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的发展趋势范例(12篇)
云计算的发展趋势范文篇1
〔关键词〕云计算;云服务;专利分析;情报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3)01-0110-06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云计算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产业。在国家科技部《科研条件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明确要求“加强面向社会的科技资源运行服务,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新技术,推动科技资源共享云建设,大幅度促进科技资源的综合集成和高效利用”;在《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建设面向产业集群的科技服务集成平台,加强科技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搭建基于SAAS技术的科技服务网络”。以公共科技资源为重要载体和服务支撑,建立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资源云服务平台,提供全方位、专业化、安全可靠的服务,以此作为政府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政府部门强化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创新创业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政策措施。专利作为技术创新活动中重要的制度安排和创新成果指标,在当今世界技术创新活动和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专利和技术创新存在紧密的联系。本文针对云南省科技厅公共科技服务平台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云服务平台”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中国专利搜索,并对该技术领域专利文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从专利数量、技术分布、区域分布、专利类型等不同角度,分析了我国云服务的创新能力,在宏观上把握云服务关键技术的发展概况,对我国的云服务开发及应用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
1技术概况说明
云计算是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更与互联网相似。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
本文所选专利基于云计算技术及云计算服务模式的研究。主要涉及平台架构设计、服务供需动态匹配、服务能力调度、平台安全机制等关键技术问题,具体包括云服务平台基础支撑设施建设、服务平台共用工具集开发部署、服务资源构件库开发部署、服务需求交互界面开发、服务交易管理系统开发和服务过程跟踪管理系统开发等。
2专利分析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1997年至2012年8月的数据。采用的检索策略是:云服务or云端服务or云平台orSAASor软件即服务or云制造or制造云or图书云or教育云or政务云or交通云or医疗云。通过对检出的345件专利进行仔细研究,去除与本课题无关的专利后,剩余238件最为相关的核心专利,以下的专利分析将以这些专利作为本次专利战略研究分析的基础。
科技型中小企业云服务平台关键技术专利分析3专利分析方法说明
3.1定量统计分析
对专利文摘数据中的各个著录项目中各个字段,如申请年份,专利申请人等进行统计分析。本专利分析课题主要进行了专利申请年度分析,总体专利申请量的年度变化趋势分析,了解行业技术发展方向;了解专利申请区域分析,专利申请人分析;以及专利的类型和法律状态分析。
3.2技术分析
对专利申请的技术情况进行分析,主要是技术生命周期的分析(件数/申请人数,件数/发明人数)、IPC技术分布的分析以及主要申请人的IPC构成分析等。
4定量统计分析
4.1年度专利申请量变化趋势分析
云计算的发展趋势范文
(讯)什么是IDC。IDC是指拥有完善的设备、专业化的管理及完善的应用级服务的服务平台。IDC服务商主要提供主机托管、资源出租、负载均衡、智能DNS、智能灾备、CDN、流量监控和反向域名解析等服务。IDC服务商主要由基础运营商、拥有自有机房的第三方服务商和租用机房的第三方服务商三类组成。
云计算助力IDC新发展。2013年国内IDC市场规模为262.5亿元,国内市场大约只占全球市场的15%,但国内市场规模增速远高于全球市场,国内IDC市场还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新建的IDC基本上都是以云计算架构为主,主要原因是云计算可以满足IDC需求方对IDC可适应性、规模化及高端化、高灵活性及可维护性、高节能及低成本、高可用性等几方面需求的期望。云计算的发展、互联网尤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动巨头的投资、政府服务外包及智慧城市的建设是未来几年国内IDC建设发展的三驾马车,预计到2016年国内市场规模将达548亿元,年均增速超过30%。
IDC发展趋势:基础设施云化,管道智能化,商业模式创新化。(1)绿色节能、资源共享驱动IDC转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这将引起IDC基础设施采用云计算架构(所谓的“云化”);(2)网络是实现云计算的管道,移动网络应用趋势不断加强,4G技术促使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对网络管道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道智能化将保证客户的用户体验;(3)基于云和移动互联的应用将占主流,为了满足终端消费者多样的需求,需要不断的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光环新网(300383):ISP和IDC协同发展,腾“云”而上。光环新网是一家主营为宽带接入服务和IDC及增值服务的互联网综合服务商。公司是拥有自有机房的IDC服务商,目前拥有东直门、酒仙桥一期、酒仙桥二期和燕郊4个数据中心,机柜4600个左右。公司的宽带接入业务和IDC及其增值服务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ISP和IDC协同发展:(1)两项服务的带宽流量需求特点不同,可以共同分担带宽成本,大幅提高带宽的使用效率;(2)两项业务之间具有共融促进作用。公司意识到云计算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前布局。(1)2012年4月与国内AWS平台公司亚马逊通建立合作关系;(2)公司主要布局云计算IaaS平台中的云主机业务,公司中报披露完成了IAAS架构云计算平台的建设,取得了“云计算管理系统V1.0”等软件着作权,云主机服务平台进入了公测阶段;(3)公司也有可能在云计算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并购,网络安全方向是公司最需要强化的方向。公司未来不仅受益于云计算对IDC产业的拉动,还有望在国内云计算发展中取得一定的领先优势。
风险因素:国内云计算产业推进进度低于预期,IDC竞争激烈导致盈利能力下降。(来源:信达证券;编选:)
云计算的发展趋势范文篇3
【关键词】桌面云+SWOT分析实训基地
当今世界已进入“云计算”信息时代,教育领域发生了许多“颠覆性革命”事件,使得“桌面云”成为互联网时代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桌面云+高校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一种创新模式进入高校,值得高校基地管理做出选择与探索。
引入“桌面云+高校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创新理念,积极探索新理论新管理模式SWOT分析与研究,从而做出正确并合适的桌面云模式教学实训基地。
SWOT分析是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通过SWOT分析高校建设“桌面云”的实训基地的探索与选择。
1高校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现状
现阶段,高校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模式是依托计算机的管理模式,不论是计算机机房、还是普通实验室,都是如此。特别是计算机机房前期建设成本高、周期长;后管理与维护工作量和难度大等,对于特殊软件(如:用友软件U8)学生实践课程带来很大困惑。如何改变这种管理模式,是现阶段当务之急。
2通过SWOT分析“桌面云+高校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新模式
在“云计算”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再加上互联网新思维,互联网席卷了整个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改革的浪潮。“桌面云+高校实训基地”模式下革新了实训教育管理技术、实训教育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等,都是一次深层次的影响。高校实训基地管理凭借桌面云技术的力量直线上升发展,实现高校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新思维,促进传统实训教育管理思想和方式的改变,面貌焕然一新。
通过SWOT分析“桌面云+高校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的必要性和必然趋势:
2.1竞争优势
在“桌面云”实训基地环境下,瘦客户端没有电脑主机,只是用于显示服务器端数据和传递输入设备指令给服务器端,所有的运算和数据都在服务器端,整个系统的安装、调试、管理、维护、升级都在服务器端统一实现,大大降低了管理与维护的工作量和难度,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瘦客户端有其特性:绿色环保、节能减排、降低运行成本,每年能为高校节省一笔不小的开支;并且开放自由,由于操作系统和数据都保存在云服务器端,师生除了在机房里使用,还可以随时随地使用不同的终端设备通过互联网接入,桌面立即呈现。方便快捷,数据安全稳定可靠。可见,“桌面云”大大提高了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的经济效益。
2.2竞争劣势
1、初始成本较高。这主要是由于不用购买更贵的PC机,只需用瘦终端代替,当然后台的虚拟化成本仍要承担。2、“桌面云”的性能现阶段还不如物理桌面,应用有局限性。3、虚拟桌面的高度管控可能引起使用者反感。这是一个矛盾的问题,客户端用户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得以监控,所以“桌面云”有可能会引起学生的排斥,当然高校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行与管理的安全显得非常重要,突显出矛盾。
2.3机会
根据“桌面云”技术的优缺性,大力发展“桌面云+”实训基地是必须趋势。
2.4威胁
“桌面云”的来自自身的应用和发展,也来自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巨大挑战。
总之,通过SWOT分析“桌面云+高校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必要性和经济效益,同时,也是信息时展的必然产物。
3“桌面云+高校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通过SWOT分析“桌面云”给高校实训基地建设带来发展机遇,改变了建设模式和管理理念,优势明显,完全附和国家要求的绿色节能理念和经济效能。同时,现阶段,也给高校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提出巨大的挑战,选择何种模式需根据各高校专业特性和发展要求来诀择,一定特殊专业要求不同,其“桌面云”的硬件结构和硬件内置、软件完成不同,成本可能很高,是否能达到教学的要求和效果。随着“桌面云”核心技术的不断发展,硬件和软件发展不断成熟,成本越来越低。“桌面云+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就成为各大高校的教学实训场所的首先模式。
4“桌面云+高校实训基地”新模式的辐射作用和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上许多大型信息企业都在不断研发“桌面云”核心技术,研究出云服务器功能更强大、数据传输速度更快及功能强大的云端模块及支持“桌面云”的虚拟软件等。“桌面云”技术应用进入高校,带来“桌面云+高校实训基地”的新模式,给高校的教学实训场所带来变革。也给高校建立智慧校园带来启发,影响深远。
5总结和展望
总之,桌面云技术作为云计算技术应用模式之一,在经过众多大型企业研究之后已经可以完全应用,但现在对于视频播放、三维软件设计等对图形运算要求比较高的应用坏境,桌面云技术对客户端、云服务器的要求很高,其建设成本将远远超过传统计算机实训基地。本人通过SWOT理性分析和研究“桌面云+高校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新模式,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硬件和软件成本不断降低,“桌面云+高攀亲实训基地”新模式是高校教学、实训、管理应用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汤宇,赵美丽.基于桌面云的教学实验平台建设[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
[2]邹永康.桌面云技术在高校计算机类实验室建设中的应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6(05).
[3]陈益全.基于桌面云的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建设模式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6).
[4]王凡,陈纯炼.基于桌面云的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组建与管理[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03).
作者简介
刘强军(1979-),男,陕西省兴平市人。现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师、工程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C应用技术、实验室管理等。
云计算的发展趋势范文1篇4
【关键词】云计算物联网运营平台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云计算与物联网成为业界与社会共同关注的重点。自计算机与网络快速发展后,物联网被认为是信息产业技术发展的新浪潮,同时也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电信运营商就物联网的认识局限于特定的终端领域,利用无线或有线的方式,推进机器与机器、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这种信息交流形式,从而可以调控生产过程、采集远程数据、运程诊断以及调度指挥。而云计算具有的多用户、虚拟化、高可靠性以及超大规模的特点,满足物联网智能化与规模化的发展需要。因此,将云计算引入到物联网平台运营平台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物联网的概述
实际上,物联网是一种经过特殊程序制作而成的感应器。在进行微处理后,分析非常态数据。经过3G、Zigbee协议、RFID射频技术、GPRS、TCP/IP协议等不同方式来进行数据传输。而这种数据的传输,需要在相关协议的基础上,将物语互联网相互连接起来,这样就能够实现信息交换与沟通。这样一种模式其实就是从智能化进行识别、定位、监控、管理以及跟踪等一种网络体系。说的简单一点其实就是保持物物相连。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不断延伸和扩展。这样用户在使用的时候就可以延伸和扩展相应的物品,并相互交流信息。从实际中可以了解到,物联网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中。但由于正处于起步阶段,扩展的规模并不是非常大。
2云计算
关于云计算的定义,存在很多种说法。从专业的角度上来说,云计算就应当是将动态化、容易扩展且已经被虚拟化的计算资源利用互联网而提供的一种服务。云计算的几项关键性技术主要包括,首先,虚拟化技术。利用虚拟化技术,用户就可以替换物力资源,产生一种与物力资源具有相同功能的虚拟资源。而这种虚拟资源并不局限于实际的物理资源上,可能会跨越不同的物理资源,但是用户在使用的时候无需了解的过于透彻。根据对象的不同,有存储虚拟化、应用虚拟化以及操作系统虚拟化之分。其次,弹性规模扩展技术。通过云计算,可以为用户提供相对较大的资源,根据使用不同,负载周期的不同,可以对所应用的资源进行动态化的伸缩,采取这样的方式可以明显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再次,分布式存储技术。在云计算环境中,分布式存储技术可以满足单台服务器难以满足的存储性要求。该技术一项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存储的资源可以抽象表示与统一化的管理,且可以保证存储数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最后,分布式计算技术。Mapreduce编程模型是云计算最为典型的分布式计算模式。利用这种模式可以明显提高数据的处理能力。另外还有一种就是多租户技术。这种技术指的是大量的用户可以共同使用软硬件资源,根据用户的需要使用资源,优化配置软件服务,同时还不影响其他用户的使用。
3基于云计算物联网运营平台的构建
3.1设计物联网运营平台体系
在设计物联网运营平台体系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云计算的各项特点,并将其合理的应用到物联网运营平台中。但设计体系结构的时候,必须注意这么几方面问题。第一,云基础设施。借助虚拟化技术,促使不用行业的用户或者是同行业的不同用户在物联网运营平台上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实现资源共享,可有效节约存储空间,不同用户可共用虚拟储存池,
3.2云平台
云平台是物联网运营的关键。云平台可借助分布式计算、分布式存储以及各项虚拟技术增加数据处理能力,提高数据分析能力,这样就能够极大的满足数据实用性与实时性要求。
3.3云应用
通过云应用,可以实现行业上的不同业务程序。而这也可以作为物联网运营平台的构成部分,合并在一起就能够形成第三行业应用平台。借助虚拟化技术,可保证不同用户在物联网上资源共享。最后,云管理。采用弹性资源收缩机制,用户在使用的时候,运营商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计算其使用的资源,而这种计算需要借助云平台得以实现。
3.4建立物联网运营平台
电信运营商在建设物联网运营平台的时候,难以一步到位。
第一,从无线传输通道、监控功能以及网络节点配置方面入手,在应用商、传感器厂商相互配合,可以为用户提供功能强大的物联网。但是物联网运营平台的建设必须实在云基础设施基础上形成。唯有如此,保证虚拟技术,小规模建设成本可有效降低。第二,找准突破口,延伸网络节点配置与监控功能。利用云计算,可以形成行业计算模型,并产生对外服务。当然,还可以与供应商相互合作。在相关供应商的支持下可开发云应用,并将各项功能集中到云平台上,实现物联网运营平台的建设。第四,拓展云应用范围,优化云服务平台与模型,提高物联网云管理能力。经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可有效增加物联网运营平处理数量。事实上,此项操作程序较为复杂,在物联网应用范围逐步扩大的过程中,用户数量也在持续增加。物联网运营平台在云计算基础上形成,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且云计算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并充分发挥电信运营商在物联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推进物联网的发展,带动信息技术的发展。
4结语
通信网路应用领域逐渐拓宽,应用技术越来越成熟的情况下,设备与物质逐渐加入其中,且逐步的壮大。保持着人与自然之间沟通,就有助于沟通交流的智能化。将云计算作为基础,物联网运营平台的构建,是一种必然趋势。且物联网必然是信息技术后期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褚谨文,王艺.从电信运营角度看物联网的总体架构和发展[J].电信科学,2010,14(4):21-25.
[2]赵钧.构建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运营平台[J].电信科学,2010,16(6):48-52.
[3]刘云浩.从普适计算GPS到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的视界[J].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13,5(12):66-69.
云计算的发展趋势范文篇5
C:作为一个企业应用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必须要做到不断创新。SAP在预测软件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产品研发和创新时的总体原则是什么?
P:创新的源泉是从人开始的,我们首先要找到合适的人,给他们足够的自由,足够的机会,让他们进行快速的设计思考。我们的创新一般要遵循三个原则:对用户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是否能被大规模推广;在技术上的可行性,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商业上的可操作性,能不能得到合适的回报。对于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你需要时刻思考如何思考未来。
C:SAP已经有40年的历史,你觉得这个行业自云计算兴起以来,经历了哪些变化?
P:一个变化是移动,另一个变化是基于多核并行运算的内存数据库(In-memoryDatabase)。它们带来的一个好的结果是一个非常高效的运算速度和非常巨大的记忆能力,这也是我们今后能够做到的—超强的记忆能力和超快的运算速度。当人们手持移动终端,一旦你3秒钟还没有给出答案时,人们就会失去耐心,这意味着你的响应速度要加快,运算能力要增强,这是移动的力量,所以你会看到服务器行业也发生了很多变化。而一个强大的内存数据库将会使运算更为智能、更为复杂、也更为高效。所以云计算、移动和内存数据库不仅是这10年来的三个重要变化,我认为也是未来5年主要发展趋势。
C:我们注意到,甲骨文公司不久之前也进行了大规模的云计算业务的。但在此之前,这家公司的创始人一直公开对云计算持一种排斥的态度。你觉得是哪些原因促成了甲骨文公司对待云计算业务态度的转变?
P:有一句老话“如果你不能打败它,那就加入”。甲骨文毫无疑问已经认识到了云计算这个必然趋势。云计算跟移动设备密切相关,它今后将会成为人机互动的一个主要模式,事实就是如此,我想甲骨文也没有办法去跟它进行对抗。我猜测甲骨文内部肯定在转变态度之前就已经做过云计算方面的试验,有过这方面的探讨和争论,最终还是要响应市场的需求。
云计算的发展趋势范文1篇6
沙里淘金之大数据
大数据最明显的三大特征是:数据量的快速增长、数据类型的快速增加,以及分析速度的快速提升。
面对这些变化,企业在选择适用于大数据的信息基础架构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就是信息基础架构对于大量数据存储的承载能力,以及在大数据量下保证计算分析时效性。基于这些要求,选择大容量、高扩展性、高性能、多业务承载能力的基础架构设备来承载大数据下的应用至关重要。数据显示,2013年有60%的大数据相关投资用在了基础架构上。没有高效的基础架构,大数据很难真正实现。
漫步云端之云计算
云计算被认为是继微型计算机、互联网后的第三次IT革命,是大势所趋。
当企业的IT系统逐步向云转型,开放、共享成了重中之重,随着虚拟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服务器之间的差异陆续被屏蔽,计算能力可以按不同业务要求灵活分配,而网络层也实现标准化,组网成本显著降低;当计算层与网络层资源完成了按需供给后,存储层的问题也就凸显出来。容量、性能、资源的按需供给成为了存储实现云化的关键。
研究称,2014年云存储的容量将超过7EB,其中图片、媒体、文件等大数据应用将成为增长最快的部署在云端的应用。企业如果要把业务部署到云端,就需要云端能够提供专业的存储服务,并支持本地和云端数据流动,同时实现灾备和业务迁移。作为面向未来云架构设计的存储系统,应当具备让数据在私有云资源池和公有云之间有序、高效地流动的特性。
全球沟通之移动互联
人们迫切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乃至在移动过程中都能方便地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服务,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迄今,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数总数已经超过10亿。24小时在线体验,带来的是数据井喷式的增长,这对存储的承载能力和扩展能力都提出了挑战。在这个用户体验至上的时代,能否快速、准确将数据信息上传或下载到用户手中,也成了衡量一个存储设备是否可以在移动互联网趋势下走得更远的重要考核指标。玩转指尖之社交媒体
人们的生活已被各种各样的社交媒体软件包围。社交媒体对个人而言是一项“服务”,它带领我们进入了数字化的“泛社交时代”。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社交媒体”也可以是一种媒体,因为在这个网络平台上,无数的信息被网络中的节点(人)过滤并传播着,有价值的消息会被迅速传遍全球。这种流淌在指尖上的数据随着人们的传播,逐渐汇聚成了数据的洪流,冲刷着传统的IT系统。
云计算的发展趋势范文篇7
关键词:网络安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0-0022-02
展望未来的互联网安全,至少有五个关键的发展趋势。这些趋势是可以预见的,事实上除此之外还会有更多的趋势出现。这些趋势只是我们预见未来的起点。硬件已经足够便宜,使得建造强大的数据中心变得更加容易。借助这种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新的用途将会出现,全世界的用户也会越来越能够感受到网络空间在影响着他们的生活。
第一个发展趋势是云计算的兴起。在云计算环境下计算资源处于个人和组织的控制之外,本质上,云计算提供的是一种在线付费的服务。在某些方面,这种发展趋势与互联网的诞生相呼应。云计算可以通过网络为许多用户提供近乎无限的计算资源,使其他用户也可以分享网络资源。用户无需自己购买并运行Web服务器及数据存储设备,用户可以租用云服务提供商相应的服务,从而能够节省40%~80%的费用。世界各国的军队也对云计算产生了兴趣。
除了节约成本和规模,云计算也对互联网未来的体系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单台的计算机已变得不那么重要,对企业来说数据的访问和控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云计算也需要解决一些安全问题,尤其是因为个人用户甚至IT安全人员可能都不如在亚马逊或谷歌这样的大公司专门从事云计算的安全工程师。正如银行必须要区分合法和欺诈一样,云服务提供者也必须学会发现非法的行为。
云计算带来了一些新的安全问题,风险更加集中,且具有不确定性。随着数据在云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之间流动,究竟谁需要对各方面的安全负责?国家边界变得更加重要,也更具有挑战性。布鲁金斯的一份报告指出“根据不同国家的法律,公共安全机构对云服务的执法可能被视为侵犯了数据拥有者的权利”。每个国家是要建立自己的法律对云服务进行监管还是通过建立联合执法以提高监管效率,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第二个发展趋势是大数据。随着数据集变得越来越庞大和复杂,需要用新的工具和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这些工具能够支持我们从搜集的数据分析出有价值的信息。例如,有些提供电影和电视租借服务的公司,互联网网络媒体的兴起使得这些公司转变为提供在线数字交流媒体服务。随着在线电影和电视节目,也搜集到了大量个人用户的偏好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能够为用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大数据的范围巨大,越来越多的决策需要通过大数据的关联分析,但是大数据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例如,研究人员对用户观影偏好的研究甚至可以获取用户的真实身份,更多的数据及更好的工具能分析出更多的信息,但是这也将打破人类社会的法律和道德底线。
大数据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也带来了网络安全隐患。在当今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必须要对网络安全隐患加以防范,从数据存储、应用和管理三方面制定不同的防范措施,保障网络安全,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优势。
第三个发展趋势是移动通信。随着移动终端变得越来越小巧廉价,个人用户将越来越多地从桌面计算机转向移动终端,而且这种转变还没有停止的迹象。2013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整整四分之一的专利涉及移动技术领域。
我们在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时候,安全风险也随之而来。从2013年开始,针对移动设备的恶意软件已超过35万种,而几年前这个数字还是0。这种增长是自然的,但是真正的危险在于我们的安全意识却没有提高。移动设备的界面较小很难为用户提示安全信息,而且它的计算能力较弱也很难为用户提供防护。与桌面计算机不一样,移动设备在家和办公室之间移动,因此安全边界难以确定。用户对自身设备的安全管理较少,更多的是依赖于供应商提供的安全服务。然而,供应商的市场比较分散,从手机操作系统到移动应用程序,每个部分都与安全息息相关,但是每个部分的供应商都无法对手机的安全负责。
无线网络动态变化的拓扑结构使得安全方案的实施难度更大。有线网络具有固定的拓扑结构,安全技术和方案容易部署;而在无线网络环境中,动态的、变化的拓扑结构缺乏集中管理机制,使得安全技术(如密钥管理、信任管理等)更加复杂(可能是无中心控制节点、自治的)。例如,WSN中的密钥管理问题,MANET中的信任管理问题。另一方面,无线网络环境中做出的许多决策是分散的,许多网络算法(如路由算法、定位算法等)必须依赖大量节点的共同参与和协作来完成。
最后还有一个更普遍的安全问题,即移动平台的监管问题,哪些政府机构负责监督,哪些市场主体负责打击移动互联网的威胁,与传统互联网一樱所有这些问题都必须解决。
第四个发展趋势是不断扩张的互联网上的人口。当互联网兴起时,只有一些美国的科研人员互相联网,如今,美国只占有网络空间的一小部分。根据联合国预测,到2015年互联网中文用户数量将超过英文用户,非洲拥有移动智能手机的用户数将超过美国和欧洲的总和。
这种转变将对网络空间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原来网络上流行的一只很可爱的小猫的视频热度将会消退,因为谷歌的研究人员已经发现网络上一些可爱的山羊和熊猫的视频在南非和中国广泛传播。比网络热点的转移更重要的是语言的转变。互联网最初的几十年,所有的浏览器都需要使用拉丁字母才能够访问网站,现在这个限制已经被打破了,你可以通过输入埃及文字组成的网址访问埃及网站。
互联网已经越来越多地反映出政府和网民们的价值观。互联网最初由几个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发明,互联网现在的体系和规范也从那时发展而来。互联网最初被赋予的世界观是互联互通、共享及开放。然而互联网的发展却越来越背离这种世界观。国际电信联盟ITU已经开始而且还会一直讨论网络安全和网络自由之间的关系,开放的危险是使互联网变得越来越分化。正如经济学家指出,越来越多的国家用防火墙将网络隔离开,并把本国内的网络视为互联网。
互联网的发展已经预示了这种风险。现在的网民和20世纪60年代加州伯克利的那些互联网的发明者在政治和文化差异较大,但是这些发明者创造了网络,而新生代网民又加入了网络。一旦这些新加入的用户进入网络,他们的世界观也会被网络所影响。网络空间反映了用户的特点和需求,用户也能够对网络空间的特点和需求产生影响。
第五个发展趋势是物联网。广泛地说,物联网的概念是将一切连接到网络设备上以搜集和使用数据。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实物从相机到汽车都已经内置了电脑芯片,它们都能互联互通。然后从手环到浴室再到商店都内置了电脑芯片,而且也可以互联互通。在这种场景下,分布式传感器能够探测街道交通,并通过GPS将你导航回家,同时将你与家的距离通知家里的温度控制设置以使它随时连接智能电网保持室内温度。传感器还能探测不同餐厅的拥挤程度并帮助你预约,健身房里的健身车能够根据你的信用卡发现你在餐厅的订单,并决定你还要锻炼多久才能消耗掉第二天预订的那颗芝士蛋糕所产生的热量。
互联网由于标准开放,任何人都能参与建立,因此发展迅速。但是连接到物联网上的设备仍然缺乏输入输出、共享及自动化的指令解释、数据处理的标准。统一的数据格式是数据搜集和解释的前提,也是一项很昂贵的提议。打开Ruby的风扇只需一个监测温度的行为,但并不是所有都这么简单。更多的决策需要复杂的技术协议,需要软件对我们的需求进行分析并反过来为我们提供决策和建议。
物联网另一个主要的挑战是其将前所未有地深度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如果我们一切都要基于计算机数据进行决策,那么我们需要努力确保数据不会被损坏。正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已经有黑客从攻击智能汽车到攻击具有联网功能的马桶。
既然我们已经预见网络空间未来的发展趋势,当网络真正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一定还会产生更多的发展趋势。现在和将来对网络空间的不可预知程度导致我们对未来的网络空间产生了恐惧。但我们要坚信,无论未来的发展如何,我们只需建立正确的认识,并制定审慎的应对策略,就一定会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云计算的发展趋势范文篇8
AMT云服务事业部总经理鲍隽就云计算的发展趋势,在中国政府和企业的应用和前景做了详细剖析。
一、IT发展的未来趋势
1.去中心化、去中介化:云计算将会使未来的生活发生本质变化,正如现在蓬勃发展的物联网一样,任何一个移动设备都会接入云,去中心化、去中介化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2.协同办公、社交化: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协同办公,不但有EMAIL,还有即时通信(微信、QQ)、云储存(网盘)、流程与内容管理(云ERP、云CRM)等等。诸多应用的协同办公,逐渐呈现社交化的趋势。
3.前轻后重的作业系统:前端,以人为中心,蜂群作战;后端,以流程为中心,控制和协同。前端应用简单轻量,各种轻应用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手机打车APP软件为例,前端只需要手机点击一下我要打的,即可定位打车人的位置,周边有多少空车,距离多少米方便快捷。但是后端的供应链、财务、技术保障等等,则需要以流程为中心,从接受需求,到分析处理,各方面都需要协同和可控。
二、政府及公共事务中的云应用
自2010年始,中国政府加速出台多项政策,鼓励云计算,包括:
2010年10月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表明了国家层面对云计算产业发展的支持。
2010年10月,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云计算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2011年上海宣布《上海市云计算产业基地财政扶持政策实施办法》。上海成立了一个“云海创业基金”,为云计算企业提供金融资本支撑。
2012年5月,工信部《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云计算定位为构建部级信息基础设施、实现融合创新、促进节能减排的关键技术和重点发展方向。
2012年5月,工信部《互联网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推动云计算服务商业化发展
2012年5月,工信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云计算创新发展工程”列为八个重大工程之一
2012年7月9日,国务院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云计算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和新兴业态加以扶持,并将物联网和云计算工程作为中国“十二五”发展的二十项重点工程之一。
2012年9月,科技部《中国云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这是中国首个部级云计算专项规划,对于加快云计算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政府的推动下,各种云计算中心和云服务平台快速建设和应用。随着十和三中全会创新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服务职能转变的提出,对政府的公共服务也进一步提出要求。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进一步打造智慧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成为新的热点。AMT帮助上海市杨浦区建设了首个"智慧社区"公共服务云平台,从治理的视角,从公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对原有组织结构、服务流程进行重组和创新,实现流畅的政府内部衔接和协调,借助云平台,提供更为丰富、高效的服务项目,成为政府公共服务建设的典范。
三、企业云计算的应用发展
1.云服务目前以云主机、云存储等资源租用类服务为主:短期来看,企业对云服务中云存储、云主机的租用服务需求最为强劲,云桌面、云存储、云邮箱整合方案成为云市场的应用热点。在SAAS方面,云ERP的需求成为新的增长点,包括财务管理,项目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人力资源(HR),客户管理(CRM)等各种企业管理应用。
2.混合云将是短期内企业首选:出于对数据的安全性考虑,基于企业内部信息的核心数据,企业更愿意考虑私有云,而对于相对开放性数据和应用型数据,企业更愿意考虑公有云服务。而整体云的日常维护,则交给AMT这样第三方商业服务公司负责。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混合云仍将是企业的首选。
3.开源+自研是主要研发方式:与传统开发方式相比,开源软件通过开源社区实现技术的更新与传播,技术资源丰富,获取相对容易,开发成本较低,也使企业摆脱了对商用软件的依赖。从这一点上来说,充分利用开源软件有利于我国企业形成自有技术体系。
云计算的发展趋势范文篇9
,企业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持续竞争优势?作为新的信息技术服务模式,云计算在近年来
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为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创造自身竞争优势带来了契机?本文首先
应用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对我国云计算的未来市场规模进行预测,并结合云计算在中小企
业中的实践应用来说明云计算是促进中小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并在此基础上
,基于企业资源观理论深层次分析云计算如何影响中小企业竞争优势?
〔关键词〕云计算;企业;竞争优
势;资源观理论;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
DOI:10.3969/j
.issn.1008-0821.2014.01.028
〔中图分类号〕C9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8-0821(2014)01-0128-04
HowCloudComputingAffects
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SMEs
——AResource-basedView
ZhuZhangxiang1ZhaoKun2
(1.BusinessSchool,CentralSouthUniversity,Changsha410012,China;
2.InformationSchool,Yunnan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Kunming6502
21,China)
〔Abstract〕”BZ〗PracticehasprovedthatcompaniescanapplyInformationTechnologytoc
reatesustainablecompetitiveadvantage.AsanewITservicemodel,cloudcomputin
ghasrapidlydevelopedinrecentyearsandbroughtanewopportunityforSMEst
oenhancetheircompetitiveadvantage.Inordertoillustratetheactualsituatio
nthatcloudcomputingisaninevitablechoiceforSMEstoenhanceandmaintain
theircompetitiveadvantage,thispaperappliedGrayLinearRegressionCombinatio
nModeltomakeaquantitativeanalysisonthedevelopmenttrendofcloudcomput
ing,andatlast,combineswithresource-basedviewtomakeadeeperanalysisont
hequestionabouthowcouldcloudcomputingpromote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
theSMEs.
〔Keywords〕cloudcomputing;
enterprises;competitiveadvantage;resource-basedviewtheory;graylinearregress
ioncombinationmodel
1研究背景
大型企业由于信息化基础较好,加上管理较为规范,其在实践过程中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
自己创造竞争优势?但是中小企业的情况却与之相反,由于资金?人才的短缺,他们并不能
够像大型企业那样为自己构建数据中心并自行维护,加上社会环境不完善等原因,信息化水
平低,系统集成度不高以及应用层次差异大等现实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阻碍中小企业有效利用
信息技术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比传统信息技术而言,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一种新兴信息技术服务模式?它不
仅能有效满足中小企业对信息资源的动态需求,满足其自身业务的需要,还能解决中小企业
信息化过程中的成本等问题,弥补中小企业的不足,使其专注于核心优势业务的发展并获取
持续竞争优势?现实实践中,云计算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所关注,并应用其开展相
关业务活动?因此,探讨云计算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创造持续竞争优势将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
研究工作?但是笔者通过相关文献分析发现,云计算如何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研
究虽然已有所涉及,例如,A.Bajenaru(2010)研究了SaaS服务模式如何应用于中小企业
信息化建设;M.Srinivasan(2010)研究了中小企业应用云计算存在的安全性问题;陈铁
东(2009)以及董炎(2011)初步探讨了云计算应用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全新模式,等
等?但就云计算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建立竞争优势方面,这些研究尚缺乏一定的深度和连续性
,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
另外,以Barney(1995)?Powell(1997)?Bharadwaj(2000)和Wada(2004)等为代表
的众多学者近几十年以来分别从不同角度基于企业资源观理论探讨了信息技术对于企业竞争
优势的价值,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由此可知,企业资源观理论是解释信息技术如何为企
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较好框架[1]?鉴于以上分析,本文首先运用短期预测性能
较好的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定量分析云计算的发展趋势,以此来说明云计算应用于中小企
业信息化建设是必然趋势?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资源观理论,对云计算的IT能力及其如
何促进中小企业建立持续竞争优势进行深层次定性分析,以期在当今云计算技术广泛应用的
背景下,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2云计算及其发展趋势
2.1云计算的概念及其服务模式
自从IBM和Google于2007年宣布了在云计算领域的合作后,云计算开始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
和应用计算方式被提出,并迅速成为产业界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Google的GoogleApps?A
mazon的EC2?Microsoft的Azure和IBM的“蓝云”等云计算平台都已经出现在了市场上
[2]?云计算可以理解为一种资源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它将计算能力从用户终端集中到
“云”,作为应用通过互联网提供给用户,计算通过分布式计算和并行计算等技术由“云”
端计算机群共同完成,用户则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网络获得应用所需的硬件?平台和软件等
资源?应用的实现和维护全部由“云”服务提供商完成,用户只需关心应用的功能而不必关
心应用的实现方式?
云计算实现的关键技术主要有数据存储技术?数据管理技术?编程模式以及虚拟化技术等
[3],并通过软件服务(SoftwareasaService,SaaS)?平台服务(Platformas
aService,PaaS)和基础设施服务(InfrastructureasaService,IaaS)等3种方式提
供服务[4]?
(1)SaaS服务模式属于软件定制服务,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业务需求,通过互联网向
服务提供商定制所需的应用软件,支付的服务费用取决于获取服务的多少和时间长短?
(2)PaaS服务模式属于开发并托管网络应用程序的平台服务?低层技术问题对用户是透明
的,方便用户应用开发平台和语言,根据自己的需求部署需要的软件运行环境和配置?
(3)IaaS属于最低层服务,服务提供商为了方便用户能够部署操作系统和运行软件,通过
虚拟化等技术为用户提供存储?计算处理?网络带宽以及其他物理硬件资源方面的服务?
另外,由于云计算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扩展性?按需服务以及
成本低廉等特点[5],为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
2.2云计算的发展趋势
为了分析云计算的发展趋势,本文运用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对我国云计算未来市场规模进
行预测?鉴于预测模型当中灰色GM(1,1)模型没有线性因素,而多元
线性回归模型没有指数增长趋势的不足,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将两种相结合[6]
,既有严格数学保证,又弥补了两种模型各自的不足,短期预测精度较高,且最重要的优势
是所需的样本数据量少?本文选取2008-2013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数据如表1所示,数据
来源于在线信息服务平台——赛迪顾问在线,该网站面向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来源
真实可靠?3.2影响途径的定性分析
由于中小企业受资金短缺和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等条件的限制,他们的企业竞争优势应建立
在创新以及与其他利益相关群体的协作方面?而云计算能够整合中小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所需
的IT资源,满足稀缺?有应用价值?不能完全被其他企业模仿以及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等4个
条件?促进他们所提品和服务的价值的提升,使他们有别于其他行业竞争者,因而能促
进中小企业提高包括财务等各方面的组织总体绩效,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3
个方面:
3.2.1客户服务定制提高组织创新能力
由于当今大多数中小企业所处外界环境的动态不稳定性,对于它们来说自身的创新能力是取
得成功的关键?云计算出现之前,中小企业很难根据自身业务需求获得定制的IT资源,且IT
资源提供商提供的服务大多是标准化的,因此无法满足资源观理论所述的资源稀少和不可模
仿的特性?云计算的客户定制服务能够使中小企业根据他们的业务需要从“云”服务提供商
定制属于他们自己独特的有别人他者的IT资源,满足自身业务情况,且这些IT资源将是有价
值?不可模仿和不可替代的?例如,云计算技术的PaaS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应用开发平台,
允许它们根据自身特殊业务需求开发应用程序并运行于“云”服务提供商的云计算平台,使
其获得有别于其他竞争者的信息化服务;而SaaS服务模式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定制化的诸如
ERP?BI以及CRM等信息系统和各类业务软件,成本低廉,业务针对性强?这种IT能力使得中
小企业不仅能专注于自身业务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而且这些IT资源能够与他们的企业战略目
标相匹配,进而有效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进程,提升组织绩效,获取持续竞争优势?
3.2.2资源内部调度与互联提高组织创新和协作能力
云计算技术能在一个特定的云环境中,根据一定的资源使用规则,通过高速互联网连接分布
于世界各地的虚拟资源池,根据用户不同的资源需求,在用户之间进行资源调整过程?根据
不同的资源调整策略提供给中小企业的IT资源也是稀少?不可模仿和不可替代的?这种IT能
力所能提供的IT资源共享的优势不仅能方便中小企业与它们的利益相关群体建立广泛的跨国
合作关系,而且能有效促进中小企业内部人员之间以及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和客户之间的
信息交流与共享,发掘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另外,IT资源内部互联性
也能通过工作流以及彼此信息的交流有效促进中小企业内部以及它们与相关群体之间在工作
方面的协调能力,进而提高中小企业业务活动的运营效率,获取持续竞争优势?
3.2.3IT服务匹配提升组织协作能力
云计算技术提供的IT服务需要确保与中小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方面具备很高的匹配性?从技术
角度来看,中小企业自身IT设备水平参差不齐,而云计算技术所提供的IT服务具有灵活性,
提供的IT资源具有很高的价值和不可模仿性,与中小企业及其利益伙伴现存的技术能达到很
好的兼容与匹配,进而缩小企业间的信息化差异,提高企业内部个部分以及企业与外部利益
相关群里的业务协作能力;而从管理角度来看,云计算提供的IT服务也能够与中小企业的各
类信息化战略目标达成较好的一致,避免出现目标冲突的同时,增强中小企业的协作各项业
务的能力,这个重要优势使得云计算技术区别于其他信息技术?
另外,正如图3中所示,虽然云计算技术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带来了巨大机遇,但潜在阻碍因
素也是存在的?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影响云计算技术应用的主要问题是其用户数据存储的
安全性以及隐私性,服务的兼容性和可靠性等[12]?这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将会直
接影响云计算所提供的IT服务能力,并对中小企业建立持续竞争优势产生一定限制和阻碍?这些
问题将在今后的研究中作进一步探讨,受篇幅限制,本文就不再赘述?
4结束语
云计算技术的优势正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认可,而它对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也必将
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研究对云计算在中小企业的应用前景,以及中小企业如何应用云
计算创造竞争优势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随
着今后云计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笔者的研究将更多地集中在如何进一步结合企业竞争优势
与信息技术的其他相关理论,结合实证方法对本文的相关研究结论进行检验?
参考文献
[1]张嵩.信息技术如何创造持续竞争优势—一种基于资源的观点[J].管
理工程学报,2003,(17):108-110.
[2]陈康,郑纬民.云计算:系统实例与研究现状[J].软件学报,2009,20(50):1337-13
48.
[3]陈全,邓倩妮.云计算及其关键技术[J].计算机应用,2009,29(9):2562-2567.
[4]LuisM.Vaquero,LuisRodero-Merino,JuanCaceres,MaikLindner.ABreakinth
eClouds:TowardsaCloudDefinition[J].ACMSIGCOMMComputerCommunicationRev
iew,2009,39(1):50-55.
[5]HarryKatzanJr.Ontheprivacyofcloudcomputing[J].InternationalJour
nalofManagementandInformationsystems,2010,14(2):1-12.
[6]鲍丹,吴艳萍.基于GM(1,1)模型和线性回归的组合预测新方法
[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3):95-98.
[7]陈博,王建国.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算法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15(1):82-85.
[8]BarneyJ.B.FirmResourcesandsustainedcompetitiveadvantage[J].Journ
alofManagement,1991,17(1):99-120.
[9]PetarafM.TheCornerstonesofCompetitiveAdvantage:AResource-basedView
[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3,14(3):179-191.
[10]ThomasC.Powell,AnneDent-Micallef.InformationTechnologyascompetitiv
eadvantage:Theroleofhuman,business,andtechnologyresources[J].Strategic
ManagementJournal,1997,18(5):375-405.
[11]AnandhiS.Bharadwaj.Aresource-basedperspectiveoninformationtechnol
ogycapabilityandfirmperformance:anempiricalinvestigation[J].MISQuarter
云计算的发展趋势范文篇10
云计算等于印刷术
云计算不仅改变了我们的IT应用模式,而且也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如今,这一观点正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共识。陈怡桦在谈到云计算时代时,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IT技术就好像是纸和笔的发明,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而云计算更加类似于印刷术的发明,让我们快速累积知识并传播。对于人类的进步来说,我相信云计算就像印刷术一样是非常重大的发明。”陈怡桦认为,这也是业界对云计算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现如今,互联网已经拥有23亿用户以及6.7亿个网络站点,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已经无法离开IT技术。不过,这种对IT技术的依赖,却也造成了新的风险。趋势科技和清华大学信息与网络安全实验室联合的《中国互联网信息安全地下产业链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互联网地下黑色产业链的赢利规模已超越50亿元,有9万多人参与其中,他们分别从事真实资产盗窃、网络虚拟资产盗窃、互联网资源与服务滥用、黑帽技术工具与培训等业务。网络钓鱼、恶意吸费已成为黑色产业链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仅在2011年,涉及银行网银账户盗刷和支付账户盗窃的受害者就超过54万人,预计损失在21亿元之上。今天,平均每秒钟就有一个新的安全威胁产生,每5分钟就会发生一起网络入侵行为,几乎75%的企业都存在一个或多个僵尸病毒,而超过90%的企业内潜伏着恶意软件。
陈怡桦认为,在云时代更需要保护好信息数据,“过去,信息存在电脑里,电脑则处于封闭的网络中,用户只需要保护好自有的电脑和网络就可以保证安全。而在云计算时代,网络的疆界已经消失,已经很难区分网络的归属。”
移动安全
不能只“看”局部
陈怡桦认为,IT消费化、云和虚拟化以及网络威胁这些新的技术趋势正在为数据安全带来新的挑战。
其中,IT消费化的趋势最能为我们所感知。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将这些私有设备连接入企业网络。因此,企业对数据的安全防护将不再仅仅针对企业所拥有的设备,而是要面向所有网络接入终端。
云计算的发展趋势范文篇11
[关键词]云南能源强度经济结构
一、引言
近年来,能源问题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后,云南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然而,云南在取得经济成就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能源。目前全省经济发展仍处于以投资拉动为主的发展阶段,能源消费居高不下,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也较低。因此,降低能源消耗,便成了亟待解决的能源问题之一。本文将在现有关于中国能源强度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云南经济结构变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进行研究,主要运用魏一鸣等提出的能源强度结构分解分析法,分析经济结构变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旨在为今后云南省降低能耗提出一些建议。
二、基于结构分解分析方法的能源强度分析
结构分解分析方法(SDA)的基本思路,是把一个目标变量的变化分解成若干个组成要素的变化,从而可以辨别各个要素影响程度的大小,确定出影响作用比较大的因素。继而可以根据需要把这种分解逐层进行下去,最终把各种影响因素对目标变量的影响区分开来。常用的结构分解方法有Laspeyres指数分解法和Paasche指数方法。它们的共同问题在于总是有分解残差的存在。本文将采用由Sun提出的另一种能够完全分解的结构分解方法(Sun,1998),可以避免残差的出现,从而提高分解结果的解释效果。
魏一鸣等将能源强度变化分解为结构份额与效率份额。能源强度e指的是:生产单位经济产出(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投入量,即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数量。因此,总体能源强度一方面取决于反映各产业能源利用效率高低的各产业能源强度,另一方面取决于反映各产业国民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的产业结构。鉴于此,本文将着眼于对产业结构,以及各产业能源利用效率变化对能源强度影响的分析。
依照能源强度结构分解分析法公式,可对云南能源强度变化的影响份额进行计算,其公式如下:
令:e0表示基期的能源强度,en(n=1,2,……N)表示第n期的能源强度,则能源强度变化可以分解为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其中结构份额为:
,(i=1,2,3;n=1,2,…,N)
效率份额为:,(i=1,2,3;n=1,2,…,N)
其中,ei表示第i产业的能源强度,yi表示第i产业产值占GDP的比例。
为计算当年能源强度变化中的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取第n-1期为基期,则当年能源强度变化中的结构份额为:
效率份额为:
其中,ein-1表示第i产业第n-1期的能源强度,yin-1表示第i产业第n-1期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能源强度变化中的结构份额式和效率份额式分别表示了从基期以来能源强度变化总量中,经济结构变化和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分别提供的贡献率。当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为正值时,说明其推动力与能源强度的变化是同相的;如果是负值,则表示其影响方向和能源强度的变化方向是相反的。
三、云南经济结构变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
1.云南能源经济基本趋势
(1)云南三次产业GDP及其结构的基本趋势
1978年~2007年间,云南经济总量持续增长,按照1978年人民币不变价计算,GDP增长了13.8倍。尤其在1993年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以后,GDP年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虽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GDP增长有所减缓,但仍然保持了9%以上的年增长率。图1反映了按照1978年人民币不变价计算的1992
年~2007年云南生产总值及各产业生产总值的增长趋势。
在产业结构上,如图2所示,第一产业基本呈持续下降趋势;第二产业的比重从1993年的41.97%开始上升至1998年的46.18%,此后出现下降,2001年后有所上升,但2005年又出现下滑,此后的两年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的比重在1992年出现大幅度上升,但1993年便由于第二产业比重的上升而出现了波动。
(2)云南各产业能源消费基本趋势
在云南经济增长的同时,能源消费总量从2000年开始持续稳定增加,平均年增长率为5.75%,到2007年达到最高点7173.26万吨标准煤。从三次产业能源消费趋势(见图3)可以看出,2003年后,第二产业能源消费量呈快速增长趋势,而第一、三产业的能源消费量与其他能源消费量、生活能源消费量则一直处于平稳状态。
(3)云南能源强度变化趋势
经济总量和能源消费的趋势决定了能源强度的趋势和波动,从图4可以看出,云南能源强度于2002年后下降趋势总体趋于平稳,这是由GDP数值稳步上升,能源消费量亦有所增长引起的。
与此同时,图4还反映了第三产业能源强度受能源消费量波动的影响很小,基本保持稳定的小幅下降,这显示出了能源强度变化外在性的特征。
从能源强度的下降幅度来看,云南的能源强度从2000年的1.77下降到了2007年的1.51,平均每年下降0.037。从能源强度下降幅度的数据中(见图5)可以看出,能源强度的变化幅度基本在-0.15~0.05之间波动。在云南控制能源供给,促使能源消费者加强能源节约和能源替代的情况下,云南经济的能源利用效率出现较快上升是完全可能的。
2.云南能源强度的结构分解分析
(1)结构份额与效率份额的比较
依照前面提到的能源强度结构分解方法,根据历年云南统计年鉴和中国能源年鉴数据中的可获得数据,对云南2001年~2007年间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以及能源效率提高对整体能源强度下降的影响份额进行计算。表1和图6分别表示了计算的结果。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除去2002年及2004年,结构份额均为负值,也就是说,经济结构的变化实际上反而促使了能源强度的上升。2001年~2007年间,效率份额均为正值,即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和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共同促进了能源强度的降低,但后者的作用效果明显高于前者,云南能源强度下降完全来自于效率份额,其中结构份额累计为-23.08%,效率份额累计达到了123.08%,即2001年~2007年期间,云南能源效率的提高全部是由各产业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所推动的。
(2)三次产业效率份额的比较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云南能源强度下降完全来自各产业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因此有必要对各产业的效率份额进行分析。依照当年效率份额公式,可得各产业的效率份额计算公式:
其中,ein-1表示第i产业第n-1期的能源强度,yin-1表示第i产业第n-1期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由此可计算出三次产业各自的效率份额。图7是三次产业各自效率份额的计算结果。从图7中可以看出:三大产业结构变动的效果差异显著。2002年后的六年间,第二产业的效率份额平均值已超过100%,因而可以进一步把云南能源强度下降的动力归结到工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第二产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他产业能源消费波动以及产业结构变化导致能源强度上升的影响,而且推动了能源强度持续快速的下降。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从对云南能源强度的结构分解分析的结果来看,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对能源强度产生了一定影响。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在2001年~2007年间总体上推动云南能源强度上升了23.08%,从这个结果来看,结构变动在产业层次上对能源强度变化的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分析结果表明,云南能源强度下降的动力,主要来自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其中云南整体能源强度变化中的效率份额占到了123.08%。
在产业层次,第二产业的能源强度下降是整体能源强度下降的最根本和最主要的因素。2002年后的六年间,第二产业的效率份额平均值已超过100%,该结果说明,云南能源强度持续快速下降的原因基本上来自于第二产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同时,第二产业能效的提高还抵消了其他产业能源强度波动,以及产业结构变化引起的能源强度上升。
五、政策分析与建议
1.通过经济结构调整来降低能源强度已取得一定成效,然尚存潜力可挖
本文的实证研究说明了云南经济结构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能源强度的下降。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来降低能源强度已经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和发展,在云南未来降低能源强度,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中,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可能代替效率提高,起到主要的推动作用。
2.经济结构升级应继续以工业化为主要方向,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从目前云南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来看,第一产业的比重除1999年之外,一直呈下降态势;第三产业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而第二产业的比重则在第三产业的影响下出现了一些波动。这充分说明云南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在以工业化为主要方向的同时,第三产业已经开始受到重视。此外,由于第二产业的能源强度大大高于其他产业,其快速发展必须以大量能源消费为基础,在未来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的情况下,这种发展战略的可持续性很难保证。因此,云南的发展战略必须进行调整,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以新技术为基础的高科技产业,从而以更低的能源消费强度来支撑云南的经济增长。
3.仍需通过制度改革和技术引进来促进能源效率提高,从而达到降低能源强度的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创新和技术引进使得云南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了能源消费的低速增长。虽然这些制度创新和技术引进的潜力正在逐渐减少,但现阶段能源效率的提高依然是降低能源强度的主要途径。因此对于目前的云南经济来说,必须通过深化制度改革,加大技术引进力度,以税收、法律等为辅助手段,继续推动能源强度下降,控制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
4.加快推广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结构的多元化、清洁化
要结合云南的自身优势,提高太阳能、沼气等清洁无污染能源的使用度,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费,积极开发和推广使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多元化、清洁化,大力发展清洁、优质能源。
参考文献:
[1]魏一鸣等:中国能源报告(2006):战略与政策研究[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韩智勇,魏一鸣,范英:中国能源强度与经济结构变化特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23(1):1-6
[3]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统计年鉴[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2008
[4]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8[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1
云计算的发展趋势范文
专家们一直对信息安全领域喊出的“云安全”耿耿于怀,因为这个“云安全”与业界其他厂商推荐的云计算似乎不是一回事。专家说对了:信息安全界一直倡导的“云安全”是指“基于云计算架构的安全”,而现在,信息安全公司正在转向“为云计算提供安全服务”。
1月14日,趋势科技在珠海召开2010年渠道大会,在此次大会上,趋势科技首席执行官陈怡桦女士首次向外界宣布:2010年,趋势科技将在原有的基于云计算技术架构的安全服务下,提供新的面向云计算的安全服务。这一转变,可谓顺应安全形势的重大变革。
云计算
安全性问题凸显
趋势科技首席执行官
陈怡桦
据陈怡桦女士介绍,目前全球的数据中心正在进行重大的技术变革,采用云计算的数据中心由于节省成本和资源、绿色环保、效率高等优势,正在替代传统的数据中心,成为未来的主流。并且,无论是利用公有云的服务,还是企业建立私有云的模式,虚拟化技术和共享中间件软件技术都已经成为云计算数据中心中所采用的核心技术。据统计,2009年,全球95%的数据中心都已采用了虚拟化技术。
“但是,由于缺乏专门针对云计算的安全解决方案,采用云计算的数据中心正面临着重大的安全挑战。”陈怡桦女士说。
安全挑战首先来自采用虚拟化技术后带来的服务器、数据和应用程序的安全性问题。其主要体现在:如何保护服务器及存储设备中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如何保证云计算环境下数据的私密性?如何保护虚拟化技术下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安全性?如何在虚拟化环境下监控异常行为?目前,针对采用虚拟化技术后的安全挑战,还没有一家信息安全公司能提供完整的安全解决方案。
其次,挑战来自云计算架构下终端的安全性。随着3G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接入云计算环境中的终端设备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传统的个人电脑等终端设备外,各种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上网本等也在通过各种通信方式接入云计算网络中,这将为云计算环境带来巨大的安全挑战。
“基于这些判断,趋势科技认为,未来保护云计算的安全性是信息安全公司的重大责任。因此,趋势科技将从2010年开始,全面转向保护云计算的安全性,并开始提供全新的、为云计算提供安全性的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陈怡桦女士说。
新技术
保障虚拟化安全
然而,由于云计算架构分布广泛、处理复杂、设备具有海量性和异构性,如何保护它的安全是一件异常复杂的工作,对信息安全公司来说也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我们正面临着一场全新的挑战,不能用传统的基于单机版或基于局域网的信息安全保护方式保护云安全计算环境,我们需要采用新的技术和新的模式,保护云计算架构的安全。”陈怡桦说。
好在趋势科技已于几年前就进军云计算领域,并积累了丰富的云计算及信息安全保护经验:几年来趋势科技投入几亿美元的资金,在全球建立了几个巨型数据中心,架构了一套复杂的云计算环境,专门用于收集病毒、对全球Web进行信誉评估,最终对终端电脑进行安全防护。在这一过程中,趋势科技全面了解了云计算环境下的安全风险,并准备用这些经验,为更多的云计算数据中心用户提供安全服务。
2009年,趋势科技提出了新的“云安全2.0”概念和技术。为了更好地提供云计算安全服务,在技术上,趋势科技于2009年收购了一家总部位于加拿大渥太华的专门提供云计算安全管理的软件公司ThirdBrigade,并将趋势科技的理念与该公司的技术深入整合。经过一年多的整合和联合开发,在这次大会上,趋势科技宣布推出面向云计算架构虚拟服务器保护的DeepSecurity7.0新产品。
ThirdBrigade公司CEOWaelMohamed于2009年年初因这起购并案加入了趋势科技团队,目前负责趋势科技全球策略联盟布局等相关业务。据他介绍,DeepSecurity7.0是一款全新的保护虚拟化服务器的安全解决方案,它将云计算环境中的全部服务器纳入保护范围,包括:操作系统、网络、应用程序等,不论用户使用的是何种运算环境、虚拟化平台或储存系统,都能提供优异而完整的安全保护。这套方案的主要特色包括:在云端服务器中设置一套防护模式,预防信息的外泄与中断;降低虚拟环境和云端运算环境的安全管理成本;协助达成各种法规与标准的遵循要求,例如:PCI、SAS70、FISMA、HIPAA等等;为云计算数据中心解决各种黑客攻击问题,如SQL注入攻击、跨站攻击等。
原ThirdBrigade公司CEOWaelMohamed,目前负责趋势科技全球策略联盟布局等相关业务。
据WaelMohamed介绍,最新的趋势科技DeepSecurity7.0是全世界第一套能够整合Hypervisor层次VMsafeAPI安全性与虚拟化服务器额外防护的软件,能对VMware环境提供完整的保护。此版本还包括一些能够改善管理、简化法规遵循、降低整体持有成本的全新功能。
WaelMohamed透露,DeepSecurity7.0上市后,趋势科技将进一步推出针对VMwareVI3和vSphere4环境的虚拟安全产品。此外,为了保护云计算安全,趋势科技还新增了威胁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微软Windows2008Hyper-V虚拟化技术支持、VMwarevSphere/ESX和应用程序保护功能等。
呼唤合作新模式
除了技术创新之外,趋势科技也认为,解决云计算的安全性问题,仅仅依靠一个厂商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业界联合起来,联合各种厂商的力量,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共同保护云计算的安全。
-
农作物生长管理范例(12篇)
农作物生长管理范文篇1关键词:农村垃圾;固体废弃物处理;资源化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形象的集中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人与自..
-
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范例(3篇)
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范文一、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各有特点又互为补充,使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不仅必要而且可行所谓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是按审计主体..
-
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区别范例(3篇
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区别范文(一)成因首先是经济效益审计(以下简称效益审计)产生的原因和背景。二十世纪中叶以前,审计业务只从事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以下简称财务审计),而在其披露..
-
锻炼孩子思维能力的方法范例(3篇)
锻炼孩子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江苏南通一读者来信咨询:女儿有些偏科,数学跟不上。我数学很好,便利用空闲时间给她补课。起初,女儿成绩提升很明显,可后来却越来越差,是什么原因呢?答:..
-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归纳范例(12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归纳范文篇1一、良好开端,成功的一半――精心导入,诱导参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成功与否,课堂导入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
锻炼孩子的思维逻辑方法范例(3篇)
锻炼孩子的思维逻辑方法范文篇1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农村留守儿童小学数学学困生”指的是智力正常无缺陷,但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数学学习出..
-
锻炼孩子专注力的办法范例(3篇)
锻炼孩子专注力的办法范文再来看看美国孩子,他们很少有不喜欢体育运动的,差不多个个都是体育迷,就像每天要吃饭、看书一样,体育运动是每天要做的“功课”。远的不说,瞧瞧我..
-
锻炼心理素质的方法范例(12篇)
锻炼心理素质的方法范文篇1[关键词]校外体育锻炼持之以恒小学生教育部最新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体育锻炼不足,体能素质下降,肥胖人数增加的情况。提高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