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解其中味?
谁解其中味?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王国维评价道“《红楼梦》者,可谓悲剧中之悲剧也。”读罢红楼,方才些微领会到这部千古不朽的人生大戏背后所呈现的真正的悲剧。林黛玉“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黛玉是个性情中人。她独有的叛逆、直率和伤感,使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或许就是这骨子里透着的刚忍不拔的性情,与为人圆滑、为人处事懂得人情世故的薛宝钗相比,不适合做封建大家族的主母。最令人叹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苦无依、寄人篱下。无权无势;而黛玉的性格又注定了他廖落悲伤后悲剧的酿成。古代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体弱多病的林黛玉与荣国府正府嫡孙贾宝玉演绎了一段极纯粹极细腻又凄美独绝的爱情故事。而在体弱多病与精明能干之间,贾家人选择了后者,林妹妹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悲惨结局。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爱情还是败给了封建婚姻制度,但转念一想,在当今爱情自由的背景下,宝玉是否会选择与林妹妹度过余生?他的心中只有她,她的心中只有他,这样一对两情相悦的恋人,在恋爱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病痛与外界压力。而贾宝玉作为荣国府正统嫡孙不能仅有心中的儿女情长,他更肩负着整个贾府的兴衰荣辱。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默默付出的贤妻,而不是病入膏肓的恋人。这也是两人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真真假假,让人难以琢磨的《红楼梦》在几百年后的今天,仍给人们谈不尽的话题。“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蕴藏在悲剧后的酸甜苦辣,到底“谁解其中味?”
文案:1917班 钟理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