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感1200字作文
秋感篇1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爱上秋天。
我喜欢独自走在一条街上,看着那些已经枯黄的叶片,被秋风轻轻一吹便落了下来,飘落在空中,直至落到地面的情景。
我喜欢在这样的情景下,习惯性的一边戴着耳机听歌,一边漫无目的的走。
每当我看见满眼落于地的叶片,我就会有一种出自于内心世界的悲伤。
这种悲伤是为了什么而悲伤?时间?学业?家庭?
每当被秋风袭击,我的心也是有一丝丝的悲伤。就像“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所描绘的悲伤一样。
每当看见落叶飘落的情景,我也很想当一片落叶,没有感觉,没有思想,就这样飘落。
呀,美丽的秋啊,你给予我好多好多的悲伤,但是我还是依旧喜欢你。
秋感篇2
倘若说我的心更容易伤感,那定是秋的深红所染。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是一片茫雨;秋,是一丝凉风。梦是一床太短的被,无论如何总是盖不完满。这是一首回忆的歌曲,孤独突兀的枝干是历史的沉淀,是歌词;飘落的枯叶是回忆的无奈,是谱曲。总是在不禁意间梦着,回忆着,总祈祷蓝天永远是湛蓝的,总怀念大海无垠的深蓝。毕竟,只为了那不知道永远有多远的永远。
晴空一鹤排云上。秋,是一幅蓝蓝的画。白云,蓝天,白鹤,这是秋的颜料。夕阳是一瓶最神奇的颜料,被泼洒在这蓝色的画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一抹美,太珍贵,太奢侈了。大自然的艺术是高超的,他制造了神奇,制造了世界上的唯一,却不忘加一丝凄美,加一丝人性。
满山的红,满世界的飘,秋,是一次庞大的工程。落叶,是秋的美,残缺的美。落日,是秋的歌,离别的进行曲。婉转悠扬。人,是一个秋天,从初到始,由茫茫的生机到簌簌的飘零,由无色到五彩。
秋,是蓝的,是红的,是飘零的。
秋感篇3
秋有泪痕的迹象,是心的旷地。当落叶纷繁,记忆里却模糊起了积雪飘零。或许,美的并不是生命的悄然回归,而是用言语无法刻画的感情。
就像一种冷,没有边际,无声而无尽的漫延起来。就像一种思念,没有根源,却是在内心的最深处,罩着愈演愈浓的氛围。寒塘鹤影,冷月花魂,难得一阵冷凄独赏。伤感处只有秋来陪,也是一种别致的灵魂安慰。眼望秋叶,霜来醉,枫笑得令人心软的红只留淡淡的体味。
或是那风过秋水,身处月影下,水写月色,纤尘不染,不免一丝寂寞沙洲冷绕于心间,缅怀物是人非,甚有欲语泪流之感。亦或是,柳裙轻曳扫群芳残香,那似纤腰束素牵延顾步的女子将它葬于它萌生的根下。生与死,来来回回。悲与欢,徘徊不定的绝望中,不知何处逢地栖息,但凡只一缕飘散去……。缘底事谁知,最怜莫过醉楼人。强颜笑,忍着莫大的苦痛。缘与情,谁能说清?消逝而过的不单单只是一曲红颜格调,也不仅仅只是留下苍凉,还有那一地令人心碎的月光。
最有触动的不是众人月下,伴茶香缕缕,论世间路途。是仅凭一种纷飞想象,环于浅浅的篱笆外,便会有难以料想的收获。平凡的日子里,何处去寻得美得令人颤动的景?只是变着方式,咀嚼着微微记忆。幻想起脑海中勾勒的睡莲丛中游动的萤火虫,反复叨念:秋,太寂寥。挽着散乱的发,随意的衣着,给心无限的洒脱。点点泪光中追忆着别人的往事,在自已的希望中叹感伤。
伤,不是秋的承诺,而是时间洗涤过的质色。那种灰褪与黯然,每颗心都曾有过,或许是过去,是现在,更者在于未来。千里孤坟也不是任何人都可话凄凉,也要有人可依才有地可述。松岗上,光斑点点,尘细,满面而展,鬓白,遥视如霜,岂止千翻滋味涌上心头。料得年年肠断,梦里相顾无言,唯千行泪流。秋如旧,人空瘦,怨悱恻,本是铁骨铮铮,现竟柔肠百转,口中只念错,错,错。凭何问“错”?明知错不在秋,可心中依不能一扫阴冷之气。青丝已去,岁月催人,看尽苍桑,无人过错,亦无人错过……
秋,时而却也如眼波温婉。转眉抬眼处,尽将意会于心间。在江边,从日落待到星月的到来,是闲适,是温馨。明月与潮水共起,滟滟随波。千万里,花林似霰。孤月轮,江天一色。驻足江畔,念那些年相伴与共的人。听潮声,怀生命中相知的笑容。江畔明月又见,江月却何处照人?人生若只留初见,相遇若只存永恒,那么也就没有如此的美了。残缺,或许也是完美的一部份。就如秋召唤生命的回归,逝去了的是残缺,剩下的,温存与伤怀兼具。
鸿雁长飞,鱼龙潜跃。江水带着秋月,夹杂丝丝金黄色泽而行。
秋,来得没有预兆。眼光落在一片成熟了的色彩中,才番然觉察。原来,这难以理清的莫名反应在心中已占据多时。无所谓讲清,言明,都早早的体会过了。只是没有来得及在意,呵,这怪异的感触,这多姿的秋。
秋感,只是拨过我思弦的柔指。指间,唤醒了沉睡久远的年代,和那些被时间定格了的人物。他们的情思,被我记下,借这个别样的季节,带着自已的感动陪他们再走一遍心灵的路途。
秋感篇4
说到秋天,古人多有萧杀悲凉的感叹。吴文英《唐多令》里写道:“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说文》中称:“愁,忧也。从心,秋声。”《广雅》:“秋,愁也。”可见“秋”本有“悲愁”之意。“愁”字上面一个“秋”,下面一颗“心”,看来,秋天让人们从心底里发愁.
秋愁”是一种心情,一种心境。书生张继当年赶考落第,漂泊到寒山寺下。独对孤灯,久不成眠,愁苦、失意阵阵涌上心头,于是一首流传千古的绝唱“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诞生了。张继用他的笔,为世人描述了一幅暮秋时节凄凉、冷落的夜景。假如没有落第之辱,没有秋的催化,没有这种忧愁的心境,张继不会有如此的思绪,后人也不会为了这首诗而记住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秋成就了张继。比较而言,我更喜欢杜甫的秋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在风吹屋破,无处安身之际,在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之时,愁的却是天下穷人的冷暖,这是何等宽阔的心胸,又是何等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他这种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人们的心灵,鼓舞着人们的士气。
秋不仅是愁,还有其独特的美,似一幅水墨画,充满了诗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人们看到的是悠闲安逸的田园风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通过动与静的完美结合,让我们欣赏到了一幅秀美的画卷。
秋有时是白色的,是那种不带有一丝纤尘的纯白。“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令人将秋幻想成从水墨古画中走出来的白衣女子,带着淡淡的愁,不娇不艳,却是冰肌玉骨,清新出尘,一颦一笑都动人心魄。这种感觉,惟属秋天。秋是火红的,充满了热情,但这种热情不是直白的,是包藏着含蓄的。“最是秋风捎音至,漫山枫叶遍地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是金黄色的,不只是落日黄昏,枯藤老树,也不像人们所想的那般刻薄无情和娇柔脆弱,而是金色的成熟与丰收的吟唱。春华秋实,颗粒满仓。如果说春天播下了希望,那么秋天就把希望变成了金黄丰硕的果产,可谓相得益彰,更上一层楼。秋天又是快乐的,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景色,心境是不同的。刘禹锡发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吟唱,读来令人情绪高昂。
秋感篇5
现在已经是秋季了,吵人的蝉声渐渐远去了,代替它的则是蟋蟀的悲鸣。秋高气爽,天空像被擦染得一尘不染的玻璃,是透明的,美极了。可一个问题打破了我的遐想。
“姐姐,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呢?”妹妹拿着画笔问我。姐姐说:“秋天是金色的。因为小麦是金色的。”但我并不这么认为。
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呢?我认为秋天是彩色的。因为秋天不单单有小麦的金色,还有石榴的红色、梨的黄色、葡萄的紫色和橘子的橙色。秋天是个五彩的世界。
那秋天又是什么声音呢?秋天是音乐盒的声音。也许有人会问这是为什么呢?而我的回答是:秋天是虫子们的天地,他们在草丛里举行了一场虫鸣音乐会,那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落叶则是它们的伴奏,,所有树叶纷纷扬扬的从树上飘落下来——哗啦、哗啦。鸟儿们自然也不例外,它们虽然要去南方过冬,但它们却在秋天把最美妙、最婉转的歌声留给了我们。秋天是一场名副其实的音乐盛会。
秋天又是什么味道的呢?我觉得秋天是甜的。因为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当农民看着自己田里的庄稼成熟了,心里会非常高兴。秋天的果园,硕果累累,苹果羞红了脸,石榴咧开嘴哈哈大笑起来。我们吃到这么多又大又甜的水果不也很开心吗。
我又开始了自己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