网进入我国之后,便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到现在,互联网如毛细血管般遍布各个角落,应该说互联网带来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带来了管理手段和生活生产的全面革新,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网络,早已闯进了学生的假期生活。“上网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学生假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对中小学生寒假上网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网络已经深入到学生假期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是学生学习上的帮手,同时也是学生娱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孩子们对网络的运用也更加全面和深入了。调查方式:问卷调查、网上查询

调查时间:寒假期间

调查地区:烟台芝罘区

调查结果:

一、上网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学生假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统计表明,今年寒假期间“经常上网”的中小学生有33%,“偶尔上网”的占54%,“没有上过网”的占13%。每周上网时间小于5小时的学生占68%,5到10小时的占19%,10小时以上的占13%。

数据表明:网络在学生假期里的位置却越来越明显,而且对他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二、假期学生大部分在家上网,仍有少部分去网吧

假期在家上网的学生占到89%,在学校上网的有8%,而在网吧上网的仍有3%。假期里,孩子们大都在家里上网,从某种角度看,家中良好的上网条件也是防止孩子去网吧的一个因素。而家中无上网条件的学生更愿意去网吧,同时家里有电脑的学生也会去网吧,认为网吧的条件和气氛好。

数据表明:提高家中良好的上网条件可以防止学生去网吧。

三、假期上网目的各种各样,游戏聊天占首位

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上网内容都是非常丰富的,所做的事情依次排列为:游戏(50%)、聊天(45%)、学习(38%)、浏览新闻(36%)、影视音乐下载(28%)、交友(20%)、软件下载(18%)、收发邮件(15%)、与同学交流(12%)、购物(7%)、与老师交流(5%)。数据表明中小学生打游戏聊天多于上网学习,当然,玩对于我们来说无可厚非,娱乐休闲本身也是互联网的一大功能,现在也算是得其所用。然而,现在很多游戏软件并不是非常合适中小学生玩,学生投在游戏上的时间过多也容易玩物丧志。因此,学生应受到必要的网络安全教育,加强自身网络安全意识。

四、校园网不受青睐,是非缘由莫衷一是

1、在回答“本校是否有校园网”的问题时,6%的学生选择“无”。在校园网的假期开放情况上,17%的学生回答“不开放”,16%的学生回答“隔段时间开放”,67%的学生回答“天天开放”。

2、在“如果校园网假期开放,是否选择在学校上网”的问题上,有38%的学生选择“是”,62%的同学选择了“否”。

3在回答“为什么校园网开放却不在学校上网”的问题上,学生选择的原因依次为:“内容不引人”(35%),没有网吧有趣(16%),没有隐私(13%),没有指导(12%),另外还有部分学生表示学校电脑室“上网气氛不够好”。

4、在“校园网应该提供什么内容”上,学生们的选择依次是:“与课程相关内容”(50%),“交流工具”(22%),“课件下载”(21%),“在线辅导”(16%),“班级介绍”(13%),其他(10%),还有部分孩子明确提出应该多增加些好玩的游戏。

数据表明:从回答中不难看出,校园网一直比较受学生冷落,究其原因应是单调的校园网的网络内容和严肃的上网气氛让学生望而却步。假期当中,学生从学习中暂时解放出来,自然要把假期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所以校园网假设的首要因素就是要把内容做得更合学生的趣味。

调查总结;

一、上网的好处和弊端

中学生上网的好处⒈开阔视野⒉加强对外交流⒊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⒋拓展当今中学生受教育的空间

中学生上网的弊端⒈网络信息的丰富性易对中学生造成“信息污染”。⒉网络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学生的道德意识。⒊网络的虚拟性造成中学生社会化的“不足”。⒋网络的诱惑性造成中学生“网络上瘾”、“网络孤独”等症状。

二、总结

网络社会已经悄然而至,我们既不能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对中学生发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视它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作用而敬而远之。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学生上互联网的研究,探索新情况,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增强中学生上网的成效。我们要引导和规范相结合,使中学生养成良好的用‘脑’和上网习惯。通过各种途径告诉中学生网络的虚幻性、信息的庞杂性,对其上网继续指导和适当规范,使其有防范意识,学会区分现实生活和网络世界的区别,培养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对中学生进行网络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他们的网络信息意识。同时给予适当的关心和爱护,多听听他们到底在想什么。既带好路,又提供‘保护’,在目前网络法规和技术不完善的情况下,这也许是目前家庭和学校解决上网不利影响的较为可行的一条重要途径。

网络,一个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信息时代的标志。作为我们中学生,理所应当对其进行追求、探索。这尽管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予了我们敖游的空间。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坐在家中即可浏览众多网上图书馆丰富的图书收藏;几秒种内,便可收到相隔万里的来信,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各地各种祥细的、自已想知道的信息;通过各学校开办的远程教育网了解更多的知识等等。正由于网络的这些优点,才受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的青睐。我们还发现,如果将上网用于学习,则利大于弊;如果将上网用于聊天、游戏,则弊大于利。我们应该在上网和学习之间找到平衡。

第2篇2

中学生上网问题调查报告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互联网已经随着潮

流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拓展视野、广交好友、购物等,互联网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事物都有好坏两面,互联网也不例外,对于我们该怎样正确对待中学上网的问题,我在查。调查结果如下:

1、绝大多数的中学生喜欢上网。甚至迷上了网络!2、上网时间:大多数的中学在假期里喜欢用手机来上网,平均时长

7月15日到8月30日期间做了一个调

在14小时以上,而各网吧也是常常坐满中学生,年龄比较小的以网络游戏为主,年龄较大的以聊天为主,而真正查阅资料,开拓视野的少之又少。在网吧男生占的比例比女生的大得多,几乎都是在玩游戏,平均时长在三小时以上!

3、上网的途径:大多数的学生是随时通过手机上网的,有些在家里用电脑上。部分中学生到营业性网吧或者亲朋好友家上网!在乡镇,由于经济原因,大多数的中学生在网吧上网。

4、上网目的:大多数的中学生上网聊天、玩空间、刷微博、玩游戏查阅资料等,其中绝大多数的男生上网是为了玩游戏,绝大多数的女生上网是为了聊天、听音乐和看空间。只有较少部分的同学是查阅资料和浏览新闻的。5、上网的作用:

(1)、开拓视野。互联网是一个信息量极大的资料库,中学生可以随

而且

精品意获得自己的需求,在网上流浪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消息,科技动态,极大的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给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和乐趣。

(2)、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中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也可以获得资源和动力。网上可供学习的知识很丰富,有利于中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强化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促进交流。中学生使用网络有助于扩大交往的范围,有利于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网络可以很方便地与相识的人或不相识的人进行联系和交流,共同讨论感兴趣的话题,可以自由的交友和交谈。网络给那些现实生活中很内向的人一个新的交往空间和相对宽松、环境。

6、上网的弊害:在农村网吧,没有一套好的管理制度,在网上浏览色情网页的同学逐渐增多。根据专家的分析,青少年经常在网上浏览色情内容,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思想健康和身心健康。这就是上网的弊端了。看信息和学习的情况相比差不多,信息包括好的,也包括坏的,好的是对学习方面有所帮助的资料、如学习方法、学习资料、媒体新闻等等。坏的呢,有色情内容,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言论等,这些坏的信息将严重危害着同学们的健康成长。

还有一部分人沉迷于游

平等的一些游戏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有利于

戏,废寝忘食,最终荒废学业,有的还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7、络知识的来源:通过学校、同学朋友。其中主要是通过同学来获得,因为同学之间比较容易沟通,彼此之间能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精品所以从同学和朋友之间获得知识是最好的一种途径。其它占的比例也

不少,现在这个时代,人们大多都对互联网有着浓厚的兴趣。8、家长是否支持中学生上网:在农村,网络这个名词在家长的脑子里大多数是生词,甚至不了解网络是什么东西,有的只是一知半解。所以有的家长随他们的子女去。有的家长只知道网络的危害性不了解网络的好处,一味的反对子女上网。由于家长的知识和认知有限,我们中学生应该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同时尽量让父母了解网络的好处。

在调查的过程中,中学生上网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利大于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基本可以分为两个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网上学习可以让学生通过上网交流学习,许多在学校中难以理解的问题在网上可以得到满意的答案。网络上有许多课程的视频,在家也能通过网络听不同的老师讲课。网络不仅着眼于书本,还介绍一些学习方法以及和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通过网络可以自由发言,与同龄人交流学习心得,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另一种观点认为,上网易受网上游戏和其它不良东西的影响。网络是一个虚幻的世界,什么人都有,不容易区分好人和坏人;上网学习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而且有些网吧的环境不好,特别是那些黑网吧,地方窄小,灯光昏暗,烟味满屋,甚至还会发生一些非法行为,这都严重危害同学们的身心健康。

通过这次调查,我感觉网络就好比一个梦幻天堂,在这个梦幻天堂里充满你所想象的东西,它会使你变得知识渊精品博,但是如果没有正确利用,它也会使你陷入歧途,无法自拔。在此,也提醒大家要学会利用它,利用好它。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收获非常大。不仅让我了解到同龄人在“网络的认识”中存在的问题,并让问题得以解决。还让我们感受到实践的重要性。

在此,我们向大家呼吁:为了您的身心健康请及时对因上网而产生错误的观点进行纠正。只有对网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做到健康上网、绿色上网,塑造良好的人格和品质。最后,愿同学们都能拥有美好的未来,辉煌的明天!

撰写者:宁绍潮

第7篇3

社会实践报告——中小学生寒假上网情况调查

班级:七一班姓名:叶宸宇调查目的:自从90年代后期互联网进入我国之后,便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到现在,互联网如毛细血管般遍布各个角落,应该说互联网带来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带来了管理手段和生活生产的全面革新,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网络,早已闯进了学生的假期生活。“上网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学生假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对中小学生寒假上网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网络已经深入到学生假期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是学生学习上的帮手,同时也是学生娱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孩子们对网络的运用也更加全面和深入了。调查方式:网上查询

调查时间:寒假期间

调查地区:衢州市龙游县

调查结果:

一、上网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学生假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统计表明,今年寒假期间“经常上网”的中小学生有33%,“偶尔上网”的占54%,“没有上过网”的占13%。每周上网时间小于5小时的学生占68%,5到10小时的占19%,10小时以上的占13%。

数据表明:网络在学生假期里的位置却越来越明显,而且对他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二、假期学生大部分在家上网,仍有少部分去网吧

假期在家上网的学生占到89%,在学校上网的有8%,而在网吧上网的仍有3%。假期里,孩子们大都在家里上网,从某种角度看,家中良好的上网条件也是防止孩子去网吧的一个因素。而家中无上网条件的学生更愿意去网吧,同时家里有电脑的学生也会去网吧,认为网吧的条件和气氛好。

数据表明:提高家中良好的上网条件可以防止学生去网吧。

三、假期上网目的各种各样,游戏聊天占首位

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上网内容都是非常丰富的,所做的事情依次排列为:游戏(50%)、聊天(45%)、学习(38%)、浏览新闻(36%)、影视音乐下载(28%)、交友(20%)、软件下载(18%)、收发邮件(15%)、与同学交流(12%)、购物(7%)、与老师交流(5%)。

数据表明中小学生打游戏聊天多于上网学习,当然,玩对于我们来说无可厚非,娱乐休闲本身也是互联网的一大功能,现在也算是得其所用。然而,现在很多游戏软件并不是非常合适中小学生玩,学生投在游戏上的时间过多也容易玩物丧志。因此,学生应受到必要的网络安全教育,加强自身网络安全意识。

四、校园网不受青睐,是非缘由莫衷一是

1、在回答“本校是否有校园网”的问题时,6%的学生选择“无”。在校园网的假期开放情况上,17%的学生回答“不开放”,16%的学生回答“隔段时间开放”,67%的学生回答“天天开放”。

2、在“如果校园网假期开放,是否选择在学校上网”的问题上,有38%的学生选择“是”,62%的同学选择了“否”。

3在回答“为什么校园网开放却不在学校上网”的问题上,学生选择的原因依次为:“内容不引人”(35%),没有网吧有趣(16%),没有隐私(13%),没有指导(12%),另外还有部分学生表示学校电脑室“上网气氛不够好”。

4、在“校园网应该提供什么内容”上,学生们的选择依次是:“与课程相关内容”(50%),“交流工具”(22%),“课件下载”(21%),“在线辅导”(16%),“班级介绍”(13%),其他(10%),还有部分孩子明确提出应该多增加些好玩的游戏。

数据表明:从回答中不难看出,校园网一直比较受学生冷落,究其原因应是单调的校园网的网络内容和严肃的上网气氛让学生望而却步。假期当中,学生从学习中暂时解放出来,自然要把假期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所以校园网假设的首要因素就是要把内容做得更合学生的趣味。

调查总结;

一、上网的好处和弊端

中学生上网的好处⒈开阔视野⒉加强对外交流⒊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⒋拓展当今中学生受教育的空间

中学生上网的弊端⒈网络信息的丰富性易对中学生造成“信息污染”。⒉网络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学生的道德意识。⒊网络的虚拟性造成中学生社会化的“不足”。⒋网络的诱惑性造成中学生“网络上瘾”、“网络孤独”等症状。

上网保证书

上网申请书

上网调查报告

上网检讨书

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第1篇4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学生上网调查

学生上网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目的作为新时代的生存方式,网络生活正变得普及,它让我们置身于信息的海洋,随时参与社会的变迁。而作为时代的骄子,未来社会的主人,大学生是如何运用网络,如何在寒假这段时间享受网络生活的呢?这两种新势力的碰撞又将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怎样的希望与担忧呢?了解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状况对于更加准确的把握时代前进的方向十分重要,所以我们在此将其列为实践报告的主题,调查了寒假期间部分大学生的上网情况。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二、实践形式:

1.对各个年龄段人群进行询问。

2.去公共场所进行走访调查。

3.上网查询资料。

三、实践时间:20XX年1月20日到20XX年1月26日

四、实践地址:Xx省Xx市Xx县周边地区

五、实践人:

调查时间安排表:

1日期

日程

1月20

准备工作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

1月21日

拟定计划查目的地

1月22-25日

数据和拍摄

1月23-26日

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并修改漏洞

1>关于上网频率和用途的调查

调查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在寒假期间都会上网。上网频率一般以几天上一次网居多。上网的时间一

般控制在2-5小时。看新闻、查信息、收发邮件、下载软件或资料、制作主页、跟帖灌水、交友聊天和娱乐休闲等为大学生进行的常规上网任务。据有关资料显示:前三者的比率较高,分别占到66%、67%和68%;上网目的只为完成上述内容的某个单项或双项者占24%,76%的人上网为完成上述3项以上的多重任务。人均电子邮箱个,每周人均收发邮件封。做过版主和建有个人主页者的比率分别为10%和15%。而在调查的大学生中,男女生的上网情况又有所不同,以下是详细数据:

男生女生上网人数情况百分率差异表

上网频率(天/次)用途

012-673030以上了解信息娱乐学习联络

男生%%%%%%%%%%

女生%%%%%%%%%%

平均%%%%%%%%%%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男生上网的频率普遍比女生频繁,大都集中在1-7天一次。而在用途方面,了解信息两者大体相同,虽然女生在娱乐方面比男生还多%,但在学习方面却比男生高%,这似乎体现了女生的自律性更高些,而在联络方面,女生的``爱嚼舌头’’与``重感情’’是众所周知的,因此,百分率比男生高%也在意料之中。此外,调查显示男生和女生中从未上过网的概率是零,而经常接触网络的占半数以上。这说明网络生活在大学生中已经得到相当的普及。

纵观平均百分率,在用途方面,据首位的不是获取信息,也不是学习,而是娱乐。这也难怪,在这个充斥着诱惑的花花世界里,有太多太多吸引人的东西,作为新一代的我们,还未经历人生百态,世事沧桑,我们所拥有的阅历还不能够使我们在诱惑面前有张有弛,有时宁愿选择娱乐,满足一时的身心放松。但这也不是说我们对娱乐的态度应该一见就嗤之以鼻,适当的娱乐是必要的,毕竟娱乐能放松一个人的身

心,它的作用不是其他东西轻易能替代的。但世事万物都遵循着一条不变的道理,那就是过犹不及,娱乐不应该占主导,这就像网络并不是单单为娱乐而发明的,我们始终都得记住网络存在的意义是为了方便生活,方便信息交流。

2>关于网上联络的调查

网友个数少于56到1011到2020以上

42%24%14%21%

其中16%的人交有同性网友,交异性网友者多达65%;有大龄网友者仅占4%,而同龄网友比率高达79%

聊天工具qq聊天室bbs其他工具

70%40%40%8%

交流思想感情和相关信息是网聊的经常性话题,分别占到63%和53%,同时也有少量的胡扯和对骂现象,分别为17%和5%

看来上网聊天已成为现代大学生与人交流的重要方式,网络交友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调查显示半数以上大学生有6个以上的网友,而有两成被调查者有多达20以上的网友,可以称这些被调查者已经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建立了一个不简单的人际网络。大家似乎对交异性同龄网友情有独钟,而大龄网友只占4%,非常的稀少。总体上网聊的话题与实际生活中相似,但也存在胡扯与对骂等不文明现象,虽然它们所占比例较少,但反映的问题仍不可被忽视。

3>关于网游态度的调查

1上网与学习耽误学习促进学习不促进学习但增加综合素质

6%18%81%

2网络信息可信度较高一般较底

11%73%16%

3网络黑客崇拜明确反对有机会也想尝试

29%27%44%

4网恋支持反对既不提倡也不反对

11%13%77%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大家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可能在我们周围埋下隐患。以上数据表明,大部分大学生是赞成网游的,积极肯定上网对于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或可欣慰的是,这些调查结果意味着网络信息的可信度有所提高,整治网络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毕竟网络是存在风险的。

由于大部分大学生不反对网络黑客,这让人对于网络安全性不免产生担忧。众所周知,电脑一旦感染病毒就不能正常运行,里面的重要资料信息可能被盗取,如遇到病毒泛滥,整个感染的局部网络都有瘫痪的危险,而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将无法估量。

另外,大学生对待网恋的态度比较成熟,只有11%的人

相信网恋,多数人持观望态度。

六、一些看法与思考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对信息时代这个大潮流下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作了初步了解。这其中有意料之外的结果,也有情理之中的答案;有令人担忧的滞后,也有使人欣慰的进展。总体来说,网络生活之于大学生利大于弊,大学生对待网络生活的态度积极向上。网络还在继续的发展与完善,就像当代大学生还在不断的学习和进取。虽然他们都还不够成熟,但他们都在走向成熟。或许现在还看不到他们开出娇艳的花朵,但不久后一定能品尝到他们结出的饱满果实。

有人曾这样反驳那些害怕甚至敌视飞行的人,“不是人人都会碰上空难,乘坐飞机比大多数运动更为安全,汽车和火车也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安全,而是常常只有空难才能‘荣登’媒体的头条”,于是说乘坐飞机其实很安全,那么我至少可以在这里肯定上网比乘飞机更加的安全!调查的结果应该也说服了不少网络威胁论者,此次的调查如果能增加大家对于网络的信心,也是我们所乐于看到的。

七、结语

此次大学生网络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到大学生对于网络的关注程度,喜好取向、欣赏程度,总体上勾勒出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状况,发觉某些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规范大学生网络生活。这次活动时间仓促,人手不足,样本带有局域

性,且参照了相关数据资料,调查方面具有片面性。

第3篇5

大学生上网状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当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那么当代大学生的上网状况怎么样呢?下面整理了大学生上网状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大学生上网状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作为新时代的生存方式,网络生活正变得普及,它让我们置身于信息的海洋,随时参与社会的变迁。而作为时代的骄子,未来社会的主人,大学生是如何运用网络,如何在寒假这段时间享受网络生活的呢?这两种新势力的碰撞又将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怎样的希望与担忧呢?了解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状况对于更加准确的把握时代前进的方向十分重要,所以我们在此将其列为实践报告的主题,调查了寒假期间部分大学生的上网情况。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上网频率和用途的调查

调查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在寒假期间都会上网。上网频率一般以几天上一次网居多。上网的时间一般控制在2-5小时。看新闻、查信息、收发邮件、下载软件或资料、制作主页、跟帖灌水、交友聊天和娱乐休闲等为大学生进行的常规上网任务。据有关资料显示:前三者的比率较高,分别占到66%、67%和68%;上网目的只为完成上述内容的某个单项或双项者占24%,76%的人上网为完成上述3项以上的多重任务。人均电子邮箱2.46个,每周人均收发邮件3.34封。做过版主和建有个人主页者的比率分别为10%和15%。而在调查的大学生中,男女生的上网情况又有所不同,以下是详细数据:

男生女生上网人数情况百分率差异表

上网频率(天/次)用途

012-673030以上了解信息娱乐学习联络

男生0.00%17.65%43.14%23.53%1.96%0.00%68.63%80.39%13.73%49.02%

女生0.00%5.80%47.10%42.75%10.14%3.62%68.12%87.68%28.99%74.01%

平均0.00%8.99%46.03%37.57%7.94%2.65%68.25%85.71%24.87%64.55%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男生上网的频率普遍比女生频繁,大都集中在1-7天一次。而在用途方面,了解信息两者大体相同,虽然女生在娱乐方面比男生还多1.29%,但在学习方面却比男生高15.26%,这似乎体现了女生的自律性更高些,而在联络方面,女生的``爱嚼舌头’’与``重感情’’是众所周知的,因此,百分率比男生高24.99%也在意料之中。此外,调查显示男生和女生中从未上过网的概率是零,而经常接触网络的占半数以上。这说明网络生活在大学生中已经得到相当的普及。

纵观平均百分率,在用途方面,据首位的不是获取信息,也不是学习,而是娱乐。这也难怪,在这个充斥着诱惑的花花世界里,有太多太多吸引人的东西,作为新一代的我们,还未经历人生百态,世事沧桑,我们所拥有的阅历还不能够使我们在诱惑面前有张有弛,有时宁愿选择娱乐,满足一时的身心放松。但这也不是说我们对娱乐的态度应该一见就嗤之以鼻,适当的娱乐是必要的,毕竟娱乐能放松一个人的身心,它的作用不是其他东西轻易能替代的。但世事万物都遵循着一条不变的道理,那就是过犹不及,娱乐不应该占主导,这就像网络并不是单单为娱乐而发明的,我们始终都得记住网络存在的意义是为了方便生活,方便信息交流。

二,关于网上联络的调查

网友个数少于56到1011到2020以上

42%24%14%21%

其中16%的人交有同性网友,交异性网友者多达65%;有大龄网友者仅占4%,而同龄网友比率高达79%

聊天工具qq聊天室bbs其他工具

70%40%40%8%

交流思想感情和相关信息是网聊的经常性话题,分别占到63%和53%,同时也有少量的胡扯和对骂现象,分别为17%和5%

看来上网聊天已成为现代大学生与人交流的重要方式,网络交友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调查显示半数以上大学生有6个以上的网友,而有两成被调查者有多达20以上的网友,可以称这些被调查者已经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建立了一个不简单的人际网络。大家似乎对交异性同龄网友情有独钟,而大龄网友只占4%,非常的稀少。总体上网聊的话题与实际生活中相似,但也存在胡扯与对骂等不文明现象,虽然它们所占比例较少,但反映的问题仍不可被忽视。

三,关于网游态度的调查

1上网与学习耽误学习促进学习不促进学习但增加综合素质

6%18%81%

2网络信息可信度较高一般较底

11%73%16%

3网络黑客崇拜明确反对有机会也想尝试

29%27%44%

4网恋支持反对既不提倡也不反对

11%13%77%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大家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可能在我们周围埋下隐患。以上数据表明,大部分大学生是赞成网游的,积极肯定上网对于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或可欣慰的是,这些调查结果意味着网络信息的可信度有所提高,整治网络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毕竟网络是存在风险的。

由于大部分大学生不反对网络黑客,这让人对于网络安全性不免产生担忧。众所周知,电脑一旦感染病毒就不能正常运行,里面的重要资料信息可能被盗取,如遇到病毒泛滥,整个感染的局部网络都有瘫痪的危险,而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将无法估量。

另外,大学生对待网恋的态度比较成熟,只有11%的人相信网恋,多数人持观望态度。

一些看法与思考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对信息时代这个大潮流下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作了初步了解。这其中有意料之外的结果,也有情理之中的答案;有令人担忧的滞后,也有使人欣慰的进展。总体来说,网络生活之于大学生利大于弊,大学生对待网络生活的态度积极向上。网络还在继续的发展与完善,就像当代大学生还在不断的学习和进取。虽然他们都还不够成熟,但他们都在走向成熟。或许现在还看不到他们开出娇艳的花朵,但不久后一定能品尝到他们结出的饱满果实。

有人曾这样反驳那些害怕甚至敌视飞行的人,“不是人人都会碰上空难,乘坐飞机比大多数运动更为安全,汽车和火车也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安全,而是常常只有空难才能‘荣登’媒体的头条”,于是说乘坐飞机其实很安全,那么我至少可以在这里肯定上网比乘飞机更加的安全!调查的结果应该也说服了不少网络威胁论者,此次的调查如果能增加大家对于网络的信心,也是我们所乐于看到的。

结语

此次大学生网络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到大学生对于网络的关注程度,喜好取向、欣赏程度,总体上勾勒出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状况,发觉某些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规范大学生网络生活。这次活动时间仓促,人手不足,样本带有局域性,且参照了相关数据资料,调查方面具有片面性,而评论难免具有推测性质,见谅。

第6篇6

寒假大学生调查网民上网习惯社会实践报告

作为新时代的生存方式,网络生活正变得普及,它让我们置身于信息的海洋,随时参与社会的变迁。而作为时代的骄子,未来社会的主人,大学生是如何运用网络,如何在寒假这段时间享受网络生活的呢?这两种新势力的碰撞又将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怎样的希望与担忧呢?了解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状况对于更加准确的把握时代前进的方向十分重要,所以我们在此将其列为实践报告的主题,调查了寒假期间部分大学生的上网情况。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推荐:寒假社会实践报告专题

一,关于上网频率和用途的调查

调查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在寒假期间都会上网。上网频率一般以几天上一次网居多。上网的时间一般控制在2-5小时。看新闻、查信息、收发邮件、下载软件或资料、制作主页、跟帖灌水、交友聊天和娱乐休闲等为大学生进行的常规上网任务。据有关资料显示:前三者的比率较高,分别占到XX%、XX%和XX%;上网目的只为完成上述内容的某个单项或双项者占XX%,XX%的人上网为完成上述3项以上的多重任务。人均电子邮箱2.XXX个,每周人均收发邮件3.34封。做过版主和建有个人主页者的比率分别为XX%和XX%。而在调查的大学生中,男女生的上网情况又有所不同,以下是详细数据:

男生女生上网人数情况百分率差异表

上网频率(天/次)用途

012-673030以上了解信息娱乐学习联络

男生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女生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平均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纵观平均百分率,在用途方面,据首位的不是获取信息,也不是学习,而是娱乐。这也难怪,在这个充斥着诱惑的花花世界里,有太多太多吸引人的东西,作为新一代的我们,还未经历人生百态,世事沧桑,我们所拥有的阅历还不能够使我们在诱惑面前有张有弛,有时宁愿选择娱乐,满足一时的身心放松。但这也不是说我们对娱乐的态度应该一见就嗤之以鼻,适当的娱乐是必要的,毕竟娱乐能放松一个人的身心,它的作用不是其他东西轻易能替代的。但世事万物都遵循着一条不变的道理,那就是过犹不及,娱乐不应该占主导,这就像网络并不是单单为娱乐而发明的,我们始终都得记住网络存在的意义是为了方便生活,方便信息交流。

二,关于网上联络的调查

网友个数少于56到1011到2020以上

XX%XX%XX%XX%

其中XX%的人交有同性网友,交异性网友者多达XX%;有大龄网友者仅占4%,而同龄网友比率高达XX%

聊天工具QQ聊天室BBS其他工具

XX%XX%XX%8%

交流思想感情和相关信息是网聊的经常性话题,分别占到XX%和XX%,思想汇报专题同时也有少量的胡扯和对骂现象,分别为XX%和5%

看来上网聊天已成为现代大学生与人交流的重要方式,网络交友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调查显示半数以上大学生有6个以上的网友,而有两成被调查者有多达20以上的网友,可以称这些被调查者已经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建立了一个不简单的人际网络。大家似乎对交异性同龄网友情有独钟,而大龄网友只占4%,非常的稀少。总体上网聊的话题与实际生活中相似,但也存在胡扯与对骂等不文明现象,虽然它们所占比例较少,但反映的问题仍不可被忽视。

三,关于网游态度的调查

1上网与学习耽误学习促进学习不促进学习但增加综合素质

6%XX%XX%

2网络信息可信度较高一般较底

XX%XX%XX%

3网络黑客崇拜明确反对有机会也想尝试

XX%XX%XX%

4网恋支持反对既不提倡也不反对

XX%XX%XX%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大家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可能在我们周围埋下隐患。以上数据表明,大部分大学生是赞成网游的,积极肯定上网对于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或可欣慰的是,这些调查结果意味着网络信息的可信度有所提高,整治网络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毕竟网络是存在风险的。

由于大部分大学生不反对网络黑客,这让人对于网络安全性不免产生担忧。众所周知,电脑一旦感染病毒就不能正常运行,里面的重要资料信息可能被****,如遇到病毒泛滥,整个感染的局部网络都有瘫痪的危险,而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将无法估量。

另外,大学生对待网恋的态度比较成熟,只有XX%的人相信网恋,多数人持观望态度。

一些看法与思考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对信息时代这个大潮流下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作了初步了解。这其中有意料之外的结果,也有情理之中的答案;有令人担忧的滞后,也有使人欣慰的进展。总体来说,网络生活之于大学生利大于弊,大学生对待网络生活的态度积极向上。网络还在继续的发展与完善,就像当代大学生还在不断的学习和进取。虽然他们都还不够成熟,但他们都在走向成熟。或许现在还看不到他们开出娇艳的花朵,但不久后一定能品尝到他们结出的饱满果实。

有人曾这样反驳那些害怕甚至敌视飞行的人,“不是人人都会碰上空难,乘坐飞机比大多数运动更为安全,汽车和火车也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安全,而是常常只有空难才能‘荣登’媒体的头条”,于是说乘坐飞机其实很安全,那么我至少可以在这里肯定上网比乘飞机更加的安全!调查的结果应该也说服了不少网络威胁论者,此次的调查如果能增加大家对于网络的信心,也是我们所乐于看到的。

结语

此次大学生网络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到大学生对于网络的关注程度,喜好取向、欣赏程度,总体上勾勒出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状况,发觉某些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规范大学生网络生活。这次活动时间仓促,人手不足,样本带有局域性,且参照了相关数据资料,调查方面具有片面性,而评论难免具有推测性质,见谅。

第5篇7

中学生上网问题调查报告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互联网已经随着潮流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拓展视野、广交好友、购物等,互联网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事物都有好坏两面,互联网也不例外,对于我们该怎样正确对待中学上网的问题,我在7月15日到8月30日期间做了一个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绝大多数的中学生喜欢上网。甚至迷上了网络!

2、上网时间:大多数的中学在假期里喜欢用手机来上网,平均时长在14小时以上,而各网吧也是常常坐满中学生,年龄比较小的以网络游戏为主,年龄较大的以聊天为主,而真正查阅资料,开拓视野的少之又少。在网吧男生占的比例比女生的大得多,而且几乎都是在玩游戏,平均时长在三小时以上!

3、上网的途径:大多数的学生是随时通过手机上网的,有些在家里用电脑上。部分中学生到营业性网吧或者亲朋好友家上网!在乡镇,由于经济原因,大多数的中学生在网吧上网。

4、上网目的:大多数的中学生上网聊天、玩空间、刷微博、玩游戏查阅资料等,其中绝大多数的男生上网是为了玩游戏,绝大多数的女生上网是为了聊天、听音乐和看空间。只有较少部分的同学是查阅资料和浏览新闻的。

5、上网的作用:

(1)、开拓视野。互联网是一个信息量极大的资料库,中学生可以随意获得自己的需求,在网上流浪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消息,科技动态,极大的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给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和乐趣。

(2)、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中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也可以获得资源和动力。网上可供学习的知识很丰富,有利于中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一些游戏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有利于强化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促进交流。中学生使用网络有助于扩大交往的范围,有利于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网络可以很方便地与相识的人或不相识的人进行联系和交流,共同讨论感兴趣的话题,可以自由的交友和交谈。网络给那些现实生活中很内向的人一个新的交往空间和相对宽松、平等的环境。

6、上网的弊害:在农村网吧,没有一套好的管理制度,在网上浏览色情网页的同学逐渐增多。根据专家的分析,青少年经常在网上浏览色情内容,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思想健康和身心健康。这就是上网的弊端了。看信息和学习的情况相比差不多,信息包括好的,也包括坏的,好的是对学习方面有所帮助的资料、如学习方法、学习资料、媒体新闻等等。坏的呢,有色情内容,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言论等,这些坏的信息将严重危害着同学们的健康成长。还有一部分人沉迷于游戏,废寝忘食,最终荒废学业,有的还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7、络知识的来源:通过学校、同学朋友。其中主要是通过同学来获得,因为同学之间比较容易沟通,彼此之间能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所以从同学和朋友之间获得知识是最好的一种途径。其它占的比例也不少,现在这个时代,人们大多都对互联网有着浓厚的兴趣。

8、家长是否支持中学生上网:在农村,网络这个名词在家长的脑子里大多数是生词,甚至不了解网络是什么东西,有的只是一知半解。所以有的家长随他们的子女去。有的家长只知道网络的危害性不了解网络的好处,一味的反对子女上网。由于家长的知识和认知有限,我们中学生应该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同时尽量让父母了解网络的好处。

在调查的过程中,中学生上网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利大于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基本可以分为两个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网上学习可以让学生通过上网交流学习,许多在学校中难以理解的问题在网上可以得到满意的答案。网络上有许多课程的视频,在家也能通过网络听不同的老师讲课。网络不仅着眼于书本,还介绍一些学习方法以及和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通过网络可以自由发言,与同龄人交流学习心得,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另一种观点认为,上网易受网上游戏和其它不良东西的影响。网络是一个虚幻的世界,什么人都有,不容易区分好人和坏人;上网学习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而且有些网吧的环境不好,特别是那些黑网吧,地方窄小,灯光昏暗,烟味满屋,甚至还会发生一些非法行为,这都严重危害同学们的身心健康。

通过这次调查,我感觉网络就好比一个梦幻天堂,在这个梦幻天堂里充满你所想象的东西,它会使你变得知识渊博,但是如果没有正确利用,它也会使你陷入歧途,无法自拔。在此,也提醒大家要学会利用它,利用好它。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收获非常大。不仅让我了解到同龄人在“网络的认识”中存在的问题,并让问题得以解决。还让我们感受到实践的重要性。

在此,我们向大家呼吁:为了您的身心健康请及时对因上网而产生错误的观点进行纠正。只有对网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做到健康上网、绿色上网,塑造良好的人格和品质。最后,愿同学们都能拥有美好的未来,辉煌的明天!

撰写者:宁绍潮

  • 下一篇:记忆深处作文作文(精选8篇)
    上一篇:中学生上网调查报告(精选4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