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500字作文
边缘篇1
凡事都是由中心和边缘组成,中心与边缘是辩证统一的。没有边缘的映衬,中心很难彰显光辉。处在中心固然辉煌荣耀,处在边缘也可以释放其光辉。
没有漫天繁星,月光再皎洁也是孤独无依的。没有边缘,中心再好也不被注意。
边缘不仅是为了映衬中心而存在,还为了成为而奋斗。一代喜剧之王——周星驰,成功的背后隐藏着多少血汗?他刚出道时,无人欣赏,仅仅在别人的电影中充当“路人甲”的角色。可是,周星驰不甘心整天为人“跑龙套”,终于在一次试镜中受到导演王晶的赞赏。周星驰作为边缘时,为了映衬中心而存在,成为中心时,更加显现出他的价值,他的经历激励了无数影人为了成为中心而奋斗。
香港功夫明星成龙,刚出道时给别人在功夫片里当“沙包”,上场五秒就要“被”打倒在地。可他有远大的抱负,凭借自己的功夫和演技,把中国功夫同幽默喜剧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终于在全世界掀起了“功夫热”,并成功进入好莱坞。由“沙包”到国际巨星,成龙成功诠释了“边缘”到“中心”的传奇。
只要努力,处于边缘的人成为焦点不是没有可能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少年时门门功课挂红灯,是班里的“边缘生”。在同学们的冷嘲热讽下,在老师的“恶语中伤”下,童第周暗暗下定决心要成为优等生。他每天晚上都在学校旁的路灯下学习,夜以继日,无论寒冬酷暑,他都坚持了下来。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他最终成为了一名伟大的生物学家。
爱因斯坦小时后上手工课,老师要求做小板凳,别人都做得好精巧,只有他做的凳子歪歪斜斜,大家都嘲笑他做的板凳是世界上最丑的,可他认真的说:“这个凳子比我先前做的四个好多了。”老师从他的眼里读出了努力,断言他将来必定大有出息。正如老师所料,爱因斯坦凭借自己的努力发现了“相对论”,并多次荣获诺贝尔奖。
这两个人的成功经历向我们展现了由边缘到中心的传奇。相比之下,我们当今的中学生,只顾着自己当前的安逸生活,不肯用心于学习,对家长和老师的谆谆教诲置之不理。他们现在正处于边缘的位置,倘若他们在这么下去,他们永远只能在边缘的位置上徘徊,只能对中心望而却步。
只有努力,现在处于边缘的你才能站在将来的中心!
边缘篇2
这是一个青青的苹果,躺在飞驰的汽车的门边。
只要轻轻地一碰,它就会跌落到柏油路上,它正处于危险的边缘地带。
我坐在车上,注视着那个苹果。生怕它一下子滚落下去。它的旁边站着胖胖的售票员小伙子。他无所畏惧地站在打开的车门边上,苹果就在他的脚边。他似乎根本就没有注意到。他正目不转睛扫视着车外来来往往的人群。
那个苹果的主人就坐在我的身边——一个看上去大约十二三岁的小男孩。他不时瞟向那个掉在地上的苹果,腼腆地。但他并没有去捡那只处在危险中的苹果,也许是车开得太快,也许是他觉得不好意思——这年头,谁会对一个小小的苹果太在意呢?车上的其他人也都没有去捡,当然也包括我。当时我想,苹果的主人都不去捡,我去捡,然后交给主人,这是什么意思?去捡了,放在自家的口袋里,更会招来怎样的眼神?我依然没有动身,心头却有点不安。
“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就连捡起一个苹果这样的举手之劳也不屑或不敢,是什么样的难言的苦衷和无形的障碍让我们少了几份热情,多了几份迟钝?
突然车子“嘎”地一声停了下来,到站了。我提着重重的行李下了车,走到车门边,苹果呢,怎么不见了?我确信我没有把他踢下车去,那是谁踢的呢?或者是谁把它捡起来了呢?我疑惑地下了车,心里极不舒服。
我想起了冯骥才先生的这样一段话:“在世界的喧嚣和纷扰中,我们常常忘掉了自己的心灵。也许,现代社会太多艰难也太多诱惑,太多障碍也太多机遇,太多失落也太多兴奋,我们被拥塞其间,不得喘息;那些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是非利害都是牵动我们的绳子。就这样,终日浑浑噩噩或兴致勃勃地忙碌不停,哪里还会顾及无形的存在于我们身旁的每一个心灵?”
我提着重重的行李,歪歪斜斜地走着,觉得自己正走在边缘地带……
边缘篇3
似乎该开始思索什么了,应该是我的初三吧!
从很小的时候,脑海里就有了“中考”和“高考”这两个名次的概念了。只是从来没有想过,有这么一天,中考近在咫尺,而我该怎么办。
突然,整个世界一片阴霾。而我,竟站在万丈悬崖的边缘,不知所措。
渔人总怨我把事情放在自己肚子里,一点点的烂掉。面对前方的初三,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将所有的烦恼,全咽进了自己的肚子里。而他们,不只是在寻找落标,还是和我一起站在边缘。我们都站在各自的起点,描写各自的终点。
我站在原地。抬头。
天,一片阴沉。
四周,一片寂寥。
任何路,总是要走的。我走在悬崖边,小心翼翼的摸索前进。前方的路,是迷失的指南针,我努力绕过悬崖。
可是,我就这么一不小心,失足跌进悬崖,摔得粉身碎骨。
我生存在垂死边缘,在我的初三悬崖中挣扎。清一色的墙壁,不见星光的黑夜,我看不到我的未来。我固执的爬着,坚信十个月后,我会逃开这里。走在另一个悬崖边缘,转写另一个固执。
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变得寂寞。每一个黑夜,没有星光的黑夜,我写着自己的寂寞,数着我的无奈,在我的初三里艰难的行走着。身后的脚印,一片沧桑。
依旧是一个没有星星的夜。
我,提笔。
写我的初三。
边缘篇4
执念于心灵深处点滴守候。梦与信念的执守,沦丧与记忆的铭记。坚守之中的点滴情缘。
终是在最终凝结的点滴梦幻中无法凝望到最后的企及。
手中一页页翻过小四的《爱与痛的边缘》,心中执念的醒着,却又贪婪于这半醉半醒的梦境。迫在眉睫的高考,逼遁着我朝向远方。有梦有念的远方。
心灵守候的那扇窗,投映的是那些过往人事的分明轮廓。信念中的坚守,也是想要走出的动力。我无法抗拒这走回头路的怅然若失,亦无法停下脚步。
想要在高考之后,腾空而跃。想要走出,这梦与痛的边缘。
高三,灰茫茫却又同时带给我希望的时日。凋落满地的是曾经茫然往事。看得到的是未来的曙光,在穿破云层后到达心底,穿透我想要走出的意愿。这种心情,带我在高三这坚定的难熬时光中穿梭。
人生如旅行般的过往,来去匆匆的流年如水。时常不必忘记,一个人的旅行见,毫无目的的辗转。铭刻的回忆中,关于六年过往和在路上不忘的祭奠。
浮光掠影,梦旅人生。就这样我走过了青葱的岁月,直至今日面临的抉择。更是坚定了我远走的信念。就是这样的仍然年少想要走出看看的心情,带着我不畏惧不退缩的大步向前。
在前一阵子80后《我的青春谁做主》一剧的热播之后,带给我的更大鼓舞。一生之中的奋斗,和对青春的认知和把握,都只在一念之间。但是,这匆匆一念,却能定夺我们人生的方向。所以,在这样的时段,走出的意愿主宰了我的青春走向。
痛是现实的代名词,梦是理想的代名词。可是在如此之说的挣扎中,我们在现实和理想的矛盾中,成长。想要走出,想要逃离,想要换一种状态环境生活的意愿更为强烈的主宰了我,所谓执念所谓坚守,是这样的被妥协还是继续。
昔日的边缘过往,今日的出走意愿。将带着我们走出生活狭隘的圈子,去别处看看,走出去体验经历。那将是一个别样的世界。在外面的世界里。
边缘篇5
不知道为什么,喜欢“旅行”这个词。喜欢一个人旅行,去远方,想象自己在偌大的房间里,清晨推开窗,看见窗下的
泰晤士河,看见远方的高耸的尖顶房屋,还有一大片的雪。喜欢两个人旅行,在浪漫的欧洲小镇,海浪拍打海边,海鸥阳光下漫步,沉沦在每一个黄昏,淡淡回忆,淡淡睡去。
90的我,多像是一个旅行者,在伤感与温暖的边缘行走着,上一秒还在哭泣,下一秒就能感到细腻的温暖。
我读过太多寂寞的文字,比如安妮,她的封印,像是咒语,让人疼痛。比如小四。沉浸在伤感的氛围里,我会用一种蓝色看待世界。莫名其妙的看见黄昏,觉得眼睛生疼。就连漫天的烟火,也因为快要逝去而感到难过。
可是这些略显哲学的情感,在第二天的好天气下,又消失的无影无踪。我常常看见阳光和树荫,会感到高兴。
听见一首喜欢的歌,也会淡淡的笑。跟朋友一起分享,脑袋晃呀晃的,因为共鸣而忍不住赞叹:“这歌有水准,和我一样!”
可这样的感觉往往不会持续太久,没准下一首慢歌,就会勾起我层叠的伤感。常常在下雨的星期天下午,一个人,怀旧的想念着什么。比如梦想,会不会在现实里淡没了,比如曾经的约定,渐渐的消逝忘却在伤痛中。
我们常常追着小时候的漫画连载看,比如多啦A梦,比如七龙珠。有一天突然翻到了机器猫的完结篇。那些陪伴了我们的百宝带,时光机,轻轻的跟我们说了再见。恍然已经度过了15年。
朋友抢过我的文章,一脸不屑的嘻笑到:“又在感时伤怀啊?”我向窗外看去,一片盛夏。不禁觉得温暖。时间向前跑着前进,我们也应该用心微笑吧。记得每次期考前,总会收到鼓励的纸条,上面丑丑的画满了公仔,让人快乐,容易想到未来。还有每一次嘻笑,都应该是满满的温暖。
伤感与温暖就是这样画在脚下,自己仍然是一个虔诚的旅行者。路上前面有云,后面有云,左边右边还是有云。我们没有错过什么,就是这样真实的走着,行走在温暖与伤感的边缘。自己走的,总是对的。
-
爱与痛的边缘作文800字
爱与痛的边缘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我站在岸边,看着组成我整个青春的零散的日日夜夜像流水一样从眼前以恒定的速度不可挽回的流走。看着看着我就觉得很哀伤,于是我就想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