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交友观
谈谈“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交友观(一)
原创 王艳文苑 晨盟宝贝1.43班 魏佳辰
不赞同,因为无论鸿儒或白丁,"格物还在诚意之先"。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社交圈子,但朋友是可以进行选择分类的,是以利益为标准吗?你会不快乐。还是以性格为标准呢?有人会说你傻。朋友本天成,妙运偶得之。广交朋友,交不同类型的朋友,有利于增加自己的见闻,鸿儒要交,白丁也要交,因为处于不同地位的人有不同的作用,如果只交一种类型的朋友,会使自己变得孤陋寡闻。
2.43班 张亚晶
不赞同。与博学的人交谈固然是好,能让我们学到很多的东西。但我们也不能不跟其他人交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点。即使是白丁,我们也要与他人交往,虚心学习他人的品质与精神。不能局限于知识的范围,更不能因为偏见。每个人都有擅长的一面,朋友不分好坏,与你能真心交谈的才是朋友。
3.43班 张诗雨
我觉得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并无对错之分。不过这里的鸿儒是指志同道合的人,并非显示自己的孤傲。白丁则指文盲,也即不是同路人,这种方式很好啊。何必勉强自己,假如非要你去和一个与自己兴趣志向完全不同的人交往你也会不爽吧。诗人追求的是文学的最高境界。
4.43班 赵梓霆
在作者生活的封建社会年代里,有这样的观念是很正常的,我们不能以今天的思想观点来评判古人,而即使在当今社会,志同道合者、有共同语言者成为朋友在一起也是普遍的现象。
5.43班 闫一然
跟知识渊博的人交朋友是每个人都向往的,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不在乎物质条件的缺乏,而在意精神上的满足,我觉得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但是现实生活中,由于经历,生活环境等的不同,能够跟不同的人交朋友也是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的。
6.43班 李雅婷
我并不赞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种交友观念。人生下来就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天资聪颖而有的人天资愚笨。天资聪颖的人随随便便学两下就会了,而愚笨的人需要付出很多倍的努力才能学会那些知识。愚笨的人很想和聪明的人做朋友,希望他们能够帮助他们来更好的学习。而倘若聪颖的人一直和聪颖的人在一起,愚笨的人一直和愚笨的人待在一起。那么请问愚笨的人还有什么能够快速进步的方法呢?每个人都有对知识的渴望凭什么要断取一种他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呢?
7.43班 余栋泽
它告诉我们朋友是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珍惜友谊。它让我们懂了:如果接近优越特别的人,就会由于心生羡慕,那么在他(她)的的影响下,自己的思想就会发生变化,思考他(她)为什么优秀?我自己为什么那么差?我一定要比他更优秀的人!自己也会渐渐优秀起来的!之就是近朱者赤的道理。接触到有恶行的人,就想:做几件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与他们相比,差远了!由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他们的所作所为,就也习惯了做坏事,也成为了一个有恶的人。这便是近墨者黑。
8.43班 赵星哲
我认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种现象,因为人跟学习好的做朋友也会受,那些学习好人的影响努力学习,而学习不好人,做朋友便会像他们一样,懒惰,不好好学习上课不认真听讲。但我们也不能只交一种朋友得交很多朋友。也许有你真心对待他时,也才是真心的朋友。
9.43班 吕梦涵
对于《陋室铭》中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交友方式,我不是全部认同。
“鸿儒”指博学多才、学识渊博的人,他们往往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白丁”指平民,知识浅薄、没有功名的人。与有学问、有知识的人交往可以激励自己进步,但有学识的人不一定道德高尚、称得上“君子”。例如鲍毓明,他虽然有着高学识高学历,是个大公司的高管,但却做出了丧尽天良的事。而许多“白丁”虽然没有很高的学识和社会地位,却有高尚的品德,例如我们学过的“老王”、《台阶》中的“父亲”,又或是生活中的环卫工人、医护人员等。他们的职业虽然平凡,但却有美好的品质和闪光点。
高学识高成就的人不一定道德高尚,暂时没有学问和成就的人也会有高尚的品德。我们可以选择和志趣相投的人作朋友,但不能轻视暂时没有学问和成就的平凡劳动者。交友更应该注重其品德,而不在于其职业或出身。
10.43班 张煜康
我不赞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这种交友观念。
我认为交友不应看重一个人的名利、成就等虚名,而是应看重这个人的品质与德行,看中他是否把真心交与你,与你敞开心扉,与你畅所欲言,与你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曾有一句名言说过:“交朋友要交有义气的人,正如聪明的医师治病前必须切脉考察病根,交朋友也必须考查对方的品德,否则是危险的。”
交友,是一件慎重的事情,如果与他在一起时,你是快乐的,是放松的,或是是自己的某一方面因他的帮助或激励而进步的,这才是真正的朋友。亚里士多德有一句话说得好:“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躯体里。”
高学识不代表高品质,平民阶层的人也有很多的有着高尚品德的人,我们不能因他的成绩好或者学历高就盲目的将他归类成一个君子,俗话说得好,“道不同不相为谋”,只要志同道合,真心诚意,不论他是‘鸿儒’,还是‘白丁’,我们都可以结交。
11.43班 董慕瑶
我并不赞同这句话,与学识渊博的人交友确实是好的,可以让我们知识更广,但是我们也不应该歧视他人,交友,也不应该只交博学的人,有些人生来愚钝,如果这样,他们岂不是没有朋友,这会使他们内向,不愿与人谈话交流,所以,我们应该多帮助他们,不能对他们有任何的偏见。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朋友不用分是哪种人,他们没有区别,只要和你关系融洽,互帮互助的那就是朋友。
12.43班 贾涵哲
我觉得这种方法不可取。虽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咱们中国现在讲的是人人平等,但是在中国古代.有个传统叫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有了秀才头衔的人,见了县官都不用下跪,所以读书是是很看不起其他行业的人的,跟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一样.所以这个是历史社会背景,与作者的为人,人品等,是没有关系的。
13.43班 宋科毅
我不赞同,因为与学习好的人交朋友很好,但是我们不能歧视他人,因为我们交友不能只看这个人的名声,和做出的贡献,而是应该看他的品行,我们不应该对任何人有偏见。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只要是和你关系融洽,可以真心交谈的人那就是朋友。
14.43班 田凯
我不赞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做法。
作者在交友上更倾向于与知识渊博的人交往,但是,知识渊博之人对一些名利,成就太过注重,这样就会是其自身的品行受到影响。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白丁”的,朴实无华、勤劳能干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我们还说过“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绑定的智慧与经验也是值得我们学习。所以,我们只要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就会成长,就没有“鸿儒”“白丁”之分了。
15.43班 时子宜
我不赞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句话,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交友时不应看待他人的名利和文化程度的多与少,要看重他人的德行,若一个人的知识,即便在渊博,但德行却十分差劲那么对我们而言,在我们的不远处将会有十万埋伏向我们招手,也因此德行一落千丈,如果与一个文化程度不高,但德行与修养十分高尚的人在一起是我们会懂得很多道理,如农学、医学、铸造学、或是美食。所以在交友时不应带有颜色的眼光看待所有人。】
16.43班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1/4/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