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功励志故事(精选8篇)
关于成功励志故事篇1
这是一个精英、权威、大腕辈出的时代,他们的强势、张扬和武断常常让我们心智敏感的年轻人自卑、茫然而无所适从。今天,让我们回顾以往一些顶尖人物短视的定论,应该能找回我们自信的理由:
①所有能被发明的东西,都已经被发明出来了(1899)。
——美国专利局局长查尔斯·杜尔
②今天没有发生任何重要的事(1776.7.4:美国独立日)。
——英王乔治三世
③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第二世纪)。
——古埃及天文学家托米勒
④电话缺点太多,我们无法真的把它视为一种电信工具,对我们来说,这种设施本来就没有一点价值(1876)。
——西方工会的内部备忘录
⑤对大多数人来说,吸烟对身体有益(1969.1.18)。
——《新闻周刊》引述洛杉矶伊恩·麦当诺医师的话
⑥我们不喜欢他们的音乐,吉他乐团快要过时了(1962)。
——美国笛卡唱片拒绝披头士的理由
⑦电视无法占有任何市场半年以上,人们很快就会厌倦每晚盯着这种夹板做的盒子(1946)。
——20世纪福克斯公司负责人德里尔·扎纳克
⑧不管未来的科学如何进步,人类永远也上不了月球(1967.2.25)。
——三极管发明者李·佛瑞斯特博士
⑨飞机是有趣的玩具,但没有军事价值(1911)。
——法国陆军元帅、军事战略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指挥官费迪南德·福煦
⑩任何人都没有理由买台电脑摆在家里(1977)。
——迪吉多电脑公司创办人及前任总裁肯尼斯·奥尔森
关于成功励志故事篇2
请不要开错窗
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哀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观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心境顿时明朗。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秘诀7:打开失败旁边的窗户,也许你就看到了盼望。
关于成功励志故事篇3
某地发现了金矿,想发财的人一窝群地都涌去了。就在他们快到达发现有金矿的地方时,一条宽而深的大河挡住了他们的去路,河上没有桥,附近也没有小船,怎么办??
有人说绕道走吧。没有人动
有人说游过去吧。可这河太宽太深了
就在众人束手无策之际,有一个人灵机一动,往回走买了一只小船,做摆渡之用。过河每人每次三个金币,尽管费用昂贵,可没有一个不上他的船,因为对面有金矿
摆渡的人不去淘金了,专心他的摆渡去了,因为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要到金矿去
后来呀,去淘金的人十有八九都是空手而归,而那个摆渡的人倒是发了大财
当平常的人面对困境一筹莫展时,智者却能从中捕捉一个潜在的机遇,想他人不曾想的,做他人不想做的,这便是成功之道。因此,当你的面前出现“山重水复”时,不要灰心,不要丧气,也许你此时离“柳暗花明”只有一步之遥了。
关于成功励志故事篇4
自己救自己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世音,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须要我度。”这人立即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由于有伞;你被雨淋,由于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第二天,这人碰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明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绝不差。这人问:“你是观音吗?”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观音笑道:“我也碰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秘诀5:自己救自己。
关于成功励志故事篇5
扫阳光
有兄弟二人,年纪不过四、五岁,由于卧室的窗户整天都是密闭着,他们以为屋内太昏暗,看见外面残暴的阳光,感到十分爱慕。兄弟俩就磋商说:“我们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于是,兄弟两人拿着扫帚和畚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等到他们把畚箕搬到房间里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就没有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扫了很多次,屋内还是一点阳光都没有。正在厨房繁忙的妈妈看见他们奇异的举措,问道:“你们在做什么?”他们答复说:“房间太暗了,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妈妈笑道:“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何必去扫呢?”
秘诀3:把封闭的心门敞开,胜利的阳光就能驱散失败的昏暗。
关于成功励志故事篇6
豪猪距离
一群豪猪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挤在一起取暖。但是,他们的刺毛开始互相击刺,于是不得不分散开。可是寒冷又把它们驱在一起,于是同样的事又发生了。最后,经过几番的聚散,他们发现最好是彼此保持适当的距离。
励志感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跟一群刺猬一样,需要保持一种相安无事的距离。人的本性中也带着刺,在相互交往中,也应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既不刺人,又不受人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么微妙,既不能太亲密,又不能太疏远;既要相互依赖,又要保持各自的相对独立性;既要会合作,又要会相互分工。
成功励志小故事
关于成功励志故事15篇
成功励志哲理故事
成功只差一点的励志故事
十个经典的成功励志故事
关于成功励志故事篇7
美国心理学家格拉德维尔一直致力于成功心理学研究,他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理论——一个人在任何领域取得的成功都跟天分无关,只跟“练习”时间长短有关,一般说来,一个人如想在某一领域取得成就,他就必须“练习”一万小时以上。打个比方,如果你爱好打乒乓球,并想成为世界一流的运动员,你就必须苦练一万小时以上。假如每天练球4个小时,一周练5天,那么成为一个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至少需要10年时间,这就是所谓的“一万小时”成功定律。中国有句流传甚广的话:10年磨一剑,似乎与此理论不谋而合。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德国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在柏林音乐学院做过调查,学小提琴的大约都是从5岁开始练习,起初每个人都是每周练习两三个小时,但从8岁起,那些最优秀的学生练习时间最长,9岁时每周6小时,12岁8小时,14岁时16小时,直到20岁时每周30多小时,共1万小时。神经系统科学家丹尼尔·列维京在更多的领域做过类似研究,他说:“人类脑部确实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去充分理解和吸收一种知识或者技能,然后才能达到大师级水平。”那些顶尖级的运动员、音乐家、棋手等,都需要花一万小时,才能让一项技艺至臻完美。美国游泳好手麦克·菲尔普斯,除了手脚长的天赋外,他每天练习8小时,全年无休,这样持续五六年,方能缔造一人独得8枚金牌的奥运奇迹。
有个匈牙利心理学家很早就相信只要方法得当,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被训练成任何一个领域内的高手。为了证明这一点,他选择了一个传统上女性不擅长的项目——国际象棋,让3个女儿去学习。结果他和妻子愣是把自己的3个女儿都训练成了国际象棋世界级大师,她们就是著名的波尔加三姐妹。这个实验甚至证明,哪怕你不爱好这个领域,也能被训练成这个领域的大师,因为三姐妹中的老二并不怎么喜欢国际象棋。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现在还不成功,请不要抱怨命运、生活或社会的不公,那一定是你“练习”的还不够!
关于成功励志故事篇8
人生的秘诀
30年前,一个年青人分开家乡,开端发明自己的前程。他出发的第一站,是去访问本族的族长,恳求指导。老族长正在练字,他听说本族有位子弟开端踏上人生的旅途,就写了3个字:不要怕。然后抬开端来,看着年青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6个字,今天先告知你3个,供你半生受用。”30年后,这个从前的年青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绩,也添了很多伤心事。回程漫漫,到了故乡,他又去造访那位族长。他到了族长家里,才知道老人家几年前已经逝世,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封对他说:“这是族永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还乡的游子这才想起来,30年前他在这里听到人生的一半秘诀,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3个大字:不要悔。
秘诀8: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