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德尔的复活》优秀批注选

daniel 0 2021-03-06

《亨德尔的复活》优秀批注选

《亨德尔的复活》优秀批注选


董筱涵:肉体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但灵魂的火花与璀璨的文化却可被后人传承,读经典正是继承领略先贤的不朽传奇,也许这是一种力量的叠加吧!
张思怡:茨威格将亨德尔荣耀的一生归功于上帝的旨意,但是这世界上有没有上帝,我们也无法用科学来解答。我们也可以把他理解为自由意志,人类精神。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历史人物,他的才华卓尔不群,他的意志常人难及,他的谦逊又让他把一切赞美奉献给上帝,给自己的信仰。亨德尔的使命是把自己的意志与思想灌注于音乐,从而将自己的救赎转化为他人的救赎。《弥赛亚》对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进行着洗礼,永不停歇的传递着喜乐。
陈柏衡:当一个执着的,视工作为生命的音乐家灵感彻底枯竭的时候,是音乐家最黑暗,最煎熬的时候,对于亨德尔来说,丧失了灵感就是丧失灵魂。当他在苦苦追寻一个灵感却无法得到,这比死去更加痛苦,这种黎明前的黑暗,比任何挫败更加来的痛苦,在我们的心学大师王阳明身上也有所体现,在阳明先生大彻悟前一个夜晚,他的脾气也是异常暴躁,整个人像是吃了火药桶,终于才顿悟。在黎明前,在成功前,肯定会经历一场难以忍受的失败,无数人在黑暗中摸爬滚打,最终熬下来的,必将看见开阔的天地。
宋艺多:“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世界给予亨德尔太多的挫折,但他没有沉沦,他没有堕落,他以自己坚强的意志,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让他的名字在历史长河中永垂不朽!没有人的生活是容易的,每条走向成功的道路必定有那一颗颗绊脚石,唯有一路披荆斩棘,不甘堕落,才能创造出奇迹,夺得成功!
吴止境:亨德尔的昏迷使他的仆人绝望地埋怨,在发泄的语言中却隐隐道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真相。对每个坏人的抱怨,都体现了仆人对亨德尔的崇敬,强调亨德尔是个天才;同时都真实无比,侧面反映出当时天才被冷落。其实天才能够崭露头角,是得益于时代的公正。纵使才华横溢如亨德尔,若时代黑暗,还是无人会欣赏,可见社会体制公平的重要性。而在生活当中,每一次被欣赏都应感激太平社会;同时想想亨德尔,我们也要努力保社会公平,保证每一个天才都不会被遗落,再也不会出现如亨德尔的悲剧。
周杭:命运玩弄人于股掌之中,一位音乐大师从脑中风中奇迹般恢复。落魄之际,他读了一个诗稿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从而创造出了传世巨作《弥赛亚》。最后,命运如神主宰生一样将他仅剩的意志也主宰死了。他就是亨德尔,他是用灵魂在创作,他肆无忌惮地享受生的乐趣,只有用生命去创作的东西,才值得别人用敬畏的眼光去欣赏!
董良凯:亨德尔在得知自己中风以后,甚至在未来都可能无法创作后,他并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一心想着恢复健康,向死神大胆地挑战,向命运拔刀相向,就像海伦·凯勒一样。到这儿,就算他没有恢复也是一代豪杰了。但是他却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活生生把不可能化为了可能,他是令人敬佩的!
欧阳寒栎:亨德尔这个濒临死亡之人,却在音乐的鼓舞下,重获新生。由此可见他对音乐的热爱,他的复活与音乐息息相关,如果不是因为他将他的所有都奉献给了音乐,音乐也不会让他重获新生,这是他的自我救赎。
黄紫妍:敬佩的是亨德尔用3周时间眠不休全身心投入创作《弥撒亚》中, 接着昏睡不醒, 然后胡吃海喝。这是专注的力量!
诸葛心怡:《弥赛亚》是一个怎样的演奏啊,那是一种把你从泥塘里面解救出来,让你重新来过,发光放彩,让你为了自己的使命,奋勇之前。我在不断的反思自己,为什么连克服小困难的勇气都没有呐。若我附身在亨德尔身上,我应该不会对自己充满信心,而是满满的负能量。不会砥砺前行的我,在那个道德沦丧的社会会落到什么下场。但是我却被亨德尔的精神而感动了,你若坚强到底,上帝一定不会给你一个太差的结局。
汤涵:像亨德尔这样的音乐家们很多都是一样,尽管一次次向命运低头,但从未向命运屈服!这篇文章也就是想告诉我们生活是永远打不败那些勇敢镇静的人的!你破茧成蝶逆流而上之时,也便成为了人类群星当中最闪耀的那颗。待你复活,天耀世界。
项星宇:亨德尔经历了两次死亡和复活。在他52岁这一年,他右半身瘫痪后,这意味着什么?不能写乐谱,无法按琴键,如同梦游症患者般的存在,这是他第一次死亡。是的,对于音乐家来说,无法进行创作就是等同于死亡!因此医生建议他去泡温泉,他每天泡九小时滚烫的温泉,僵硬的躯壳始终无法改变他不朽的精神,他的意志战胜了病魔,奇迹般的让自己的身体恢复了正常,他复活了!但是,他在不到一年时,他又一次倒下了。这次,他不再是肉体的死亡,他的心死了!他讨厌活着,他的大脑再也创造不出美丽的乐曲,如同干涸的泉水。这一次,伟大的上帝拯救了他,他创作出《弥赛亚》的清唱剧洗涤他的灵魂,让他再次复活,心灵的复活。
胡航名:五十二岁、亨德尔的人生正值壮年,却经历了人生的低谷;债台高筑、中风、右半身瘫痪……一般人看来,这已经是灭顶之灾;亨德尔却没有被打到,而是重新振作起来:通过温泉治疗,奇迹般地痊愈;又写出了清唱剧《弥赛亚》,各利双收,获得了重生,他最终也名垂青史。面对困难,我们不可放弃,而要坚强地面对它,坚持原则,终会胜利。
吴宝源:我敬佩亨德尔的持之以恒,他没有为自己的失败而放弃,虽说情绪的低落,但这也足不影响他与生俱来的能力。他总抱以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这些挫折,总相信未来是一道美好的风景,只不过取决于自己是否努力,是否吃过苦。人生也如此,在未来的任何阶段,我们如果像亨德尔一样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它,失败总会被我们踩在脚下。即使倒下了,也不要放弃。抱以美好的幻想并去努力实现它,终有一日你会闪耀夺目,熠熠生辉。
章馨月:生活是暴风雨,而音乐则是他心中的灯塔。在音乐的创作中,他找到了自我,找回了自信,看到了生活裂缝里透进来的阳光,重新变得乐观。他用音乐表达自己闷在心中已久的想法,他的字里行间,每一个音符中都饱含激情,虽然这只是属于他一个人的孤独之乐。他曾经是个病人,因他得以康复,他曾经是个囚徒,是它解救了他。他的虔诚,对音乐的热爱,足以抵掉他的易怒情绪和负债累累。这样看来,他已经成功了。
张文博:作为一名作曲家,韩德尔在53岁时因为中风而被击倒,但是他没有就此气馁,而是积极的去治疗。医生曾说他的病状十分难以治疗,他在中风以后并没有承认自己已经失败,他还有活下去的信心。而正是这种意志创造了违背自然规律的奇迹。在别人看来的奇迹,其实是他自己的信心和意志力所造就的。奇迹降临在了他身上,他的病症无影无踪,而他获得了新生。
江涵:亨德尔为了活,为了自己的创作,精神上的支持使他战胜了肉体的疼痛,“他还要生活,他还要创作”,“为了生命,为了狂野的生之欢乐”,正是这种顽强的意志力,让他无视医生的不超过3个小时的告诫,坚持在“热浪蒸腾的浴池长达九小时”,最终创造出奇迹,“挣脱死神致人瘫痪的桎梏”,恢复了健康,并立即精力充沛地投入创作,写出一系列的歌剧与清唱剧。
张晨晔:医生让他泡热水不得超过三小时,可是他泡了长达九个小时。与死神大胆的挑战,从不能走路到拖着脚步自己走路,再到能活动右臂,都是他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取得的胜利。让人更能感受到生活不易,以及要珍惜生命。超人的毅力迫使顽疾出现奇迹,这是肉身上的复活,是精神上的磨砺。
陈颢雪:在医生们都认定亨德尔的身体无法承受长时间的温泉的情况下,亨德尔没有认命。为了理想,为了信念,他的身上爆发出了常人所不敢想象的力量。这种力量,更是震撼了读者。“三个小时”与“九个小时”的对比,更是突出了亨德尔的毅力。他没有被那毁灭性的打击所动摇,也不相信自己已经失败。他还要活下去,还要创作。正是这种活下去的信念与他的毅力,创造了违背自然规律的奇迹。
李思哲:两次的复活,音乐的魅力,来自灵魂深处的音符,用虔诚的心灵创作的音乐,都不得不使我为之震撼。仿佛心情在随着亨德尔的一呼一吸之间而变化,完全处于了他的精神世界之中,崩溃,绝望,愤怒,不安,狂喜,平静,这一种种情绪,织成了他的一生。
李国耀:医生在前文也说了要痊愈除非是奇迹出现,而奇迹就真的出现了,这并不是因为其他什么,而是因为亨德尔对创作的热情和对“不朽”的追求。为了艺术,他甘愿堵上生命,去实现梦想,这不正是现在年轻人们所缺少的追逐梦想的勇气吗?
吕康瑞:在这伟大的创作家弹起这伟大的乐曲时,连当时大英帝国的国王也站起身来倾情合唱。由此可见,这首曲子是多么伟大!这就是震撼世界的《弥撒亚》!他曾经崩溃,绝望,愤怒,不安,狂喜,然而又平静,这一种种情绪,织成了他伟大的一生。换句话说,是他在上帝的指引下活出伟大的自己罢!
陈赫:当亨德尔的身体完全恢复时,他表现出了对管风琴特别的虔诚。他重回教堂,进行了一番激昂的演奏。作者以第三人称的角度,运用动作描写,比喻,反衬等多种修辞手法,体现出了亨德尔的欣喜若狂和对健康的渴望。而在这一番短暂的庆祝以后,亨德尔马上又开始忙碌的工作。更加体现出亨德尔对音乐的热情,和对工作的一丝不苟。体现出了亨德尔的高尚品德。
倪维轩:结尾用亨德尔无法永生的躯体来反衬他创作音乐的永恒,体现弥撒亚的珍贵,他虽然不是永生的,但他用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体现了生命的意义。
吴端睿:是什么让亨德尔在“死亡”后再一次“复活”?是什么让亨德尔在思想陷入了沉寂后却又创造出了绝世佳作?——是希望与梦想。是它们拯救了在绝境中的亨德尔,将他从绝望的深渊拉回来。是它们支撑的着亨德尔的意志,让他先后两次创造奇迹。所以,梦想与希望是多么的重要啊。就如孔子说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杨礼涛:正如海明威所说的:“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无法演出,以及人们的冷淡,批评家的指责,以至于自己所创做出的歌剧失败,以至于他的内心,他的意志力,他的坚强全部崩坏,消失,这时的他几乎可谓是“死”了比重病时更为严重,几乎无法医治。这也说明了一个人即使外表已破烂不堪,已垂危,但只要他的心灵,他的意志仍坚强,他就是在坚强的活着;若他的心灵,他的意志已被击溃,及时他有多么强大,多么精神,但他也是奄奄一息,如患重疾了。
林熙玲:对一个人来说,信仰是他努力坚持的动力,是他遭受痛苦时的安慰,还是他热爱世界的心。信仰可以拯救一个人,让他重新“复活”,改变人生轨迹。亨德尔在对上帝的信任下,突然在一瞬间闪耀出万丈光芒。
王赫:生活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却是自身的消极态度与精神。亨德尔或许没有活下去的希望,但他的耐力、他的毅力,却是战胜自己、战胜死神的最好的武器。健康和死亡本没有区别,有了敢于向死亡挑战的精神,自然便会健康起来,便如亨德尔罢。
李一诺:这是激动人心的瞬间,伟大的音乐家亨德尔在大病一场后,拾起了文稿,也找回了创作的灵感,涅槃重生!亨德尔陶醉在这音乐创作之中,为这创造之语衷心震撼。“跳”这一动作写出了亨德尔的激动,兴奋,痴狂,一种近乎着魔的状态。此外,这段文字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歌词比作上帝给予的回答,比作诸天之上天使的呼唤,比作松涛流水之声,极其形象地写出了歌词的圣洁、庄严、灵动。这声音如流水一般,在人的心灵中柔柔缓缓地流淌着。而亨德尔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打开了天门,打开了创作灵感的大门。在这一瞬间的摩擦中所诞生的灵感,使亨德尔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复活了!
倪子凝:我不知道他在读这部歌剧时,心中是怎样的思绪,或许是一种清远悠长的共鸣,像石子一颗,投进他许久未起波澜的心湖,探寻到心底最深处的回音。那是久违的音乐灵感啊!亨德尔的手微微颤抖,奇迹终于再次降临在这个幸运之人的身上。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亨德尔黑暗已久的天空,终于在这一天守得云开月明。
  • 下一篇:读《我只欠母亲》有感
    上一篇:推荐一本书:《狼国女王》读后感
    相关文章
    1. 第一场雪

      第一场雪第一场雪
      作者:朝阳市双塔区胜利小学三年7班 宋鑫阳

      下雪啦!下雪啦!这可是今年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啊!(开篇表达了看到下雪的欣喜,为全文奠定基调)

      你看,洁白的雪花像一个..

      daniel 0 2021-03-06 10:01:01

    2. 阳光公园

      阳光公园阳光公园
      吴静雯

      周末,妈妈带我到阳光公园游玩。我的心里特别高兴。

      一进阳光公园的门口,就看见一片石林,石林里的石头各式各样,像老人,像蘑菇,像冰淇淋……

      穿过石林,..

      daniel 0 2021-03-06 10:01:00

    3. 娃娃鱼

      娃娃鱼娃娃鱼

      魏宇博 今天,我在电视上了解和认识了一种动物——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我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它。娃娃鱼是西栖动物,它的皮肤非常光..

      daniel 0 2021-03-06 09:35:59

    4. 神奇的睡莲

      神奇的睡莲神奇的睡莲李怡菲我家附近有一个小池塘,里面开满了芳香扑鼻的睡莲。有粉的,非常娇嫩;有白的,晶莹剔透;有桃红色的,非常妖艳……真是鲜艳夺目、色彩缤纷!一天清晨,我来到池..

      daniel 0 2021-03-06 09:35:58

    5. “刀片王”李老师

      “刀片王”李老师李学谦

      李老师最大的特点是瞪眼,眼光一扫过来被他瞪上一眼就如同身体被一把锋利的刀捅到,异常痛苦。
      这把锋利的刀真不是吹出来的。这不,我同桌搞小动..

      daniel 0 2021-03-06 09:20:08

    6. 我家是个小小“动物园”

      我家是个小小“动物园” 我家是个小小“动物园”
      我家有四只动物,有“老虎妈妈”、“大象爸爸”、“孔雀姐姐”,我呢?就是一只调皮捣蛋的猫啦!而我们的家是一个小小“动..

      daniel 0 2021-03-06 09:20:08

    7. 当蜜蜂飞入教室

      当蜜蜂飞入教室李衍锦
      上课时,老师说要开窗通风,于是我们将门窗都打开,呼吸着新鲜空气。突然,窗外飞进来一位“不速之客”——一只带着尖针的蜜蜂。
      全班女生都吓坏了,有的吓得躲..

      daniel 0 2021-03-06 09:18:00

    8. 做重阳糕

      做重阳糕厉振翔
      近了近了,秋天的脚步近了。是谁驾着祥云在俯视人间?你看他左耳上盘着一条蛇,右肩上扛着一柄斧,看起来威武极了。噢,他就是秋神蓐收!
      蓐收舞动巨斧,带出一阵风。秋风..

      daniel 0 2021-03-06 09:17:59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