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小感
读诗小感
盛亚楠自古以来,被誉为“岁寒三友”之一的青松就被诸多文人推崇。青松无情,人却有情,每个人笔下的青松皆有不同的滋味,不同的心事,古人爱松,是因着它傲雪挺拔的身姿,它那高洁淡泊的品质,牵引了众人景仰的视线。
我所爱者,一首江南小诗——《松》,是由唐朝诗人韩溉所作:
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
翠色本宜霜后见,寒声偏向月中闻。
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
莫向东园竞桃李,春光还是不容君。韩溉眼中的松,于雪而存,一抹翠色,只于凛冽的风雪中尽显。世人对于韩溉的考证并不多,但仅从这首诗中便可知晓,他也有着文人清节的气韵,就如青松一般孤傲出世,洒脱从容。
这松,虽无桃李般艳人风姿,惹人怜爱;亦无莲荷之清雅秀美,冰肌玉骨;却可于万物皆枯之际,远离红尘,身着青衫,独自挺立。一如诗人自己不事权贵,不媚世俗,只风雪中那一抹茕茕之影,不羡王侯,淡泊世事,以青松为伴,与山水为邻,摒弃烟尘繁华。
可人生没有停顿,世人总不会于一棵青松前驻足守望,正如青松也要经历一场场生命的轮回,多年的风霜下修筑愈加苍劲的灵魂,人的一生走走停停,也绝非只止于一隅之地,坐井观天,一路上须得不断前行,去追逐心中鸿鹄,纵使一路磕磕绊绊,踏过时间,赏过风景,亦会尽善尽美。
青松是淡泊,不是避世,是面对风雪而不动的巍然,不是遇挫而望而却步的停滞,青松讲求的是于尘世间少些浮躁,少些汲汲名利,营营富贵,更多一份宁静超然,坚韧挺拔,回归本心,切莫让凡物俗事迷了眼眸,累了心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