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读后感
怎样写读后感
孩子们,暑假到了,又到了我们“充电”的时候了,你的阅读书单准备好了吗?其实,书单准备好,开始读书只是个开始,及时高质量地记录自己的感受也是很重要的,记录的过程,就是吸收内化的过程。之前,我们写了一部分读后感,大家已经能够把书的内容讲清楚,老师之前讲过:“读后感”的落脚点最后还是要落在“感”上,如何把感受写具体呢,接下来,老师送大家写好读后感的锦囊妙计,快来看看吧!写读后感,主要是给自己看的,一定要真实,有什么感想(当然感想应当有意义,值得一写)就写什么感想,与心得笔记不同,它要展开来写,尽量像一篇文章,尽量写得生动、实在、深刻。一般应当写清楚读了什么,有什么感想,联想到了什么,对自己有什么作用等。它不追求文体、格式框框,写起来也可长可短。
写读后感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读出所读书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是你展开来写的基础、中心和出发点。其次,写读后感,有它一定的规矩,有的书上把它归纳为“引、议、联、结”,四个字,像公式一样。对于这些规矩我们不可以不学,考试时只要内容有创意, 套用这种公式未尝不可;但我们也不要受其所限,写成千第1篇律的“八股文”,也可尝试在结构上有自己的创意,有自己的个性。但不管怎样,读后感也离不开 “读”——对原文的引述、概括、评价等等,离不开“感”——自己的感想。只要把这两个字表达好了,就是好的读后感。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下面讲讲写读后感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是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 “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孩子们,假期好好读书,及时记下自己的感受,快来试试吧!
-
《来自宇宙的水精灵》读后感
《来自宇宙的水精灵》读后感 朋友们,你们珍惜水吗?我们要节约用水,因为水很宝贵。
我和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是《来自宇宙的水精灵》。这本书主要讲的就是天一是地球上的第.. -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
朱光潜《谈美》读后感马浚源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中这样写到"牛希济的"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两句词就是好例。词中主人何以"记得绿罗裙"呢?因为罗裙和他的欢爱者相接近,他.. -
《漫漫求水路》读后感
《漫漫求水路》读后感坚持和希望带来属于生命中的幸福
——《漫漫求水路》读后感
作者:郑梓瑶
昨天,我读了一本书叫《漫漫求水路》,作者是美国的.. -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 10篇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 10篇《教育的姿态》读后感一《教育的美好姿态》不仅仅是一个语文人在谈语文谈教育,它更是美好的心灵絮语。散落散见于书中的是一个个美好的自然意象:秋..
-
梦绽放的瞬间——《千与千寻》读后
梦绽放的瞬间——《千与千寻》读后感进入那个神隐的世界时,便是梦开始绽放的瞬间。
守本心
当千寻到达这个神隐的世界,初见汤婆婆时,汤婆婆便夺走了千寻的名字,并给了她陌生.. -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陈均
今天回顾了小学时期所学的一篇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文章分为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交代了圆明园的毁灭是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二至第四.. -
李商隐传读后感
李商隐传读后感我小时候读李商隐的诗,以为他就是一个每次都写抒情诗的大诗人。看到他12岁就开始撑起一整个家,应该每位诗人都有一些痛苦的经历。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
-
《梭子鱼和猫》读后感
《梭子鱼和猫》读后感三年级(23)班 辛守泉
寒假我读了《伊索寓言》这本书,虽然这本书里故事简短,却告诉我们很多道理。书里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其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梭子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