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研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知青岁月,我们没有经历过,对那段岁月的概念大多来自影视剧,此次研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让我们认识了一个真实的知青岁月,图片、文字让我们看到了知青岁月的原貌;对话、描述为我们还原了习总书记在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习总书记说“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在那个艰苦岁月发出这样的心声,带动了其他知青的积极性,点燃了知青们在艰苦环境下的斗志,激励了当地老百姓创造新生活的愿望。时至今日,社会进步了、环境改善了、吃穿不愁了,可是一部分人确出现了一味追求“小确幸”,贪图眼前安逸,盲目乐观的状态,我们要努力杜绝这种后退思想的出现和蔓延,以习总书记“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奋斗精神和奋进思想为榜样,立足岗位,踏实工作。笔者认为共产党员必须认清形势,身体力行,努力做求真务实的表率。
党员干部要做求真务实的表率,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只有不断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才能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清醒的头脑和向上的姿态把握组织工作的发展态势和面临的挑战,以服从服务大局的战略眼光和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抢抓机遇,直面挑战,战胜困难,从而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要正确认识、分析和把握形势,在具体、生动、复杂的工作和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极开拓,大胆创新,勇于摒弃传统的、固定的、静止的思维定势,不被条条框框束缚,自觉汲取新观念、接受新事物,体现出敢于突破常规、突破经验的改革精神。对组织工作中遇到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更要有一种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精神,永葆一名干部应有的蓬勃朝气,推进组织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党员干部要做求真务实的表率,就要密切联系群众,求真求实求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强化群众观念,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做到想问题、办事情尊重群众意愿,摸准实情,把握规律,通过多搞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对基层干部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讲究工作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实事求是,真心解决问题,把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努力让群众满意。要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要虚心向群众学习,认真查找和解决自身在实践党的群众路线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努力培养求真、求实、求是的作风。
党员干部要做求真务实的表率,就要严谨细致,勤奋敬业。要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事业高于一切,以执着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不论工作大小,都做到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力戒漫不经心,随意为之,保证认真负责、高质量地完成好每一项工作任务。
党员干部要做求真务实的表率,就要以实为本,摒弃浮躁。浮躁是作风不实的表现,是干部健康成长的大敌。浮躁之风不除,求真务实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辩证法告诉我们,一个人不论素质多高,能力多强,一旦沾沾自喜,心浮气躁,甚至骄傲自满,就是落后的开始。摒弃浮躁,就要培养谦虚之德、坚强之心、顽强之志,胜不骄、败不馁,能够在鲜花和掌声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看到希望的曙光;加强思想改造,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自己,摆正自身位置,安心本职工作;加强实践锻炼,乐于接受困难,主动迎接挑战,不怕误解和委屈;不看“热闹”的书,不去“热闹”的地方,不交“热闹”的朋友,少一些应酬,多一些学习,做到心平如镜,心静如水,培养闪光的思想品格和坚韧的心理素质。只有远离浮躁,一心求真,专心务实,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来。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
青年时代的习近平,响应祖国的号召,同全国广大知识青年一起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七年的时间,完成了从一名学生到农村党支部书记的转变,在艰苦的环境中百炼成钢,为成就一代领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我深深为朴实、平易近人、爱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担当的青年习近平所鼓舞、感染,以下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首先是与民同甘共苦、打成一片的革命情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那个特定年代的印符,只有彻底完成从青年学生到农村行家里手的蜕变,才能在农村生活中得到认可与尊重,才能有资格带领农民兄弟投入到改良土壤、兴修水利的战天斗地的革命洪流中。凡是经过那个年代的人都会想象到一名大都市学生到农民领头雁的辛酸与艰难。今天看来从人民群众实际出发,从我们的国情出发,让我们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在群众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只有去与群众“打成一片”,同甘苦、共患难,才能在人民的心里有我们基层干部的位置,这就是平易近人的效果。
其次是真正为群众办点实事,用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事作风,为当地群众真正干出一点事情来,说的住嘴,记得住的“民心小事”。我们伟大的领袖习近平在担任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时,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建沼气池,这在当时是真正的民心工程、造福子孙后代的工程。为什么?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开山造田、全国农业学大寨的特殊历史时期,农民做饭烧水所需的柴草极为短缺,建设沼气池,一则解决缺柴烧的困境,二则有利于减少砍柴割草,绿化荒山,涵养水分、减少水土流失,三则改善人畜粪便污染环境,开启农村美好幸福生活。但从第一点来讲,是解决当时制约农村生活的关键问题和困难,是迫在眉睫的民心工程。真抓实干,让当地群众受益,真正为了群众而真干事情,人民至今不能忘怀。
再次是坚持学习。时年15岁的习近平,到农村时带的最贵重的行李是书本。尽管农村的环境很艰苦,小小身板常常不堪重负,一天劳作之余,仍然坚持读书学习至深夜。同时,他更重视农民的文化学习,一边劳动,一边教村民学习,全村人都会书写自己的名字,更有一大批农民因文化而受益终生。教学文化化为启智、致富动力。正是由于习近平勤学苦干和农民兄弟的普遍认可,才得到村、公社的推荐到大学学习。通过7年的“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锻造了自己,提升了自己,为以后的人生走向奠定下了无比坚实的基础。
-
《党员干部不能做的150件事》读后
《党员干部不能做的150件事》读后感《党员干部不能做的150件事》读后感
《从政提醒—党员干部不能做的150件事》书中,对党员干部在从政、经济、生活、事务、交际等不同.. -
乡愁是一条永不枯竭的河作文
乡愁是一条永不枯竭的河独自凝望着这朵花已经很多天了,它在校园操场一隅的墙头,叫不出名字,闻不到芬芳。可它就这样孤寂地立在墙头,脱掉嫩白色的外衣,露出浅黄色的衣褶子,而今,它终..
-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的年份是?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的年份是?【青年大学习第11季第十期】A.1949年B.1951年C.1953年D.1955年参考答案:C 【1953年】..
-
书记陈行甲《在峡江的转弯处》2021
1992年7月,陈行甲毕业后被分配到县燃化局下面的矿山公司做安全员和统计员。他把这个只需要初中数学水平加一点会计知识就足以应付的岗位,一丝不苟地对待,成为全县优秀统计员..
-
在路上作文800字
在路上体育馆里,一如既往的闷热,即使是冬天,也感觉不到一丝凉意。已经经历一场比赛的我,满头大汗地坐在台阶上,汗水混着耳边不断传来的击球声,烦躁难耐。门外传来嬉笑玩闹的声音。..
-
从“好医生”梁益建反思作文800字
从“好医生”梁益建反思自诩小医生,却站上医学的巅峰,四处奔走募集善良,打开那些被折叠的人生。你用两根支架,矫正患者的脊梁,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这是感动中国为梁益建大夫所..
-
改革春风吹满地作文500字
改革春风吹满地自改革开放以来,整个中国都有出现了大变化,如同春风一般,吹走了阴霾。题记最近有首歌,叫什么改革春风吹满地,调调超级老套,还有一股东北韵味,相当魔性,一听到那首歌,就..
-
爷爷爱养花
爷爷爱养花爷爷今年80岁了,头上的头发已经快掉光了,光光的脑袋,活像一个灯泡似的,爷爷最大的特点是爱养花。爷爷去爬山的时候总会拔一些花回来养,有的时候人家还叫爷爷帮忙养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