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看见更多的人——读《皮囊》有感
人生路上,看见更多的人——读《皮囊》有感
人生路上,看见更多的人——读《皮囊》有感“我应该看见更多的人。这是对路过生命的所有人最好的尊重,这也是和时间抗衡、试图挽留住每个人唯一可行的努力。还是理解自己最好的方式——路过我们生命的每个人,都参与了我们,并最终构成了我们本身。
也从那时候开始,写这本书,就不仅仅是“自己想要做的一件事”了,而是“必须做的事情”了——我在那时候才恍惚明白写作的意义——写作不仅仅是种技能,是表达,而更是让自己和他人“看见”更多人、看见“世界”的更多可能、让每个人的人生体验尽可能完整的路径。”
——蔡崇达《后记:我想看见每一个人》
读罢《皮囊》,沉重、真实、卑微、悲凉、质朴、冷峻、反省、放弃、坚强、执着……太过丰富的感受一起用来最后却汇成了一种——压抑,几天来挥之不去。9个人的故事、5种人生体验加1个后记成了这本书所有的内容,我不知道这样的内容属于人物传记还是自传抑或是抒怀曾经的过往?其实不论是什么,按照书中李敬泽在序文里写到的那样:
“它不轻松不愉快不时尚甚至也不文学——文学没有那么重要,比起生活、比起皮囊、比起心,文学是轻的。蔡崇达写得不太好的时候,他有一点生涩的文艺腔,但当他全神贯注全力以赴时,他不文艺了,他站在这里,艰难地扪心而说。
——这时,他只是一个历尽沧桑的少年。”
此时,我们就从历经沧桑开始。
最先攫住人心的便是阿太。正是这个作者外婆的母亲,一位小脚女人,终年99岁品尝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传奇老太太让我更加深刻明白了外物与灵魂的孰轻孰重。
这位本就是渔民并无多少文化的人说了这样一句话:“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掷地有声。这里蕴含着极其朴素的哲学,我们生命本该轻盈,我们如果整天伺候着这个皮囊,却忘记了皮囊恰恰只是承载灵魂的驱壳,皮囊里装满了各种欲望与永在阴暗蠢蠢欲动的贪念,欲望与贪念固然会驱使人前行,可终究也就拖住了本该将轻盈的生命还给生命的本真。不由得让我想到海子在《日记》一诗中写到:“我把石头还给石头/让胜利的胜利/今夜青稞只属于她自己/一切都在生长”。
作者在阿太离世时突然明白了他曾经不懂阿太常说的这句话的含义。而我读完阿太的故事,我也突然明白了对于生命最内核的认识跟知识多少无关,甚至跟人生经历也没有本质的关联,生命的内核是关乎到外物与灵魂的平衡,我们在价值追求的天平上将哪一个筹码加放的更多罢了。
作者就是用这样一个没有文化的老太太的生死沧桑甚至是她对至亲的人的冷漠让我们知道了灵魂的温度,看到了这世界上的大多数与更少数。
而作者又是将笔触深入到这样一群人中,来写出了在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与命运的抗争者。一个是天才文展,一个是厚朴。
文展长于作者一岁,十二三岁的孩子嘴里便时常挂着“人生”“梦想”等词语,他矫情却又真诚的表情让作者从无聊的困惑阴影中走了出来,并开始膜拜这个众人眼中的天才。这位天才般的人物奋斗史绝对令人惊叹。按照他开导作者的话语“你得想好自己要拥有什么样的人生,然后细化到一步步做具体规划”,他是这么说的,更是如此践行的。9岁开始整理国家大事事件,来训练自己的领导组织能力,只为了进大城市考取公务员。然而终究在初三阶段成绩滑坡却异常勤奋的杜绝一切交往和作者的宽慰情况下考上福州的中专,闭门自修的他再次出现在作者的眼前时眼里又闪着灼灼的光,并再一次情绪激昂地规划自己未来人生。像英雄般承诺离开的日子里写信告诉他的成功,然而终究在第四封信时连落寞与无助也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接下来情节是:文展退学了;文展离开了家乡;文展最终又回到了家乡在镇上的广播站当电工。分别多年后在家乡的小路上相逢,然而我急切的呼喊着他的名字,可是他似乎全然没有听见,头也不回地拐出了小巷。故事尚且未完,作者与文展还是见了面的。沉默成了最后一次谈话的主流,最后的收束语居然出乎人的意料:“对不起,其实我也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厌恶你。”“你说,凭什么是你?为什么不是我?”
写到此处,我内心被一块浓的化不开的硬物压迫着,抬头看了看窗外,雾霾笼罩着天空。
后来,文展去了一个几千人口的小村庄,挑起附近地区发射台的维修看护工作。再后来结没结婚并不可知。
我忘了说,文展是一个有着兔唇的人。
厚朴是我大学的同学。名字是来自英文单词“HOPE”。他爸爸是全村唯一懂英文,并担任村学校的英文老师兼校长。文中关于这个形象给我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的词便是“用力”。尽管这样的发力总让人有一种压迫感,但是他也有着从心里透出来的迷人笑容。
厚朴和作者不同的是厚朴总是那么热血沸腾地为青春张扬,为各种奇异的理想践行。而作者终究是务实和紧张的,挣奖学金、打一份工、进报社实习,训练自己和真实的世界相处。当作者为自己理想而奔命且以为是有成就的话,那么厚朴也在为他的理想绽放激情。投身到各种社团活动之中,厚朴组建自己的乐队,海报标题是:组建改变世界,改变自我的乐队。乐队的名字叫“世界”。宿舍成了他的乐队排练房,而作者却也离开宿舍最终如愿以偿进了报社实习。
在食堂里的首场演出是厚朴的歌声作者竟然没有什么记忆了,让作者触动的却是厚朴开场嘶吼的那一嗓子:“我们是世界,现在听我们歌唱吧!”是那么的无所顾忌,又是那么的酣畅淋漓!
其实乐队演出后最大的成功是厚朴收获了爱情。而我想说的是在这一周换了三个女朋友的厚朴最终让他安定的那个女孩叫王子怡,市委秘书长的女儿。据说,这个女孩子是想通过厚朴完成了自我所拥有的一切的反叛。
厚朴最后失恋了。原因只是在听小提琴演奏会上为了见王子怡的父亲穿了一身笔挺的西装。
作者留在报社并居住在了北京。厚朴却被勒令退学。
作者在北京生活了两年。厚朴却死了。
死因:自杀。
当看到此处,我如同作者写到的一样:“一种难以形容的悲伤,迅速在胸口膨胀。”然而,我与作者不同的是我们终究是隔着纸张透过文字来看厚朴的命运变迁。
无论是天才文展还是激扬的厚朴,不都是来自偏远地方想改变命途且充满理想的拼命人,当他们面对作者所谓的成就时变得自卑与怯懦起来,可是,我却也在想作者就是成功者吗?我以为都是卑微的生命,不同的是灵魂如何安放且站立罢了。然而,文展与厚朴终究没有认清自己为何就是不能寻找到一个安身之所并以此雀跃。那么留在北京的作者又是如何看待文展厌恶他的成就的呢?
“不想哭,内心憋闷得难受,只能在租住的不到十平米的房间里,不断来来回回地到处走,然后不断深深地、长长地叹气。仿佛我的胸口淤积着一个发酵出浓郁沼气的沼泽,淤积着一个被人拼命咀嚼,但终究没能被消化,黏糊成一团的整个世界。
也就是在那时候,我突然察觉,或许我也是个来北京看病的人。”
如果说作者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生病且需要医治的人,那么我们每一个人是不是多多少少也是正走在生病的路上、或是已然生病要不就是病入膏肓?是的,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治病。因为,对于这个世界,我们原本是带不走任何东西的。对于生命本身,我们更是还其轻盈,又何须附加,不断地附加?
如果说对于文展和厚朴作者还是幸运的话,那么他最大的幸运则是能够通过这些何其卑微却又不甘于卑微的生命中看到自己的卑微,并试图让自己能够站立,并以文字和情感的力量让更多的人看清自己和看清世界。
有人说,太过悲情,还是不推荐的好吧?而我想恰是讲述卑微者成就了此书,作者的阿太、母亲、父亲、两个阿小还有一个特殊的女性张美丽等等,用他们有限的皮囊,去将个人投放在天地间,与命运与人际与自己挣扎、斗争,尽管这的确不能证明其意义是什么,这也因而证明了生命之卑微,灵魂却已然走在天地间。看见了生命的卑微,无论是自己还是书中的,总胜过于遮蔽着的双眼混沌行于世间。唯有此,才能让自己和他人看见更多人,看见世界的更多可能、让每个人的人生体验尽可能有完整的路径。这也正是我们热爱阅读并有人再苦也倾心创作的源动力吧!
从这个角度来看,《皮囊》又是何其积极的,如刘德华写的序文里说:“看他的书,总有启发,就如生命中多添一盏明灯。”
一个皮囊,就是一段经历。作者做了一个归家的梦,并且终究走进了那条小巷。苍穹下有不少皮囊无处安身的吧?
-
我的奇思妙想
我的奇思妙想我的奇思妙想
四年级 周美呈
灯,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它有很多种类,比如电灯、台灯、吊灯、壁灯等。但是,做这些种类的灯是需要许多材料的,太耗费资.. -
我的小白 王佳琪
我的小白 王佳琪我喜欢狗,有一天我的心愿终于实现了,那就是我从大姑家抱来的“小白”。那一次我在大姑家看到她家养了一只狗,非常的可爱,大姑看见我这么喜欢狗就准备给我一只,正..
-
我的奇思妙想——智能书包
我的奇思妙想——智能书包我的奇思妙想
四年级 刘栎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奇思妙想。它可能是会在水上行走的鞋子,可能是结各种果子的万果树,或者是可以变大变小的书.. -
我最心爱的玩具 400字
我最心爱的玩具 400字我的桌子上有一只木头做的小狮子,那是妈妈去贵州黄果树瀑布旅游时买给我的。因为我是狮子座的,所以妈妈特意为我买了一只威武的狮子。
这只狮子身体是棕.. -
美丽的云龙湖
美丽的云龙湖美丽的云龙湖
郑博文
云龙湖就像徐州的眼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云龙湖的东面是连绵起伏的云龙山,传说有一只“龙”住在山上,所以称它为云龙山,云龙山有九节山峰.. -
周庄一日游
周庄一日游周庄一日游
顾若兰
提起周庄,大家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
一进入口,等待你的就是一座风景秀丽、四面环水的古老小镇。眼前的景象会让你感到眼花缭乱,翠绿的柳条随风飘.. -
我家有个“小书迷”
我家有个“小书迷”我家有个“小书迷”(实验学校303班 方可馨)
我家有个“小书迷”,个子高高的,瘦瘦的,他就是我的哥哥。
“小书迷”的房间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甚至连床上都是.. -
新昌大佛寺之旅
新昌大佛寺之旅新昌大佛寺之旅
裘茹寒
烈日中天的日子终于过去了,好心的云朵遮住了火辣辣的太阳。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新昌的大佛寺,大佛寺里面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我们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