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读后感:野谈马丽华的“近旁”观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读后感:野谈马丽华的“近旁”观
野谈马丽华的“近旁”观806 胡雨萱
马丽华的《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结尾一句是“不见自然生物痕迹,但今天的确有人活在各拉丹东的近旁。”这一句乍一看有些突兀,让人摸不着头脑,为什么活在近旁而不是生活在其中?其里?为什么不见自然生物痕迹,但仍然有人?20世纪初的斯文∙赫定作为“藏北第一人”心满意足地永远归去,后来的旅行家们,也都梦想着征服这一片高原——极寒之地,但他们全都更加来去匆匆,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正如作者“双手合十,面向各拉丹东威严的雪峰行了跪拜大礼,虔诚而愚蠢”,只有膜拜,何来征服?那样一代代的旅行者其实也是那些活在各拉丹冬近旁的人,但他们也仅仅是活动在“近旁”,他们无法占领威严的雪峰。
在作者眼里,自然可以面对大家的恳求而不为所动,人类在自然面前只是巨大的冰谷里的一列小小身影。世界那么大,而人类如此渺小。正是感受到自然的无穷大,人类的无穷小,所以马丽华怀着虔诚的膜拜,被眼前之景迷得如痴如醉,甚至甘愿“碰巧那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这就是作者的近旁观,值得我们思考。请看我们:
在科技文明高速发展的同时,曾妄想征服地球。我们砍倒树木,屠杀动物,用战火席卷世界,填平海洋,炸毁丘陵,用钢筋铁泥的大楼覆盖成片的绿;将卫星发射上天,俯瞰着整个地球。自以为成功了而沾沾自喜,将地球当作自己的所有物,将百兽当做餐桌上的美食,自以为成功登上了食物链的顶端,只是我们不知道,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自掘坟墓啊。海啸洪涝,连年旱灾,温室效应,全球变暖,臭氧破洞,水之源紧缺,沙漠化加剧,食物链断裂,人类大大低估了自然的可怖。人类对自然所做的一切,自然都会加倍的偿还回来。人类还是太渺小,还是被自然所征服了。曾经我们想要征服的地球,如今被捧在手心,貌似百般呵护,唤作老母亲,奉为神明,这是人类的愚昧。
但——
马丽华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面对美丽璀璨的冰川,能够感受到她生命的颤动,因而赋予看似死寂的冰川以生命无限生长的力量。
-
思念一碗汤圆作文700字
思念一碗汤圆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买元宵。每年元宵,家家户户总要吃一碗汤圆,我们家也不例外,可每次吃时,我的心都是痛的,那成了我永远的伤疤,生疼..
-
窗外作文600字
窗外窗外,在那里挺立了13年的老榕树,现在还在那里,在树的后面,原本是荒废的土地,现在又重新恢复了生机。一道道清黄交错的田埂分成一块儿一块儿,旁边有一个小池塘,应该是为了灌溉吧..
-
妈妈的手作文550字
妈妈的手世上有许多种手,有光滑的,有粗糙的,有柔嫩的,也有长满老茧的。妈妈的手应该属于第三种。记忆中,那好像是个冬天。妈妈在灯下为我缝制衣服。那时,家中并不温暖,妈妈的手在灯..
-
美丽的大雁塔作文300字
美丽的大雁塔前几天外地的表妹来西安玩,我给她介绍了许多旅游胜地,如钟楼、大明宫、汉城湖等,可我觉得大雁塔值得让小妹看看走走,我们一路坐26路车直到景点。刚好晚上8:30我们直..
-
小小动物园作文500字
小小动物园我的家简直是一个动物园,每天都有着动物的精彩节目上演!鳄鱼老爸哇呜!哇呜!这是什么声音?这是鳄鱼在咬食物呢!说起鳄鱼,大家一定会想到恐怖的吃食环节,而我的老爸就是一只..
-
感恩与青春同行作文800字
感恩与青春同行每个人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青春,那也许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也许是一场可怕的回忆,但那都是一段能让你记忆深刻,在时光纵横泪水的岁月里,让温暖欢笑的自己一个人走在青..
-
那段忙碌的日子作文600字
那段忙碌的日子转眼间,时光飞逝,小学六年就快过完了,我们六年级的同学又迎来了一个烧脑的难题小升初。从五年级下学期开始,父母、老师都盯得紧,每天上课时班主任总会对我们语重心..
-
那一次我哭了作文600字
那一次我哭了行走在生命的长河里,每个人都是一本日渐厚重的书,每件事都是一座取之不尽的矿藏,回忆起来,书中有着鲜明的形象,矿中有着无尽的宝藏看到它们,有时莞尔,有时激动,有时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