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灵犬莱西》有感
读《灵犬莱西》有感
读《灵犬莱西》有感一
这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腿是那么长,那么柔软,幼儿园老师都说,不去跳舞真是可惜了。之后,我就开始了我的舞蹈训练。老师对我们非常严格,做的不好,有时还要打我们的手。我都哭了好几次,终于有一次,我对奶奶说,我不想学舞蹈了。奶奶说好。那时,我是那么开心,可是过了几年,我就后悔了。如果我当时坚持下去,也许现在 舞跳的就很好了。莱西的坚持让我感动,让我羞愧,虽然莱西到家后,身上伤痕累累,却一点也不喊痛,因为它知道,它到家了,每人将和原来的主人在一起了。那么我为什么没有莱西这样永不放弃,坚持学舞蹈?为什么狗也拥有的精神为什么人却没有?莱西现在成了我的导师,如果我遇见困难重重,坚持不下去时,我就会想起莱西,把莱西成为我的一股力量让我坚持的走完。加油吧!雨滴靠什么才把石头滴穿?是信念。因为雨滴相信它能把石头滴穿,最后,它凭着永恒的信念,成功了!
读《灵犬莱西》有感二
莱西是小主人公乔的爱犬,但因为乔的爸爸山姆失业了,无奈只好把狗卖给了公爵。由于想念小主人乔,莱西数次出逃,都被山姆送了回去。后来公爵带着莱西迁到苏格兰部的庄园,莱西又因为思念小主人而逃了出来。这一次,它跋山涉水,走了足足四百英里,渡过途中奔腾的大渡河,经历狂风暴雨的折磨,战胜疾病的困扰。可是莱西依然没有放弃,因为他心中的那个信念总是在不断提醒它:小主人在思念它,在等待它。这本书让我深深震撼:信念竟然会有如此巨大的能量。
然而,事实就是如此。我也深有体会,就是我8岁那年学骑自行车的经历。那时,看到很多同龄人跨上自行车,潇洒的骑来骑去。我羡慕极了!决定把它学会。因我第一次碰自行车,特别紧张,双手紧紧攥着车把,眼睛看前方,左脚踩左边的踏板,接着右脚跨过车杠,来踩右边的踏板,开始骑了起来。虽然双手紧攥着车把,但左右摇晃不已,没骑两米,就摔倒了。自行车也压在身上,顿时浑身都痛了!伴着疼痛,心里暗想:这不算什么,我能行,不能就这样放弃。我又一次跨上自行车。有了第一次的失败,我更加小心翼翼,想让自己快点学会。但事与愿违,我还是没骑两米又摔倒了。我拿出一股狠劲,继续骑,一次又一次,都以失败告终,我体无完肤,这边乌青,那边皮擦破,浑身都是泥巴,像个泥娃娃!我瞬间就沮丧极了,认为自己是学不会骑自行车的,不是骑自行车的料。正要放弃的时候,我想起了一个信念:那是“失败是成功之母”,“坚持就是胜利”!于是我又坚持下来。有了信念后,我去掉浮躁的心,学的更用心,结果20米,没倒!30米,没倒!100米,没倒!500米,也没倒!我成功了!我学会了骑自行车!我的喜悦无以言表!
坚定信念,成就未来。人生只要有了信念,即使失败,其中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只要坚定信念,成功的大门终会向我们打开!
《灵犬莱西》观后感
很幸运,在范老师的带领下感受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语文课堂。张祖庆老师《灵犬莱西》这个课例,我很早就有听说,之前只看过一个片段,今天看完整节课的视频,让我也像学生一般充满期待的,跟随着老师的脚步去猜想,去感动,去难过……
观课之后,整理思绪,深感这节课给了我许多启发:
一. 推荐不仅仅是推荐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回想自己给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的做法,一对比,我才发现自己真的只是在推荐。以前我的做法大多数就是告诉学生这本书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或者告诉学生阅读后会获得些什么?顶多有时候会给学生一个猜想式疑问。由此来激发兴趣,吸引学生。但和这节课相比,我发现我的推荐太没有吸引力了。
张老师的这节课不是在简单的介绍一本书,而是通过种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通过猜读,品读,悟情等方式对这本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主动地想要去阅读。
并且一堂课下来,不仅让学生爱上了推荐的书目,还教会了学生许多阅读小说的方法,比如:细读开头——捕捉重要信息,根据上文——联系生活实际猜测下文,片段赏析——做批注,抒发自己的情感……这些方法都有效地指导着学生的阅读,也充当了孩子们以后阅读小说的指明灯。
二. 当小说遇上电影
张老师的这堂课让我领略了一种新的教学思路。我思考,学生之所以爱看动画片,看电影……看这些影像多过书目,就是因为画面和声音的直观性更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更吸引他们。这节课,张老师几次出示影片,而每一次出示,都让学生的心里起了波澜,充分调动了学生猜想的热情,大大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整节课,电影和小说穿插着讲解故事,把学生的眼球,思绪牢牢地抓在课堂上。别说是学生,就连我,当看到最后莱西回来时的电影片段,也湿了眼眶。
课后我也在想:这种引用电影或画面的教学手段很好借鉴。但真正运用在自己的课堂上,一篇小说,选择什么时间,什么故事节点播放影片才应该成为最值得思考和深究的问题。
三. 书同,悟不同
张老师的这节课是全班同读一本书。也让我反思了一下自己平日在班里开展的读书活动是否可以再推进一步,让活动变得更有深度,或者更多样性。自己曾经做过“百万富翁”和“读书漂流卡”等活动。比如“读书漂流卡”活动,当时是每个孩子在这本书的漂流卡上写上你读后的几句感受然后继续漂流阅读。那么我结合范老师提出的阅读推荐课几个板块中的“阅读活动”板块,我想:是不是可以让几个孩子同读一本书。因为毕竟每个孩子阅读兴趣不同,喜爱的书籍不同,我们可以像数学一样“合并同类项”,让同读一本书的孩子展示阅读成果,虽然书目相同,但感悟一定不同。活动展示时就不仅仅局限于“漂流卡留言”的方式,还可以是画画,是诗歌,是辩论,是表演,甚至是展示某首由阅读联想到的歌曲……这种让学生选择性更强的读书活动,展示方式更自由的活动课是否能更大程度地推动孩子的阅读欲望呢?
最后,我想引用张祖庆老师的一段话做结尾。他说:“老师要做学生与书本之间的媒婆,把好的作品介绍给学生。也要做过河拆桥的恶人,让爱上读书的学生在书的世界里不能再回来。”
希望我今后也能当好“媒婆”,同时,也当好一个“过河拆桥”的人。
-
热爱生活的爷爷作文
热爱生活的爷爷一场大病,将爷爷又一次送进了急救病房。直到宣布抢救成功,众人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爸爸告了几天假去照顾爷爷。我去医院探病时见到,爷爷身上插着大大小小的针管..
-
与诗同行作文500字
与诗同行那是一本诗集,安静地沐浴在暖阳下。美丽的汉字和阳光辉映,像一句句朱红的问候,回荡在耳边;诗的灵魂散发芬芳,吸入胸腔里,晕染开无限的遐思我是不知不觉地就喜欢上了诗。它..
-
在我们这个年龄作文600字
在我们这个年龄在我们这个年龄,是最累的年龄。在学习中,我们面对的是一堆堆卷子和一摞摞书。我们怀里揣着5。3在夜晚挑灯夜战,与星星作伴,与黑夜相拥。有时,我们会从椅子上站起来..
-
拔牙记作文400字
拔牙记哎呦,哎呦,我的牙好痛。可恶的牙齿,该让它掉时不掉,不让它掉时它非要掉。经过多次想办法后,我决定一定要去牙科把这两颗牙给拔出来。哇,好长的针头呀。我的心怦怦的跳,呼吸也..
-
我的魔术迷哥哥作文800字
我的魔术迷哥哥现在,见证奇迹的时候了,三、二、一,开始!我一听这话,已经习惯的不能再习惯,肯定是哥哥又在看魔术频道,每天的这个时候,电视就播魔术节目,也是每当这个时候,哥哥就会出现..
-
鲁迅故里作文600字
鲁迅故里我的故乡在绍兴,那里鸟语花香,这里名人也不少,其中一位就叫鲁迅!那一天上午,我来了那神圣的鲁迅故里。刚进大门就从远处传来一阵阵花香,我走在小石板路,那里绿树成阴就算是..
-
最后的凝视作文600字
最后的凝视望着这熟悉的院子和古旧的房屋,终是压不住心中的忧伤这也许是我最后一次再见到它了。村上早已传来消息,让我们在一周以内搬走,此处要拆迁。于是大家手忙脚乱各种收拾..
-
这样的人真让我敬佩作文800字
这样的人真让我敬佩瘦小的个子,黝黑的皮肤,稚嫩的童音,他就是比我小三岁的表弟。他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却有个研究生的父亲。他的父亲,也就是我的舅舅,曾满怀希望去外地打拼,可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