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防治岗位职责(精选7篇)

daniel 0 2024-04-09

第4篇1

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方案与技术措施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水稻种植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水稻病虫的综合防治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目前我国的水稻病虫害病发概率成上升趋势,所以需要在重视水稻病虫防治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综合防治方案,本文将具体分析水稻病虫的发展现状,从而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案与技术措施。

关键词:水稻病虫;技术措施;防治方案

中图分类号:S453.1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80233021

目前水稻病虫的综合防治方案制定过程之中,需要结合其水稻种植的实际情况,明确防控目标,从而通过生物防控、化学防控、物理防控等多种手段,实现对于我国水稻种植业的保护,下文将具体探讨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方案与技术措施这一课题,希望能够为目前水稻种植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1水稻病虫发展趋势以及发展现状

我国今年的水稻病虫害整体呈多发、重病、频发的趋势,并且仍然有持续发展的态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我国的水稻生产安全,其中主要的病害有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主要的虫害有大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杆潜蝇等,这些病虫害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我国水稻的种植质量以及种植产量,所以需要在明确其病虫害发展趋势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措施进行病虫害的处理与解决。

2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方案制定与技术措施分析

2.1明确防控任务与防控目标

事实上防控目标与防控任务的制定应该结合当地水稻种植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防控目标的选择,很多的水稻田都被纳入了专业化统防统治的范围之内,所以其专业化的统防统治服务面积应该远远大于个人技术应用防控范围内,一个省的面积大约可以达到120万hm2,以湖南省为例,其主要的防治任务就是二化螟和大螟533.33万hm

2、纹枯病493.33万hm

2、稻瘟病100万hm2,稻曲病86.67万hm2等。只有从根本上明确了防控任务与防控目标,才能够为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方案的制定以及技术措施的分析奠定相应的基础[1]。

2.2细化防控技术与防控手段

在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方案的制定过程之中,需要细化防控技术,综合使用防控手段,从而实现重大病虫害的可持续化治理,并且有效提升水稻的种植产量与种植质量,保障水稻的生态安全,所以为了体现环保与对于生态的保护,在防控技术的选择上,尽量选取绿色无污染的防治办法以及非化学的防治手段。

从非药剂的预防手段上来看,可以使用品种选择技术、农业及土地管理技术、生态控制技术、性信息素诱杀技术等,实现对于水稻病虫的综合防控。以生态控制为例,往往可以使用生态工程来实现病虫害的有效控制,一些禾本科杂草能够实现对于病虫害田地的被淹,加大蜘蛛、寄生蜂等生存空间的保护[2],并且还可以种植诱集植物,来减少其害虫种群的实际基数。这些生态控制措施能够通过建立良好的生态体系,来实现对于病虫害的防治,能够在保护水稻的同时,不破坏生态安全。另外性信息素诱杀则是通过施用性诱剂来实现对于害虫交配的干扰,从而在根本上控制害虫数量,降低害虫的繁殖基数。

物理防治也是较好的非化学的防治手段,通过物理阻隔进行育秧,并且使用防虫网以及无纺布等实现对于水稻的覆盖,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隔病毒的传播,并且对于稻飞虱也有较强的阻隔作用[3]。

如果一定要使用药剂进行防治的时候,需要遵循指导建议,选择适合本地的友好型药剂,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这样会对生态造成损伤。以二化螟、大螟的防治步骤为例,这需要考量其害虫的基本数量,如果数量较少的时候可以优先采用苏云金杆菌(Bt.)、短稳杆菌,并且在化学药剂的选择上,可以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杀虫单进行施用。所以需要针对稻田种植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用药品种。

2.3加强农业监测与农业技术推广

同样有关部门也需要针对水稻种植加强检测活动,实时关注病虫的测报,根据实际地区情况,实时进行样本收集与监测,这样能够及时掌握农业的种植状况以及虫害情况,一旦发生问题也能够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实现对于稻田的处理与防治。同时建立紧急补救?A案,对于发病的水稻如果无法及时处理,就要及时进行病株的剔除,从而在宏观的角度上实现对于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4]。

3结语

目前我国在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案以及技术应用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在充分明确防治任务、防治目标的基础之上,丰富防治技术手段,在保护生态环境以及稻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利用化学手段、物理手段、生态控制手段等多种方法,实现病虫害的有效控制,从而为我国的水稻的种植产量提升与种植质量提高起到一定的发展与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熊帮军.郎溪县水稻稻瘟病流行原因与综合防治措施[J/OL].现代农业科技,2017(19):113-114.[2]王伟宏.优质稻米南粳5055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OL].现代农业科技,2017(18):20-21.[3]蒋胜军.水稻病虫综合防治中频振式杀虫灯的应用实践浅述[J].南方农业,2015,9(21):16-17.[4]李佳.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OL].河南农业,2017(11):1.

第3篇2

水稻后期病虫防治十问题

防治对象要明确针对田间病虫害种类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农药防治。农药进行混配时,其农药的含量要搞清楚,特别是穗颈瘟防治,三环唑有2种剂型,切不得搞错。

不要随意加大农药的用量盲目加大药剂用量,则加大了病虫防治的成本,又易使作物发生药害。另外农药一定要注意现配现用,防止农药间发生化学反应而降低药效。夏秋时节雷雨天多,在农药中添加助剂既可以增进药液的效果,又可延缓雨水的冲刷,较好地保证了防效。

喷药要均匀一致采用扑浇泵防治病虫时,一定要按田间的长度分段分桶配药,或在配药容器中标明喷药的刻度,同时吸药吸水的喷头要防杂物堵塞。采用1.6匹弥雾机作业的,人员配备要足,一般以6~7南北向喷药为准,每桶水打1~1.3亩为宜。开始喷药时,可关小喷口先向空中喷出沉淀的药液或预先放入桶中,每桶水喷到头时,应迅即关掉喷口,不宜重复喷药,以防高浓度药液灼伤秧苗。

施药时间有讲究尽量避开水稻扬花期(上午9时前、下午3时后用药),以免引起花粉败育;早上露水太重也不宜施药,会降低药液的含量;若是有辛硫磷农药成份等见光易分解的农药,宜在阴天或下午3时后用药;若是在水稻生育后期用敌敌畏扫残防治稻飞虱时,则宜在天气晴好的中午施药,以提高防治效果。

喷药部位要明确防治穗颈瘟、稻纵卷叶螟时,喷头应向上喷雾,让细细的药液徐徐落下或飘向植株的穗部或叶片上,这类病虫防治以1.6匹弥雾机防效较好;防治稻飞虱或水稻纹枯病时,应把喷头对准植株的中下部,让药液尽可能多地喷向水稻基部,加强对病虫的防治和叶片的保护。这类病虫防治又以大水量的扑浇泵为好。

田间水层有学问防治稻飞虱、2龄以上稻纵卷叶螟幼虫时,田间要适当建立3~5天的水层,让药液布满田面形成植株间上爬的药液层,增加防治效果;若是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或虫卵及低龄稻纵若虫时,则对水层不讲究;而后期进行田间薰蒸防治稻飞虱时,则要保持田间干爽无水状态,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药剂使用要对路严禁使用甲胺磷、1605等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和菊酯类农药。对大米质量追溯的田块,应严格按指定的配方施用,禁止使用扑虱灵、吡蚜酮、丙溴磷等残留时间长的药剂。在收获前一个月不宜施用任何药剂。

注重对病虫防效的检查承租职工和农田管理人员,在病虫防治过后的一定时间内,要加强对农药防治效果的检查,对防效不好的田块或地段及时查明原因,迅即补治,以把病虫的发生消灭在萌芽状态。

保持田间环境卫生田间施完肥、打好药后应迅速清理污染物,保持田间的环境整洁卫生。对鱼、虾等水产品较为敏感的农药,要做好防护措施。

加强劳动保护工作抓住早晚两头天气不热的时段用药,用药前后不得饮酒,穿戴好雨衣、雨裤和防药帽等劳动防护用品再下田喷药,施药的进程中不得食用瓜果饮料和抽香烟,并尽可能地顺风施药。

第1篇3

加强水稻后期病虫防治:

防治稻飞虱可选用噻嗪酮等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可选用氟虫腈、或氟虫腈加三唑磷、毒死蜱等药剂,稻瘟病可选用三环唑、丰登等,纹枯病用井岗霉素、纹枯净进行防治。

第6篇4

浅谈水稻病虫防治的措施及方法

摘要:近年来水稻的病虫害逐渐增加,影响了水稻的正常产量和种植,对于我国的农业生产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为把病虫危害程度控制到最低限度,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是对当前水稻常见的病虫害浅谈一下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及方法。

关键字:水稻;病虫防治;措施方法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水稻生长期间,由于适宜的气候条件导致了病虫害的发生、传播和蔓延,对于我国的农业生产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因此农民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与方法积极防治水稻常见的病虫害,保障水稻的产量。

一、水稻病虫防治的措施

1.重视防治督查,落实领导责任

流行性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迁飞性的稻飞虱、粘虫,以及常发性的水稻螟虫、纹枯病、稻曲病等是在在水稻生长期间流行的重大病虫灾害。因此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监测预报,落实重大病虫预警制、值班制,及时准确发布病虫监测预报,对重大病虫、重要区域、重点品种,抓住病虫防控的关键时期科学防治。相关领导部门应该成立重大病虫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把重大病虫防治责任制落实到实处,及时上报并通报水稻重大病虫防治情况与防治效果,有效控制重大病虫危害,确保水稻生产安全,为完成全年粮食增产目标做出应有贡献。

2.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

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在主要病虫的重发区域开展培训,在防治关键时期,充分发挥有线电视、移动网络、简报等多种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指导和发动群众开展群防群治工作,提高技术的入户率和进田率。同时加强专家对农民水稻种植的技术指导,专家可以深入农村为农民进行技术指导,为农民提供新的种植技术或者是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提高水稻的种植技术,帮助农民更好地进行水稻病虫害的治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3.突出重点,科学防治

突出重点病虫防治对象。水稻要以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螟虫、稻飞虱、粘虫为重点防治对象;玉米要以玉米螟为重点防治对象。工作要抓早、抓实,及时规划落实到村组,抓好防治试点和示范,搞好防治技术宣传落实。此外要抓住防治关键时期采取关键技术措施。在移栽前搞好药剂浸秧和带药移栽,在防治中要讲究效益,保护环境,对病虫害的治理尽可能的进行总体防治与兼治,避免多次施药,以提高防治工作的整体效益。

4.合理安排品种布局,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避免在同一区域种植单一品种,做好不同抗源品种、不同抗性机制的合理布局,提倡布局上要优良品种当家,以利于提高抗性基因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再者充分发挥生物多样性控害作用,大力推广杂糯间栽,多种作物插花种植,也可以利用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控制病害进行远源品种混播。

二、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具体方法

抓好水稻病虫防治是保证农业生产稳产增收的一个关键措施,现在针对一些常见的病虫害,详细介绍一下它们的具体防治技术:

1.稻曲病。该病主要对水稻的穗部的谷粒造成危害。在受害谷粒内形成孢子座,然后破裂散生病菌的厚垣孢子,病菌以落入土中菌核或附于种子上的厚垣孢子越冬。翌年菌核萌发产生厚垣孢子,厚垣孢子再生小孢子及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

防治要点:选用适合本地的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增施钾肥,补施硼、锌肥。抽穗前5~10天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75毫升或12.5%灭黑灵可湿性粉剂50克或12.5%纹霉清水剂150毫升加水喷洒1~2次。

2.三化螟。老熟幼虫在稻桩内越冬,春季气温适宜时,化蛹羽化飞往稻田产卵。螟蛾产卵具有趋嫩绿习性,水稻处于分蘖期或孕穗期,或施氮肥多,长相嫩绿的稻田,卵块密度高。刚孵出的幼虫从孵化到钻入稻茎内需30~50分钟。在水稻分蘖期,由于稻株柔嫩,此时蚁螟很易从近水面的茎基部蛀入,而在孕穗末期,蚁螟则在露出稻穗的进行侵入。被害的稻株,多为1株1头幼虫,每头幼虫多转株1~3次,以

3、4龄幼虫为盛。幼虫一般4或5龄,老熟后在稻茎内下移至基部化蛹。

防治要点:选择螟害轻的稻田或旱地作绿肥留种田。减少水稻混栽,选用良种,调整播期,使水稻生产的重要时期避开蚁螟孵化盛期。每亩有卵块或枯心团超过120个的田块,可防治1~2次;60个以下可挑治枯心团。在蚁螟盛孵期内,破口期是防治白穗的最好时期。破口5%~10%时,施药1次,若虫量大,再增加1~2次施药,间隔5天。可用3.6%杀虫单颗粒剂,每亩4千克撒施。用50%杀螟松乳油,每亩100毫升,加水75千克喷雾。

结束语:

水稻最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水稻种植的普及,水稻病虫害的种类和数量也有所增加,严重影响了水稻种植的质量和产量。同时由于当前农民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对于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未能得到比较好的效果,无疑对水稻种植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今后的水稻种植中应该重视并做好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更好地保障水稻种植的产量和质量,保障农民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姜华,程玲娟,方宇,等.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技术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08(22).[2]蒋春艳,陈淮川.水稻重大病虫害主推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0).[3]杨剑峰.水稻虫害的综合防治[J].农技服务,2010,11.

第2篇5

病虫情报

第八期

宜兴市植保植检站编印2014年5月29日水稻秧田期病虫防治意见麦田一代灰飞虱虫量高,大螟、二化螟、水稻黑条矮缩有上升趋势。秧田期是防治灰飞虱、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最佳时期,也是压低螟虫基数的最适时期。为此各地要继续贯彻“治秧田、保大田”的防治策略,做好秧田期病虫防治工作,最大程度减轻大田防控压力。

一、当前病虫发生情况

1、灰飞虱

据5月21-23日调查,麦田一代灰飞虱平均亩虫量0.4万头(幅度0—2.7万),高于去年同期的0.27万头,田间各虫态以高龄若虫为主。预计一代成虫5月底进入羽化盛期,迁移高峰为5月底至6月上旬。

2、大螟

4月18日灯下始见大螟成虫,5月2-8日、5月17-22日出现两成虫峰,截止5月27日灯下累计诱虫694只,是去年同期的3.6倍。预计一代大螟卵孵高峰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

3、二化螟

5月10日灯下始见二化螟成虫,以5月19-26日其间诱虫量偏高,截止5月27日灯下累计诱虫11只,预计一代二化螟卵孵高峰在6月上旬。

二、防治意见

水稻秧田期病虫发生种类多,危害期长,是防虫控病的关键时期,各地应分类做好秧田期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防治策略:主攻灰飞虱、螟虫、稻蓟马,兼治稻象甲。

三、防治时间与配方

1、常规水育秧:秧苗露白显青时第一次用药,配方为亩用25%吡蚜酮20克+罗莎牌仲威·毒死蜱乳油70克;移栽前2-3天用好“送嫁药”,配方为亩用罗莎牌仲威·毒死蜱乳油70克。

2、小苗秧(包括工厂秧、地膜秧、肥床旱育秧等):揭膜后立即用药,配方为亩用25%吡蚜酮20克+罗莎牌仲威·毒死蜱乳油70克;移栽前2-3天用好“送嫁药”,配方为亩用罗莎牌仲威·毒死蜱乳油70克。

3、直播稻:秧苗一叶一心时第一次防治,配方为25%吡蚜酮20克+罗莎牌仲威·毒死蜱乳油70克;6月22日左右第二次用药,配方为亩用罗莎牌仲威·毒死蜱乳油70克。

以上配方均兑水40kg喷细雾。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市植保站要求用药,喷细雾均匀防治,确保施药效果。

2、水稻生产期间,禁止使用高毒农药及含菊酯类的农药。

第5篇6

八月份水稻和蔬菜上病虫防治意见

今年单季晚稻前期稻纵卷叶螟发生较轻,防治压力较少,但7月中后旬后,雷阵雨天气增多,稻纵卷叶螟迁入量大,单季稻田的褐飞虱的数量回升,已有零星的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生,近期的高温、闷热天气利于水稻病虫发生,八月份水稻病虫害呈中等偏重发生。蔬菜病虫以斜纹夜蛾、小菜蛾、瓜卷螟、甜菜夜蛾等善高温、高湿的害虫为多,病害以细菌性病害较多。因此,各农户要适时选用对口农药进行防治,严禁使用“两高”农药,确保上市蔬菜、稻米的食用安全。

一、蔬菜病虫

1、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易在松菜、短龄的花椰菜、小白菜、芋艿等上重发生,在低龄幼虫期选用4%阿维氟铃脲1500倍,或5.7%甲胺基阿维菌素1500倍;或用30%阿维杀铃脲600倍;或功夫菊酯2000倍+三唑磷300倍,或杜邦安打1500倍。

2、小菜蛾:田间世代重叠,各种虫态都有,一般在低龄幼虫期用药,可选用30%阿维灭幼脲600倍,0.3%印楝素1000—1500倍,35%康宽3000倍,1.8%的阿维菌素系列农药。

3、番茄、花椰菜、黄瓜:番茄易发生细菌性青枯病,花椰菜发生细菌性软腐病、拨除病株,带出田外烧毁,用1000万单位的农用链霉素或500倍敌克松浇根。黄瓜霜霉病绿乳铜1000倍,或20%龙克菌800倍喷雾。

二、水稻病虫

1、单季晚稻病虫防治意见:

(1)第一次防治在8月15日前后在早插单季稻田破口始穗期以防治三代二化螟前峰为重点,兼治稻曲病、纹枯病、稻飞虱等,糯、粳稻需预防穗颈瘟,药剂可选用40%福戈10—15毫升+25%扑虱灵100克+拿敌稳20克,或40%新农宝100克+3%井冈霉素300毫升(或30%世苗30毫升)+40%吡蚜酮12克;

(2)第二次防治在8月27—31日以防治六(4)代稻飞虱为重点,甬优系列品种在8月底9月初齐穗,要做好穗期病虫的预防工作,兼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药剂可选用阿维氟铃脲(或30%稻腾30克)+25%扑虱灵100克+3%井冈霉素300毫升。

2、连作晚稻病虫防治:

(1)移栽早的田块在8月初以防治二代二化螟后峰为重点,兼治白背飞虱,药剂可选用40%毒死蜱100毫升。

(2)第二次防治在8月10—15日以防治五(3)代稻纵卷叶螟后峰为重点,兼治稻飞虱、三代二化螟前峰等,药剂可选用37.5%阿维丙溴磷100毫升+10%吡虫啉30克,或5%阿维菌素(商品名:五岳神功)100克+12%唏啶虫胺30毫升,冲水45公斤喷雾。

(3)第三次防治在8月25—31日以防治六(4)稻纵卷叶螟前峰为重点,药剂可用福戈10-15克+25%扑虱灵100克+3%井冈霉素300毫升,兼治三代二化螟后峰、稻飞虱、纹枯病等。

(贾华凑)

第7篇7

1.依法对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疫执法。2.负责全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行政管理及业务管理。3.负责全县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行政管理及业务管理。4.组织、指导全县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发布林业有害生物趋势预报。5.负责全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技术指导与培训。6.组织实施全县检疫对象及补充检疫对象的调查。7.协调处理突发性林业有害生物的除治和应急物资的贮备。8.做好新农药、新器械、新技术的推广。9.组织全县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应急反应体系和防治法规体系建设,举办基层业务培训班,提高全县森防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县级水稻重大病虫防治预案

县级小麦、油菜重大病虫防治预案

水稻基地技术员岗位职责

水稻调查报告

水稻技术顾问岗位职责(共5篇)

  • 下一篇:水稻基地技术员岗位职责(精选7篇)
    上一篇:学生活动策划心得体会(整理11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