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梦 为欢几何——读浮生六记有感
浮生若梦 为欢几何——读浮生六记有感
舒雨童《浮生六记》在我看来似乎并不是一本非看不可的书,它很普通很平常,书写的尽是生活琐事,之于我们当代人除了它用文言文写的之外,真不能鹤立鸡群。
而至此,我想引用一句莫言的一句话:“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破涛汹涌的内心世界。”当然我也并非想要让大家像一个社会学家或者是心理医生一样去了解别人的内心——主要是提出这样的一个概念。有许多人的内心世界比他本人看上去有趣的多深刻的多,在同一秒的时间里,他们可能已经想过了全体人类的未来,我们可以去尝试着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东西。我们需要把关注点放深放远,去关注一些没有那么容易能够看到的东西——不管是阅书还是阅人,有深度的解读才是精华所在,糟粕还是早早唾弃为上。事实上我们已经把这个肤浅的世界看的太多了,早该醒醒了。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我们也可以去成为像沈复这样的人。譬如说,在你46岁的时候,是否可以像沈复写出一本浮生几记,不一定要有什么样的复杂的文学手法,仅仅只是翔实地细心地一点一滴地写下来,说不定百年后也会有别人去讲述你的故事,当然这只是后话。
我所佩服沈复的原因在在于他能够那么清楚地记住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甚至是那时人的对话,神态等等。他活得算是清楚了,但他还是在芸娘死后说:“从此扰扰攘攘,又不知梦醒何时耳。”又提到了浮生如梦。我钦佩他活得清楚明白,不论值得还是不值得,好还是不好,他都生生的记得自己做了些什么。这给刚成年的我提供了一种生活态度的范本,我们要活得清楚明白,你可以暂时不知所向,但你需要厘清自己曾清走过的路。其中能够导出的是一种责任感——自我责任感,就像历史课本一样,现在的你的每个细胞,每一簇想法都是由那个过去的你所成就的,未来的你也需要在审视了故途之后,再去塑造。
最后一点,在芸娘在世的时候她和沈复就经常许来世的事,因为今世有太多太多的不如意,不能完成的事情。芸娘走后,沈复尤为悲伤,我不知他是怀着多大的悲伤才写了这样的满纸都是芸娘的记,有人评论说《浮生六记》抒写了无数岁月沉淀后的温柔静谧,在我看来其实没有那么多的温柔静谧,接近第三记结尾的时候,我猜想沈复要是能再来一遍生活,他一定许芸娘更多的愿——更重要的是:了愿。比起来世这样跨越阴阳的承诺,不如好好珍惜现在。我愿替沈复传达的一句是——勿颠沛流离之中仅剩“来世”。
书取自生活,最终还是会化会生活。
感谢《浮生六记》 让我认识了一位友人,名曰沈复。
-
读李清照的《如梦令》有感
读李清照的《如梦令》有感刘晓哲
往事随影,挥手便散,瞬而凝形。夹扶着清风,伴随着欢笑,忧愁,伤苦,渐渐消失在风的衣角之后,但又随着风窜上衣领。
即使你无法握住风的衣边,但是它会.. -
路人甲——读《局外人》有感
路人甲——读《局外人》有感有些世界名著真的很简单,比如《安妮日记》、《小王子》。还有这本《局外人》,法国作家加缪的成名作,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正是因为看了这本书,我去..
-
读《醉翁亭记》有感
读《醉翁亭记》有感这篇文章最能看出一个人的豁达和开朗。了解背景可以知道,此时欧阳修《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
-
读《一个人的好天气》有感
读《一个人的好天气》有感高二(3)班 陈淑怡
指导老师:叶向媚
一切终将黯淡,唯有被爱的目光镀过金的日子在岁月的深谷里永远闪着光芒。
——周国平
.. -
读《时间商店》有感
读《时间商店》有感作者 \ 龚昕媛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时间商店》书,这本讲述为了“第一名而出卖幸福的记忆”的故事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这本书刚刚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心想要.. -
品《浮生六记》有感
品《浮生六记》有感《浮生六记》作者沈复,字三白,号梅逸,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自幼入学堂拜师苦读,好游览山水,工于诗画,一生历经坎坷波折,于四十六岁时执笔..
-
生命不息,追求不死——读《蒹葭》有
生命不息,追求不死——读《蒹葭》有感宗鲁洁
你的人生中应该有这样一段时光,你捧着《蒹葭》或纸质版、或电子版,轻声诵读“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
读《定风波》有感
读《定风波》有感文钦宏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