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油堆
做油堆
做油堆岳宁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说到春节,我最开心的就是可以自己做年货了,尤其是做油堆。做油堆过春节是我外婆家——广西柳州的习俗。在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做上几十斤的油堆过春节。
每逢腊月二十八,外婆便取出自家种的糯米泡上一夜。到了二十九,外婆又用石磨把白胖胖的糯米粒磨成米浆,将其装在白色的布口袋里。接下来,将布口袋放在大大的木板上,再压上菜板、砖头,这时,米浆里的水就会像下雨一样从布口袋里渗出,等上几个小时,口袋里就剩下一块洁白如雪的柔软的米面团了。外婆把胖娃娃般的米面拿出来放到干净的盆里,加上白糖,使劲地揉,就像揉面团做包子一样,等白糖融化,米面能粘在一起不散就可以了。
开始做油堆了,外婆架锅起火把花生油烧热。我和妈妈负责把米面揉成一个个圆球。我拿起一小块米面,先使劲地捏捏紧,然后放在左手手心里,右手手心盖住米面不停地转圈圈揉动,不一会儿,一个圆球就揉好了。一个,两个,我兴奋无比,感觉自己在玩橡皮泥。揉着揉着,便没了力气,想休息休息。一抬头,看见妈妈保持着实足的干劲,始终一丝不苟地捏圆球。妈妈这时看出了我的小心思,笑眯眯地对我说:“女儿,咱俩比赛,看谁捏得多,怎么样?”“比就比,外婆做评委。”我不服输,只好放弃休息,重新鼓足了干劲,继续捏圆球。
做好的圆球乒乓球般大小,放在簸箕里等着下油锅。油锅冒泡了,外婆就把我们揉好的圆球一个个像下饺子一样放到油锅里。一开始,圆球是沉在锅底的,等几分钟,它们就会一个个像潜水的鸭子一样露出头来,颜色也慢慢从白色变成浅黄、金黄,外婆用铁网不停地压圆球,等到圆球能压扁颜色也变得更深,就可以起锅了。起锅后的油堆装在桶里,浓浓的香味在院子里弥漫,久久不散,这香味真是太诱人了,令人垂涎欲滴。嘴馋的爸爸被香味吸引来,不顾油堆还没冷透,抓起一个就往嘴里送。外婆忙说:“刚起锅的油堆不能吃,吃了嗓子上火说不出话。”“管他呢,这个时候口水都流出来了,哪里还能等?”不顾一切的爸爸边吃边说太香了,太好吃了,引得我也不禁咽起了口水。好不容易等到油堆冷透,我拿起一个,轻轻咬一口,外表酥脆,内里Q弹Q弹,很有嚼劲,唇齿留香,回味无穷。我一口气吃了五个,简直停不下来。
油堆真是太好吃了!期盼明年春节快点到来,我还要去外婆家做油堆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