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寻“稻草人”
再寻“稻草人”
再寻“稻草人”
吕心一
重读叶先生的《稻草人》 ,让我有下乡再寻“稻草人”的冲动。那日,终于成行,我和爸爸驱车去了姑姑家。
印象中,姑姑家就是一个大花园:不必说屋前清澈的小河,开阔的农田;也不必说屋周边碧绿的菜园,成片的果树。单是后院,就有无限的情趣。拴着的狗,一边摇着尾巴,一边不停地吠叫;山羊扒在围栏上,咩---咩---地叫着,像是呼唤我为它们喂草;墙角的一群小兔子,歪着脑袋打量着我。时隔两年,那幅“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田园风光仍深深印在脑海里。就是那次,我见到了“稻草人”,但因距离太远,看得不够真切,故而没有留下太深印象。
已是入暑,但天气还算凉爽。爸爸早早把车窗玻璃全部放下。我按捺不住兴奋,期待着脑海中的那幅美景,带着泥土的芳香如期而至。
到了?啊!这还是我记忆中的姑姑家吗?
屋前,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农田已被钢筋水泥所替代;原先清澈的小河已不见踪影,河水已经浑浊,隐隐地,散发出恶臭;屋后的沙土出卖后变成了大片的鱼塘。村庄已被切削成一溜长条。当年“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的景象已不复存在。
我不忘此行目的,急切地问:“姑姑,还有 ‘稻草人’ 吗?”
姑姑先是一愣,尔后明白过来,说:“盖楼这么吵闹,哪还有鸟啊?”
姑姑怕我太过失望,安慰道:“鱼塘往北,兴许有。”
果真,鱼塘向北,约摸一公里,在河坎上的一片玉米地里,见到了所谓“稻草人”。准确地说,这应该称之为“万国旗”:用塑料绳扎住塑料纸一角,然后再系在竹竿上。那些----白的,红的,黑的----塑料纸,稀疏地伫立在地里,随风飘舞,发出沙沙声响。这已不是叶先生所描述的那种“稻草人”。
临行告别时,姑姑叹道:“前面的大楼压过来,怕是不长时间,我们也要搬迁了。”
带着一丝失望返回。在车上,迷迷糊糊睡梦中,叶先生笔下的“稻草人”仿佛鲜活起来,他们守护着田地,守护着家园……
关键字:再寻 稻草人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微信
-
叶圣陶与稻草人
叶圣陶与稻草人叶圣陶与稻草人生活在信息时代的我们,还记得父辈们言传身教的生活吗?还能依稀记得哪几位杰出的领袖,不管别人如何我是确实记得叶圣陶老人。几乎就是在我刚刚记事..
-
“煮”《稻草人》
“煮”《稻草人》“煮”《稻草人》相信大家对“煮书”这个词耳熟能详、如雷贯耳,但我却总觉得不可思议。今年暑假,我亲身经历了一次,才真正感受到了它的妙处……不知不觉暑假已..
-
善良的心 ——读《稻草人》有感
善良的心 ——读《稻草人》有感善良的心 ——读《稻草人》有感柳仁斌西塞罗曾说:“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在我所知道的记忆最深的就..
-
学习稻草人 践行正能量——《稻草
学习稻草人 践行正能量——《稻草人》读后感学习稻草人 践行正能量——《稻草人》读后感当我读叶圣陶爷爷的《稻草人》时,感觉自己就是那个尽职、善良、无奈的稻草人。眼看着..
-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从叶圣陶先生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从叶圣陶先生《稻草人》说起唯一不变的就是变——从叶圣陶先生《稻草人》说起
北京市第二中学高二(9)班 邵馨墨
“在教育来学的人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引导.. -
读《稻草人》有感 600字
读《稻草人》有感 600字仙人炼丹炉的星星之火,燎原了华夏的历史;溢出的水花,阿基米德与金冠的巧合演变成浮力;跳跃的壶盖,带领我们进入蒸汽时代;钨丝间明亮的火花,让今夜灯火通明...
-
屋前的稻草人作文
屋前的稻草人屋前的自留地里有个稻草人,这是儿子外出打拼前为老爷子亲手扎下的,他说,等到这个稻草人散下,他就回来了。老爷子默不吭声,领过儿子大包小包的行李,不顾儿子的阻止,带头..
-
稻草人续写800字
《稻草人》续写作文 自从上次蛾下的子留在了稻叶上后,稻草人的忧虑化成疾病,他有再多的顾虑和警告却都说不出口,每次想要提醒主人却都没有成功。有一天,老奶奶又来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