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雁原文赏析及翻译(精选2篇)

daniel 0 2024-02-14

闻雁原文赏析及翻译篇1

《水宿闻雁》作品介绍

《水宿闻雁》的作者是李益,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83卷。

《水宿闻雁》原文

水宿闻雁

作者:唐·李益

早雁忽为双,惊秋风水窗。

夜长人自起,星月满空江。

《水宿闻雁》注释

①水宿:宿于船上。

②水窗:指船舱的窗户。

《水宿闻雁》作者介绍

李益(748—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家居郑州(今属河南)。公元769年登进士第,公元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赵。公元797年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公元800年南游扬州等地。公元820年后入朝,历秘书少监、集贤学士、左散骑常侍等职。公元827年以礼部尚书致仕。

李益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其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律体也不乏名篇。今存《李益集》二卷,《李君虞诗集》二卷。

《水宿闻雁》繁体对照

卷283_59水宿聞雁李益

早雁忽為雙,驚秋風水窗。

夜長人自起,星月滿空江。

闻雁原文赏析及翻译篇2

原文: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翻译:

故乡遥远,模糊不清,不知道在哪里啊?

归家的思绪正无穷无尽。

在淮河南部的夜晚下着冰冷秋雨,我听到大雁的叫声由远而近的传来。

赏析:

古代交通不便,远飞的大雁常常引起游子对故土的怀念。本诗作者在秋雨之夜,归思正深之际,听到自远而近的雁叫声,其心中的感触较之常人又深一层。

沈德潜说:“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澹,并入化机”(出自《说诗晬语》)。古澹,确是韦应物五言绝句的风格特征。从这首《闻雁》可以看出,他是在保持绝句“意当含蓄,语务舂容”的特点的同时,有意识地运用古诗的句格、语言与表现手法,以构成一种高古澹远的意境。诗句之间,避免过大的跳跃,语言也力求朴质自然而避免雕琢刻削,一、二两句还杂以散文化的句式句法。这种风格,与白居易一派以浅易的语言抒写日常生活情趣(如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判然属于两途。

首句直抒胸臆,一个“渺”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哀、凄凉;第二句借景抒情,其中“秋雨”以绵绵不绝、淅淅沥沥的雨来衬托诗人一言难尽的愁思,渲染了一种萧瑟、凄清的气氛,“高”字更体现出诗人的孤独。全诗语言纯朴,自然含蓄,耐人寻味,主要表达了远宦思念家乡的情感,也蕴含了对**时代的苦闷感受,结尾留下广阔的空间,引读者自己去思考,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闻雁原文翻译及赏析集锦4篇

春雁原文翻译及赏析

闻笛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1篇)

《白马篇》原文及翻译赏析(5篇)

入黄溪闻猿原文翻译及赏析

  • 下一篇:闻李端公垂钓回寄赠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4篇)
    上一篇:商品房购买合同(精选4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