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读后感 5篇

daniel 0 2021-05-01

《流浪地球》读后感 5篇

《流浪地球》读后感一


电影《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短篇小说,小说首次发表于杂志《科幻世界》2000年第7期。
小说中,科学家预测400年后太阳将在一次氦闪时发生剧烈爆炸,地球同时会被汽化。为了生存,人类达成共识,决定向外太空恒星际移民。分歧在于移民的方式,“飞船派”主张建立象上海或纽约那么大的飞船生态系统,去寻找新的行星家园。“地球派”主张,带着地球一起,向距离4.3光年的半人马座比邻星移民,这是最近的、也是当时人类的技术条件能够达到的恒星。最终“地球派”胜出,但“飞船派”也不甘心失败。其实,小说中还有另外一派,即质疑400年后地球将毁于太阳爆炸的预测,不妨把他们称作“质疑派”。
“地球派”的人类逃亡计划分为五步:第一步,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转动;第二步,全功率开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第三步,在外太空继续加速,飞向比邻星;第四步,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转,掉转发动机方向,开始减速;第五步,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人们把这五步分别称为刹车时代(42年)、逃逸时代(约几十年)、流浪时代Ⅰ(加速、滑行,1800年)、流浪时代Ⅱ(减速,500年)、新太阳时代(泊入新恒星轨道,100年)。整个移民过程将延续100代人,2500年时间。
小说中的“我”出生在地球刹车时代结束、逃逸时代开始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380年,距离科学家预测的太阳氦闪剧烈爆炸还有20年。
“我”生活在一个剧烈变化的、高度不确定性的时代,人类地球停止自转、加速到逃逸速度,首先极大改变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面临很多前所未有的灾难。而即将逃离太阳系,开始地球的流浪过程,整个人类都将真切地处在高度不确定的、漫长的流浪旅途中。从400年前人类集体探索文明延续之路开始,整个社会观念也在发生着剧烈的改变。
“飞船派”和“地球派”的分歧固然都有其科学的依据,然而我们又不能不想到背后价值观的不同。如果建飞船,抛开科学的问题不谈,在伦理上首先要问,谁能够上飞船?无疑只有少数人,绝大多数人将留在地球,与之共同灭亡。如果这样说觉得距离还是有点远,那无妨再拉进一点,把“飞船派”想像成“美国优先”,把“地球派”想做“人类命运共同体”,感觉是否更切近些呢?其实,还可以再拉近些。《新周刊》上有篇文章里说:“刘慈欣曾明确提到过,自己是个‘飞船派’,用发动机推动行星进行星际旅行这样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近20年前发表的那篇小说中还提到了很多其它社会观念的变化,耐人玩味。从小说中摘录如下:
关于教育。“我”的时代,“学校教育都集中在理工科上,艺术和哲学之类的教育已压缩到最少,人类没有这份闲心了。这是人类最忙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做不完的工作。很有意思的是,地球上所有的宗教在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人们现在终于明白,就算真有上帝,他也是个王八蛋。历史课还是有的,只是课本中前太阳时代的人类历史对我们就像伊甸园中的神话一样”。
关于爱情。“在这个时代,人们在看四个世纪以前的电影和小说时都莫名其妙,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当看到男女主人公为爱情而痛苦或哭泣时,他们的惊奇是难以言表的。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倒了一切,除了当前太阳的状态和地球的位置,没有什么能真正引起他们的注意并打动他们了”。
关于生存机会的分配。“古代曾有过一个伦理学问题:当洪水到来时,一个只能救走一个人的男人,是去救他的父亲呢,还是去救他的儿子?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提出这个问题很不可理解。(逃生时)当我到达中心广场时,看到人们已按年龄排起了长长的队。最靠近电梯口的是由机器人保育员抱着的婴儿,然后是幼儿园的孩子,再往后是小学生……我排在队伍中间靠前的部分。爸爸现在在近地轨道值班,城里只有我和妈妈,我现在看不到妈妈,就顺着长长的队伍跑,没跑多远就被士兵拦住了。我知道她在最后一段,因为这个城市主要是学校集中地,家庭很少,她已经算年纪大的那批人了”。
关于生育权。“由于环境的严酷,法律规定每三对新婚配偶中只有一对有生育权,抽签决定。加代子(‘我’的妻子)对着半空中那几万个点犹豫了半天,点了中间的一个。当那个点变为绿色时,她高兴得跳了起来。但我的心中却不知是什么滋味,我的孩子出生在这个苦难的时代,是幸运还是不幸呢?那个官员倒是兴高采烈,他说每当一对儿‘点绿’的时候他都十分高兴,他拿出了一瓶伏特加,我们三个轮着一人一口地喝着,都为人类的延续干杯”。
关于核心价值。“你听着亲爱的,我们必须抱有希望,这并不是因为希望真的存在,而是因为我们要做高贵的人。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明天把这话告诉孩子。”
小说中最让我感到惊悚的是发生在逃逸时代结束,流浪时代开始时的一场叛乱。地球刚刚逃离太阳系,人们期待的狂欢并没有发生,躁动不安的情绪却在潜滋暗长,因为有人通过观测发现太阳似乎并没有发生预测中的变化。“一个可怕的说法像野火一样在全世界蔓延”,太阳爆发是一个谎言,编造谎言的人是为了建立独裁帝国。于是,叛乱在各大洲爆发,人民群起响应。最后5000多名“地球派”,包括:联合政府的主要成员、负责实施地球航行计划的星际移民委员会的大部分,和那些最后忠于政府的人,全部都以被“冻毙”的方式判处死刑。紧接着,太阳氦闪爆发了,“50亿年的壮丽生涯已成为飘逝的梦幻,太阳死了”。…人类带着地球,开始了流浪时代。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之冻毙于野。不知道刘慈欣在2000年时是否知道这句话,不过在小说中“地球派”还是被冻毙于野了。
最后,说几句电影《流浪地球》吧。给我的感觉用一句话总结就是,震撼人的视觉和心灵。震撼人的视觉是美国大片经常能给我的感觉,只是能震撼我心灵的似乎不多。一个说中国话的人很难听懂美国的脱口秀,一个说英语的人应该也很难听懂中国的相声和诗词。“懂”需要有整个的文化背景做基础,所以我觉的《流浪地球》是中国人的大片。

别等到太阳快熄灭,才驾驶地球去流浪 ——《流浪地球》读后感二


这是一段长达两千五百年的漫长旅程。
这是一场一百代人奔向新家的大迁徙。
这就是刘慈欣大作《流浪地球》故事。
故事从刹车时代讲起。经过四十二年的努力,人类让地球停止了自转,这四十二年就叫刹车时代。此前的时代,叫前太阳时代。故事的叙述者——“我”就出生在刹车时代结束的时候。
四百年前,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太阳将在一阵大爆炸——科学的名称叫“氦闪”——中熄灭,地球也将瞬间汽化。为了逃离,全人类成立了联合政府,启动了大逃亡计划,方案是建设12000多个行星发动机,把地球推离太阳系,航向比邻星,让地球成为比邻星的一颗行星。
人类的逃亡分为五步。人们把这五步分别称为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1(加速)、流浪时代2(减速)和新太阳时代。
地球起航之前,“我”作为小学生,和老师同学一起进行了一次环球旅行。我们看到了高达一万一千多米的行星发动机,还看了可怕“日出”。在这个逃命的年代,一切以前美好的东西或者消失,或者变得可怕了。
就在起航时,爷爷去世了,弥留之际他反复念叨着一句话
啊,地球,我的流浪地球啊……
这句话全书一共出现了三次。第二次是“我”在面对微弱的阳光纽约曼哈顿无人居住的摩天大楼群时;第三次出现在全书结尾,地球航出了太阳系时。它每次出现,都包含着人类对失去过去家园的不舍等深情。
借助木星的引力,地球加速到了逃逸速度,彻底摆脱了被太阳爆炸汽化的命运。这时,却发生了一场可悲的叛乱。
一群人通过观测,发现太阳和四百年没有什么变化。人们开始怀疑当初离开太阳系是一个阴谋。于是叛乱席卷全球。叛军们推翻了联合政府,将最后的5000名高官和科学家们赶上海面冻死。一个小时后,太阳“氦闪”爆发了,水星、火星、金星化为一缕青烟。如果地球没有离开原来在太阳系的轨道,命运也是一样。可惜了,人类的精英们只差一个小时,就能看到预言成真了!
事实面前,人类沉默了,继续开启地球发动机,执行流浪计划,向着新家进发。

流浪地球·读后感三

熬夜看完了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心里很是触动,所以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故事背景设定太阳四百年后会发生一次大爆炸从而走向毁灭,爆炸产生的能量会在瞬间将地球蒸发。
人类为了生存想要在四百年的时间内逃出太阳系去最近的恒星,但是如何去又成了一个问题。有人说应该抛弃地球建造宇宙飞船过去,但是问题是最近的恒星周围没有行星,有行星的恒星又太远以人类的技术无法建造足够支撑其到达的生态系统。
因此人类选择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在地球上建造发动机,人类搬进地下城市,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加速,地下城市遭受岩浆的不断侵袭,跨越小行星带时无数小行星的撞击,地球终于到达逃逸速度,脱离了太阳系。
但是太阳却没有如期发生爆炸。
不少人开始重新观测太阳,发现太阳的数据同四百年前并没有什么区别,愤怒的人民感觉被政府骗了。太阳还是那个太阳,地球却已七零八碎满目疮痍,人民开始质疑政府以至于叛变夺取发动机的控制权,想要重新回归太阳的怀抱。
当人们处死流浪地球计划的政府人员的时候,太阳却爆炸了,随太阳粉碎的还有人类回归的希望。愤怒的人民变得沉默,带着地球开始继续流浪。

故事梗概大致如此,但是令我震撼的却不仅仅是刘慈欣的想象力,也不仅仅是作者硬科幻的水平如何之高,而是在科幻背后所展现出来的人文情怀。
文中科幻仅仅是作为背景,人类的感情才是重点。当地球第五次加速接近近日点时,社会上人心惶惶,很多人都觉得地球马上就要被太阳吞噬了,甚至有人自暴自弃,爬上地面,想着现在被蒸发也比忍受着毫无希望毫无未来的黑暗生活要好。
但是男主的父亲却告诉自己的家人:我们必须抱有希望,这并不是说希望真的存在,而是因为我们要做高贵的人,在以前一个高贵的人需要有金钱、权利等等,但是现在,他只需要抱有希望。
这是整本书给我感触最深的地方,越是在绝境中,越要抱有希望,这才是人类高贵之所在。

当男主参加运动会雪橇项目,一个人开车在冰封的太平洋上奔驰时,放眼望去一片黑暗,连星星的光芒都不复存在,他甚至无法感受到自己正在移动,感觉自己就像一颗粘在黑暗这块幕布上的小颗粒,无依无靠,动弹不得,孤独就像一个大手将他紧紧攥住,他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家园,未来一片灰暗,强撑的希望在这孤独的黑暗中也一点点熄灭,这种绝望令人难以忍受。

最后还想分享一下我自己胡思乱想强行带入的一点想法。
我觉得这本书描述的可以转化成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人成长到某个阶段总会意识到自己无法在父母跟前过一辈子,必须要出去闯荡,去流浪,去打拼,就像太阳系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了,那人类只能迈向宇宙。
出发前必须想明白的一个问题就是究竟是带着父母给予我们的资源、人生经验、做人道理之类的上路还是把自己当成一张白纸,在社会上自己闯荡?
但是即使你选择了后者,父辈对我们的影响却早已深入骨髓,难以磨灭,我们只有接受父母给予的一切才能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就像人类逃离太阳系也必须带上祖祖辈辈生活的地球。
当我们终于踏上社会,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可能会在某个深深地夜晚,在遭受社会的打击之后,回想起父母,回想起家,想到父母的怀抱,家的温暖。于是,回家便像一颗种子深深的扎入我们的思想当中,经历的磨难越多,受的委屈越大,这颗种子越是破土发芽茁壮成长,就像逃离太阳系之后的人类遥望仍然安静祥和的太阳一样。
终于有一天我们鼓起勇气想要放下社会上的一切回家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真的已经回不去了。我们终将一个人孤独的流浪在这大千世界,就像地球流浪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一样,出发了,就再也回不了头了。

当然,纵使宇宙无边、社会黑暗,还是要抱有希望,万一就碰到新的太阳(另一半)了呢?

唉,扯完这一大段,真的觉得刘慈欣都要打人了,感觉就像那些红学家,简直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红楼梦,红楼梦生万物一样,啥事都能扯到红楼梦,所以我也就是给大家安利下这本书,据说同名电影都在拍了,大家就是看个乐呵就好。

最后,Long may the sun shine!

《流浪地球》读后感四:人性与生存


一部短篇小说,花了1个小时看完的,读书笔记之前已在「微信读书」上发布。今天同步到微信公众号上,方便自己回看。

该读书笔记主要以摘抄小说上的内容,部分内容加上个人的小思考为主。

以下是读书笔记:

《流浪地球》与《三体》有明显不同的一点就是,里面没有主要人物,或者说主要人物就是“我”。

小说主要讲了三个世纪前天体物理学家计算出大约四百年内太阳将会发生氦闪爆发,到那时太阳系适合居住的类地行星将会被全部炸毁,其他类木行星将会改变形态和轨道,为了人类的延续,建造了上万个地球发动机(以岩石作为燃料)逃离太阳系,朝向需要经过两千五百年才能到达目的地的比邻星。

1
“我问小星老师地球发动机是如何把岩石做燃料的。”

“重元素聚变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现在给你们讲还讲不明白。你们只需要知道,地球发动机是人类建造的力量最大的机器,比如我们所在的华北794号,全功率运行时能向大地产生一百五十亿吨的推力”

思考:觉得把岩石当燃料这个想法很疯狂,但又是迫不得已,造成的后果是,许多山峰随着地球的飞行在逐渐消失。

2
“刹车时代刚刚结束,其对地球的影响已触目惊心,地球发动机加速造成的潮汐吞没了北半球三分之二的大城市,发动机带来的全球高温熔化了极地冰川,更使这大洪水雪上加霜,波及到南半球…...我们乘上一种叫船的古老的交通工具在海面上航行。”

思考:船已成了古老的交通工具,这里想到《三体》里的丁仪,200年前的人苏醒后还能在大学教物理。

3
“我小时候第一次看日出也很紧张的,但看过一次就好了……怎么会一样呢?你在电视上看蛇和看真蛇一样吗?”

思考:日出和日落他们眼中已经成为吓人的东西。

4
“人类的逃亡分为五步:第一步,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转动,使发动机喷口固定在地球运行的反方向;第二步,全功率开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第三步,在外太空继续加速,飞向比邻星;第四步,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转,调转发动机方向,开始减速;第五步,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人们把这五步分别称为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I(加速)、流浪时代II(减速)、新太阳时代。整个移民过程将延续两千五百年时间,一百代人。”

5
“真是个小天才,记忆遗传技术使这样的小娃娃成了平常人,这是人类的幸运,否则,像地球发动机这样连神都不敢想的奇迹,是不会在四个世纪内变成现实的。”

思考:在那样的环境里,时间是很宝贵的,于是有了记忆遗传技术。

6
“每个人都在不顾一切地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这也没有什么不好。”爸爸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呵,忘了告诉你们,我爱上了黎星,我要离开你们和她在一起。”

“这是谁?”妈妈平静地问。

”我的小学老师。”我替爸爸回答。我升入中学已两年,不知道爸爸和小星老师是怎么认识的,也许是在两年前那的毕业仪式上?

“那你去吧。”妈妈说。

“过一阵我肯定会厌倦,那时我就回来,你看呢?”

思考:那时没有心思去思考其他问题,连同爱情也是一样,这也许也是为什么刘慈欣不在这部小说里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原因吧。

7
“百米高的巨浪正在滚过夏威夷,也将滚过各个大陆。但有另一种震动更吓人,仿佛有一只巨拳从太空中不断地击打地球,在地下这震动并不大,只能隐约感到,但每一个震动都直达我们灵魂深处。这是流星在不断地击中地面。”

思考:这里描写的是地球在经过小行星带时众多岩石跌落地球的场景,震动的描写很形象。同时,我也想起早几年前《2012》世界末日这部电影,同样也有夏威夷的场景,只是那时的夏威夷被地球内的喷射出的岩浆所掩盖。

8
“三年以后,空中的撞击尘才有所消散,人类终于最后一次通过近日点,向远日点升去。在这个近日点,东半球的人有幸目睹了地球历史上最快的一次日出和日落。太阳从海平面上一跃而起,迅速划过长空,大地上万物的影子在很快地变换着角度,仿佛是无数根钟表的秒针。这也是地球上最短的一个白天,只有不到一个小时。当一小时后太阳跌入地平线,黑暗降临大地时,我感到一阵伤感。这转瞬即逝的一天,仿佛是对地球在太阳系四十五亿年进化史的一个短暂的总结。直到宇宙的末日,它不会再回来了。”

9
“离开木星后,亚洲大陆上一万多台地球发动机再次全功率开动,这一次它们要不停地运行五百年,不停地加速地球。这五百年中,发动机将把亚洲大陆上一半的山脉用做燃料消耗掉。”

10
“我看到一个小女孩,举起一大块冰用尽全身力气狠命地向一个老者砸去,她那双眼睛透过面罩射出疯狂的怒火。”

“拥挤在围着您转的一粒小石头上,竟敢预言您的末日,我们怎么能蠢到这个程度!一个小时过去了,海面上那些反人类的罪犯虽然还全都站着,但已没有一个活人,他们的血液已被冻结了。”

“太阳氦闪爆发了。《我的太阳》的合唱寡然而止,岸上的十几万人呆住了,似乎同海面上那些人一样,冻成了一片僵硬的岩石。”

思考:这里是小说里面最令我心情复杂的一个片段,不知活着的那些人看到这五千死去的人随着太阳氦闪的爆发时是怎样的心情。

《流浪地球》读后感五

今年的春节贺岁档特别热闹,似乎大家对《流浪地球》又有格外的期待,基于大刘的获奖小说改编,又是大刘本人监制,预告片看起来科幻感极强,确实有点开启中国科幻元年的感觉。
于是我先去把原版小说看了,是一个大概两万字的短篇小说,一个小时以内就能读完。But,看完小说,再看电影预告片,我反而有那么一点点担忧。

大刘在科幻小说中经常会融入对人类文明的思考,很多时候都在暗示人类“好了伤疤忘了疼”,《三体》是个很好的说明,《流浪地球》中也不例外。小说中一方面描写了地球在准备流浪的过程中遭遇到的各种困难,想想看一个星球停止自转会带来哪些影响;一方面灾难面前总会有不同意见,主战主和也好,变革保守也好,地球派飞船派也好,这些矛盾和冲突在不一样的环境下又衍生了质疑和谣言,当然最后可能还有死亡。伴随着死亡的,是“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格言。
所以严格来说,小说中并没有多少英雄主义的刻画,没有罗辑,没有云天明,也没有程心;就是一个第一人称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慨,带着一丝无奈。但是看了电影预告片,似乎更加强调了英雄主义,感觉更像是一部灾难片,而不是纯粹的科幻片。这是第一个担忧,对故事本身的担忧。第二个是大刘在小说中的脑洞开得很大很有逻辑,有一些极端的环境(如木星压境)和科幻的机械,在电影中该如何去表现才能符合预期呢?这是第二个担忧,关于画面的。

不过好在,短篇小说改电影总好过长篇小说改电影,可以发挥更多内容,并且大刘亲自监制,可能还会加上小说发表后一些新的想象。毕竟小说是在2008年面世的,这十年时间里大刘有了新的作品,有了新的想象,我很期待他把新的想象和脑洞,也放在《流浪地球》的改编电影中。
最后表明立场,电影我仍然是推荐的,肯定也是会去看的,看完之后可以再交流一番。
如果觉得好看,不妨点一下“好看”?
  • 下一篇:生命之花灿烂在孤独的旅途上——读《自在独行》有感
    上一篇:读《非常小男生和 小女生》 之
    相关文章
    1. 西瓜 朱俊皓

      西瓜 朱俊皓西瓜 朱俊皓

      今天范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大大的西瓜。

      它的外皮像青蛙的外壳,还像一件迷彩服,这个西瓜又大又圆像一个大篮球一样。

      用手摸起来是凉凉的,很光滑,范..

      daniel 0 2021-05-01 20:24:12

    2. 家乡的桃树作文400字

      家乡的桃树在乡间,有一片我和父母经常去的桃树林,道路的左边和右边分别生长着完全不同的桃树。左边的桃林桃花开得特别漂亮,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站在其中让人陶醉。微风下,一阵阵香..

      daniel 0 2021-05-01 20:16:11

    3. 跨越百年的美丽读后感500字

      跨越百年的美丽读后感昨夜,一场春雨,使得万事万物平添无尽清润的欢喜。一溪涓涓细流的春水,趟过一树一花开的门前,一抹嫣然不语的笑意,隐匿下光阴不老的故事。在《跨越百年的美丽..

      daniel 0 2021-05-01 20:16:10

    4. 美丽的园博园作文400字

      美丽的园博园我美丽的家乡泰州,由多种多样的公园。而我最喜欢的还是最大的一颗明珠:园博园公园。春天,五彩缤纷,大地复苏。山上的草儿悄悄地探出了小脑袋,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柳树..

      daniel 0 2021-05-01 20:09:13

    5. 蜘蛛给我的启示

      蜘蛛给我的启示蜘蛛给我的启示
      四年级 夏浩哲
      我的老家有幢老旧的房屋,里面布满了灰尘,只要你住地板上一踩,就会扬起许多灰尘。房屋中居住着许多蜘蛛,偶尔有几只老鼠出..

      daniel 0 2021-05-01 20:09:12

    6. 奇妙的梦作文550字

      奇妙的梦小猪憨憨是镇上出了名的小吃货,没有什么是他不爱吃的。今天,憨憨去森林采鲜花,途经一棵果树。这棵果树上虽然只有一个果子,但那个果子却五彩缤纷的,形状也有点奇怪。憨憨..

      daniel 0 2021-05-01 20:09:12

    7. 我最爱听的一句话

      我最爱听的一句话我最爱听的一句话
      林惠钧
      我最爱听的一句话是妈妈对我说的:干得不错,你真行!我为什么喜欢这一句呢?这得从那两件事说起。

      有一次,我家大扫除,数我出的力最多。我..

      daniel 0 2021-05-01 20:09:11

    8.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作文:纸花开了 3篇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作文:纸花开了 3篇纸花开了
      江宇帆
      “纸花开了!纸花开了!”春雨班发出了一阵阵欢呼声,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去看看吧!
      上课了,林老师笑眯眯地说:“今天要做一个..

      daniel 0 2021-05-01 20:09:11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