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教学计划(精选8篇)

daniel 0 2024-05-31

第2篇1

舞蹈是一门人体的艺术,它是以人体的各种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的。应该怎样利用这种肢体语言,从而使自己身体能够运用自如地传情达意呢?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身体的基本训练即形体训练。它作为舞者的必修课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芭蕾形体训练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是为了能够提高舞者的基本素质;改善其自身形体条件;规范形体动作;培养节奏感;动作的协调性;调解肌肉的用力和放松。形体训练方法也有很多种,其中最具说服力的就是芭蕾形体训练,它以其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行性一直作为启蒙舞蹈的首选内容。

一、芭蕾舞与中国舞本质上的区别

众所周知,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众多。中国舞蹈在很大一个程度上是通过劳动而得到发展的,舞蹈能够反映出人民劳动的辛苦和丰收的喜悦。中国古代舞蹈,伴随着漫长的封建社会兴衰之后,已失去昔日的繁荣景象,进入封建社会后期的宋元时代,由于戏曲艺术的兴起,取代了舞蹈在人民心中的地位。舞蹈便融入戏曲中,而作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却渐趋衰弱。中国舞蹈得到空前的发展是在中国近代开始,特别是抗战时期,歌舞反映了居民的生活斗争,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从而成为鼓舞他们进行斗争的有利武器。因此可以看出中国舞蹈富有很强的农民气息,以反映农民真实生活为主。芭蕾舞发源于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意大利宫廷,后兴盛法国。芭蕾舞是一种轻盈、舒缓、优雅高贵的宫廷舞蹈,反映的都是贵族的高贵气质与优雅风度。因此,芭蕾舞看起来异常的挺拔。中国舞蹈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缺少芭蕾的高贵气质。

二、芭蕾形体训练与古典舞训练方法的差异

处在启蒙教育阶段的青少年,对舞蹈是一片空白,选择正确的训练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舞蹈是舞台艺术,首先第一观感———舞蹈演员的形体、形象极为重要。”这就要求训练方法不仅能纠正孩子们形体上的某些不良发育,而且能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他们的身体、气质、风度、仪表等方面的健康发展。芭蕾形体训练是一种特殊的专门训练,被称为舞蹈“整形”。由于其显著的形体美化效果,得到广泛的认可。芭蕾形体训练不同与古典舞的训练方法。由于古典舞是在戏曲中传承和发展的,其训练方法融入很强的戏曲元素,舞蹈身段、韵律对初学者来说很难掌握。这是因为古典舞中的提、沉、冲、靠等气息韵律对初学者来说,即使能划出动作,也无法领会内在的涵义。古典舞要求舞者在掌握动作的同时,能够展现出强烈的感情色彩。并且古典舞主要训练舞者的技巧,对没有基础的初学者来说根本达不到。而芭蕾形体训练相对较容易模仿,这是因为芭蕾主要是把杆舞蹈,其形体训练主要是以掌握平衡、控制为主,初学者可以通过把杆来维持身体的平衡。芭蕾要求舞者上身一直保持抬头、挺胸、拔背的体态,不用像古典舞那样变化万千。并且,芭蕾训练中,通过一些简单的蹲、擦地、划圈等动作的训练,加强舞者的开、绷、直、立。只有在学好芭蕾形体训练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学习古典舞。然而,芭蕾舞与古典舞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三、芭蕾形体训练的魅力所在“舞蹈演员的优美体形,往往引起人们的羡慕。人们在欣赏与赞叹的同时,更希望自己能够拥有同样动人的形体,于是舞蹈就成为他们追求形体美的途径与手段。”这是因为长期进行芭蕾形体训练,能够改善人的形体,塑造、培养其高雅的气质。给人带来美的改变。青少年的骨骼、肌肉、肌腱非常嫩,可塑性非常强。因此从小开始进行芭蕾形体训练,不但可以纠正一些不良习惯导致的形体毛病,还可以矫正和改善孩子体质虚弱,经常生病,“X型”腿、肥、腿短等形体毛病,使之身心健康。芭蕾形体训练能够矫正不良姿态的关键之一,是使臀部肌群紧张起来,然状态下脚是前后方向的,人体支撑面是比较大的一个梯形,芭蕾训练时脚向外打开180度,这样支撑面被挤一个长条,缩小了很多。支撑面越小,人体的稳定性越差,下肢以及臀部肌肉越紧张,骨盆就会由前倾变直立,再加上芭蕾要求舞者下颚上扬,因此,学习芭蕾的青少年看起来体态优美,气度不凡,我想这就是芭蕾形体训练的魅力所在吧。

芭蕾形体训练对启蒙舞蹈者的影响很大,能够改善其形体,提高身体素质增强青少年的体质。而且童子功对每个搞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从小开始练基本功的孩子功底扎实,软度、开度、力度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容易回功,而且动作的协调性模仿能力,乐感都很好。但由于我国教育体制还不够完善,无法让舞蹈成为必修课程,学习舞蹈只能成为个人爱好。我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求,在不久的将来,启蒙舞蹈教育,一定会在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中,占有重要的席位;舞蹈学科,成为人们从学龄前就应当接受的必修课程的构想,也将变为美好的现实。

第4篇2

芭蕾舞

芭蕾舞剧由舞蹈演员身着剧装在音乐伴奏下表演的戏剧。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后传入法国获得极大发展,是综合音乐、美术、舞蹈于同一舞台空间的戏剧艺术形式。造成时空一芭蕾中的舞蹈格式有独舞、双人舞和多人舞。独舞犹如话剧中的独白、歌剧中的咏叹调一样,长于刻画人物性格和抒发内心情感。群舞则用来渲染、烘托气氛,调剂色彩。致、视听统一的艺术效果,这正是芭蕾舞剧具有独特魅力之所在。

芭蕾舞剧中还常贯穿有多种风格的舞蹈,即各个国家和民族具有特征的民间舞,统称“性格舞”。象《天鹅湖》里的西班牙舞、和《红色娘子军》里的取材于我国黎族的少女舞、五寸刀舞,都属于性格舞表演。它使得舞剧更加色彩纷呈、壮观美丽。

舞蹈起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人们对自己情感的外在的高层次表现,反映了社会生活,舞蹈演员要具备跳跃,旋转,翻腾,柔软,控制等基本要素,生活舞蹈有反映宗教,社交等,艺术舞蹈有欧洲古典芭蕾,中国古典戏曲舞蹈,民间舞,现代舞等多种类型。

舞蹈演员台上代给我们如此舒展,轻盈的舞蹈感觉是从小刻苦训练经过无数艰辛才换来的,所以在欣赏芭蕾带给我们视觉的震撼和心灵的净化时让我们对芭蕾舞蹈演员对芭蕾表示感谢……

我被深深征服了……

第1篇3

芭蕾舞社团计划

吴晓燕

本学期,很荣幸得加入了芭蕾舞社团,为了让自己在芭蕾舞社团有所收获,我制定了以下计划:

1、把自己当成一名学员,与孩子们共同学习,亲身体验孩子们在学习时的心情。

2、协助舞蹈老师做好常规管理工作,组织好学生纪律,做好考勤。

3、在课堂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4、在学期结束前能够具备指导学生基本动作的能力。我会努力按照自己的计划实施,做好自己分内的事。

第3篇4

人体的重心是人体质量(重量)的中心。它的位置取决于身体各环节质量(重量)分布情况。当人双脚直立时,人体的重心点在头正中向下垂直,指向地球中心,身体的重量均分于双脚支撑面上;当人体姿式发生变化时,重心的位置也发生变化。如:身体曲膝并向前做倾身,人体的重心位置是在与地心形成垂直线的腰部,其它部位成了平衡身体的各个环节重力,身体的重量仍均分于双脚支撑面上。因此,人体的重心位置是随着身体各环节位置的变化而改变的。在日常生活中,人类已经形成了自然的生理平衡意识,地心的引力已不会使健康正常的人东倒西歪。但作为高度专业性的芭蕾舞,动作的重心概念就不只是自然平衡意识了。首先,人的双脚要站在两脚尖各向外分开90度的外开上,挺胸、收腹,以使脊柱尽力得到拉直和伸展,然后整个重力柱(从头到脚)应稍稍前移,“这样就使体重向前落到双脚的三个平衡点上昆(即落到拇趾关节、小趾关节和脚跟上)”(《古典芭蕾舞蹈教学》琼.劳逊着,尧登富译,第4页)这样的重心使得芭蕾舞动作中的releve更为方便,也使得动作在起始和结束时,身体呈现为一种积极的状态。这是芭蕾舞中重心感觉的最基本形态。在此前题下,动作变化中的重心就更加非同寻常。芭蕾舞演员若对此掌握不好的话,就不仅仅是东倒西歪的事了。

正确把握重心使身体变“轻盈”

芭蕾舞是比其它舞蹈种类更力求摆脱地心引力的一门艺术。在十九世纪初,世界上就已经出现了脚尖舞蹈,演员们以更小的支撑点来承担自己身体的重量。那时的意大利女演员玛丽.•塔里奥妮,正是以脚尖上的舞蹈来表现自己身体的轻巧和敏捷,而成为著名的舞蹈家。这是芭蕾舞史上摆脱地心引力行动的重大飞跃。同时,对演员的重心感觉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古典芭蕾舞剧《吉赛尔》二幕中,已成为鬼魂的吉赛尔,有一段悲哀的adagio,这是由一系列极难控制的动作组成。不但要求演员掌握极其缓慢的平衡来伸展舞姿,还必须在缓慢的舞姿平衡中间,做一个急促的entrechatquatre,以表现鬼魂身躯的轻虚和飘浮不定。这正是检验演员重心和平衡能力的高尺度。所有跳好这段舞的演员都具有良好的把握身体重心平衡的能力,使昆观众真真实实地享受《吉赛尔》舞剧中,鬼魂们“轻盈”优美的芭蕾舞段。完美的平衡不是轻而易举地实现的。不仅仅是要通过长期的训练,而且如果没有正确的重心概念,演员就不可能在脚尖或半脚尖上保持足够长时间的舞姿,以便给观众记忆里留下印象;同时她(他)也不可能保证完全与音乐合拍,因为演员重心失去平衡,舞姿就会先于音乐落下来。这样也就不可能完美地去表现芭蕾舞艺术。掌握正确的重心,才能使身体平衡,才能使力量均匀地分布于支撑脚,才能排除不必要的身体紧张,减少身体承重部位的压迫和损伤。“脚承受的重量越轻,那么脚在芭蕾舞这种高度专业性的运用中就越不容易受到压迫和损伤。”、“身体的平衡能力越好,重量也就越容易准确地落在两脚最有力的部位。”(《舞蹈解剖学》[美国]拉乌尔.格拉伯特着,朱立人译,第68页)不正确的重心,导致不合理的支撑点,也容易形成歪腰、伸脖子等毛病,出现不规范舞姿。身体的重量压迫了人体力量的最弱部位,使得这个部位不堪重负,日久天长便成了终生的职业病。这样的结果能让从事多年艰苦训练的芭蕾舞演员,在她(他)风华正茂时,含泪对芭蕾舞说一声“拜拜”啦!一个芭蕾舞者如果懂得正确运用身体的重心,他便可以更多地摆脱重力之苦,使得训练中的动作紧张和疲劳降到最低限度,从而使自己的训练更加有效,技术能力提高更快。而在舞台上呈现于观众的形象,便是“看她(他)的身体多轻盈!”

把握正确重心的三要素

(一)“外开”与重心

“外开”不仅仅是芭蕾舞的特殊的审美要求,它还为重心提供了一个更为有利的支撑面。“一个人站在一条腿上时,只要把脚转开一点,就会有一个三个点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如果脚站正步,脚趾向前,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就会小。”(《芭蕾排练室内幕》安.乌廉斯着,黄伯虹译,第19页)一个确立自己要以芭蕾为专业的孩子,进入课堂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把身体放在转开的脚位上,并开始以各种方式来进行“外开”训练,以塑造一个非常人所有的、符合芭蕾舞要求的体态和非常人所有的重心组合方式。这是芭蕾舞者整个技术发展的基础。通过对外开的训练,我们获得有利的支撑面积,获得髋臼关节更为自由的活动范围;从而使重心更加稳固,也使调节重心的各环节更为自由。“当用脚尖做动作时,如果大腿学会了在髋臼关节中转开,大腿就有控制能力,帮助掌握平衡,并使旋转动作增加稳定性。”(《芭蕾排练室内幕》安.乌廉斯着,•黄伯虹译,第19页)外开的方式,“发生于髋关节及其周围的韧带和肌腱。外开的幅度取决于舞蹈演员个人的骨盆结构。外开的能力还取决于参加腿部向外旋转的有关肌肉的状况。外开始自髋关节,通过大腿的骨与肌肉向下传递到脚上。”(《舞蹈解剖学》[美国]拉乌尔.•格拉伯特着,朱立人译,第21页)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我们才能够掌握一个正确的“外开”,同时也获得了一个不同于平常人的重心概念。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外开”对重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二)“肌肉力”与重心

“为了获得人体总重心的加速度运动,必须有外力施加于人体。但是外力的引起、扩大和减小,又取决于内力(肌肉),所以肌肉力是一切动力中的主导力,即肌肉力是人体运动的动力来源。”(《运动生物力学》人民体育出版社第127页)肌肉力量在很多运动项目中,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它是人体一切活动的内动力;适宜的肌肉力可以更好地控制重心,以抵抗地心引力和更快地操纵身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还表现在其它方面,如肌肉收缩力量的大小、完成单个动作频率的快慢、体位移动一定距离的速度、保持肌肉快速工作能力的长短,以及长时间持续工作的能力等。在芭蕾舞中,腿部肌肉帮助我们双腿在髋臼关节处向外“转开”,并伸直膝盖、绷直脚背;背部肌肉使arabesque舞姿挺拔、修长;跳跃中由于肌肉力牵动,使腿推地,从而把身体推向空中并形成各种舞姿;在双人舞中肌肉力与外力的共同配合,使托举动作变得“轻而易举”......对重心而言,肌肉力的作用是在动作过程中,调节身体各个不同部分的环节重力,维持身体重心、固定舞姿的平衡;在位移动作中,牵引动作腿推地,使重心受力向远处或高处运动;在旋转中,肌肉力使肢体迅速收拢,集中重心,并排除旋转惯性所产生的离心力,控制着旋转的质量;在跳跃中决定身体重心在空中停留的时间和位置,等等。肌肉力的训练是一个长期和遁序渐近的过程。从最初的正确姿式和battementtendu练习开始,要进行一系列动作的扶把、离把练习,来使肌肉把握重心的力量逐渐加强。只有通过若干年的训练,当两条腿的力量和脊柱肌肉(背肌)的力量已经变为能够适应于承受动力腿往前和往后所给予的重量时,才有可能达到完美的重心平衡。通过对身体各部位肌肉的训练,使得肌肉力在各种剧烈、缓慢、跳跃、旋转等运动中,实现调节身体各部位重力的功能,达到控制重心的目的。

(三)“协调”与重心

动作的协调性存在于人的大脑皮质。“以急行跳高为例......进行这一复杂的运动动作时,运动员要借视觉来分析横杆的距离和高度;借前庭感觉来分析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及其变化;借本体感觉来分析肌肉和关节活动状况;借皮肤感觉来分析地面的硬度等等。”(《运动生物力学》人民体育出版社第115页)以上的引言中,运动员完成动作的这一系列“借......”,都是大脑在动作间的一瞬反应。在舞蹈动作中也是有这样瞬间的大脑分析活动。比如,在旋转昆中,演员要借助多大的推地力、手和脚应遁怎样的路线、视线应朝着哪一方,才能集力于重心而达到旋转起来的目的?在女演员用脚尖做piquearabesque时,要以多大的迈步距离、怎样的抬腿速度、多大的后背力量,才能集力于重心点达到最合适的平衡昆角度?在大的跳跃中,以多大的幅度做chae、多大的腿部力量推地、并以怎样的手和后背的配合,才能把重心漂亮地抛向空中,然后还要稳健地落在舞姿上?以及双人舞托举动作中,女伴与男伴合力的大小、时间的合理配合等等,都需要大脑进行一系昆列的分析和判断才能完成。也就是说,动作的力量和时间都协调一致时,才能使重心准确到位,使动作轻松流畅。动作“起法儿”是否协调,也是重心是否顺利到位的关键。“没有预备性动作就不能有下一个功能性动作,而功能性动作的效果往往又取决于预备性动作的完成情况。”(《运动生物力学》人民体育出版社第127页)不协调的“起法儿”,会给旋转造成阻力;会使舞姿失去平衡;会让重心受力不均而无法腾空;会使双人舞动作的力量和重心不能合二为一......。任何动作都有它特定的节奏,掌握好动作的特定节奏,是动作协条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芭蕾舞艺术,从一开始的训练中,就配合着音乐伴奏。在课堂里,让学生在准确的音乐节奏里完成动作,是最基础的协调训练。此外,我认为,音乐感的培养是协调训练的一种极好方式。让学生欣赏音乐、学习乐理、弹钢琴,都是对大脑协调素质的训练。“运动员所以有高度协调性,是由于经过训练,本体感觉皮质部位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在一定空间、一定时间内能严格有节奏转换的结果。”(《运动生理学》体育系通用教材,第37页)一些难度较大的技术性动作,有必要进行一些专门性的训练,使动作的协调性成为一种条件反射,才能使技术性动作完成得更加成功和完美。尤其是在小的pirouette和grandpirouette中,必须依靠协调来集中重心,才能够达到旋转起来的目的。因此,在动作训练中,建立起成套的条件反射,是动作协调的基础;动作的协调也是对重心把握的重要因素。

重心三要素的综合运用

我们以一个受过芭蕾舞专业训练的女演员动作为例。她在做arabesquegrandpirouetteendedan时,以2/4音乐的2小节做好大四位准备,后面的腿伸直,重心放在前腿上;ta1•─在重拍之前继续加深plie,以获得支撑腿对地面更大的反作用力;在重拍1上,借助眼睛和大脑皮层的瞬间反应,•运用肌肉力和推地的反作用力,使身体各部协调行动,迅速形成在特定的舞姿重心上;主力腿与此同时在脚尖与地面的反作用力支撑上,向外尽力转开以稳固重心,并以外开形式给予旋转增加内动力,达到旋转起来的目的。在结束动作中,后背肌肉的运用和主力腿plie的转开,使舞姿牢牢地稳定在重心上,整个pirouette•动作完整而规范。这是一个典型的重心与三要素合力而成的动作。在这一点上,学生很容易使用单方面力量,比如手臂用劲地甩;过量地向上踢腿;后背后仰;主力腿不转开,等等。使动作无法完成。在动作训练中,没有正确的重心,会造成肌肉无益的疲劳。在把杆训练中,靠拉着把杆才能做动作的现象很常见,这使得所有把杆动作呈现一种假象。一旦放开把杆,身体便失去平衡,这对于在中间完成动作是非常不利的。而且还会造成局部肌肉束的粗壮,有碍芭蕾舞对肌肉线条修长的审美要求。正确的重心,使用小量的肌肉力就能控制身体的平衡,保持重心的稳定,从而使肌肉束不但有力,而且向细长型发展。外开的能力决定着重心平衡的能力,也是保持肌肉线条优美流畅的一个方面。外开在动作的开始和结束时,使重心更有一种安全感。尤其是在pirouette和grandjete及其它大的跳跃动作结束时,除了后背肌肉的控制能力外,外开起了“刹车”的作用,使旋转着的舞姿平稳静止和跳跃安全降落;因此,外开具有一种稳固重心的作用。动作的不协调,会使综上所述的一切化为乌有。不仅常常使动作失误,还会造成一种神经紧张,人为地使关节和肌肉僵直,成为完成动作的一大障碍。“外开”给重心提供更稳定的支撑面;肌肉提供内动力,对重心作固定、位移、抛举;协调是重心的机制,以大脑的活动来判断重心所需的力量和位置。协调感觉还可以说是重心的合成器,它集各个因素于完成动作的一刹那。芭蕾舞中任何动作,都离不开重心,而把握重心的三要素是掌握好重心的必要条件。这三者是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要达到舞姿的完美、旋转的辉煌、跳跃的轻盈和双人舞的流畅,以重心为主导、配合“协调”、运用“肌肉力”和“外开”,才能训练出具芭蕾舞规范的动作,才能有灵活、轻便的身体来从事芭蕾舞艺术,才能使观众享受到芭蕾舞“轻盈”的魅力。

第6篇5

舞者Angle

科目舞蹈赏析

教师叶静

姓名王曼玉

学号12010300

3院系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

2013年12月18日

舞者Angle

第一次接触芭蕾是从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开始,欢快的乐曲,加上小巧可人的舞者演绎出了四个小天鹅嬉戏玩耍的情景。但这个舞蹈虽然美,但并没有让我倾心。真正让我爱上它是看了芭蕾舞剧《茶花女》的视屏后,女主人公玛格丽特临死时与男主人公阿尔芒之间的各种不舍与痛苦都被舞者们演绎得淋淋精致。其中男舞者托起女舞者在空中飞舞旋转的场景让我记忆犹新,难以忘怀,此时的玛格丽特被阿尔芒托起,在空中一跃,犹如来到凡间的天使,芭蕾舞演员的气质正与玛格丽特的相符,单纯善良,纯洁如天使。看芭蕾舞剧和看小说给人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看小说时,关于主人公心理的描写需要我们自己想象,而看芭蕾舞剧,它把主人公内心的矛盾明明白白的呈现在你面前。所以如果你喜欢《茶花女》这部小说,我建议看完小说后再看芭蕾版《茶花女》会给你不一样的体验。

说道舞蹈,我本是最推崇我们中国的古典舞,因为它很好的体现了我们中国女孩所独有的东方典雅气质。就如《诗经》中所说一样:“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中国古典舞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而且我一直都认为跳古典舞的女孩儿是舞者中最有气质的。可当我看到芭蕾舞后,我发现这不是中国古典舞所独有的,芭蕾舞者也有她们所独有的气质。如果说中国古典舞舞者是贪恋凡尘而来到人间的仙子,那么西方芭蕾舞者就是为了消除人间忧愁而降临的天使。每当看完一场芭蕾舞秀时给人的感觉犹如雨过天晴的天空,波澜不惊的湖面。每一场芭蕾舞剧都是一次心灵的洗涤,总能让人忘却一时的忧愁,徜徉在芭

蕾的世界里,天使般纯净的世界。所以,如果心情浮躁不安是看一场芭蕾舞剧会让你顿时感觉豁然开朗。

芭蕾舞是欧洲的古典舞,对于我这个拥有复古情节的女孩来说爱上它是必然的事。它起源于于意大利,但却兴盛于法国。现在我们所说的“芭蕾”一词就是从法语“ballet”音译而来的,而法语“ballet”一词则源于古拉丁语“ballo”,代表跳舞,或当中表演舞蹈。现在我们看到芭蕾总是给人一种高雅的感觉,然而在过去它不过是一种群众自娱或广场表演的舞蹈,就好像是西方的“秧歌”。它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孕育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盛行的宴饮娱乐活动,17世纪形成于法国宫廷。这种宫廷芭蕾实际上是在一个统一的主题下,具有松散结构的舞蹈、歌唱、音乐、朗诵和戏剧的综合表演。表演者一般是国王和贵族,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芭蕾总给人一种高雅贵族的原因。在这个时期女角也由男子扮演,表演场地在皇宫大厅中央,观众围绕在大厅观看,演员戴着皮质面具标志不同角色,所以也称其为假面芭蕾。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下令在芭蕾举办了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学校,至此芭蕾才上升为一门舞蹈艺术。与此同时还确立了芭蕾的五个基本脚位和七个手位,使芭蕾有了一套完整的动作体系。这五个基本脚位一直沿用至今。

对于芭蕾舞的动作以前只是肤浅的认为踮起脚尖来跳舞就行了,其实不然它是有很多的讲究。一个完整的芭蕾舞动作体系包括手位与脚位。先说脚位的五个基本:第一位,两脚紧靠在一条直线上,脚尖向外180度;第二位,两脚跟相距一足的长度,脚步向外扭开,两足

在一条直线上;第三位,两脚跟前后重叠放置,足尖向外张开;第四位,两脚前后保持一定距离,两足趾踵相对称两条直线,腿向外转;第五位,两脚前后重叠,两足趾踵互触,腿向外转。十七世纪产生的芭蕾舞动作体系中,只有五个基本脚位是保留下来了的,而至于七个手位到现在分化为两种不同的派别,位数也由原来的七位变为三位和四位。所分化成的两个派别分别为瓦卡诺娃派即俄国派和却革派即意大利派。瓦卡诺娃派的手位为三位:第一位,双手在正面的腹前自然成圆;第二位,双手在旁侧申,在视线范围内,手心向内;第三位,双手上举在头上方的视线内。却革底派为四位:第一位,双手垂下自然成圆,手指轻触在大腿旁;第二位,双手在旁侧申;第三位,一手在身体前手心向内,另一手在旁侧;第四位,一手在身体前与横膈膜保持相同的高度,然后同时上举在头的上方。通过手位我们就可以很轻松的分别出它们所属的派别,两个派别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却革底派比瓦卡诺娃派要求更细。在跳芭蕾是最忌讳的就是臀部的扭动,因为这会让动作看起来不优雅。

虽然芭蕾分了这两个不同的派别,但我见到的最多的还是瓦克诺娃派即俄国派的芭蕾,也许是因为俄国出了插科夫斯基这个伟大的作曲家的原因吧。如果芭蕾舞者是芭蕾舞表演的主体,那么音乐就是他们的灵魂,任何舞蹈离开了他的灵魂都都不足以成为一门艺术。柴可夫斯基是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教育家,更是俄罗斯芭蕾舞音乐之父。他开创了芭蕾舞之在俄罗斯的鼎盛时期。他的三大代表作《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每一步都堪称经典,尤其是芭

蕾舞剧《天鹅湖》可谓人尽皆知。这样一个芭蕾音乐伟人开创了芭蕾在俄罗斯的鼎盛时期,也为俄国派芭蕾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芭蕾舞给人优雅的感觉,可是这优雅的背后却有无限的辛酸,跳舞最讲究的就是柔韧性,而芭蕾对柔韧的要求求更高。为了在舞台上展现出最完美最优雅的自己,每个芭蕾舞者不知付出了多少的辛酸。每当看到踮起脚尖在舞台上舞动的舞者仿佛一个个就是涅槃成功的凤凰,为了解救人间痛苦而受尽折磨的天使。

每一位芭蕾舞者都是Angle!

第7篇6

Arabesque:(阿拉贝斯克)芭蕾基本术语之一。是用一种叶片状的花纹图案命名。

Attitude:(阿蒂迪德)芭蕾基本术语之一。是芭蕾的一种舞姿姿态。

Adagio:(阿达若)芭蕾基本术语之一。指慢板,缓慢和安详的芭蕾动作。在课堂训练中专指控制部分的练习。

Aterre:(阿泰尔)芭蕾基本术语之一。脚在地面上所做的动作。原义为在地面上。

Allonge:(阿隆热)芭蕾基本术语之一。指芭蕾动作中具有延续,延长和伸展性质的动作。

Alaseconde:(阿拉瑟贡德)芭蕾基本术语之一。指二位旁腿伸展在空中的动作。原义为二位打开。

Aemble:(阿桑布莱)芭蕾基本术语之一。是基本的跳跃动作之一。

Balance:(巴朗赛)芭蕾基本术语之一。代有向左右,前后摇摆性质的动作。原义为摇摆。

Battement:(巴特芒)芭蕾基本术语之一。动作腿向前,旁,后所做的向外和收回的一些动作的总称。原义为拍打。

Ballotte:(巴洛泰)芭蕾基本术语之一。是基本的跳跃动作。

Battu:(巴蒂)芭蕾基本术语之一。某个跳跃动作脚部带击打。原义为击打。

Coupe:(库佩)芭蕾基本术语之一。一只脚在另一只脚前或后所做的切割动作。原义为切割。

Croise:(克鲁瓦泽)芭蕾基本术语之一。从观众方向看所有双腿交叉的动作。原义为交叉的。

Chae:(夏赛)芭蕾基本术语之一。是基本的连接动作之一。

Cou_de_pied:(库德皮耶)芭蕾基本术语之一。一种脚的位置。

Chaine:(谢内)芭蕾基本术语之一。在立起全脚尖或半脚尖上所做的像链子一样连续性的旋转。原义为链子。

Changement:(尚日芒)芭蕾基本术语之一。是基本的跳跃动作之一。

Demi:(德米)芭蕾基本术语之一。指某个动作的一半。原义为半个。例如:Demiplie.Developpe:(代弗洛佩)芭蕾基本术语之一。原义为发展、伸展。

Double:(杜勃亦)芭蕾基本术语之一。某个动作连续做二次。原义为双的。

Enface:(昂法斯)芭蕾基本术语之一。舞者面向观众站立。原义为向正前方。

Endedans:(昂德当)芭蕾基本术语之一。人身体或动作腿向里的转动。原义为往里。

Endehors:(昂德奥)芭蕾基本术语之一。人身体或动作腿向外的转动。原义为往外。

Entournant:(昂图尔囊)芭蕾基本术语之一。指一切在地面上做的加转身的动作。原义为在转身中。

Enlair:(昂莱尔)芭蕾基本术语之一。人身体或动作腿在空中所作的动作。原义为在空中。

Efface:(厄法赛)芭蕾基本术语之一。一切敞开式所做的动作。

Ecarte:(艾卡泰)芭蕾基本术语之一。

Echappe:(埃夏佩)芭蕾基本术语之一。两只脚在脚尖的基础上呈二位。

Emboite:(昂布瓦泰)芭蕾基本术语之一。一条腿跟上另一条腿,向另一条腿靠拢的跳跃动作。原义为跟上,夹起来。

Epaulement:(埃波尔芒)芭蕾基本术语之一。人身面向二方位或八方位站立,面部转向观众。原义为斜肩侧身。

Entrechat:(昂特勒夏)芭蕾基本术语之一。脚部交织式的跳跃动作。原义为交叉编织。

Fondu:(丰迪)芭蕾基本术语之一。

Frappe:(弗拉佩)芭蕾基本术语之一。动作脚在支撑脚的踝骨前后所做的勾脚和包脚的拍打动作。原义为拍打。

Fouette:(弗韦泰)芭蕾基本术语之一。形容把鞭子抽得很响的技术动作。原义为挥鞭抽打。

Fermee:(弗尔梅)芭蕾基本术语之一。一个动作结束时两条腿收至关闭的位置。原义为闭合的。

Saute:(索泰)芭蕾基本术语之一。小的跳跃动作。原义为小的跳跃。

Sionne:(西松)芭蕾基本术语之一。是由创造此动作人的姓氏所命名的术语。

Soubresaut:(苏布雷索)芭蕾基本术语之一。迅速、突然的跳跃动作。原义为惊跳。

Soutenu:(苏特纽)芭蕾基本术语之一。不变舞姿的动作。原义为保持位。

Tour:(图尔)芭蕾基本术语之一。人体的旋转动作。原义为转。

Tourlent:(图尔朗)芭蕾基本术语之一。人体的慢速转动动作。原义为慢慢的转。

Tourenlair:(图尔昂莱尔)芭蕾基本术语之一。人体在空中的旋转动作。原义为空中转。

Tombe:(通贝)芭蕾基本术语之一。人体重心从一条腿倒向另一条腿的动作。原义为倒重心。

Tempslie:(唐利叶)芭蕾基本术语之一。把一系列动作连接在一起的组合练习。原义为连接在一起的动作。

Tempsreleve:(唐雷勒韦)芭蕾基本术语之一。

故事讲述二人于舞会一见钟情后方知对方身份,二人秘密结婚后,茱丽叶的父亲强迫她嫁给有皇族血统的Paris,罗密欧因为意外杀了茱丽叶的表哥而遭到流放。最后二人为了在一起,茱丽叶先服假毒,计划醒来后就和罗密欧私奔。但因为负责告诉罗密欧茱丽叶假死消息的人未能及时传信,令罗密欧因为不愿独生而自杀。茱丽叶醒来发现罗密欧自尽,也相继自尽。故事以两个家族的和好结束。

二幕花园双人舞与二幕卧室双人舞:

在整场舞剧中,我仔细欣赏了双人舞部分。芭蕾舞中,双人舞是一种基本的程式化的表演形式。剧中有多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双人舞,时而激情时而缠绵时而哀怨。这些剧中人物的情绪都在舞蹈演员的肢体动作中得到了宣泄。一段段编排有致、富于意境的舞蹈,将两人浓烈的爱情淋漓尽致地强化和表达了出来。罗密欧与朱丽叶情到深处时的亲吻、罗密欧偷偷到朱丽叶的房间过夜的场景都在舞台上得到了表现

罗密欧独舞的跳、转、空中打击都表现了他沉浸在爱河里喜悦的心情,表达着他对朱利叶热忱的爱。由此发现,变奏独白中的技术动作常为表现主人公内心感受而设。二幕卧室双人舞中,arabesque、托举、转、倒身等等都充分表现两人的爱情已到难分难舍的境地了。

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戏剧描绘的是一对年轻男女为了恋情的理想而对阻挠他们结合的封建势力所进行的坚强抗争。在剧中,莎士比亚痛述了封建势力对恋爱自由的扼杀,痛斥了家族间世代所结下的无原则的仇恨,同时也赞颂了青年一代诚挚热烈、坚贞不屈的情感。该剧不管是音乐创作还是舞蹈编排都是一部经典的杰作,这里面无不透射出此剧难以抵挡的魅力,尽管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个悲剧,但它让人们体会到了艺术魅力。只要人们所需要的艺术继续发展,《罗密欧与朱丽叶》就将永存人们心中!

第5篇7

芭蕾主要分地面素质训练、扶把训练、脱把训练等基本训练方式,初次练习的你,最好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坐在地上做勾脚背的动作是第一次练习的你要做的动作,随后可以做盘脚压胯的动作,接著就是仰卧吸腿练习。当然,侧卧旁吸腿、俯卧后吸腿、腰部训练、仰卧前大踢腿也是你需要练习的动作。

这一部分的训练主要是锻炼你运动系统的软度、开度和力度的,并且是舞蹈训练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学习舞蹈的人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这三点能够运用自如才能充分地展示人体动作的幅度、线条和技巧,同时还能增强表现力和拓展表演领域。

这些动作可以帮助你打开肩部和胯部关节韧带,加强腰的柔韧性,增强腿部和后背肌群的弹性和力量。而且两腿因坐在地上而减轻了支撑人体体重的负担,可以充分伸展和拉长各部位的韧带。地面训练对於非舞蹈专业者来说收获较大,所以一定要先从地面训练开始。

扶把训练是指训练的时候扶著固定的物体进行的训练。常见的有擦地、半蹲、全蹲、小踢腿、划圈等动作。单腿蹲和小弹腿也是相当重要的训练动作,而大腿踢和压腿就是你经常在图片、电视或电影中经常看见的。练习的时候,你需要扶著训练场地专用的栏杆,将一条腿踢出,刚开始的时候可以低一些,以后要逐渐增高,直到踢过头顶,两条腿要交替练习。

压前腿、压旁腿、压后腿三种动作对於解决腿的软度、胯的开度和收胯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向前、向侧方、向后压腿的时候,也要从较低难度做起,否则可能会拉伤韧带和肌肉,欲速不达。

以上这套扶把训练是想保持理想形体和想拥有高贵气质的你,应该每天坚持的练习。当然,这些训练动作同时也是芭蕾中最基本的练习,它可以使你的脊柱、臀、脚踝、臂充满活力,培养你优雅和高贵的气质。

以上基本动作训练到位后,就要开始脱把训练了。与以上的动作相比,脱把训练是难度较大的训练。因为你要失去固定物体的帮助了,但这同时意味著优雅的舞蹈训练动作的开始。这些动作分为手位与脚位的训练,如手臂波浪形的舞动、脚做划圆等动作,而且还有以前做过的大踢腿,但是这次已经没有什麼可以支撑你了。与前面的训练相比,增加的练习有跳跃练习。小跳还可以分为一位小跳、二位小跳、五位小跳。中跳是随后的训练,主要以原地跳为主,分为一位中跳、二位中跳、单起双落方法和双起单落方法。最后就是大跳了。需要注意的是,你应该循序渐进才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以上离把基本功训练,是将臂、腿、弹跳等配合舞姿造型而组成的小组合,既能训练身体的基本能力,也调整了身体的基本姿态,并使其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到芭蕾中去。

最后的结束运动,其主要目的是调整呼吸和舒缓身体,所以也是你不应该忽视的训练动作。

芭蕾训练,主要以“开、绷、直、立”四大原则为审美观,使肩、胸、胯、膝、踝五大关节向外打开,以腿脚动作为主,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延长舞者肢体原有的线条,扩大运动范围及幅度,提高身体在运动中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培养高贵优雅气质也是练习芭蕾可以达到的目标,实际上,这样的贵族气派也是芭蕾兴起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芭蕾的著装要求

舞姿优美的芭蕾,著装有其特有的风格,体现著女性特有的优雅体形。但是需要提醒你的是,练功服绝不仅仅是为了美丽,每一件装备都是有其明确作用的。但在欧洲,传统习惯於女孩子著黑色紧身衣及粉色紧身裤袜。

就颜色而言,成人形体芭蕾对著装没有特殊要求。由於在练习芭蕾的过程中,过长的头发会影响视线,所以髻是比较实用的发型,这种发型还可以使头颈部的线条优雅清晰。

芭蕾专用软鞋是著装中最为特殊的了。一般来说,练功鞋通常用柔软的薄皮革或帆布制成。女孩子通常是粉色系列,而男孩子以黑色或白色多见。鞋子必须合脚,否则会影响练功。

第8篇8

音乐欣赏论文

------《天鹅湖》芭蕾舞剧欣赏

摘要:芭蕾舞在西方被称为舞蹈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它有着复杂的结构形式和特定的技巧要求。而芭蕾舞《天鹅湖》取材于神话故事,描述被妖人洛特巴尔特用魔法变为天鹅的公主奥杰塔和王子齐格弗里德相爱。最后,爱情的力量战胜了魔法,公主得以恢复为人身。《天鹅湖》也以其流畅舒展、典雅大方的特点展现了不一样的芭蕾舞盛宴。

关键词:芭蕾天鹅湖王子白天鹅

正文:

第一次看《天鹅湖》是通过网上查看记录视频来看的,当时并不懂其中所表达的意思,只是觉得里面有足够多的旋转,跳跃等连续动作。但后来查阅相关的介绍之后的特殊感触,以及舞蹈的节奏与背景音乐的节奏极致配合,整个芭蕾舞剧展现的流畅、大气都给我带了很深刻的印象。

在我的印象之中,我觉得整个《天鹅湖》舞剧中有两个片段最为经典:一部分片段是第二幕中的天鹅与王子的双人舞,这段双人舞细腻地表达了白天鹅奥杰塔从恐惧、提防逐渐到对王子的放心和信任,进而迸发爱情,以至热恋的过程,奥杰塔的独舞突出了她的悲剧色彩,她的舞姿越是优美柔弱,就越是凸现出她的孤独和动人。特别是超难度的旋转、凌空跃等动作都令大家耳目一新,同时在印象中,芭蕾舞主要是以女性表演为主,而男性大多数情况下是只是一个配角,来配合女舞者的表演,但是在这段舞蹈片段中,男主角王子的表演展示与强调了男性所独有的阳刚力量美,他的表演舒展自如,舞韵极浓。

另外一个很经典的片段则是四只小天鹅的舞蹈表演,在这一部分音乐轻松活泼,四只小天鹅整齐一致的舞姿,她们迎合着音乐,击脚跳跃、轻步行进,惟妙惟肖的表现了小天鹅的形象。

《天鹅湖》一共分为四幕,每一幕都表达着不同的意思:

第一幕雄伟的城堡里即将迎来王子齐格弗里德的20岁的生日,但王子的母后要求他明天去选一位未来的王妃,王子意识到不久就要告别自由自在的青春时期,忽然心情沉重,脸上的笑容消失。而欢宴散去之后,宾诺等四五个青年来邀王子狩猎。

第二幕可爱的天鹅成群结队地在湖面上滑行似地游动,这时,王子手持弓箭登场,当他以一只头戴王冠的天鹅为目标搭箭欲射时,那只天鹅在王子眼前变成了美丽的少女。王子聆听着这个公主倾诉着被魔法控制的不幸,由深深的同情逐渐转为爱慕。同时,公主告诉王子,要想解除魔法,必须有纯真的爱情。王子发誓,要在明天的成年庆典上宣布与奥杰塔订婚。但恶魔罗特巴尔德在暗地里窥视,露出狰狞的笑容。

第三幕盼望己久的王子的成年庆典,被邀请的贵族和达官显宦们云集在城堡的大厅里。订婚仪式即将要开始,但王子心中只有奥杰塔。不料恶带领黑天鹅出现,把欧迭尔变成奥杰塔的模样欺哄王子,王子因此被骗。王子与假奥杰塔起舞,并宣布订婚。白天鹅一直在窗外守望,她一声悲鸣,振翅飞去。继而雷鸣闪电,妖风袭来,恶魔罗特巴尔德与黑天鹅狂笑而去。王子始知中了计,持剑追赶。

第四幕奥杰塔和白天鹅少女们因王子的失策而永远失去重返人间的机会,无限悲伤。这时,手持利剑的王子奔来,跪倒在奥杰塔面前为自己的愚蠢请

罪,再度表达他对奥杰塔的爱,永矢不变,两人紧紧拥抱,血泪沾襟。恶魔罗特巴尔德出现,王子拔剑相迎,经过一场恶斗,终于杀死了恶魔。王子和奥杰塔为今生不能永久结合而悲恸,悲观之余,一同投湖,于是奇迹出现,他俩的伟大的爱情破除了魔法,白天鹅们重新还原为美丽的少女。

在剧中,优美的音乐、动人的舞蹈与凄美的故事始终让人无法忘记。《天鹅湖》里面的王子的纯真无邪朝气蓬勃的性格和形象在形体的变形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巫师冯·罗特巴尔幽灵一般的身影,冷峻、冷漠、冷酷的心理通过极富有个性的舞蹈和身段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白天鹅的热情奔放、圣洁与纯真、善良与美丽,在人们面前的骄傲,在王子面前的骄情,在巫师面前的骄横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直以来我都很钦佩里面的王子的敢作敢为,有责任担当以及同邪恶势力做斗争的精神,同时他和白天鹅的一起殉情更是让人觉得是一个有血有请的真男人,而这也应该是我们看完舞剧之后的最深刻的地方,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激励我们进步的榜样!

《芭蕾舞简史》考试卷

中学生芭蕾舞教案模板

跳芭蕾舞作文11篇

芭蕾舞的作文15篇

关于芭蕾舞的作文5篇

  • 下一篇:芭蕾舞作文(优秀范文)(精选8篇)
    上一篇:技术伦理学范例(3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