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讲话稿(精选8篇)
《善待》讲话稿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很荣幸能在庄严的国旗下发言。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善待地球,促进生态文明”。4月20日8时,也就是前天,四川省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已造成了上百人死亡。让我们共同为逝者默默祈祷的同时,也请我们记住今天,是第44个“世界地球日。”
地球,是浩渺宇宙中一颗璀璨的行星,是养育亿万种生命的摇篮,是我们人类的美好家园。地球只有一个,我们对这个星球上的生态系统有着永远摆脱不了的依赖性。我们需要地球源源不断的各类资源,需要足够厚的大气层,需要足够的水量和氧气来维持生命的存在。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之地,我们每一个人都理应爱护它、保护它、珍惜它。但是,工业文明对地球资源的贪婪,对地球环境的破坏,使我们地球母亲不堪重负。有人写过这样的诗句:“烟囱长成了森林,钢筋和混凝土切断了视线;我的瞳孔里就再没有了绿色。那天空的湛蓝呢,那海水的碧绿呢,那河流的清亮呢,那空气的爽朗呢?”更有资料表明,自1860年以来,全球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6摄氏度,目前世界上约有40%以上的人口面临水荒。全球12%的鸟类和25%的哺乳动物濒临灭绝,而过度捕捞已导致三分之一的鱼类资源枯竭等等。听着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不由使人担心我们人类今后的生存状况。善待地球,保护我们人类的家园,刻不容缓。
同学们,环保意识是现代人的标志。作为21世纪的主人,我们更要有时代责任感。心系全球,着眼身边,立足校园。我们美丽的学校----长郡梅溪湖中学是市政府倾力打造的“两型”示范学校,所有设施都体现出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理念。学校也一直把这个理念贯穿到了我们教育教学中。作为老师,我很高兴看到有些班级的同学们在去植物园春游时手中仍拿着垃圾袋,我也看到有些班级的“芯连心”活动依然在坚持,这是学习之余也不忘节约资源。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与我们绿色学校,绿色理念不和谐的现象。如:出了教室,出了寝室忘记关灯;破坏学校的公共财物;随意践踏草坪等,这些都是不节约资源,玷污生态文明的表现。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让我们用智慧净化生存环境,用良知阻止破坏环境的现象,用毅力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用热情传播环保的理念。所以,我提议,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在庄严的国旗下,请在场每一位同学右手握拳,高举过肩,跟我宣誓: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共创绿色校园、共建美丽中国。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善待》讲话稿篇2
各位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友善待人,和睦相处”。
同学们,友善待人,和睦相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们一生会碰到许许多多来自别人的“对不起”。有人不小心踩了你的脚;有同学无意地弄坏了你的书本;别人不小心将菜汤碰翻到了你的衣服上;课间同学们言谈中无意中伤了你……这些都需要你用友善的态度对待来自别人的“对不起”。要学会宽容、谅解别人,而不能心胸狭隘,更不可冤冤相报。那么,在我们生活、学习的这个校园大家庭中,应该怎样争当“友善”的使者呢?
首先,同学之间要相互信任。和睦相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能听取别人的合理建议。发现自己的意见和别人不同时,不要固执己见,强词夺理,要做到以理服人。不能给同学取外号,更不能讥笑和戏弄那些有生理缺陷的同学。不做只图自己快乐,而给别人带来痛苦的事。不传播一些不利于团结的话,更不能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
其次,同学之间遇到矛盾要坦诚相待,主动化解。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遇到矛盾,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能一味强调自己的理由,指责别人,更不能挥拳相向。
另外,同学们要学会乐于助人,关心他人。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学会换位思考。关心他人,也要选择适当的方式。一句温柔的话语,一个细小的动作,或是一封充满真情的书信,也许就能给别人带来宽慰。
有这样的一句格言:“你一天的爱心,可能带来别人一生的感谢”,就让我们用这句话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吧!我相信我们每位同学都会成为“友善使者”,愿我们的校园遍开友善之花!同时,我们也要把友善带到校外,带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在表达友善的同时也享受友善。“为别人鼓掌的人,也是给自己的生命交友”。同学们,伸出你的双手,永远为别人鼓掌,也为自己的生命加油。
《善待》讲话稿篇3
大家好: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友善待人”。
曾经读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少年在企图行窃时,被躺在病床上的一位女孩发现。女孩并没有报警,而是装作并不知道他是小偷,热情地邀请他与自己聊天。他们聊得挺开心。少年临走前,女孩用自己的小提琴为他拉了一首曲子,然后又把琴送给了少年。后来,当少年再去找女孩时,女孩因患骨癌已离开了人世,在她青色的墓碑上镌刻着“把友善奉献给这个世界,所以我快乐”。少年从此变了样,小女孩的友善和爱心,让他重新树立了自信,心中燃起了走出逆境的熊熊烈火!最终,昔日的少年成材了,在世界第一流的悉尼大剧院,他深情地拉起了悠扬的曲调——把它献给那位女孩。
听完这个故事,我在想:一次友善的交谈,一首优美的曲子,就这样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这不就是一种友善的力量吗?而且,力量如此之大。
友善是什么?友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友爱和睦,相与友善。还有人说:友善是一瓢纷洒在春天的小雨,使落寞孤寂的人享受心灵的滋润;友善是一汩流淌在夏夜的清泉,使燥热不寐的人领略诗般的恬静;友善是一把撑起在雨夜的小伞,使漂泊异乡的人得到亲情的庇佑。而在我看来,友善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学问,其实,友善地对待事物是需要方法的。
那么在我们学习生活的校园大家庭中,应该怎样争当"友善"的使者呢?
首先,同学之间要相互信任,和睦相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能听取别人的合理建议,发现自己的意见与别人不同时,不要固执己见,强词夺理,要做到以理服人。不能讥笑和戏弄那些有生理缺陷的同学,不做那些只图自己快乐,而给别人带来痛苦的事。不传播一些不利于团结的话。同学之间遇到矛盾要坦诚相待,主动化解。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遇到矛盾,要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能一味强调自己的理由,指责别人,更不能拔拳相向,动手打人。
另外,同学们要学会乐于助人,关心他人,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学会"换位思考";关心他人,也要选择适当的方式,一句温柔的话语,一个细小的动作,或是一封充满真情的书信,也许就能给人带来宽慰,在他人困难的时候要给予真诚的帮助。"你一天的爱心,可能带来别人一生的感谢",就让我们用这句话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吧!
同学们,我们都希望生活在友好、友爱的氛围中,希望自己的周围充满善意、善良、善举。营造这样一个人人心情舒畅,处处温暖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这就需要我们都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以友善的态度与同学相处,与家人相处。相信我们每位同学都会成为"友善使者",愿我们的校园遍开"友善之花"!同时,我们也要把友善带到校外,带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在表达友善的同时更多地享受友善。
同学们请记住:"为别人鼓掌的人,也是给自己的生命加油"!
谢谢大家!
《善待》讲话稿篇4
什么是善待呢?查查字典我们就能够明白,是友好的对待,也能够说是宽容,学会善待他人。那我们就来说说宽容,宽容是一种理解、体谅、尊重他人的品性修养,宽容是一种豁达的、进取健康的人生态度。善待他人就是要宽容他人、原谅他人的错误。当然,这种原谅也并不是毫无原则的。
那我们又为什么要善待他人呢?这样做又有什么好处呢?屠格涅夫说: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谁能说自我是不配、不需要宽容的呢?可见宽容别人既是宽容自我啊!下头我就来讲个故事,说说善待他人的好处。
春秋宋国国相子罕,为人宽厚,他家的南邻是一家鞋匠,其住宅的墙弯弯曲曲地伸到他的厅堂,子罕原想令其搬家。可是这家人在此干鞋匠多年,一迁走,买鞋的老客户就找不到新地址,鞋匠一家也就无法生活。子罕于心不忍,只好委屈自我。子罕家的西邻地势高,积水不停地流过他的屋房,既潮湿又不美观,童仆愤愤不平,子罕也不让计较。子罕的君子气度远播于外,楚国想攻宋,一听子罕的宽厚仁慈,于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宽容能征服人心,获得他人的敬重和爱戴。这就是善待他人的好处,仅因为子罕的宽容,仅因为他的善待,竟平息了一场战争,可见善待他人的力量有多大!
或许你此刻会问,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做到这点呢?下头我们就来说一说。善待他人首先就要做到宽容、原谅他人的过错,不斤斤计较,谅解他人的难处,多关心他人。其次,把别人当作自我,像关爱自我,保护自我一样去关爱他人。给予他人多一点的帮忙关怀,少一点冷言冷语,我想再冷漠无情的人也会动心的。做到了这些,我想就很不错了。
每个人都期望别人能够善待自我,不仅仅你需要,其他人也是一样,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自我先善待他人,再得到他人的善待。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得到他人的善待,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是多么完美!
《善待》讲话稿篇5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是“尊重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世界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就哭,你对它笑它便笑。你如何对待世界,世界就会如何对待你。只有尊重他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赢得他人的尊重。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应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谁也不可能离群索居,与世隔绝,每个人都要与他人相处。而尊重就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缩短人心的鸿沟。敞开心扉,用心尊重他人,使对方感到温暖、愉悦,你也会拥有许多许多的朋友,并体验到一种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唯有尊重他人,才能尊重自己,才能赢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
尊重他人不仅是人与人交流的基础,也是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它需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需要真诚坦白的品质。
尊重,是脸上一抹真诚的微笑;尊重,是在他人发表不同意见时的耐心倾听;尊重,是为别人付出的努力而真心鼓掌。上课认真听讲,是对老师的尊重;虚心请教问题,是对同学的尊重;受到别人帮助时的一句谢谢,打扰别人时的一声道歉,看见师长走来时的一句问候,都是尊重他人的体现。所谓“观其行而知其言,闻其言而知其行”,从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中,也能看出一个人道德素养的高低。
在屠格涅夫的《乞丐》中有这样一段话:“我”面对一个年老体弱、衣衫褴褛、肮脏丑陋的乞丐,并没有呵斥、鄙弃,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也没有掉头而去,而是“紧紧握住这只肮脏的手”道歉,“不要见怪,兄弟,我什么也没带,”——于是他也同样握住我那冰凉的手指。“没关系,兄弟,”他吃力地咕哝着,“这也多谢了。这也是施舍,兄弟。”
文中的主人公把乞丐看作人格平等的兄弟,他给予乞丐的不止是同情,也是发自内心的尊重。这样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大写的人。一个丧失了物质依靠的人,精神世界并没有崩溃,他同样渴求人们尊重,这的确能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关怀弱小,尊重每一个人,应该是一个社会文明、健康、进步的标志。
要想创造一个文明的社会,必须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明程度,而文明的起点就是尊重他人。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记住,“爱人者人恒爱之,重人者人恒重之”。做一个懂得尊重自己、更懂得尊重别人的人。
善待狗狗倡议书
善待生命作文
善待苦难高考作文
善待工作心得体会
《善待家园》教案
《善待》讲话稿篇6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珍爱生命、善待自我》。我知道:同学们大多会吟唱《祝你平安》,《好人一生平安》等祈祷顺利,祈祷平安的歌曲。我相信:同学们都曾用“平安、健康、幸福、顺利”等吉祥词语对父母、亲人,同学表达良好的祝愿。是的,安全重于泰山,它历来都是个人、家庭、集体、社会最基本的生命线,更是维系个人生活和集体稳定的最重要的保障线。
当前,学生中相继出现了不少的思想、心里、行为上的偏差而引发的伤亡事件,暴露出了当前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和行为上具有普遍性的安全隐患,一个个触目惊心、血泪交织的悲剧不能不叫人扼腕叹息、心有余悸,也更对我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
我们要关注的校园安全比较广泛,包含了人身、财产、心里、卫生等诸多方面,这些似乎停留在纸面上的内容,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谈到人身安全,我们马上联想到的是一些大学生伤亡事故。例如近期发生在广州珠海区某大学的一名大二男生在宿舍触电身亡;再远一点,海南某高校学生20xx年“五一”出游时在海南文昌月亮湾被海浪卷走身亡;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还有去年华师一研究生在校门外遭遇车祸身亡。也许没有太多血肉模糊,生与死只在一瞬间,但一个个花季生命的失去,无不让我们闻之变色,因为再平凡的生命也有她的宝贵价值,每个人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我没到过那些生命系于一线的事故现场,我不想过多重复这一幕幕人间悲剧,但我必须和大家分享一条准则,那就是:要培养安全意识,做到忆苦思甜,居安思危。学习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如果连生命都没有了,我们从哪儿谈学习呢?
“生命”一个多么鲜活的词语,“安全”一个多么古老的话题;“幸福”一个多么美丽的境界。同学们:一人平安,全家幸福;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具魅力。安全构筑了我们美好的家园,成为连接亲朋好友纽带,在安全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的麻痹和侥幸,在安全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必须要警于思、合于规,慎于行,必须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必须要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
《善待》讲话稿篇7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友善待人,和睦相处》。大家都知道,《三字经》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友善包容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不仅留下许多脍炙(KuàiZhì)人口的诤言,而且流传下来许多佳话。
在这里,我要给大家讲一个"六尺巷"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安徽省桐城县。据记载,清代康熙年间,安徽桐城人张英中了进士,后来当了宰相。有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老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看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桐城老家人收到信后,立即主动把墙往后退了三尺。邻居吴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后退三尺。这样,张吴两家各退三尺,加起来就是六尺,两家的巷子成了有名的"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
有句歌词唱得好:"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友善是人际交往中必须具备的道德规范,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友善待人,和睦相处",那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心灵都会充满阳光,我们的校园就会更加温馨、幸福、充满阳光,我们就会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们要有颗真诚的心。尊重老师,团结同学,待人真诚,不能欺负和侮辱同学,不做那些只图自己快乐、而给别人带来痛苦的事情。不说一些不利于团结的话,更不能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
我们要有颗宽容的心。俗话说,牙齿和舌头也会打架。我们从不同地方聚到一起,生活在一起,产生点摩擦是正常的,但是矛盾发生后,要学会忍耐、包容、体谅他人,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能斤斤计较,要相互谦让,主动化解矛盾。
我们要有颗善良的心。我们每个人都会可能遇到不如意、不顺心的事,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我们要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有时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鼓励的手势,也许就能给人带来宽慰和释怀。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老师们都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一首《同桌的你》,唱出了同学之间的美好记忆,也唱出了同窗的深厚情谊。同学们,相聚就是缘分。我们的友谊就像一棵种子,需要用真诚和宽容来"播种",用平等与尊重来"护理",用信任与奉献来"浇灌",她会慢慢长高长大,把这个校园装扮得更加美丽、更加和谐、更加迷人!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善待》讲话稿篇8
各位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珍爱生命善待自我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
我知道,同学们大多会吟唱《祝你平安》、《好人一生平安》等祈祷顺利、求报平安的歌曲;我相信,同学们都理解“平安是福”、“平安是金”等话语所包含的对生命的思考;我断定,同学们都曾用“平安、健康、幸福、顺利”等吉祥词语对父母、亲戚、同学、朋友表达过良好的祝愿。是的,安全重于泰山,它历来都是个人、家庭、集体、社会最基本的生命线,更是维系个人享受生活和集体保持稳定的最重要的保障线。
前些日子,我国的某些地方先后发生了一些重、特大安全事故;一些中小学甚至是高等院校也相继出现了学生因思想、心理、行为上的偏差而引发的伤亡事件,暴露出了当前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和行为上具有普遍性的安全隐患。直到今天,不少单位和家庭仍无法走出重大损失和失却亲人所带来的痛和悲。那一个个触目惊心、血泪交织的悲剧不能不叫人扼腕叹息、心有余悸;那赋予个人的只有一次的极其脆弱的一旦消逝就永不再来的生命多么需要我们用心呵护!同学们: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生命至上,安全为天;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在安全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麻痹和侥幸,在安全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必须要警于思,合于规、慎于行。必须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必须要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
也许不少同学会认为,安全只是指身体的安全甚至是肢体的健壮和不受杀害。认为只要自己的肢体健全、行动自如那就叫安全。诚然,这确实叫安全,但这决不是安全的全部。我认为,即便是一个具有健全的体格的人,如果他的思想道德水平低下、明辨是非能力不强,糊里糊涂攀兄弟、结姐妹,既有拉帮结派之嫌,又有醉翁喝酒之意;如果他不明不白逞义气、惹事端,不但喜好随波逐流,而且希望出点乱子;这表现出来的就是思想上的安全问题。有了这样不安全的思想,要平平安安地一辈子做好人,那是很难的。即便是一个具有健全体格的人,如果他沉溺于不良书刊和网络游戏,天天吸、处处吸,甚至课堂上忍不住要走神思之想之;深夜里忍不住要越墙泡吧熬个通宵;如果他过早地迷失于少男少女的缠绵悱恻,无端寻愁觅恨、疯疯傻傻、痴痴狂狂,甚至争风吃醋结恩怨,冲冠一怒为红颜。这表现出来的就是行为上的安全问题。有了这样不安全的行为,要踏踏实实地读好书,一帆风顺地读到头,那也是很难的。
无论是人身安全还是思想安全,亦或是行为安全,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结果的残酷性。交通事故,游泳溺水事故、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事故,课间游戏追逐打闹偶发事故轻者可以伤及体格,重者能够危及生命;它们造成的后果是残酷的。可是思想道德的残缺、行为方式的越轨比体格不健全更可怕,臧克家先生在《有的人》一诗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我想,那些失去健康的精神追求、迷失正确的人生方向、空有一架活着的躯体行尸走肉的人不就是思想残缺的产物吗?这种“产物”充其量只能是没完没了地吸取消化父母亲血汗的机器,只能成为社会发展长河中的废物,甚至成为危害社会发展的危险物。生命如此,何其残酷!
各位老师、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由亲情、道德、责任、义务等等所交织的密切的关系当中。因此,个人就不仅只是个人。每一个人的现在都与未来相连,每一个人的自身都与家庭相连,每一个人的荣辱都与整体相连。为了个人的成长,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这荣辱相伴的整体,让我们共同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做个好人。只有好人,一生才能平安;祝愿好人,一生平平安安。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