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500字作文

daniel 0 2022-06-15

鲁迅篇1

“我以我血荐轩辕”是你最宏伟的志向。历史随着水流点点推移,你的声音却永垂不朽。

也许,在你的心中只有人民吧。

你生活在黑暗,迂腐的社会里,也惟有这样,才让你目睹低层贫困人民的生活。起初,为了拯救别压迫的人民,你选择了学医,用所谓的“救死扶伤”来救助贫困的人们。然而,时间向你证明了你的选择是错误的,世上贫苦人民千千万,哪儿是你一个人能医治的呢?当你看到人民心灵的迂腐与扭曲,愤然“弃医从文”,拿起了笔杆,悍然向堕落的统治者发出了挑战。

你拿起笔做武器,用犀利的文笔无情的批判着统治者,在你的笔下,字里行间中无时无刻不在弥漫着一股火药味儿。

你默默地吸着烟,显得一脸憔悴,那是因为你付出的太多太多了。你不怕强大的统治者,只担心你所钟爱的人民将你“冷落”。

你的没一个字,都像一把匕首,深深地刺入了统治者的心脏,你无所谓惧。

你几乎用了你所有的时间在工作,也许,你命中注定是一个会利用时间的人。你永不停歇的构思,用你的文章来诉说你所有的不满与愤怒。

你不向黑暗势力低头,以笔做枪,用自己的一生和黑暗势力做不屈的斗争。

你坚强,你抗争,始终领导着人民思想的解放,坚定不移地批判黑暗的社会,用自己的文章猛烈地向统治者开火,追求着新的生活。

你成为了民族的先驱,你不愧对“民族魂”三个大字,时间把你的名字深深地印在了没一个人的心中,你就是鲁迅。

你用自己的行动将我征服,你的信念让我铭记在心,我赞美你挺直的“笔杆”。

鲁迅篇2

我慢慢地合上了语文书。

……

突然,鲁迅乐于助人的画面又再一次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救助车夫、关心女佣……这一切都是对鲁迅助人为乐的真实写照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体现出了鲁迅对反动派统治者绝不屈服,而对人民大众甘心像牛一样俯首听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顽强革命斗争精神。不但,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可贵的精神,如:“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写出了鲁迅先生崇高的勇于开拓的精神,勇于开创美好的未来。鲁迅出生与封建没落的家庭,但他并没有向贫穷屈服。他有笔作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人们誉为“民族魂”。他不怕迫害与追杀,勇于革命到底,他用笔作为利剑斩断黑暗的枷锁,释放美好的光明。他总是战斗在第一线,为的就是揭示反动派统治者的罪恶。鲁迅他为我们做出了很多很多,不过,他觉得能还老百姓们一个安宁,和谐的家园便是最好的报答了。甚至,鲁迅先生临死前还说:“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去。”这么一个伟大的人我么怎么可能忘记他。我被鲁迅先生所做的一切感动得哭了。鲁迅先生总是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鲁迅先生你的名字将永远被人们铭记于心,永远的铭记于心,永远……

鲁迅篇3

夜,静静的。我独自倚在窗边,任冷风打着窗棂。望着先生的那张发黄的照片,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哀思。先生,他走了!

或许有些人会觉得鲁迅先生的文章过于冷峭和深邃。的确,他的文章没有周作人的散淡,张爱玲的雅致,徐志摩的诗情画意。但那个时代如果只留给我们一些感性文字、文人气息,谁会知晓那个时代的黑暗呢?恐怕,在我们眼中,那真是一个太平盛世!

我敬佩先生,不仅因为他的文才,更是因为他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人。谁都会犯错误,鲁迅也不例外,可他从不怕改正错误。他以犀利的笔解剖了人的内心世界。他的光辉穿越时空,一直照亮今日!

可事实上,先生是寂寞的。曾经有一位同学问我的偶像是谁?我平静地告诉她:“是鲁迅!”她诧异地望着我,觉得匪夷所思。我当时是很气愤的,但又不禁悲哀起来了。

难道先生的思想已不适应现代社会了?不值得我们继承发扬了?他的文章已作为一笔文化遗产,被束之高阁了?

身处喧哗的尘世,内心怎容得下那锋利的匕首?看一看吧,那些老前辈们是多么怀念鲁迅先生啊!他们大声疾呼:“今生今世,我们一定要读鲁迅!不读他,我们无法感知内心的灵魂;不读他,我们无法摈弃世间的浮华;不读他,我们无法真正了解那个时代的黑暗!”

鲁迅先生,只有一个!

先生正等着我们走出浮华的海面,款款地步入他的心房,与他进行灵魂深处的交流!

鲁迅篇4

先生说地上本无路人走多了便成了路,成路后走的人更多了.鲁迅却没有告诉我们有路后的地上会怎样,这是他始料未及百算一漏的.现实告诉我们地上有了路人走多了便成沟了!

鲁迅在他的《故乡》里说: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他的说法不一定是对的,起码算不上全对.他自己也搞不清楚地上的路是怎么一回事,我们都知道他在从文之前是学医的,后来他为什么不走救死扶伤的“白大夫”之路了呢?也许你会说是因为他在日本电影院看了一场有中国人入演的记实片,的确,我起初也是这么深信不移的.但事实告诉我这只是一个小片段,就像鲁迅看到的电影片段一样.这只是鲁迅转意从文的一个小插曲,插曲的存在有它存在的价值.它的价值在于它使鲁迅看到中国的土地上还没有一条让麻木冷血的“龙的传人”走的思想之路.这微不足道的小插曲让真热慕于医科的鲁迅知道广漠的赤县虽有繁星般众多的炎黄子孙却走不出一条能御敌富强的民族之路.堂堂华夏大地缺的不是走路的人,而是缺能走出路的人.所谓能走出路的人指那一些人呢?鲁迅就是能在没路的地上走出路的人.在那个人且相食外忧内乱的时代何曾少过欲救中国于水火之中的热血爱国者,鲁迅是最具代表性的爱国“愤青”.稍接触过鲁迅文学的都知道鲁迅在热血青年时代去了小日本仙台学医.学的而且是骨骼学.那时的鲁迅天真地认为医道能救死扶伤就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那个时代的爱国“愤青”都很天真.总以为学医就能就中国人民救广漠的赤县.所以从医之路成了那个时代爱国者的明智抉择.鲁迅也随了波逐了流到了日本研究人的206块骨头.忒天真无邪的.但中国的土地上没能让他们走出一条活路.当鲁迅不经意地看到日本崽屠中国人的记实电影时他犯懵了.那一可的他才涣然冰释醍醐灌顶,人走多的地方不一定就有路,没有针砭的路是不可能在中国广漠而荒芜的土地上走出来的.学医的中国“愤青”多如麻,但医者是不能在中国的土地上走出一条救国图存的路的.中国人的病不在肉体上,而是在思想上骨子里.只可惜鲁迅看到的是主观上的骨子病,他天真地认为治好了中国人骨子里的病中国有就有骨气了.他错了,错得彻底!如果他还一如既往执迷不悟地幻想在中国满目苍痍的土地上走出一条拯救中国的医学道路,那么他错得愚昧极了.那一段小插曲让鲁迅知道地上本没有路人走多了也不一定成为路,人走多了可能成为沟让那时代的话中国人越走越深越走越不能自拔.他毅然抛弃了和藤野先生深不可测的友谊弃医从文.他真正认识到中国人的劣根长在思想上而不是肉体上!

当《狂人日记》惊世之篇在一位曾致力于医学的文人笔下生花时,麻木的中国人你望我我望你,回到家也自恋地照镜子.这些人怕了,怕鲁迅写的狂人就是自己.当《孔乙己》轰隆于中国的上空时,麻木的中国知识分子胆颤了心惊了,你看我我看你,“孔乙己到底是谁?难到是我吗?”这样的问题成为了知识分子茶余饭后之事.当《阿Q正传》成为家喻户晓时,麻木的中国把“阿Q”示为“至宝”.你阿Q我阿Q地互相打招呼.……鲁迅还有很多很多让人不寒而栗的着作,他的一生走在一条不是众人都走的路.众人在中国的土地上没能走出路但他却走出了.而且走得辉煌走得轰轰烈烈.现实的我们不能只抱着高考一条路,高考之路固然稳当,但走的人太多了,本有的路被走成了沟,后来者不再居上,高考的后来者面临的是名落孙山.何不梦回鲁迅之路,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走一条对社会有用的路!

鲁迅篇5

也许,我们对鲁迅的了解大多在于他的作品,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为革命献身伟大品质和崇高精神。一向“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塑立起了他在中国历史上高大形象,在人们心中刻下了他的印迹。

巴金爷爷曾经赞美鲁迅“你象一个普照一切的太阳,连我这渺小的青年也受到你的光辉,你象一颗永不殒落的巨星,在暗夜里我也见到你的光芒。中国青年不会辜负你的爱和你的期望,我也不应当辜负你。你会活下去,活在我们的心里,活在中国青年的心里,活在全中国人的心里。”

鲁迅总是活在他自己着作里的。他写下了很多深刻的话,也说了些过激的话。他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圣人”,而且一辈子也没有承认谁是“圣人”。他的祖上也“曾阔过”,到他却家道中落,成了“破落户儿”;父亲久病,作为长子的他经常奔走于当铺与药铺,受尽白眼;他曾因溜进百草园翻何首乌,捉斑蝥,被先生责罚;他留过学,学过医,成绩平平,弃医从文;他思想活跃,先是进化论,继之超人哲学,后来社会主义思潮,在他身上深深地烙上了中国近代思想快速发展的痕迹。但他自己的世界观,影响几代中国人。他“呐喊”过,想凭一己之力,唤醒沉睡的同胞,捣毁令人窒息的“铁屋子”;他也“彷徨”过,孤独地在故纸堆里抄写古碑;他更妥协过,接受了母亲“赠送”给他的“礼物”;他绝对疲惫过,“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总之,他同普通人一样,但想得多,看得深;他的思想未必都对,他自己也曾说“矫枉必须过正”;他深情祝福中国人“忘掉我吧”,但即便是七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也无法“忘却”!

不久,我学习了鲁迅先生写的《藤野先生》,从文中我懂得了鲁迅先生立志救国,年轻时到日本仙台学医,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但自从在学堂看了电影后,看见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那些中国人看见自己的同伴被枪毙,还拍手欢呼的情景,鲁迅先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受伤,对反动派长期统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他发现,无论他的医术怎样高明,所救治的只能是人的肉体,只能使国民变得强壮,但是并不能唤醒中国人的麻木,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给俄国人看客。因此鲁迅先生认为,中国的严重问题在于人,不在于物;在于精神,不在于物质;在于个性,不在于“众人”;要“立国”,必先“立人”,而“立人”的关键,在于个性的觉醒与精神的振奋。他毅然选择了放弃医学,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从此走上了文学道路。

这位巨人,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反抗黑暗势力,追求光明,他的行动蕴含着中国将要成为自由,独立的国家,他为了中国,为了民族,为了新中国的到来,她真是费尽了心血。今天,新中国终于成立了,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可惜,他却永远闭上了眼睛!

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我们更应该汲取鲁迅精神力量的领域,继续向鲁迅思想前进,迎接更多的挑战,为提高民族的精神文化境界而奋斗。

鲁迅篇6

谈起鲁迅先生,他的形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蓬松的头发虽看起来很乱,却很精神;每一根都笔直地挺立着。一张又瘦又黄的脸令人难忘。他的眼睛不大却很有神,令人不敢直视他,却又给人无穷的力量。

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体验到了读书的快乐;《社戏》则感受到了童真的幸福。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他是文学的巨人!从他身上,可以读出人性的真善美、读出黑白、是非。

我崇拜鲁迅先生真正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个出凡入圣的“神”,他是严格意义上的真正的人!他爱憎分明,脚踏实地,品德高尚;他“俯首甘为孺子牛”!

他说过“时间就像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时间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勤奋者,会努力去追赶,去挣、去挤;懒汉终不愿去挤、去挣,他始终不会有。鲁迅先生先生正是善于挤时间、支配时间的勤奋者。他一生多病,工作和生活条件都不好,但他每天都工作到深夜,第二天,又是废寝忘食。

  • 下一篇:温暖500字作文
    上一篇:一个梦400字作文
    相关文章
    1. 我心中的鲁迅作文600字

      我心中的鲁迅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有这样一位大文豪,他嫉恶如仇,黑白分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没错,他就是伟大的革命家鲁迅先生。我心中的鲁迅,是严谨而童真的。他会因为..

      daniel 0 2022-06-13 04:18:59

    2. 《鲁迅爱书的故事》读后感

      《鲁迅爱书的故事》读后感《鲁迅爱书的故事》读后感  读了《鲁迅爱书的故事》这篇文章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鲁迅爱书的故事》这篇文章记述的是:鲁迅先生是一个爱..

      daniel 0 2021-11-06 06:30:24

    3. 品味鲁迅作文1000字

      品味鲁迅作文 锋利的眉宇间透出一丝尖锐,正义的目光中闪烁着复兴的火苗。鲁迅,这个神圣的名字想必早已存在于每个中国人心中。当此时,海面上的风浪又开始剧烈地翻滚,我..

      daniel 0 2021-10-21 07:32:09

    4.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读后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读后感今天,我们学习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进一步了解了鲁迅先生的特点。鲁迅先生他那“高大”的身躯,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精神印在我的..

      daniel 0 2021-10-16 21:41:14

    5. 品味鲁迅作文1000字

      品味鲁迅锋利的眉宇间透出一丝尖锐,正义的目光中闪烁着复兴的火苗。鲁迅,这个神圣的名字想必早已存在于每个中国人心中。当此时,海面上的风浪又开始剧烈地翻滚,我仿佛又看到心中..

      daniel 0 2021-08-12 04:18:49

    6. 鲁迅的《药》读后感 600字

      鲁迅的《药》读后感 600字鲁迅的《药》读后感:中国人的一剂良方
      读完《药》这篇文章,我倍感悲愤。
      为谁而悲?为什么悲?
      为老栓而悲。他听信他人胡言,不惜拿出全部家底,去买一个人..

      daniel 0 2021-07-21 23:49:57

    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读后感 500字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读后感 500字 4篇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感一今天,我读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对文章中伯父帮助黄包车夫这件事感触很深。这件事的大意是:有一..

      daniel 0 2021-07-09 21:40:00

    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读后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读后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读后感 一《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写人的文章,通过阅读全文,我知道了鲁迅不仅仅是一位作家,更是一位忘我革命,为了人民不辞..

      daniel 0 2021-07-09 02:09:31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