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读后感范文,桂花雨读后感300字(整理5篇 )
关于桂花雨读后感范文篇1
在我家阳台上有一株美丽的植物,它高大的站在阳台最向阳的地方为我们遮挡烈日。虽然不知名,但我们家人都叫它“桂花”。
为什么叫桂花?它是有来头的。我的妈妈很喜欢桂花,我也是——因为它那迷人香味。我们非常希望在家里种一盆桂花。还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和妈妈去公园散步。妈妈突发奇想:“我们移植一棵小的桂花苗怎样?”我不假思索的同意了。说完妈妈拉着我走向草坪,那里有一小片桂花领地。妈妈在桂花一棵棵下面寻找着,不一会我们就发现了一株嫩黄掺绿的可爱小苗。我们挖开周边带土连根将它捧回了家。
我们将它带回家,天天浇水松土。小苗也不辜负我们,努力的生长着。几个月过去小苗已经长得有半米多高了。又是一年夏天,虫子渐渐变多,细心的妈妈总能发现树叶上贪吃毛毛虫要开的小口。我们开始“追查”凶手。几天过去,功夫不负有心人,案情渐渐水落石出,我们找到了罪魁祸首——它此时正藏在一棵粗枝上,妈妈迅速对他执行了死刑。
在妈妈精心的培育下,才过不到一年,小苗就长到了一米,小小的花苞也挂在枝头,一簇簇的,像一个个白色的小球。我和妈妈期待着一年的成果。一个星期又缓缓流,走得那么从容,让我和妈妈等得那么着急。一个星期过去,期待中的花儿开放啦,它的花有五个瓣儿,像一颗可爱的小星星。我可花瓣一个个白嫩嫩、粉莹莹,娇嫩欲滴。花瓣中间是淡黄色的花蕊,花蕊头顶顶着个尖尖的帽子。花儿们一个个争先开放,各自舒展自己的美丽。
遮住美丽的植物退去粉白的,星星点点的外衣,又给自己挂上绿色的小灯笼般的果实。果实圆圆的,绿绿的,像一个可爱的小胖子。小鸟们都喜欢这种小果实,每天清晨的朝阳洒满窗台,小鸟们就围着它共进早餐。
后来我们发现这珠花不是桂花,但是它的优雅,它的气质不输桂花。她的美丽与桂花相媲美,所以我们家叫它“桂花”。
它陪我们走过了六年时光,但这株美丽的桂花依然站在阳台上,依然绿意盎然,依然美丽如故。
关于桂花雨读后感范文篇2
《桂花雨》是五年级上册一篇表达思乡之情的散文,浓烈的情感隐藏于朴实的文字背后,游弋于淡淡的叙说之中。这节课,我的任务就是带着学生一起把文章由浅入深地读进去,走进这芬芳的“桂花雨”,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寄托在桂花雨中的思乡之情。
在默读思考“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这个环节,我欣喜地发现与昨日的课堂相比,学生对细节的敏感度大大提高,抓住那些毫不起眼的隐藏在平凡文字中语句,深切地感受着童年时桂花带给“我”的种种快乐。我也因此而精神大振,一个劲儿地夸他们会读书,有见识。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充分思考、充分交流的基础,因此当体会“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时,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畅所欲言,于是对这个句子含义的理解迎刃而解。
我先请孩子们抓住这句话提问。问题提得很好,如“为什么杭州小山上的花更多,妈妈却感到怎么也比不上院子里的桂花呢?”“桂花的香气都差不多,母亲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孩子们早已迫不及待了,高举着小手,两眼放光,唯恐不能在课堂上回响自己的声音。于是有了这样精彩的交流:
“因为作者回忆了童年时桂花给他带来了许多快乐,家乡的桂花对于他是美好的回忆,母亲也一样,所以她觉得家乡的桂花更香,那是一种香甜的回忆。”
“家乡的桂花树是妈妈亲手为它浇水、施肥的,家乡的桂花树有妈妈的辛劳和爱,所以感到更香。”
“妈妈是为了我上中学才不得不离开家乡的,当她客居在杭州时,非常思念家乡,所以觉得杭州的桂花比不上家乡的桂花香。”
我适时地插进一句“母亲想念的只是桂花树吗?还有别的什么吗?”在我的暗示下,孩子们急切地在书中的字里行间搜寻着、阅读着。在我的引导下,阅读的范围扩大了,发现更有深度了。
“在家乡时,妈妈每年都会把摇下的桂花送给邻居做糕饼,她和村子里的人相处多么和睦啊。我想,因为母亲想念那些邻居了,所以便觉得故乡的桂花最香。”
“母亲和人们还一起用桂花泡茶、做糕饼,这种快乐是在杭州没有的,所以杭州的桂花树再多,母亲也觉得没有家乡的桂花香。”
“我觉得这样说体现了母亲对家乡的眷念之情。”
好一个眷念之情!这样的感受居然出自顽劣的周煜人之口,好久未曾激动过的我也禁不住心热起来。
此刻的我,在林立的高举的小手间穿梭,把话筒递向每一个脸涨得通红的急着表达的学生,听着他们发自内心的感受,我也仿佛沐浴在桂花雨的芬芳中。
课终,我郑重地说:“谢谢你们精彩的发言,我今天的教学后记会因为你们不俗的表现而丰富、精彩!”
关于桂花雨读后感范文篇3
《桂花雨》是部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整节课设计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然后紧紧抓住“桂花香、摇花乐、思故乡”几个板块,通过朗读、想象、感悟,因势利导,引领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最后拓展阅读,了解作者的其他作品。课堂教学目的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比较与训练,使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结合。
教学伊始,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课文,接着揭示课题《桂花雨》,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了解本篇课文中写了什么景?又写了什么事?学生马上就能明白,课文写景写的是桂花;写事写的是摇桂花。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白本篇课文既是写景,又是写事,并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正是通过这样的情景制造,让老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形成良好互动,也把各个教学环节发挥得淋漓尽致。总之,运用旧知引入新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能形成较好的学教氛围。
品花“香”,得写“法”,感悟用词的精妙。教学的关键环节是让学生体验课文中“桂花香”,抓住全文中出现的八个“香”字。但是课文中的八个“香”每个都有不同的表达方法。让学生自己找出这些带“香”字的句子后,指导学生朗读每个句子,引导学生通过做批注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讨论、交流这几句带有“香”字的句子独特的手法。如:“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这句话是运用了夸张的写法,另外还有比喻、对比等写作手法。尽管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会出现一些错误,但是,要鼓励学生不要怕出错,大胆展示自我,孩子们会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很好地品味出了这些句子的独特之处。接下来是要让学生划出写“香”很妙的词,并品读作者用词的巧妙,特别是对“浸”字的品读引导到位,使得学生理解透彻,进而对桂花香也感悟到深处。这不仅使桂花的“香味”悄然飘入学生心里,而且在“润物无声”中学生体会到了独特的'写作手法和用词的精妙。教学环节中采用自主、探究法,老师适当地点拨,通过自读自悟的形式品读句子,品味词语,做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相融合。
通过动作、语言描写,体会摇花乐,获得语言“味”。体会“摇花乐”环节的教学,是引领学生阅读文本,抓住文中人物的语言及动作反复品读,并且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让学生进行想象,从而充分体现摇花的“乐”。在引导学生感受桂花雨的同时,用动画的形式再现“桂花飘落”的情景,特别是让学生扮演儿时的我,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啊!好香的雨啊!”等这些词语,充分体验桂花雨落下时的心情。“摇花乐”情景的再现,使学生在朗读赏析后加深了对“桂花雨”的理解。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在理解中阅读。随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给学生假设就在这棵桂花树下,会用怎样的动作、怎样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快乐呢?学生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展开想象,练习说话。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再现送花情景,感悟浓浓的故乡“情”。上这节课的主旨是通过感悟课文的景及物进而来体会思乡情。通过对前面“桂花香”及“摇花乐”两个环节的感悟,学生已对桂花充满了深深的喜爱之情。这一环节教师要抓住文中母亲的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让学生进行感悟交流。在感悟交流中,学生会深切感受到了小小桂花所蕴含的浓浓的情。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采用读、思、想、练、演的方法学习,让学生扮演文中幼时的我和邻居阿婆,再现当年的“我”为邻居送桂花的情景。让学生同桌合作练习表演,然后指名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学生再一次感受到桂花所蕴含的乡亲们那浓浓的邻里情谊,深化了学生对文中重点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怀念家乡的感受更加深刻。
教学的最后环节是对作者及其写作风格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且摘取作者其他两部作品中的《家乡味》、《水是故乡甜》中的句子进行深情的朗读,在这样的朗读中巧妙地加深了整堂课的感情基调。
这节课,重视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合作、想象、交流”等学习方式来理解课文内容,以情感人,强化内心体验。虽然文中所体现的生活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但童心是一样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进行阅读和探究,让每一位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实现共同提高、共同体验成功欢乐的目的。
关于桂花雨读后感范文篇4
当夏天夹着尾巴逃跑时,桂花以它浓浓的香味为秋天铺路。如果说二月兰是春天的使者,那么桂花是迎秋的姑娘也不为过。
这一周桂花开了很多次,也在风雨中散过。然而无论是树上的花,还是草坪上的花,都是醉人的花,那么浓烈却又那么单纯,于是在我心里,桂花成了一朵神秘的花。
说神秘不神秘,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它的神秘。桂花小,可爱,精致。虽小,却很放肆,在枝叶间,争着开放。那一簇簇的桂花,像一簇簇的金子,在阳光下绽放着耀眼的光彩。“我在这里”,他们在尖叫。
“我在这里”,他们在笑。
就这样,他们笑着玩捉迷藏,吸引了人们饶有兴趣地看着它。当他们看着它的时候,你被他们笑声中的香味迷住了。多妖娆简单啊!慢慢的靠近你,进一步的覆盖你,让你耳目一新,然后你会奇怪的发现,你心里的烦恼早就没了,你说这很神奇。
欣赏桂花是一种享受,但细细品味,就进入了一种境界。品尝桂花,不是四园的小花瓣,也不是动人的清香,而是骨子里的精神。桂花很普通很普通,但是普通的外表下却藏着一颗芬芳的心。他们的时间很短,不是一天就是两天,但他们不会后悔,因为他们会化作香土陪伴母亲;以为自己不会后悔,因为自己的兄弟姐妹继续它的道路;觉得他们不会后悔,因为他们哭过,笑过,奋斗过,绽放过……他们在平凡中绽放伟大,微笑着面对生活,让自己的生活没有遗憾。这就是桂花的伟大之处。
我不是桂花,我只能从一个路人的角度去品味它们的本质;我希望我是桂花,喜欢它,我可以在平凡中绽放我的伟大。
那个小桂花已经在我心里发芽了。也许明年,心里会有阵阵桂花香。
第二天的第二天,片树叶落回到山上
关于桂花雨读后感范文篇5
玫瑰、百合、桂花——你最喜欢哪一种?我先说吧,我最喜欢芬芳的桂花。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金黄色的、细碎的桂花一夜之间挂满枝头,远远望去,满树繁花,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桂花由4瓣金灿灿的花瓣组成,小小的、碎碎的,与我小指的指甲面差不多大,可爱的如同一个个小精灵。桂花总是挨挨挤挤的在一起,一团团、一簇簇的开。单单一朵桂花什么也显现不出来,不够美丽,也不够灿烂,而它们开在一起就有所不同了。金黄色的桂花和深绿色的叶子相互映衬,像夜空中的点点繁星,给我一种神秘的感觉。
清晨,太阳出来了。桂花那玉雕般的花瓣,顷刻间“金光四射”,一团团,一簇簇,金晃晃的,如碎金子般耀眼。
如在雨中赏桂,那一株株金黄色的桂花,被蒙蒙细雨沾湿了,显得更加娇艳动人。
桂花不仅好看,还芬芳扑鼻。它那馥郁的幽香,几乎渗透到空气中的每个角落,熏得人都要醉了。我想这就是秋天的味道吧!
桂花的花期很短暂,只有二十几天。当秋风吹过桂花树时,小小的桂花像穿着金色衣裙的仙子,渐渐地、渐渐地投向大地妈妈的怀抱。大片大片的桂花洒下一地,给大地妈妈穿上了一件淡黄色的纱衣。
香气浓郁的桂花还可以食用。人们用它做成了香甜可口的桂花糕、清香淡雅的桂花茶……
桂花还是一种有内涵的花。“物之美者,招摇之桂”桂花一直是世上美好、高雅事物的象征。“八月桂花遍地开,桂花开放幸福来”历代民间也皆视桂花为吉祥之兆。
啊,桂花,你虽然没有玫瑰的花姿招展,没有百合的高贵淡雅,但是你以弱小的身姿,从容而淡定的在有限的生命里团结一致、无私奉献,展现独特的风姿,你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喜欢这平凡但不渺小的桂花呢?
-
桂花雨读后感范文,《桂花雨》读后感
精选桂花雨读后感范文(精)篇1花是惹人爱的,它不知成为多少文人骚客笔下的风景。陶渊明爱菊花,爱它的隐逸,所以笔下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周敦颐爱莲花,爱它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