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美国的海伦•凯勒是一个失明、失语、失聪的残疾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她的回忆录,这本书当我看完的时候,我不禁感慨: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语、无声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她到底是怎样生活的?
因为一场大病导致自已失明、失语、失聪,从最初的不能接受,乱发脾气,到遇到一生的恩师莎莉文老师,也许在常人来说很简单的一件事,而海伦却要反复摸索,莎莉文让她去感受自然,接触文学……不断地自强不息。马克•吐温说19世纪的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伦,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我们谁都知道自已难免一死,但这一天的到来,却又遥遥无期。当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死,谁又会整日惦记着死?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这是海伦的话,对呀,谁又会想到死,谁活的不耐烦呢?但我们好像真的每日在无所事事,因为衣餐不愁,有时还会怪自已的父母给的太少了,却不知残疾的人因为一件小小的事要比你付出更多的努力。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活中的最后一天,该多好呀!这就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么有朝气,有意义,我们对生活就不会充满热情。”平常我们有的是时间,所以每天都在散散漫漫地度过,其实我们应该有计划的度过,这样才能过得有意义,只有失去的东西才会分外珍惜,只有知道生命的短促,才会懂得生命的含义。
假如真的让我只有三天的光明,我会不眠不休,把我想看的书看完,我还要贪婪地到大自然中享受温暖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我会把它们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
不,只有三天光明又怎么够?
崔羽皓
关键字:假如 光明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微信
-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
【填空题】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的特约评论员文章,由此拉开了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序幕。参考答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梁静怡新学期的第一个周末下午,我做完了作业,就开始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看完以后对我启发很大。我给大家介绍..
-
坚持的力量——读《假如给我三天光
坚持的力量——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坚持的力量——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黄云骍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最近,我阅读了海伦·凯..
-
一本好书,一种心态——读《假如给我
一本好书,一种心态——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
假如我当老师作文600字
假如我当老师作文 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荣的职业,因此,我的最崇高的理想就是长大了当一名老师。假如我当老师,首先要抓好学生的学习,因为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我每天会布..
-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
[单选题]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的特约评论员文章,由此拉开了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序幕。A.《继续革命问题探讨》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一切主观的东..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书中的主人公:海伦·凯勒在一岁半的时候,一场疾病使她变得又聋又哑。命运带给她的无情重创,使她变..
-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最近,我正在读一本书,这本书的题目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的作者是海伦·凯勒。这本书讲述了作者在塔斯甘比镇的一切生活和作者和她的家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