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中医药健康指导(6篇)
高血压的中医药健康指导篇1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513-01
高血压一直是影响社区居民生命及生活质量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它的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高血压防治已列入社区卫生工作的重点,特制定了基层医生对居民进行高血压筛查和高血压管理的工作流程[1]。开展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控制血压达标,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降低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建立门诊测血压制度,对35岁以上初诊患者一律测量血压,以发现高血压患病人群并进行登记。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我院对筛查出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年龄最小35岁,最大72岁;男性36例,女性24例,合并高脂血症28例,合并糖尿病10例,心电图异常5例。录入慢病管理系统。
1.2高血压诊断标准:2005年《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2005年版)标准,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2方法
2.1利用门诊慢病管理系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的随访、指导每月1次;对2个月内未来复诊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指导。每年至少6次定期复诊或随访并做好记录。
2.2健康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利用义诊、院内分诊台发放高血压病健康教育资料、健康处方;社区中心门诊输液室电视播放高血压病专题健康知识讲座;每2个月开展1次社区健康教育大讲堂,进行高血压病科普知识宣教;同时门诊随访时针对每个患者具体情况再进行个体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指导;利用“健康通”向患者开展热线电话咨询,解答患者的问题。强化健康教育的力度和深度,使患者认识到坚持服药的重要性,以提高者遵医嘱行为[2]。
2.3非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干预,告诫患者限盐6克/日以下;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避免单调,摄入食物多样化,多摄入蔬菜和新鲜水果;超重肥胖者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减轻体重,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测血压的方法,自行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于复诊时将自测血压值交予医生,由医生个体指导;注意保持乐观心态,提高生活质量。
2.4药物治疗根据不同患者血压水平、靶器官损害等个体情况.选择合适药物,个体化治疗。小剂量开始,单一或联合用药,以后在随访时根据患者的病情逐渐加量或调整联合用药。钙拮抗剂对老年患者有较好的降压效果[3],老年患者首选钙离子拮抗剂,合并糖尿病患者选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用药时注意选择合适的剂型,尽可能使用长效制剂平稳降压,对既往使用短效降压药的患者通过讲解改为使用长效降压药。根据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病情变化调整用药,通过健康宣教患者长期规律服药,使血压达标。
2.5定期随访检查血压、血糖、血脂,体重指数及靶器官功能;同时了解患者服药依从性、饮食情况、运动量等。根据随访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针对个体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用药。
3结果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健康教育、随访,明显提高了患者对高血压病危害的认识,懂得不健康生活方式对血压的影响,按时服药的重要性等,使治疗的依从性得到提高的同时有效控制血压值达标。规范化管理1年,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值达标(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0mmHg),可明显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未发生新的靶器官损害或加重。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85%。转上级医院2人,1例因合并有冠心病突发心绞痛转诊;另1例因合并有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转入上级医院调胰岛素治疗,占3.16%。
4讨论
高血压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给社会、家庭造成沉重负担,已引起政府对于高血压病防治的关注。2013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高血压,专家探讨了高血压的防治。在我国,高血压患者已经突破2亿,而我国当前的高血压控制率却不足10%。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很差,而高血压需要长期规律服药维持,否则就有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社区高血压管理无疑是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是疾病防治的重要措施和方法[4]。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可以通过日常门诊对患者建档、检查、随访、用药指导。在社区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健康知识宣传活动,提高患者防病治病意识、服药依从性。患者与社区医生更易贴近,更有信任感,从而提高依从性。通过社区医生对患者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改变了不规律服药、盲目服药的情况,使高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
参考文献:
[1]秦怀金.陈博文.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141
[2]李娜.老年高血压病人用药依从性和护理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7):135
高血压的中医药健康指导篇2
【关键词】高血压健康教育调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地不断进步,社区人群对健康知识需求日益增长,高血压是社区人群常见病和多发病,为讨论高血压病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开展健康教育,仅靠县级医院显然不够,必须有社区基层卫生组织共同努力,使病人获得防病、治疗、保健知识,进步病人遵医行为和用药允从性,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促使实在现知识、观念、行为同一。现将对鹤山社区280例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社区相关部分配合下,由经过同一培训的社区护士进户问卷调查,要求被调查者意识清楚,无语言沟通障碍,对于文盲,由调查者向被调查对象逐条询问记录,做到客观、正确。于2008年6月对我县鹤山社区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40周岁以上280例高血压病人进行进户问卷调查,调查经病人均知情同意。问卷280份,收回280份,回收率100%。其中男166例,女114例,年龄40~82岁,均匀61.6岁,病程≥1.5年。有并发症172例,单纯高血压108例。遵医状况:完全遵医79例,占28.21%,不遵医(不完全遵医及完全不遵医)201例,占71.79%。生活习惯:吸烟者142例,饮酒者126例。文化程度:小学及文盲45例,初中136例,高中及中专60例,大专及以上39例。
1.2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高血压病人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为病人对健康教育方法和内容的需求,采用多选形式,用百分率进行统计。
2结果
2.1病人对健康教育方法的需求见表1。
2.2病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见表2。表1高血压病人对健康教育方法的需求表2高血压病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注:*包括指导公道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
3讨论
3.1高血压病人对健康教育方法的需求调查发现,病人对健康教育方法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年龄、文化层次、社会背景及疾病轻重不同,选择教育方法不同。表1显示选择医务职员宣教、指导所占例数最多,为86.79%,原因是医务职员亲身指导,面对面解答病人的疑问,与病人进行直接信息沟通,病人听得清楚,对医护职员信任,教育者及时得到反馈信息,说明病人乐于接受灌输式教育。为满足病人对信息的需求,医护职员必须进步专业技术和具备丰富健康教育知识,知己知彼,有的放矢地开展健康教育。选择健康教育处方比例最少,为47.86%。健康教育处方是进步病人自我保健能力的有效易行的非药物治疗手段。病人对非药物治疗不重视,原因是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健康相关行为和心理卫生知识,存在意识上的薄弱性,社区医务工作者根据病人年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帮助病人选择适合自身情况易接受的教育方法。
3.2高血压病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病人对疾病的治疗方法与效果,定期丈量血压需求高,通过丈量血压可观察治疗后的效果。对用药留意事项指导次之。通过对高血压病人主客观资料收集,发现部分病人复查血压正常后自行停药,或有症状时服药,由于药物的副作用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高血压病程长,病人服药不能持之以恒,完全遵医79例,占28.21%,不遵医(不完全遵医及完全不遵医)201例,占71.79%,遵医行为差,影响了治疗效果,血压不稳定,这些不良因素困扰病人,病人需求了解如何公道用药,用药留意事项,所用药物剂量及用药后有什么不良反应。由于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对疾病危害性熟悉不足,轻视并发症的防治,对生活方式指导意识淡薄,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男性病人存在不健康生活方式:吸烟者142例,饮酒者126例,分别占男性病人的85.54%,75.9%(女性病人无一例吸烟、饮酒者)。病人重视治疗教育,轻视预防教育,对健康教育知识具有一定倾向性,而预防教育同样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医务工作者加强病人健康教育,使他们从被动接受治疗变为主动积极参与治疗,进步病人对治疗的允从性,允从性是治疗有效的基础,让病人明确遵医行为的重要性,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使疾病得到长期有效的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993年美国治疗委员会及2004年中国高血压指南指出,病人在接受药物治疗过程中应配合健康生活方式[1],研究也证实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有效预防高血压及增强降血压药物效果[2]。
4对策
4.1健康教育方法
4.1.1口头讲解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系统化讲解和个体化咨询相结合。(1)由健康教育者组织以座谈会的形式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宣教、指导,促使医护患之间、病人之间相互交流。病人可以亲身经历先容高血压的防治及控制血压的经验和体会。(2)设立健康咨询,健康教育者与病人近间隔接触,一对一进行沟通交流,让病人乐于接受健康教育者传递的信息,建立信任感,增进护患关系,促使病人主动配合治疗。
4.1.2书面宣教设立健康教育专栏,如社区卫生服务单位墙报、黑板报等,经济、方便,随时更换内容。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宣传高血压病相关知识及防治措施等,进步全民保健意识,广泛宣教,又起宣传鼓动作用。
4.1.3电化教育设立健康教育活动室,进行电化教育,如电视、录像、幻灯、VCD等,直观性强,病人观后加深印象,又能避免教育者口头讲解时出现解答不全面。
4.1.4制备社区家庭医生联系卡告之该社区主治医师及护士、电话联系号码,开通健康绿色通道,对高血压病人定期进行随访、追踪。
4.2健康教育内容
4.2.1制定健康教育资料内容:(1)什么是高血压及其诊断标准;(2)定期丈量血压的意义;(3)血压高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4)高血压病诊断一旦确立,是否需要终身治疗;(5)什么是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治疗中存在的误区;(6)高血压药物治疗的留意事项有哪些;(7)高血压的危险行为主要包括哪些;(8)如何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9)如何识别和防止并发症。
为了解病人对高血压相关知识把握情况,通过询问病人,也可通过其他形式,组织病人进行高血压有奖知识竞赛,找出存在的不足与误区,分析原因,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
4.2.2心理调整现代生活竞争力强,在岗病人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大,老年病人孤独,易出现焦虑、紧张、抑郁、悲观等不良情绪。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与身心医学的发展,很多研究表明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疾病有密切的关系[3]。高血压病人情绪波动,可直接升高血压。健康教育者对病人进行心理维护,指导病人保持心理平衡,减轻精神压力,减少应激,对于性格急躁、易激动的病人,遇事冷静、平静的心态。鼓励病人业余时间参加社区各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如象棋、书法、绘画、音乐等,转移情绪,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情。健康教育者要诚恳、关心、尊重、态度和蔼、耐心地指导病人,列举不同心理反应的应对措施,消除不良因素影响,在药物降压的同时,给予心理疏导等综合治疗,增进心理健康。
4.2.3建立家庭支持系统加强对病人家属相关知识教育,建立家庭支持帮助系统。老年人与社会交往的机会减少,与家庭成员关系比他人更需密切,家属应给予病人更多的关爱与交流,对于文化程度低及老年病人,家属给予指导与监视,促使病人对医嘱的允从,培养良好的健康行为,让病人感受到家庭的热和,帮助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通过本次调查,了解了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高血压病程长,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社区卫生医务工作者将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健康教育指导,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确保病人能够理解知识内容,终纵目的使病人建立健康行为,进步自我管理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配合治疗,建立良好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发病率,进步病人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宁玲,王鸿懿.2004年中国高血压指南看高血压治疗趋势及要点.中国处方药,2005,6(39):10-12.
高血压的中医药健康指导篇3
【摘要】高血压病是我国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复杂、发病隐匿、病程慢长,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最后导致人体自身各器官的功能障碍及丧失,甚至死亡。目前,国家对高血压病的重视,人们对高血压病的认识有了提高,高血压病有所控制,但是农村的知识水平、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对高血压病的认识还不全面,所以对农村实施高血压病的健康指导是我们基层医务工作者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关键词】农村高血压病健康指导
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很多:有肥胖、盐的摄入过多、精神紧张、遗传因素等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患者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患者初期有头痛、头晕、眼花、耳鸣、失眠、乏力等轻微症状,如不重视,将出现一系列心脏、脑部、肾脏的一些严重的并发症。现就高血压病作以下健康指导。
1生活指导
1.1在生活中,盐的摄入不宜过多,农村大多从事体力劳动。据观察,农村从事体力劳动,由于出汗等原因,每天所摄入盐的量相对较多。长期摄入过多的盐分,使农村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增加。
1.2不吸烟、少喝酒。在农村,吸烟和喝酒的人较为普遍,人们根本没有把吸烟、喝酒与高血压病联系在一起,大都认为高血压病是一种富贵病,是吃好了,长胖了才会得的病。但由于长期的吸烟、喝酒、进入过多的盐等不良的生活方式,结果患上了高血压。所以人们必须引起重视,尤其是已经患有高血压病的患者,更应该戒烟、忌酒。
1.3如患有高血压者,告诉患者多吃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动物脂肪、内脏、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多餐,细嚼慢咽,避免吃得过饱,少吃零食,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控制好体重,多吃素食,少吃油腻的食物,避免肥胖,能有效控制血压。
2遗传方面指导
如家属中有人患有高血压,那么其余的患高血压的几率要比正常高得多。告诉人们做好自身的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及早控制,避免产生不良的后果。
3健康体检指导
根据年龄和性别,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所以告诉人们年满35周岁以上的,没有任何症状或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等高血压症状的,都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健康体检是早期发现高血压的一项关键的检查。如被检出患有高血压须上医院进行进一步确诊,并进行药物治疗,这样能更好的控制高血压的发展。
4运动指导
高血压的患者要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避免情绪过度紧张或激动、焦虑。可以适当做些有氧运动,但不能做重体力劳动,由于农村重体力劳动较多,告诉其家属,让患者多做一些轻微的劳动,使其患者的劳动量不能太大,最大为:最大心率不超过170-其年龄。让家属密切配合,共同有效地控制其血压。
5用药指导
高血压的中医药健康指导篇4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健康管理;效果评估
高血压病的高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对人们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巨大,对卫生资源的使用构成巨大威胁,所以必须针对影响高血压的危险行为因素进行干预[1]。本研究以浦镇社区居民高血压健康管理项目中的2380名高血压患者为样本,随机抽样通过为期1年的健康管理,评析其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居住于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称中心)辖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签约服务的,年龄在35~75岁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2380名,从中筛选出2320名药物治疗者进行健康管理跟踪,管理跟踪时间为2010年6月―2011年6月。管理跟踪过程中失访130名,实际完成健康管理者2190名(94%),对此219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健康管理跟踪,评估管理效果。
1.2干预措施
1.2.1健康教育干预采用个体与群体相结合方式。全科医生定期进行高血压防病知识专题讲座,高血压患者在社区护士的指导下,每半年开展一次高血压知识竞赛;公卫医生为干预对象每人发放高血压防治宣传手册及自编健康宣传资料,让他们自学,并每周下社区半天免费测量血压;团队每半年进行一次家庭访视,面对面沟通交流,开健康处方,并与每季度的电话回访、咨询辅导交替进行。通过深入社区,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站平台,采用培训、讲座、版面宣传、健康咨询、社区义诊等多种通俗易懂的活动形式,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总干预时间为12个月。
1.2.2运动方式干预进行有规律的体育运动(快步行、慢跑),以有氧运动为主,强度保持在最大摄氧量(VO2max)
1.2.3生活方式干预发放标准用盐勺,减少盐的摄入(每日少于6g),帮助病人制定低盐饮食食谱和控盐方法,改变口味偏重习惯,增加水果、蔬菜摄入量(每人每日5种类、重量500g)、减少油脂摄入(每日食用油
1.2.4药物干预遵从科学合理用药、随访督导服药、个体化规律用药的治疗原则。可先用一类药物,如达到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可继续使用;如疗效不满意,则改用另一类药,或按合并用药原则加另一类药物;如出现不良反应不能耐受,则改用另一类药物。
1.3统计学方法数据统计分析,干预前后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干预前后对全科医生管理的满意度变化
干预后高血压患者对全科医生对其疾病的了解程度、解答问题的态度、诊疗技术和管理项目的满意度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变化
经健康管理后血压控制不良患者的比例下降54.43%,血压优良患者的比例上升57.41%,血压尚可患者的比例也略有上升13.95%,血压控制率上升30.71%,干预前后血压控制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0,P
表1219例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对全科医生管理的满意度比较
表2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比较〔n(%)〕
3讨论
目前,高血压诊断标准值的知晓率已高达86.30%,高血压病概念在社区健康教育中已成为普及知识。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行为发生明显变化,血压控制不良患者的比例下降54.43%,血压控制率上升30.71%,在社区居民中实施行为干预可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减少并发症,健康教育和促进是改变不良生活行为的有效途径[2]。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站平台,了解患者疾病并对可能存在的社会、家庭、个人心理压力产生的负面精神因素影响,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减轻精神压力,减少医患之间的隔阂,增加彼此之间信任感,全科医师与患者间形成了更为紧密的医患关系,干预后高血压患者对全科医生管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3]。全科团队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和慢性病防治与管理结合到一起,能改变目前社区医院以医疗为主要内容的现状,通过高血压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可以与大医院的医疗服务形成互补,有利于形成社区卫生服务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浙江省高血压防治工作指南(试行).2008.
高血压的中医药健康指导篇5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患者;指导用药;管理;卫生服务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2)01(b)-154-02
Theadministrationandguidanceofadministeringdrugsforhighbloodpressurepatientsinthecommunity
XIAPingfeng
HospitalofNanj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inJiangsuProvince,Nanjing,210037,China
[Abstract]Themethodofpreventionandcureforhighbloodpressurehasbeingconvertedfromunitarybiologicalpreventionandcuretotheoverallpsychologicalandsocialmodelasthegradualperfectionofthenewbiological-psychological-socialmedicalmodel.Andalsothepreventionandcureforhighbloodpressurehasbeinggraduallytransferredtothecommunitysanitaryserviceflatbasedonthelargehospital.Therefore,therecomesintobeinganewadministrationapproachanddirectionofpreventionandcureforhighbloodpressurediseases,whichisthemethodforimplementingtheadministrateandguidanceofadministeringdrugsforhighbloodpressurepatientsinthecommunitybyadoptingindividualandgroupmanagementforcommunityresidentsthroughcommunityintervention,soastoimprovetheself-managementabilityofthepatientsandtheknowledgeofadministeringdrugsaccordingtothedoctor'sorder,andallthesearethekeyforimprovingtreatmentrateandcontrolrateofhighbloodpressurediseases.
[Keywords]Highbloodpressurepatientsinthecommunity;Guidanceofadministeringdrugs;Administration;HealthServices
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目前单一的导致全球疾病负担的最大因素。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达18.8%,高血压患者超过1.6亿[1],并且存在“三高和三低”现象。即高致残率、发病率、死亡率;低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其中高血压最主要的并发症―脑卒中和心脏病事件的治疗和护理给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会都造成了很大的负担。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若能有效地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和心脏病事件的发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而解决这一问题不能仅依靠大医院,社区医院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的用药指导和跟踪管理对有效地控制患者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本院对本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管理的基本措施如下:
1群体干预
群体高血压的防治首先是提高知晓率,依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离居民近的优势通过问卷调查和人群筛查的办法进行。这样不仅可以筛查出高血压患者,也可以行之有效的对居民进行高血压相关疾病知识的普及。社区医院进行群体干预的团体由高血压专科医生、护士以及药师等人员组成,分工明确,合作默契。团体的专业可信度高,居民才能密切配合。人群筛查包括询问是否有高血压家族史、生活方式、症状等,还可以检测身高、体重、尿常规、血常规、血生化等常规指标。通过调查的具体数据来分析社区患者的患病率以及对高血压的认识程度等,并将高血压按危险因素、靶器官损伤和合并其他临床疾患以及人群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等综合评估,把专业医生划分的低、中、高、危重高血压施治的方案贯彻给患者及其家属,让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高血压的治疗,这样更有利于对患者进行跟踪管理和监测。
2建立健康档案
把居民的一般情况、体检结果等,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过社区医院建立受访居民的健康档案。同时,针对高血压危重患者可进行定期随访和病情跟踪,并可以根据高血压治疗后转归及预后做动态的分析。这不但有助于社区医院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疾病控制水平,还有助于充分合理地使用公共卫生资源,使患者能够得到最好的社会卫生服务保障。同时还能更加有效的进行跟踪治疗和指导用药,对高血压患者的用药进行科学的指导和管理,这也为我国慢慢普及个性化健康教育创造有利条件[2]。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体系,对于整个社会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3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缺乏正确的高血压病相关医学知识的情况及部分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居民自行改药服药、不遵医嘱的行为。他们对高血压的规范治疗和防治并发症发生的意识不强[3],往往造成病情加重的后果,尤其是造成脑卒中、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高血压健康教育应有计划、有组织,同时针对不同人群实施不同内容,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高血压的危险分级、治疗方案和预后。研究表明通过有效的高血压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加高血压患者按照医嘱服药的比例[4]。健康教育疗法是在临床,特别是社区医院防治原发性轻度高血压的有效方法[5]。通过健康教育指导高血压患者较系统科学地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能够自觉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合理膳食、规范用药、正确监测血压、控制情绪、保持心情愉快等,从而达到让高血压患者自身控制和改善疾病的目的。
健康教育指导还包括对患者家属和照顾患者的人员进行针对高血压病的日常护理要点以及相关病情护理要点的指导,这样不仅可以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更好的治疗和控制,还可以对其周围的人群防治高血压、保持健康的生活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4高血压药物管理
高血压治疗的主要方法是药物治疗。治疗目的为达到目标血压,防止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发生。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严格按医嘱坚持服药的程度)与患者的经济收入和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6]。而依从性对于高血压的治疗至关重要。加强对高血压药物的管理,从健康教育方面进一步让患者以及家属配合专科医生的高血压药物治疗,从而使患者的依从性增强。同时,对常用的高血压药物的疗效及其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在服药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用药原则等,要积极宣传,为患者普及医药知识,把私自改药和用药对于疾病的危害性向患者正确宣传,提高他们对用药环节的正确认识。与此同时,社区医院方面也要密切配合药物监管部门把好药物流通关,及时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杜绝患者私自换药、用药情况的发生。
5高血压自我管理
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的一部分就是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它是指在社区医务人员的辅助支持下,使高血压患者知晓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必要性和长期平稳控制血压的重要性,知晓有效降低血压水平是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关键。高血压患者自身通过对相关医学知识的掌握,承担起控制血压所必需的治疗性和预防性活动,加大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使患者有效地监测和控制血压水平,能够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6高血压心理治疗管理
因为新的医学模式还十分注重关注患者的精神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所以,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逐步完善,人们已经渐渐意识到,对于疾病的治疗,不仅要从生物角度,而且要从心理和社会全方位的角度进行治疗。血压的防治办法也从单一的生物学防治,向心理和社会的全新模式转变。人的精神状态和情绪变化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高血压患者在大喜、大悲、盛怒、惊恐时,常使全身血管过度收缩,血压突然升高及脑血管活动失调,导致脑溢血的发生。因此,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切忌生气暴怒、焦虑忧郁、悲观恐惧等不良情绪的刺激,保持情绪的相对稳定。心理疗法在高血压治疗的应用中还没有详细明确的实验和临床数据,有待于我们的进一步研究。
对于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指导和监管,一方面提高药物的监管力度,一方面普及高血压的医学知识,对于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患者更要积极宣传正确的用药方法。力争通过这种新型的社区卫生管理来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控制率和治疗率,有效降低高血压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在社区中开展系统的、有目的的防治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可提高健康人群及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高血压患病率及延缓高血压病情的进展,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于海霞.对青岛某社区实施高血压建档管理的实践[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1):93-94.
[2]王荣.建立社区健康档案与有效防治高血压[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21(7):21.
[3]王雪芬.社区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09,16(2):308.
[4]陈泽芳.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9):1221.
[5]蓝玉娟.高血压患者社区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09,7(9):247-248.
高血压的中医药健康指导篇6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健康管理;心血管事件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2)01(b)-076-03
Multi-centerstudyofthreemanagementstobloodpressure,lipid,cardiovasculareventsinelderlypatientswithhypertension
HANLizhen
CadreOutpatientServiceWard,theFirstPeople'sHospitalofShenyangCity,LiaoningProvince,Shenyang11004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ofhealthmanagementinreducingcardiovasculareventsinelderlypatientswithhypertension.Methods160casesofelderlyhypertensivepatientsinourhospitalfromJune2008toJune2009wererandomlydividedintohealthmanagementgroup(53cases),medicationmanagementgroup(53cases),controlgroup(54cases).Patientsofcontrolgroupweregivenconventionalmedicationguideandhealtheducation.Patientsofmedicationmanagementgroupweregivenmedicationthemonitoringandadjustmentonbasisofcontrolgroup.Thepatientsofhealthmanagementgroupweregivenpersonalizedhealthmanagementaccordingtotheirpersonalsituationincludingfouraspectsofhealtheducation,lifestyleguidance,medicationguidance,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andimplementationsituationwassupervised.Allpatientsweregiven2-yearfollow-uptoobservethesituationoflifehabits,bloodpressure,lipidsandotherindicators.ResultsThecardiovasculareventsofhealthmanagementgroupwerelessthanmedicationmanagementgroup,andeventsofmedicationmanagementgroupwerelessthancontrolgroupin2-yearfollow-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SBP,DBPofthreegroupsalldeclined,pulsepressure(PP)ofhealthmanagementgroupandmedicationmanagementgroupdeclinedtoo,butthepulsepressureofcontrolgroupslightlyincreased.SBP,PPofhealthmanagementgroupwaslowerthanthatofcontrolgroup(t=3.934,4.021,P<0.05),andSBPwaslowerthanmedicationmanagementgroup(t=3.267,P<0.05);PPofmedicationmanagementgroupwaslowerthanthatofcontrolgroup(t=2.791,P<0.05).TG,LDLofthreegroupsalldecreased,HDLincreased,butLDL,TGofhealthmanagementgroup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ofcontrolgroup(t=5.719,4.361,P<0.05),LDLofmedicationmanagementgroupwaslowerthanthatofcontrolgroup(t=4.015,P<0.05).ConclusionThehealthmanagementcansignificantlyreducetheincidenceofcardiovasculareventsinelderlypatientswithhypertension,andtheeffectisbetterthanconventionaldrugtreatmentandhealtheducation.
[Keywords]Elderlypatientswithhypertension;Healthmanagement;Cardiovascularevents
高血压是老年人群常见病,是导致老年人心衰、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我国老年人群的增多,老年高血压及其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已有临床研究证明,老年高血压患者经过有效的降压治疗能显著减少心脑血管病发生率和病死率[1]。老年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较差,遵医行为较差,血压控制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因此老年患者的健康管理极为重要[2]。综合健康管理将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结合,对患者心理、生活、疾病认识、用药等进行综合管理,以期达到控制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目的[3]。本文笔者对本院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综合健康管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8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60例,其中,男82例,女78例;年龄61~76岁,平均(68.4±6.5)岁。全部患者经临床诊断为老年高血压,无心、肝、肾功能异常,无意识精神障碍,无躯体运动功能障碍,无其他严重老年合并症,全部患者均可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健康管理组(53例)、药物管理组(53例)、对照组(54例),入院时调查患者病史、家族史,检查患者血压、血脂、体重等,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本组54例患者来院就诊时,给予高血压常规处理,指导患者进行药物降压治疗,简要告知高血压相关知识及生活保健知识,定期随访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对其生活方式等不强加干预。
1.2.2药物管理组药物管理组53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专门人员负责监督服药情况,定期随诊调整用药,对生活方式不强行干预。
1.2.2健康管理组健康管理组53例患者制订个体化管理方案进行管理。①制订管理方案。患者入院诊断为老年高血压后,由高年资医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并对患者存在的风险因素制订干预计划。②健康教育。每月2次举办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发放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健康读物,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供电话、门诊、入户随访等监督管理方案,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指导。③用药管理。根据患者定期复查时检查的血压、血脂等指标评定血压控制效果,由专科医师进行用药调整,并经高年资医师审核,嘱咐患者按时按量遵医嘱服药。④生活方式管理。每2周1次随访,了解患者生活方式改善情况,包括戒烟、限酒、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睡眠习惯等,对于未明显改善或不达标者,进行强化健康教育或嘱咐家属协助干预。⑤心理管理。每次随访时根据患者心理情况不同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其认识到心理情绪对血压控制的重要性,避免情绪波动,嘱咐家属注意避免对患者的情绪刺激,尽量使患者保持心态平衡、情绪放松。
1.3观察指标
全部患者随访2年,随访中记录患者心血管事件(本文心血管事件主要为因高血压住院/猝死或发生与高血压有关的并发症,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患者均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1.5±2.0)个月,健康管理组患者随访2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药物管理组和对照组,药物管理组低于对照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其中对照组2例患者随访19、21个月时发生猝死,其他两组无猝死患者。
表1三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n(%)]
2.2三组血压控制情况
干预后三组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健康管理组和药物管理组脉压降低,对照组脉压略微升高。健康管理组收缩压、脉压低于对照组(t=3.934、4.021,P<0.05),且收缩压低于药物管理组(t=3.267,P<0.05),药物管理组收缩压、脉压低于对照组(t=3.748、2.791,P<0.05)。其余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三组血压控制情况(x±s,mmHg)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药物管理组比较,bP<0.05;1mmHg=0.133kPa
2.3三组血脂改善情况
三组干预后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均升高,健康管理组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明显低于对照组(t=5.719、4.361,P<0.05),药物管理组低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t=4.015,P<0.05),三组高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两组血脂变化情况比较(x±s,mmol/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老年高血压是近年来我国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原因[4]。因此有效控制血压对减少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改善患者晚年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减轻患者家庭及社会负担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临床对老年高血压的控制着重于药物治疗,对于非药物因素对血压控制的影响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对于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结合的统一管理则更少落到实处。有文献报道,社区高血压患者非药物治疗很长一段时间后,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未得到医生关于高血压治疗的合理建议[5]。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年龄、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密切相关,大量临床研究证实,戒烟、限酒、低盐、适量运动、合理膳食、保持良好心态,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降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6-8]。本文健康管理组患者给予综合健康管理,包括个体化的管理方案,及时有效的用药指导以及健康教育、生活方式管理、心理管理,结果显示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药物管理组及对照组,患者血压控制良好,收缩压、脉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收缩压显著低于药物管理组,此外三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且研究组低密度脂蛋白及三酰甘油的改善要优于对照组。通过本研究可见,在系统用药指导的基础上配合科学、有效、切实的非药物因素干预,在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控制血压、改善血脂方面效果优于药物管理组及对照组。
另外,本研究提示健康管理可以控制患者血压,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改善老年患者生存质量,对于能否改善患者预后情况,还需要进一步证实。此外该管理模式仍是医患单向管理,加之老年患者生活行为习惯已经固定,改变困难,因此能否再此基础上推行医患互动、护患互动、患者自我管理、病友互助、家属参与的更全面的管理模式还需要各级医院及患者的共同努力。
综上所述,在现有条件下,系统的健康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明显减少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的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是一种相对可行的管理模式,可以推广。
[参考文献]
[1]毕慧敏,吕水香,项波.老年高血压病人社区干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01,15(5):303-304.
[2]吴宪红,姚晓伟,吴贵福.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的相关原因与对策[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7,15(1):5.
[3]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委会.健康管理概念与学科体系的中国专家初步共识[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9,3(3):141-152.
[4]周书明,尹秋生,曹少军.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9,11(1):6-8.
[5]王增武.社区高血压非药物治疗措施的执行情况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0,9(7):46l-465.
[6]LiG,ZhangP,WangJ,etal.Thelong-termeffectoflifestyleinterventionstopreventdiabetesintheChinaDaqingDiabetesPreventionStudy:a20-yearfollow-upstudy[J].Lancet,2008,371(5):1783-1789.
[7]麦玉明,汤耀斌.健康责任员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行健康管理的效果评价[J].现代医院,2011,11(9):154-155.
-
护士节活动总结范文
有这样一个群体,她们用无微不至的护理换来了患者的康复,她们的工作平凡、枯燥、劳累,却无比神圣——她们被称为;白衣天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护士节活动总结..
-
支教实习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听课学习、参与教研活动、看自习、批改作业等,真正感受如何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支教实习工作总结优选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支教实习工作总结..
-
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总结范文大全
食品是维系生命健康持续的首需物资,食品安全是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七彩阳光幼儿园为了让孩子和家长朋友们更加了解和重视食品安全,在本周食品安全主题活动中,各教研组根据..
-
小学英语老师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英语老师坚持良好的阅读习惯,读有所思,思有所得,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书香世界吧!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英语老师工作总结优选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小学英语老师..
-
医护人员医德医风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加强行业作风整治,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提高患者满意度。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护人员医德医风工作总结优选..
-
数学教师考核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为了及时了解新教师课堂的真实状态,帮助新教师更好的规范教学,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和技能。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师考核工作总结优选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数学..
-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以落实学共体理念、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为抓手,以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理论为依据,深入推进深度学习的高效课堂建设。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
读后感作文范文怎么写(整理16篇)
15.读后感作文范文怎么写五今天,我读了一本好书,书的名字叫《一百个励志故事》。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名叫《行行出状元》。这个故事主要写的是一个人,经过努力考上了状元,他..
-
大学生贫困生补助标准(6篇)
大学生贫困生补助标准篇1“1份关爱”:疾病是导致群众贫困的一个主要原因。据调查,南丰县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有5950人,几乎达到建档立卡
-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6篇)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篇1一、农村文化发展基本情况农村文化建设包括农村文明建设、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