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栖居1200字以上作文
诗意的栖居篇1
无意间想起了海德格尔,那位充满诗情画意的老人说:“生命里充满了劳绩,但还要诗意的栖居在这块土地上。”那守着瓦尔登湖的梭罗,那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还有那起舞弄清影的苏东坡,都在人生天地间诗意的栖居。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诗意,每一缕阳光,都是一个跳动的音符;每一条小溪,都是一组流淌的旋律;每一径迂回的小道,都是一部写满乐章的乐章。诗意地栖居,用心去享受生活的意趣。
月夜下,朱自清漫步荷塘,让一颗轻松的心在荷花池塘间游荡,是一种情趣;穷困时,郁达夫租一椽破屋在院中细数一丝丝阳光,是一种闲趣;监禁中,陆蠡囚住一枝常青藤,是一种恋趣。人生好比涨潮,潮起潮落,向滚动的音符欢快的跳跃。纵使遭遇乌台诗狱的摧残,也还要大江歌一曲,“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纵使被贬黄州,也还要“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侣鱼虾而友麋鹿”;纵然发配天涯,也还要享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俯仰万世,东坡诗意地去栖居,远离了喧嚣,回归于清纯空灵。于是,满腹的凄苦得以超越,满心的灵魂得以升华。现实容不下海子,没有像徐志摩那样“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海子毅然选择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置身在这个世界,未曾远观它的美好,而人与世俗的差距又太大,也许在这种情况下面朝大海就是一种诗意的栖居。翻开尘封的历史,跨越历史的长河。恍惚中,有人拔剑长歌曰:“我辈岂是蓬蒿人”,大笑而去,顺滚滚东逝长江,穿巴峡巫峡,过洞庭扬州;醉酒入长安,挥毫金銮殿上,故作狂态。国舅磨墨,力士脱靴,嘲尽天下豪贵;云游九州,望川而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豪情万丈,诗意地栖居,练就了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生活可以没有富足绚丽,但却不能没有诗意,在人世间诗意地栖居,才能享受生活的情趣,感悟人生的真谛。
如果生活可以有n多种选择,我只愿诗意的栖居。
诗意的栖居篇2
我没有经历过太多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旅游于我而言近乎一种奢侈。更多的时候,我是坐在火车上,从此城市开往彼城市,此岸彼岸的花朵从容盛开,可我却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匆匆地只能作过客。更何况,我厌恶那些彪炳名胜字眼的风景,它们是威严,是财大气粗,太出名的山峦孤高不近人情,它们的瀑布倾泻而下,它们自始至终是做作的风景,它们被游人践踏得失去尊严,失去那一份历史赋予的厚重。
相反,我喜欢细水长流的、被人遗忘的风景,这样我就可以瞻顾遗迹,抚摸它夕日的沧桑,从手指间开出一朵朵我所没有见过的花,未曾抵达的世界。我一向信奉这样的原则:未被发现的隐遁的山水,是一种真正的诗意,更是禅意,隐士在这里栖居,骚客于此小憩,都没有任何的目的性。你遇见我,我遇见你,时间无涯的荒野里,不早不晚,不偏不倚,也是一种如水的深宛。我开始讨厌这样的行文了,大段铺垫,是想烘托出怎样的风景?或者我想描述的,我追求的不过是诗意禅意的心情罢了。可是那样的心情,那日的小景,即便它已枯萎,但在我的记忆中依然灼灼其华。
彼时我遍游于大大小小的山村,名义上是踏青,实际却是连我自己都猜不透的一种遁世的情绪。而那藏于我记忆中的灼灼也不过是沿途经历的一处摸不清方位,叫不上姓名的山谷,甚至我不知道它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存留于我的记忆。四周都是山,山间是清洌的溪流,纠结着一些美丽妖娆的藤蔓。有鱼,真正肥美的鲫鱼,有花,各式各样的野花,还有长着青藤的泥巴,星星点点的灌木丛里的蔷薇。我走过去的时候,惊飞了偶然停留下来的蝴蝶,惹恼花儿们,它们用坚韧的刺在我的小腿上留下了同样美丽妖娆却渗血的藤蔓,涩涩的,并不感到疼。
而我,正是在这山与水,花与刺间穿梭,穿梭于这一条丛林动物般自由的道路。我没有走下山去,尽管在我的视线里山下有更撩人心魄的景致。一面湖水,平静地躺在那里,恍若一滴眼泪,了无尘埃,而我又怎么忍心去搅扰它呢?一株菊花与我相依足矣,又何必去惊动那出尘的南山?此中真意,此中诗意,此中禅意,不过是化成一种悠悠的“见”的心情罢了,那还“欲辩”什么?天地之间,仿佛只有我一人咀嚼着遁世的景色,看山,看水,看大地,看岁月,在清气与灵气的诗意熏陶下,找回心灵的归属。而它原是没有姓名的,像一尊被人遗忘的弥勒佛,带着禅意的拈花一笑,倾倒众生,悄然寂寂。
而我与它,也只有一面之缘,一别之后,就再也没有去寻找过它。除了俗务太多的原因,还有我心中小小的担忧,担忧它也会同武陵人误入的桃花源,春梦朝云,来去匆匆。索性就怀着“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春风,将它珍藏于记忆中了。却并没有任何可待日后玩味的意象,只记得那日栖居于彼,山川、草木,在最接近自然的地方,接近自己的灵魂。
而人生能有一次如此诗意的栖居,也就够了!
诗意的栖居篇3
诗意,多美的词,他是诗意的人所追求的,他有着现代华丽所不能拥有的质朴,他是美的,是我心里永恒的追寻。
可是生活真的很难让他留下来,似乎诗意与文明有着冲突,诗意爱着山水,爱着宁静。他羡慕着小桥流水的古典,他向往着海市蜃楼幻境。可文明的进程总是推倒,创造,在进行改造,他将曾经诗意的世界不再诗意,将质朴奢华,将古典现代,将安静变得喧扰。
我不是一个诗人,但我有着一群爱我和我爱的家人,可他们并没有让我有个诗意的家,他们喜欢热闹,喜欢身边的繁华,喜欢文明给他们带来的变化。可这终究是他们爱的,所以我想追求的诗意,追求诗意的生活。
不过上帝并不是一点也不眷顾我的,至少他让我出生在拥有诗意的山村,让我体会过诗意生活,虽然那时还不怎么理解诗意。
那里的人很朴实,看到他们会让你感觉到很亲切。碰到了,也不需要太多言语,只需轻轻的摆摆手,留下你的微笑就足以让他们满足了。那里的一切都很惬意,不同于城市的喧嚣,更不同于城市的人情世故那样复杂,让人不可捉摸。
那里的冬天也是别样的,冷冷的温度飘一些小雪,让远处的山带上一层飘渺,让身边没有树叶的小树都穿上厚实的白裘。雪花的飘零让人感动,他安静的染出了一片宁静,他让世界变得洁白,显得诗意。
我可以一个人滚着雪球,堆着不怎么漂亮的雪人;一个人四处的游荡,留下一串一个人的脚印;一个人放声号叫,让世界都显得安静。哪天放晴了,我也可以不约伙伴就一个人爬山去,不需要准备什么,只要在那留过“某某到此一游”的石壁上再一次的划上我的名字,在山顶的顶峰又一次的感受着一览众山小的平静。那些日子是我怀念的。他们是我不开心的时候,就可以去追忆的,那是一段幸福的年华。
现在我已经不在那里了,我住进了拥有现代化南京城,但我却很难融进这里的人和事,这里虽然有时让我难以顺畅的呼吸,但是生活逼迫着我融入这里,所以我经常不再诗意,我放纵自己的无知,原谅自己幼稚。
似乎我错了,但即便是如此我也很难改变自己,或许那已经根深蒂固了。生活中似乎我有很多的朋友,可我还是觉得很孤独。
但我心底里的那份诗意似乎不让我这么下去,诗意的种子不甘寂寞,在我生活里四处的播种,让我时刻的不能忘怀史铁生的零度,我在想,诗意是否也需要个家,那就是诗意的栖居地。于是我四处寻找,寻找古巷,寻找枯树,寻找陈旧的栖居,再把诗意放在那里。即便自己再无助,我也应该为他找个家吧。
可是我又错了,我一直误解了诗意,诗意并不是那些拥有古韵的,唯美的东西所独有的他是安静的,随意的,他是在你不快乐时的一种寄托,那是心的寄托,他有着一个家,他的家驻在每一个人的心田,古巷、老树、雪花……,只不过是向你表现的一种场景而已,他很博大,很安静,只有在你安静的时候才会听到他的声音,感受到他的博大。譬如柳叶的倒影在河面上时,你,坐在草地上时的安静,你只会思考生活,思考人生。其实那时诗意就在你的身边。他很安静的倾听着你内心发出的声音,偶尔,他会摇晃一下那枝垂柳给你示意着什么。
所以我并不需要那些场景才会诗意,只要我能安静的思考人生。因为我的心也是诗意的栖居,我无需追求华丽,无需害怕奢美,只要我不抛弃,不放弃自己的理想,诗意永远不会离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