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自述:我这一生》读后感 4篇

daniel 0 2021-02-23

《丰子恺自述:我这一生》读后感 4篇

《丰子恺自述:我这一生》读后感

陈欣彤

正如朱自清先生评价丰老的作品所言:“你的文和画就像一首首小诗,我们就像吃橄榄似的,老砸着那滋味儿。”初品丰老的《丰子恺自述:我这一生》一书,确乎有着“回忆性散文兼有平易淳朴之风、宽仁隽永之意和童真天然之趣”的雅俗共赏之意味。

近日,内心常常焦虑浮躁,近来品读丰子恺先生的《丰子恺自述:我这一生》,集子中那一篇篇道法自然的回忆小文,好似一缕清风、一股清流,平复了些许焦躁的情绪,颇让人深思。

特别是读到《我的苦学经历》这一篇,深深感慨我为什么读了那么多年英语还是没办法读懂一本英文小说的原因。作者在文中写了他精通一门学问所用的“机械的笨方法”,我觉得对于大多数的求学者都是受用的,除非你是天才。但天才若没有苦练也难成气候,且看贝多芬、但丁等人。在学业上总做无用功的学生,或许这篇散文对其能起到醍醐灌顶的作用。

聪明人,肯下笨功夫。确定一个目标,认真地做下去,凡事需要现在努力工作,与其费心于未来的预期,不如现在拿这点功夫来用功。只可惜,这个世界上自认聪明的人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少。

我看作者的青年时代,最佩服他的苦学经验,最艳羡他的良师益友。丰子恺先生的良师益友,印象最深的是伯豪。

作者文中的伯豪是一个与当时社会之景格格不入的人,如千百年前汩罗江畔的诗人屈原,有“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之感,他深刻冷静,勇敢果断,当所有人都畏惧那点名册上的圈饼和学业分数而勉强去上课时,他却大胆地旷课,甚至不屑于编造不上课的理由,将节省下来的时间去读书,充实自己的知识;当作者将寝室的启闭视为不容超越的定律,不敢去拿衣服只能强忍身体不适时,他却去讲道理,代作者去请假休息…


然而这样一种具有犀利眼光,看透社会,孑然一人立于社会浑流之中的人终究不会有一个好境遇。伯豪不屑与社会中的其他人那样浑浑噩噩,畏畏怯怯地过一生,他大胆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也许这样具有超前思想与精神的人不能被那时的旧社会所容纳的吧,他终是被卷在命运的急流中,成了万千繁星中不算起眼的一颗,但他的那份冷静、勇敢、深刻,敢于去抬起头反抗陈规腐矩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倘若你能沉淀下心来,细细品味丰老的《丰子恺自述:我这一生》,你便会懂得他所说的“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的舒畅,从纷繁复杂的人事中观察熟悉而又陌生的人生,明处世之理,以睿智和深刻的见解解密生活的真谛,回味生活的老味道。

《丰子恺自述:我这一生》读后感

陈育帆

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

这是丰老的自传,里面简述了他的人生经历。我不禁感慨:人生百态,世事无常。

丰在当时是个很难得的姓,少得很。丰老回忆道:“小时候受了这姓的暗示,大有自命不凡的心理。”

丰老似乎很幸运——每个成功的人,背后似乎都会有命中注定的贵人。但似乎也有某时某刻,他们的缘分会发生变化。他曾说过“我的入师范学校是偶然,我的学画也是偶然,我的达到现在的生涯也是偶然的”。

但他的努力有谁知晓?丰老一直沉浸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中,不懂便寻师求助,后来才慢慢进步,成为当时大名鼎鼎的人物。他知识渊博,担任师范学校教师;他画技高超,人们慕名而来求画;他学富五车,沉迷读书且能读透……以至于人们提起丰老,都十分的敬仰。


这一切会顺利的进行下去吗?——当然不会!——就在丰老不惑之年,抗日战争爆发。丰老一家老小离家逃难,一路颠沛流离,十分狼狈。敌机疯狂轰炸,导致交通滞塞,处处危机四伏,随时都存在危险。他们漂泊到茫茫人海只为生存,我不禁对丰老感到敬佩。

对于战争,丰老却道:“环境虽变,我的赤子之心并不失却;炮火虽烈,我的匹夫之志绝不被夺,它们因了环境的压迫,受了炮火的洗礼,反而更加坚强了。”——美其名曰“艺术的逃难”,可以看出丰老临危不惧的乐观心态。

生命如海,深邃不测。人往往在幸运与不幸之中徘徊,在现实与虚幻中漂泊。伤怀时有,感动时有,纵使希望的火苗难觅踪迹,但星星依然躲藏在灵魂深处,驱散内心的怅惆、昏暗。

虽然丰老后来的命运依然坎坷——和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没能逃过文革的厄运,但他依然暗中继续学习、工作,似乎没有什么困难能击溃他。他只希望中国不再黑暗,希望“天意和平、人意和平”、“时节清明、政治清明”。

1975年,我们敬爱的丰老在上海逝世。1978年,国家终于平反,这是对艺术家最好的纪念。1985年,丰老一直念叨着的“缘缘堂”终于重建完成,也是圆了丰老先生的好梦罢。

人生苦短,珍惜当先。学能增智,勤能补拙。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谁言只有“山重水复疑无路”——而没有“柳暗花明又一村”?
《丰子恺自述:我这一生》

读后感



朱源彬

我拿出藏在书柜深处的书,轻轻地拍打下书面上的灰尘。打开书本,作者丰子恺的名字进入我的眼帘。这本书出自丰子恺之手,记载了丰子恺的生活。

对于我这种初二学渣来说,原本这种书未能勾起我的阅读兴趣。但现在重新打开这本书,细细品读,这一件件生活小事情却使我热泪盈眶,异常感动。这可能就是书籍的魅力吧!

细品全书,丰子恺的生活其实跟一个普通人一样,经历了童年的幸福与不幸。丰子恺的母亲对他关怀备至,他的父亲早年吸食鸦片,直到36岁考中举人。但因为种种原因,父亲在四十二岁死于肺病。之后,丰子恺的生活是黑暗的,但他还是毅然顽强地生活下去。他的勤奋好学,也让他成为了颇有造诣的艺术家,尤其在写作和画画方面,他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丰子恺为何会走上画画这条路?这还是从李叔同说起,李叔同就是弘一法师,他让丰子恺成为禅佛,让丰子恺坚持了自己想做的事,也让他懂得了怎样才是真正意义的人生!

现在很多人的失败,都是因为缺乏坚持不懈的意志,做事情随心所欲,一碰到困难就半途而废,这些人能力再强也没办法成功。我们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常常会事与愿违,在崎岖的高峰回首往昔,才知晓过去的路太过平坦,竟如此平凡。不惧风暴来临,勇敢地攀越人生险境,唯有拼搏,一切オ会渐入佳境。学习亦是如此!你不去尝试,不去坚持,你就不可能成功,你就不可能看到山后的美景。相反,你去尝试失败了,不要紧,“失败是成功之母”,一次不成功,就再战一次,一次又一次,你终将会成功!


请记住“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不要气馁,只要继续努力,你就能在“柳暗花明”之地,找到那个绝世好“村”!







片片落英,含蓄人间情味

——读《丰子恺自述:我这一生》有感

陈轩

《丰子恺自述:我这一生》是疫情期间我阅读的第二本自传。相比较马尔克斯的《活着为了讲述》,丰子恺笔下的乡愁更为浓郁深厚,更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他的一生颠沛而赤诚,文笔和画作皆精湛而又雅俗共赏,正如朱自清先生评价其时所言:“你的文和画就像一首首小诗,我们就像吃橄榄似的,老咂着那滋味儿。”

丰子恺的一生极为平凡,但他身上有许多令人钦佩的闪光点。他的经历可用“儿时、求学、成家、逃难”八个字来概括,看似简单,却无不饱含着丰老对往事的回味。无论是轻描淡写,还是浓墨重彩,朴素温情的生活情趣随时都能流露出来,读来回味无穷,颇引人深思。

丰老的童年记忆是自在无忧的。那时,丰老的父亲还陪伴在他身边,母亲眼睛里严肃的光辉,口角上慈爱的笑容还依然在他眼前。因此在这一部分里,丰老侧重描绘了美好的亲情。除此之外,好奇进取的他开始爱上画画,对艺术的兴趣从此在他心中生根发芽,使他走上了热爱艺术的求学之路。

丰老的苦学道路是艰辛而顺利的。为何艰辛?因为他在师范学校学习时,竟因热衷于西洋画而抛弃一切学科;后来赴日本留学又用笨法子学习外国语言。为何顺利?因为他为了艺术奋发进取,终也取得优异成绩。这使我不禁赞叹与敬佩丰老先生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追求。他将美术作为人生的“乐园”,视觉的粮食,也足见美术在他心中的重要地位了。


丰老居住在缘缘堂期间的生活是幸福美好的,缘缘堂是他在老家建的一所房子。此时丰老已经有了妻子儿女,作为父亲的他变得和蔼可亲,并致力于描写儿童的情趣。在他看来,孩子们的世界是非常广大自由的,不受实际的生活和世间的习惯的限制,但成人的世界却恰恰相反。因此他写道:“我企慕他们的生活天真,艳羡他们的世界广大。觉得孩子们都有大丈夫气,大人比起他们来,个个都虚伪卑怯……”这使我也不禁怀念自己的孩童时代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儿童的心一直是天真的、纯洁的,他们的无忧无虑、不谙世事令大人羡慕。但他们终会长大,那时他们已不再是“快活的劳动者”,而是为分数,为名誉,为知识,为生活而劳动了。

丰老的“艺术逃难”是悲愤而又曲折的。为了躲避日军的袭击,丰老不得不携一家老小辞别缘缘堂,开始了流亡的征程。读着读着,我不禁想起《活着为了讲述》中马尔克斯同样为了躲避国内战乱而奔走的情节。但相比之下,丰老的意志更加令人钦佩——他必须领着十多位亲人长途跋涉却从不抱怨,为了以防万一将自己心爱的漫画投入河中……尽管如此,他的乡愁愈加浓厚,字里行间流露着对战争的愤恨。

俞平伯这样评价丰子恺:“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细细品味丰老的《丰子恺自述:我这一生》,生活的老味道在脑海中回味,渐渐领悟“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的生活真谛。

  • 下一篇:《阿比琳的夏天》读后感
    上一篇:读《和时间赛跑》有感
    相关文章
    1. 《俗世奇人》读后感

      《俗世奇人》读后感《俗世奇人》读后感
      张林钥
      《俗世奇人》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是冯骥才老师笔下的经典作品。在这本书中,我感受到了平凡生活中的多姿多彩。这本书讲述了在天..

      daniel 0 2021-02-23 05:40:03

    2. 《罗圈腿的小猎狗》读后感

      《罗圈腿的小猎狗》读后感勤奋努力,通往成功的途径——读《罗圈腿的小猎狗》有感
      潘祖岩 五(二)班
      寒假中,我读了著名作家曹文轩的作品——《罗圈腿的小猎狗》,了解了一只小猎狗..

      daniel 0 2021-02-23 04:32:03

    3. 《安徒生童话》读后感

      《安徒生童话》读后感《安徒生童话》读后感
      琪琪利用寒假的时间,我读完了一本好书——《安徒生童话》。这本书讲了一个个曲折生动的童话故事,有的富于幻想,有的贴近现实,在每一..

      daniel 0 2021-02-23 02:16:03

    4.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绿野仙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绿野仙踪》读后感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绿野仙踪》读后感
      今年,世界爆发了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种病毒令人闻风丧胆,危害着人类的生命,..

      daniel 0 2021-02-23 01:08:04

    5. 《她们仨》读后感

      《她们仨》读后感读《她们仨》有感三位来自民国的才女,如春来柳叶纷飞缠绵,如夏来粉荷柔情似水,如秋来雏菊微藏红晕,如冬来飘雪银装素裹。张爱玲的惨痛无奈,林徽因的温柔浪漫,杨绛..

      daniel 0 2021-02-23 00:05:36

    6. 《辉煌七十年,奋进新时代》读后感

      《辉煌七十年,奋进新时代》读后感不忘初心 勇于担当——读《辉煌七十年 奋进新时代》有感指导老师:陈雪姬
      仪表失灵,你越发清醒,乘客的心悬的越高,你肩上的责任越重,在万米高空的..

      daniel 0 2021-02-23 00:05:36

    7. 《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东坡传》读后感苏东坡?嗷!就是那个特别有名的诗人嘛,我可是从小就读过他的诗呢,比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大江东去浪淘尽”等等。是的,这就是我在没读过这本书之前对..

      daniel 0 2021-02-22 23:48:03

    8. 《红岩》读后感

      《红岩》读后感六2班 廖丹
      《红岩》描写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在重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国民党的残酷迫害,但是他们不畏强敌在监狱中与国民党进行斗争。虽然他们大部..

      daniel 0 2021-02-22 22:40:21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