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奥数数学日记字()(整理6篇)
小学生奥数数学日记300字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量了我的书桌。爸爸说先用尺子量出书桌的长和宽。我发现书桌长80厘米,宽50厘米。然后爸爸问我书桌的面积是多少,我马上就想到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书桌的面积是80×50=4000平方厘米。通过测量,我学到了新知识,真开心!
小学生奥数数学日记300字
有一天,我们在数学课上学习了怎样计算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老师说:“三角形和梯形的计算并不难,就是后面有一个除以二。”
晚上,我回到家做第二天的数学作业,看到有长方形等图形,我就看也不看的直接写答案,心想:“反正这些都是我学过的图形。”当看到三角形梯形时,为了计算方便,我就把公式和除以二分开写。写着写着,我就心不在焉了。
第二天,数学老师评讲作业,我心想:“老师肯定把我放到好的一堆上。”可老师发晚了一大堆作业本,却没有我的名字,老师说:“这里有一个同学,他写三角形和梯形的答案时,有的除以了二,有的却没除以二。”不用说,这肯定就是我的本子啦!后来妈妈看了我的数学作业说:“鸣非,你以后写三角形和梯形的时候,就把公式和除以二一起写,不要图方便。”我听了妈妈的话,就把公式和除以二一起写。
结果第三天,老师说:“熊鸣非同学写得真好,他的三角型和梯形都除以了二!”我听了,心里像吃了蜜糖一样甜。
“在计算图形面积的时候,不除以二的,就不除,要除以二的,就连同公式一起除。”这就是我计算图形面积的金钥匙。
小学生奥数数学日记300字
今天,我在数学的世界里进行了奇妙的探索。早上,我坐在书桌前,准备完成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其中有一道题目特别吸引我: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8厘米、6厘米和5厘米,求它的体积和表面积。
我首先计算了体积。根据公式V=长×宽×高,我将数字一个个相乘:8×6×5,得出结果是240立方厘米。想象着这个长方体的空间,我感到数学真的很神奇,能够用简单的数字表达出形状的容量。
接着,我计算了表面积。公式是A=2×(长×宽+长×高+宽×高)。我仔细地将所有的可能组合加起来,然后乘以2,得出结果是236平方厘米。看着这个结果,我突然意识到,原来长方体的六个面展开后,竟然有这么大的面积。
在解题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小困难,比如在计算过程中数字弄错,或者忘记乘以2。但我没有放弃,而是耐心地检查并纠正了错误。这个过程让我明白,数学需要细心和耐心。
晚上,我和爸爸一起用积木搭建了一个长方体模型,将今天的数学知识应用到了实践中。看着自己搭建的模型,我对长方体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数学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它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今天的数学日记记录了我学习数学的点滴,也见证了我解决问题的成长。我期待在数学的道路上,能够有更多这样的探索和发现。
小学生奥数数学日记300字
今天,我和妈妈去菜市场买菜。我们买了2斤西红柿,每斤3元;1斤排骨,每斤25元;还买了5斤大米,每斤4元。妈妈给了摊主100元,摊主找给妈妈33元。我在心里算了算:2×3+25+5×4=6+25+20=51(元),100-51=49(元),摊主找错钱啦!我赶紧告诉妈妈,妈妈和摊主说明后,摊主重新找给了我们49元。数学可真有用,能让我们不被忽悠!
小学生奥数数学日记300字
今天,我在数学作业中遇到了一道有趣的题目,它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解题的乐趣。
题目是这样的: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老师要将他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至少有4人,多有6人。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我首先想到的是,如果每组4人,那么可以分成40÷4=10组。接着,我考虑5人一组的情况,结果是40÷5=8组。然后,我尝试6人一组,结果是40÷6≈6.67组,但因为不能有分数的组,所以只能分成6组。
但是,题目要求每组至少4人,多6人,这意味着我还需要考虑混合分法。我可以先分出一些6人组,剩下的学生再分成4人或5人组。例如,我可以分成6组6人,剩下的8人可以分成2组4人。经过一番思考,我找到了好几种不同的分法。
在解题的过程中,我感到非常兴奋,每找到一种新的分法,都像是发现了一个小秘密。我也意识到,数学不仅仅是计算,更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需要我们动脑筋,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案。
晚上,我向爸爸妈妈展示了我的解题过程,他们也对我的发现表示赞赏。数学让我感到快乐,我期待着在数学的世界里发现更多的奥秘。
小学生奥数数学日记300字
今天,我在做题时被一道应用题给难住了。这道题的题目是:小华今年3岁,今年爸爸26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我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妈妈回来了,我就请教妈妈。妈妈帮我分析:根据这个题目的条件可知,今年爸爸和小华的“年龄差”是26-4=24(岁)。再根据“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这一关系,画张图试试。我们俩就开始画了起来。
画了图之后,我马上明白过来了:他们俩过了几年后,“年龄差”还是24岁。再根据差倍问题的解法求出几年后小华的年龄,用几年后小华的年龄减去2岁,就可以求出中间经过了几年了。
解是:26-2=24(岁)
24÷(3-1)=12(岁)
12-2=10(年)
答: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
妈妈又让我验算一下,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不是小华的3倍。
(26+10)÷(2+10)=36÷12=3
耶!我答对了。看来做题先得画图,画了图就能就一目了然了。
-
小学奥数思维练习题(整理3篇)
小学奥数思维练习题1、小明有10本书,小红有6本书,小明给小红多少本书后,两人的书一样多?2、河里有一行鸭子,2只的前面有2只,2只的后面有2只,2只的中间还有2只,共有几只鸭子?3、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