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的意义范例(3篇)
幼儿心理健康的意义范文篇1
一、创设良好环境
良好的环境少不了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同组成,形成合力,开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是生态环境中学前教育系统的支柱,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起着导向作用。幼儿园环境包括实物环境、心理环境、语言环境等多层次、多侧面的环境。它们是按照教育目的为幼儿提供有新颖性、启发性和引导性的设备、材料、玩具、物品等,在调整环境时,也要经常丰富、补充和更替交换设备、材料、玩具、物品,以激发幼儿求知好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满足幼儿操作、探索的心理需要,促进幼儿与物质环境之间有益的相应作用,为幼儿园的全面发展服务,使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个幼儿感到安全、欢乐,被尊重,为集体所接纳,自尊、自信,获得成功,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变化。
如:新小班幼儿对亲近的人有强烈的情感依恋,与之分开时,会经过或多或少的分离焦虑。表现为经常哭闹一阵,部分幼儿看到别人哭他也哭、别人笑他也笑,情绪不稳定。这时我们为幼儿准备了一些色彩鲜艳、材料轻软、安全的布娃娃、绒毛小动物等玩具,在教室里贴上幼儿与家长的照片,开设多个“娃娃家”活动区等,将教室装扮成家的样子,在日常活动中经常抱一抱、摸一摸、亲一亲幼儿,帮幼儿穿衣服、脱鞋子,拍着幼儿睡觉,以动作、表情等各种方式向幼儿表示亲近和,增强幼儿自身的安全感和对教师的信任感。教师们互相尊重,相互配合,共同营造温暖、关爱的良好环境,使幼儿身心需要不断得到满足,情绪越来越好。
幼儿园还应该主动与社区沟通,优化社区的教育环境,使幼儿从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环境中,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家庭是幼儿赖依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家庭环境的教育功能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要切实办好家长学校,向家长们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他们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社会、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三大主要环境。学校环境健康,而家庭环境不好,也是不能说幼儿心理发展有了健康的环境。因此要想幼儿心理健康,除了教师努力外,家长也同样需要努力。当前许多家长由于种种原因,对“心理健康”、“心理卫生”等概念十分陌生,而幼儿心理健康工作,在许多方面需要家长的长期配合和支持。因而对家长宣传心理方面知识就变得必要了,再者幼儿和父母呆的时间长,只有父母懂得心理健康知识,才能注意自己的言行,进而给小孩心理施以健康的影响。所以说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是满足幼儿需要,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
二、发挥游戏功能
人的心理是在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游戏是幼儿的生命,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活动。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就能发挥增效作用。游戏是合群性的养成、独立性的培养的极好手段。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有意义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该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我们归纳为三个原则:游戏的功能性原则、儿童需要原则、针对性原则。我们依据三大原则灵活采用一些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角色游戏、体育游戏等,解决了幼儿希望能像周围成人那样参加各
种各样的社会生活与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之间形成矛盾。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对其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有意义的。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可以充当爸爸、妈妈、孩子等各种角色,教师适时地参与游戏,引导幼儿模仿爸爸去买菜、妈妈给孩子喂饭、爸爸妈妈一起带着孩子去公园等,既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发展了幼儿语言,又使得幼儿心情愉快。在《我找到了小猫》游戏中,幼儿扮成各种小动物,帮助猫妈妈找孩子,在教师的指导下,“小动物”将在不同地点找到的小猫送到家里,并高兴地告诉猫妈妈自己是在哪里找到小猫的。当猫妈妈对“小动物”表示感谢时,“小动物”愉快地表示不用谢。它培养了幼儿为别人着想、助人为乐和礼貌待人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各项活动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教师要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经验及个体差异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选择适合的活动内容,并认真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物质材料准备和知识准备。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为幼儿营造平等、宽松、支持的心理环境,多用鼓励的方法,因人而异地指导幼儿,使幼儿表现得自信、主动,容易获得成功。
其次,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的发展。幼儿受认识水平影响,自我评价能力不高,常依赖于成人的评价,幼儿学习评价主要通过成人正确评价的示范。教师要广泛搜集幼儿在幼儿园、家庭中有关发展的信息,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儿,客观、具体、明确地评价幼儿。如:利用入园、离园、家访、开放活动等时间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情绪、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及时肯定幼儿的优点。日常活动时经常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和同伴在哪些方面有进步,对幼儿的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引导幼儿少与别人比,多与自己比,既指出他优秀的地方,又要指出他的不足,使幼儿能正确地自我评价,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幼儿心理健康的意义范文
我们知道,不同的健康教育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不完全相同,即使同一名称的活动,如果目标定位不同,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也会有差异。这里以笔者和部分幼儿园教师正在研究的健康教育活动为例加以比较、分析。
例1活动名称:酸甜的水果(小班)
原定目标:
1、知道各种水果的名称,喜欢吃水果。
2、能根据水果的颜色将水果分类。
修改目标:
1、认识常见水果。
2、能够自己剥香蕉和橘子,喜欢吃多种水果。
修改理由:原目标1中“知道名称”这一要求太狭隘,实际上幼儿若能真正说出水果的名称便意味着幼儿对水果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有了整体认知,因此“认识常见水果”比“知道各种水果的名称”要贴切;原目标2的提法司空见惯但不太适宜,因为许多水果的表皮不是单色的,小班幼儿为此常常左右为难,犹豫不决。有时按水果形状(并不标准的几何形状)分类也会出现类似问题,因为“分类”必须以事物的典型特征为线索。
修改价值:只有遵循幼儿心理发展的实际和事物的实际,才能开展有效的教育,牵强附会的“领域整合”不足取。
例2活动名称:蛋宝宝的衣服(中班)
原定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禽蛋。
2、喜欢吃各种有营养的蛋,愿意同时吃蛋黄和蛋白。
3、学习用蛋壳拼图。
修改理由:原目标1形同虚设,因为活动中幼儿无法体验吃了禽蛋是否”有益于身体健康“;而“剥蛋壳”不仅为活动预设了操作环节,更重要的是这是幼儿应该掌握的基本生活技能;“用蛋壳拼画”则关注到健康教育领域与美术教育领域之间的整合。
修改价值:避免了幼儿无法亲身体验却要幼儿有所感受时常常出现的说教;体现了幼儿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的理念,提倡幼儿从小做力所能及的事;自然地预设了领域整合内容。
例3活动名称:食物的旅行(大班)
原定目标:
1、知道食物所经过器官的名称和顺序。
2、初步了解消化器官的功能,并能理解“磨”“蠕动”“进入”“送到”“排出”等动词用在各消化器官的含义。
3、能用肢体动作表现食物消化的过程,体验奇妙的乐趣。
修改目标:
1、初步了解主要消化器官的名称和功能,并能理解“磨”“蠕动”“排出”等动词的含义。
2、能随音乐节奏用肢体语言表现食物消化的过程,体验游戏的快乐。
修改理由:原目标1难度过大,既无实现的可能,也无实现的必要;目标2的修改注意到了健康教育活动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修改价值:幼儿健康教育不是小学生(甚至中学生)健康教育,幼儿的接受程度以及教育的必要性是确定教育目标的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有节奏的肢体语言能让幼儿感受到健康教育原本就是身体美和艺术美的统一。
二、幼儿健康教育与其他各领域教育的关系分析
从以上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健康具有自身特定的目标体系。修改后的目标就是较为典型的健康教育目标,这些目标是其他任何一个领域的教育目标都无法完全替代的。由于目前我国幼儿健康教育理论研究还十分薄弱,实践中常常出现幼儿健康教育活动目标定位不当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实践中有以“幼儿体育”替代“幼儿健康教育”的现象。这里就“幼儿健康教育”与“幼儿体育”的关系作一梳理。
首先,从概念来看,幼儿体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幼儿体育包含幼儿身体保育和幼儿身体锻炼,狭义的幼儿体育是指通过发展幼儿的动作增强幼儿体质的身体锻炼活动。幼儿健康教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提高健康认识,改善健康态度,培养健康行为,保持和促进健康的教育活动。幼儿健康教育是广义的“幼儿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帮助幼儿获得基本的健康常识、形成健康态度、养成健康行为作为主要任务,与狭义的“幼儿体育”共同构成幼儿身心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即身心保健与身体锻炼。
其次,从学科发展的历史来看,“体育”几乎一直包含“健康教育”。中外历史上许多教育家往往在论述“体育”时谈及“健康教育”,比如,瞿葆奎主编的《教育学》文集第5卷《体育》内容中包含健康教育;斯宾塞在《教育论——智育、德育、和体育》中也对儿童的吃、穿、用脑时间、生活作息制度、身体健康与心智发展的关系等作了阐释;小原国芳将体育称为“健”的教育,认为体育包含运动与保健。
再次,从相关学科或专业来看,“体育”与“健康教育”又呈现并列关系。医学专家所说的“健康教育”与“体育”在内容上没有任何交叉,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出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但在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别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不等于“体育+健康教育”,其理由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不能也不可能单独承担在学校教育中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全部教育活动和所有课程的基础上突出健康目的的一门课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织编写。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6)。可见,基础教育新课程设置仍然将体育与健康教育作为两门课程来看待,只不过认为两者具有“健康第一”的相同内涵。
最后,从近年幼儿园课程改革来看,幼教界将幼儿园教育内容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及艺术五大领域,隐含“健康教育”包含“体育”这一思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作了这样的选择。笔者以为,幼儿体育与幼儿健康教育虽然都将各自的终极目标定位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但就实施的基本原则、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和对幼儿发展的基本作用而言,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对于广大幼教实践工作者而言,《纲要》带来的启示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即要重视幼儿的身心保健教育,也要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幼儿的体质,即保健和锻炼并重。由此可见,只重视幼儿体育却不重视幼儿安全、营养等方面的保健教育,只重视日常生活中有碍健康的突发事件的补救处理却不重视开展具有前瞻性和系统性的促进健康的教育,只重视通过“健康课”教给幼儿健康知识却不重视通过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随机教育及时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等,都是无益于幼儿健康教育取得成效的表现。从理念到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指南。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31
幼儿心理健康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健康促进;知识;综合干预;儿童保健服务
【中图分类号】G479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17(2010)10-1245-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1]。但是,当今社会不少家长片面地重视知识教育,忽视了对幼儿的品德、意志、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2],幼儿身上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许多健康问题。健康相关行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般而言,年龄较小者可塑性较大[3-4]。作为幼儿园,从小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并形成健康行为,对幼儿长大后自觉选择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舟山市于2007年5月启动了创建“健康促进幼儿园”工作,选择某幼儿园开展了以“预防伤害”为切入点的“健康促进幼儿园”试点,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研究对象为舟山市2所机关幼儿园的幼儿及其家长,这些幼儿的家长大多数(80%以上)为市、区级机关及其下属单位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干部,文化程度大多数(85%以上)为本科以上,收入相近,具有可比性。1所幼儿园作为实验组,另1所幼儿园作为对照组。
基线调查时实验组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有效回收问卷273份,有效回收率为91.0%;其中小班126人,占46.1%,中班59人,占21.6%,大班88人,占32.2%;对照组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有效回收问卷270份,有效回收率为90.0%;其中小班129人,占47.8%,中班76人,占28.1%,大班65人,占24.1%。终末调查时实验组发放调查问卷280份,有效回收问卷261份,有效回收率为93.2%,其中小班121人,占46.3%,中班74人,占28.4%,大班66人,占25.3%;对照组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有效回收问卷271份,有效回收率为90.3%;其中小班121人,占46.3%,中班74人,占28.4%,大班66人,占25.3%。经χ2检验,干预前后被调查人数和构成比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在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前及干预后1a多,调查幼儿园幼儿及其家长对伤害的认知及其行为的改变和伤害发生情况。调查问卷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由家长回答,另一部分由家长询问孩子填写。伤害的判定:伤害后需要家长或教师进行简单处理;或到医疗单位诊治,诊断为某一种损伤;或需要因伤请假0.5d以上(包括0.5d);或必须由家长、教师对受伤者进行紧急处置和陪护[6]。
1.2.2干预措施幼儿园成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开展全园培训,在教师和家长以及幼儿中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组织全园开展以“预防伤害事故”为切入点的教学、游戏活动,在养成教育中渗透健康的理念,如带领孩子参观消防中队,开展“我是消防好宝宝”消防逃生演习;托班幼儿开展“喊妈妈”教育活动,知道在紧急情况下会“喊妈妈”、“喊救命”;小班幼儿进行“我的小手”语言教学活动,通过对小熊的手受伤的事例进行讨论,了解怎样做才能保护自己的手不受伤;和家长一起学习剪纸,掌握正确使用剪刀的方法等;开展亲子活动,潜移默化指导家长预防伤害方法;进行主题为“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家长育儿经验文章评比,家园携手,共同探索“预防幼儿伤害”的最佳途径。
根据每年度“健康促进幼儿园”工作的计划安排,制定“预防幼儿伤害事故”的教学工作目标、内容及措施。各班每周有1~2个健康教育活动,托、小班每个活动时间为10~15min,中、大班为20~25min。尽管幼儿因为自身的原因有发生伤害的可能性,但是很多是由于成人的疏忽、教育的缺失等因素造成的[7],因此,特别加强了对幼儿家长的培训与沟通。在每学期4次以上的家长参与的健康教育活动中,家长参与的兴趣很高,健康教育课的参与率达90%以上,亲子活动的参与率达100%。
1.3统计学分析把有效的调查问卷利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幼儿伤害事故发生率和家长相关技能掌握情况比较“你的孩子近1a内出现过伤害事故吗?”实验组干预前后回答“是”的报告率分别为60.8%(166/273)和46.0%(120/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终末调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家长“预防幼儿伤害”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幼儿触电后应怎样处理”实验组干预后略有进步,对照组反而退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幼儿预防伤害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妈妈给我吃的药很甜,不生病的时候也可以吃?”和“绿灯亮了可以走人行道?”2个问题,实验组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退步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在幼儿园开展预防伤害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家长和幼儿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降低幼儿的伤害发生率,已为其他类似研究[8-9]所证实,也为有关学者所赞同或倡导[10-11]。一些学者对一些问题也进行了干预,如营养[12]、口腔卫生[13]等,但目前大多数幼儿园并没有建立长效机制,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本研究表明,对照组幼儿园虽然平时也开展健康教育,但由于工作不系统、不规范,时断时续,各项指标忽上忽下,不稳定。而“健康促进幼儿园”是一个能促进并保护幼儿健康的场所[14],实验组幼儿园各项指标都呈明显进步或持平,说明创建“健康促进幼儿园”可以对幼儿和家长的健康教育持续进行,值得推广。
4参考文献
[1]杨柳.让孩子走在“安全”世界里.幼教新视野,2009,28(3):38.
[2]盖兰英.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新校园:理论版,2009,154(8):148.
[3]唐纳德•斯图沃特,孙静.健康促进学校模式.中国健康教育,2004,20(3):243.
[4]马晓.健康教育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
[5]张健忠.杭州市幼儿家长对幼儿健康教育的认识、态度和需求.浙江预防医学,2007,19(3):74.
[6]林艳,王虹,刘筱娴,等.深圳市社区儿童意外伤害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4):4804.
[7]赵凌华.增强幼儿自我安全防护教育的实践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6(12):77.
[8]温世平.防止幼儿园儿童意外伤害的研究.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6,28(12):303.
[9]王芳芳,叶广俊,王燕.幼儿园儿童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干预实验研究.中国妇幼保健,1999,14(10):324.
[10]吕爱玲.关注幼儿关注健康:幼儿园健康教育实施新思考.科教文汇,2009(12):96.
[11]江平.健康教育在托幼机构中的作用.中国妇幼保健,1995,10(5):283.
[12]汤永,徐英,陈雁,等.在幼儿园开展营养教育的研究.中华儿童保健,1994,2(3):210.
[13]高蓓,娄有世.在幼儿园中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前后结果的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9(1):50.
-
心理健康知识教育范例(3篇)
心理健康知识教育范文篇1[摘要]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
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方法范例(3篇)
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方法范文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建议岩土工程勘察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不论是在体制还是在勘察方法、计算机辅助软件、勘察报告编制等各方面工作都有了较..
-
心理学基本常识范例(3篇)
心理学基本常识范文关键词:高中物理意志力日常学习考前复习物理在高考理科综合中占很大比例,对于考生而言,物理这门课程也是影响高考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诸多考生在面对高中..
-
关注食品安全的意义范例(3篇)
关注食品安全的意义范文食品安全(food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倍诺食品安全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
-
计算机网络安全培训范例(3篇)
计算机网络安全培训范文[关键词]高职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体系改革[作者简介]许丽婷(1974-),女,江苏徐州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讲师、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网络与..
-
临床医学专业学科评估范例(3篇)
临床医学专业学科评估范文关键词:系统化处方评估;药学干预;处方质量近年来,我国医疗服务质量逐步提升,人均寿命均延长。但因医药业发展速度过快,导致临床药品的应用无法保证其安..
-
雕刻时光范例(3篇)
雕刻时光范文篇12011过得真的是很快,还没等来及眨下眼,就到了岁末印象里刚刚过了圣诞节元旦怎么就还剩下2周就要到春节了。我曾说过喜欢冬天因为外界的寒冷自己才可以包裹的..
-
化学研究基本方法范例(3篇)
化学研究基本方法范文篇1关键词:宪法,宪法学,社会,价值,体系一。宪法现象与宪法学宪法学是研究宪法现象产生、存在与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作为法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