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作品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5-07

散文作品范文篇1

关键词: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

电视散文诗是诗画结合的一种新生的电视艺术样式,它以散文诗为基础,以解说引导,以画面拓展意境,以音乐、声响来烘托主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快,人们的文化消费呈现日趋多元化的倾向,真正能够静下心来阅读纯文学作品的人越来越少。相反,影视文化却发展为强势文化,成为人们文化消费的主流。影视与文学的嫁接有助于“高深”的文学阅读直观化,同时也有助于影视艺术增强文化意韵,可以说,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等电视文艺的出现,是中国文学突围的一种新尝试,电视散文诗就是这种尝试的新生儿。

从第一部具有开拓精神的电视散文诗作品《金海雪山》问世到今天,已有20年的历史。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经历风雨之后得到了媒体的认同,1998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首届《全国电视诗歌散文展播》,在全国形成了广泛的影响。1999年央视创办了《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不少地方电视台也新辟了类似栏目。就传播效果来说,它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人民网评论其“在娱乐、消闲、彩经、传奇为主导的旋转大舞台上撑起一片‘诗意的空间’”[[i]],满足了观众在喧嚣和快节奏生活环境下追求与享受久违了的诗意的愿望。

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表现中的虚和实》中提到了绘画、戏剧、书法等艺术样式的虚实艺术,作为新兴的电视散文诗,正成长在中国传统艺术特别是传统文学、影视等注重虚实表现的环境下,它在化合文学与影视虚实艺术后形成了独特的虚实艺术样式。其虚实艺术主要表现在电视散文诗的创作来源于生活之实,其成品是提炼生活精华之虚;电视散文诗内容叙事描写性段落为实,抒情议论性段落为虚;及其化实为虚、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三方面。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运用能激发编导的创作感悟;能诠释电视散文诗的意境和蕴涵深厚的主题;能创造电视散文诗的美感。我们在构建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时要抓住四个重点:注重社会生活的体验和审美素质的提高;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要以虚为主;要像画面一样重视声响的创作;人物是电视散文诗绝对的主角。

1.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成长环境

电视散文诗作为一门艺术样式诞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上,它必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虚实艺术美学的熏陶,由于它又是诗画化合的一个新生儿,其虚实艺术更多地继承和发扬了其“父母”——文学与影视的虚实艺术基础。

1.1电视散文诗成长于中国传统文化虚实艺术美学的社会环境中

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的一条重要原则,萌芽于中国传统哲学讲究道、无、理、气的哲学思想中。古代艺术家们将其引入艺术思想中,使之成为古代艺术辩证法的思想核心,并广泛应用于中国几千年的艺术创作中。韩林德在其专著《境生象外》中指出,若想使书画作品中“实”的有笔墨处妙趣横生,必须在“虚”的无笔墨处下一番功夫。清代蒋和在《学画杂论》中强调“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也是在肯定“虚”的无笔墨处在书画中的主导地位。我们不难看出,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不仅文学讲究虚实,建筑、绘画、戏曲、音乐等也都讲究虚实艺术的运用,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上的电视散文诗当然也努力遵循和应用中国传统文化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

1.2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植根于中国文学虚实艺术土壤中

中国古典诗歌是一门讲究虚实艺术的文学样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提出“境生象外”[[ii]]的诗作观点,认为凡是具有深远意境的艺术作品,都是在具体有形的实象之外,还存在一个与此相联系的无形虚象,因而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宋代范唏文讲究在诗歌创作中情与景的虚实,他说“《四虚序》”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iii]]示意通过描写景物来表现思想感情。在当代散文创作中,也非常讲究虚实艺术,最具代表性的是贾平凹的散文。他的文化散文虚实并济,思想与情感并重;他写禅思美文,理不见证,情未抒实,娓娓道来却感染人心。至于风情类和世相类散文也都虚实结合,情理相应,触目染情,释手难忘。电视散文诗是一门电视文学艺术,它的创作基础是散文诗,而散文诗就是化合中国古典诗歌和散文的优秀文体,所以说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植根于文学虚实艺术土壤中。

1.3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孕育于影视虚实艺术门类中

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表现之一便是逼真性与假定性的统一,影视的逼真性来源于其画面的照相本性,影视的假定性是说影视艺术绝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机械照相式反映,必然凝聚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感情,体现出艺术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创作个性。影视虚实艺术还表现在推动剧情的主要人物的虚化缺席处理与对剧情的无时无刻的在场威胁和影响;通过透过情节中主人公的梦幻、幻觉、自由联想等下意识的冲突,曲折揭示现实加于其心灵上的种种烙印;通过舞台(银幕世界与现实)人生两个对立的世界的相互交织形成的现实与假定的对立等虚实表现形式。电视散文诗声画结合的外在形式说明其本质是一门电视艺术,它孕育于影视虚实艺术门类中,肯定要继承影视作品虚实结合这一优秀艺术形式。

2.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具体表现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题画》云:“江馆清秋,晨起看竹,……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因而磨墨展纸,落笔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心中之竹也”[[iv]]。在这里,“眼中之竹”是展现于眼际的客观存在,是“实”;“胸中之竹”是创作者对“眼中之竹”的体验和感受,是“虚”;“手中之竹”是创作者“胸中之竹”借助于笔墨线条的物化,是“化虚为实”的艺术形象。从“眼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又从“胸中之竹”转化为“手中之竹”,也就是“化实为虚”、“化虚为实”的艺术创作过程。

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同样贯彻于它创作的全过程,从创作来源到成品本身,从作品的内容到作品的表现手法,电视散文诗就是编导对现实社会生活及文学作品的电视虚化过程,又是编导通过具体的现实的画面与声音等呈现文学作品主题和意境与自身情感和观点的过程,同时又是编导将影视声画艺术与作品文学艺术二者的优势结合而创造出的实在的同时又是艺术的虚构的作品。它处处都表现着的虚实相生、以实化虚、以虚达实的艺术样式。

散文作品范文

与儿童小说不同的是,儿童小说的作者往往能直接地以儿童的身份抒发儿童的感情,因为小说是虚构的;但儿童散文则不然,儿童散文中的“我”是成人,他只能忠实地抒发成人的情感,因为散文是纪实的,散文强调的是真情实感。

有一种情况例外,即作者叙述自己童年生活的散文,这类散文中的“我”,就具有了孩子的身份,能以孩子的心灵直接地抒发儿童的感情。但这类散文难以成为儿童散文的主体,因为作品中的“我”实际上已是成人,他以回忆的口吻来叙述,既不能自由畅达地抒发成人的感情,又不能像小说中的“我”那样完全地“儿童化”,因而往往显得有点尴尬。这类文体常让人觉得有点像小说,或者像是介于小说和散文之间的边缘文体。

在多数的儿童散文中,“我”是以成人的面目出现的,或者是以“隐性”的面目出现,即作品中有时会没有“我”。但即便是以“隐性”的面目出现,“我”依然是存在的,叙述主体和抒情主体(隐性的我)并不会消失。

儿童散文天生的难处在于,如何处理好作为成人的“我”和作品的儿童性之间的关系。因为成人情感和作品的儿童性之间往往是有矛盾的,有时是相互排斥的。

于是有的儿童散文采用了两代人对话的形式,来实现两者的沟通,如冰心的《寄小读者》。但这类作品的数量不多。

更多的儿童散文是采用了淡化叙述主体形象,强化叙述对象形象,同时使叙述方式、叙述语言和叙述风格更契合儿童审美趣味的方式,来体现散文作品的儿童性,化解作为成人的“我”和儿童读者之间的多种审美差异。

但由此带来的缺憾是,对于散文中“我”的形象的淡化,常常导致了儿童散文作品中个性的淡化、人性的淡化和生命感的淡化。

散文理应是最自由、最无拘束、最个性化的文体。因为散文最易触及最真实的性灵,最易表达最真切的感情。个性无疑是散文的生命。

相比成人读者而言,儿童的审美更为感性。儿童更喜欢能感觉到、触摸到,并且可亲可近的人物情感和人物活动。

于是便形成了一个悖论,儿童散文作者为了能让儿童读者接受而隐去自我,压抑成人情感的流露;而淡化了自我的散文却因失去个性而难以让儿童读者由衷地喜爱。

要让儿童散文打动孩子的心,需要有感染力和冲击力的真情实感,需要有个性的魅力。而真情实感必然来自于真实的“我”,个性的“我”。

成人的“我”和儿童读者间其实并非是天然对立水火不容的。只要“我”的形象是可亲可近的,“我”的情感是孩子能理解可接受的,“我”的追求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儿童散文中的“我”就能成为孩子们的朋友。而做到这些,应是儿童散文作家的天性使然。

可怕的是为了一己的痛快,不顾儿童读者的感受与兴趣,一味抒发只有成人才能理解、与儿童的经验相去甚远的情感与情趣,甚至阐发深奥而抽象的成人思维。这样的散文,写得再好也不是儿童散文。

既要有“我”,又不能由着性子让“我”随心所欲,而必须顾及儿童读者的审美需求与审美特点,这是儿童散文写作的难点之所在。就这点而言,说儿童散文比成人散文更难写,一点也不矫情。

散文作品范文

2003年9月28日,艺兰斋在南京五星级金陵饭店举行林散之草书专场拍卖会,拍卖林散之先生不同时期的50幅精品之作,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林散之草书专场拍卖会。作品全部来自林散之亲属、林散之学生和知名藏家,所有拍品全部保真。中国首席拍卖师刘新惠专程飞到南京,亲自掌槌。北京、上海、杭州、苏州、济南等地买家纷纷赶到南京。浙江一个房地产的老板要买断所有拍品被婉言拒绝。面对林散之的件件真品,不少人感到后悔:1985年,林散之一幅草书不到100.00元,现在即使一般化的作品,一张三尺条幅至少也要15,000.00元。精品升到8,000.00元一尺。如果以前买几幅就好了。现在拍价格太高了,承受不了。

一转眼,整整10年过去了。2013年9月,林散之草书价格已涨到80,000.00元左右一平方尺,精品一平方尺在130,000.00元左右。稍微好一点的一张三尺条幅,少说也要300,000.00元以上。10年,林散之草书精品涨了15倍,还拐了一个大弯。看到这种情景,又有人在后悔:要是2003年多买几幅就发了。现在还能不能买?估计要下跌,因为涨得太猛。

后悔,为什么总是后悔?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只看到眼前,没有看到未来。在这里奉劝一句话:“买现在,赚未来!”说得具体一点就是:林散之是“草圣”,林散之的草书值得永久收藏。早买早受益,迟买迟受益,不买不受益!如果你站在2023年这个时间的高度,俯视现在的行情,肯定会买,一定会买。买什么?就买像草书《杜牧江南春》之类的精品之作。

林散之草书《杜牧江南春》创作于1983年,纵96厘米,横32厘米,约3平方尺。落款散耳,引首章为“大吉羊”(朱文),姓名章是“散之信玺”(朱文)。水墨纸本,生宣纸,长锋羊毫笔,宿墨。作品正文内容是: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林散之草书《杜牧江南春》有四个看点。

一是作品内容好。杜牧(803-853),唐代大诗人,陕西西安人,曾任池州刺史,后为司勋员外郎,官至中书舍人。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其影响仅次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由于同姓,便于区别,世人把李白和杜甫并称为“李杜”。把李商隐与杜牧称为“小李杜”。《江南春》是杜牧的传世之作,千百年来素负盛誉。诗中描绘的是南京在六朝时期繁华的佛教景象。宋、齐、梁、陈四代王朝大力推行佛教,上至帝王宗室,下至世家大族、平民百姓都崇信佛事,佛教已成为国教。梁武帝以身事佛,兴建寺庙,大造佛像。六朝的南京是佛都,到处是寺庙,香烟缭绕,数不清的寺庙淹没在朦胧的烟雨之中。杜牧在诗中说的四百八十寺,只是个概数。隋末唐初高僧法琳在《辨正论》中记载,南朝至梁代,南京佛寺有2846所,僧尼82700人。

二是诸多名家称赞。2003年10月,中国著名书画鉴定家萧平先生说:“草书《杜牧江南春》是林散之先生八十年代的精品。”2006年3月,江苏省美协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林散之作品收藏家宋玉麟题签:“林散之先生书杜牧诗精品轴。”2007年5月,林散之长子、著名书法家林筱之在南京中央路108号寓所看到这幅作品时说:“是精品。”为防止他人仿制,在作品的背后加盖了特制的印章:“江上后人”,并和作品合影。2009年6月16日,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说:“这是精品之作!”2012年1月,林散之学生、南京市书协副主席庄希祖教授曾在林散之身边工作20多年,他回忆说:林散之先生很喜欢《江南春》这首诗,经常以这首诗为内容创作草书赠送亲朋好友,这幅作品是写得比较好的一幅。

三是入选台城碑林。2007年10月,南京在玄武湖南岸建造台城碑林,具体名称是《金陵颂历代名家咏南京作品集》书法碑廊。精选古贤名流歌颂金陵诗赋100首,汇集中华100位近现代著名书法家依诗作书,刻碑集于台城。经林散之长子、著名书法家林筱之推荐,这幅草书《杜牧江南春》被选中,并以高出当时一倍多的价格收购。藏家王桥楼同意将这幅作品刻在碑上,却不同意出售作品,结果没有谈成。现在刻在台城碑林上的草书《江南春》是一件比较好的作品,但在精、气、神方面,这幅草书要更高一筹。

四是先后4次出版。2008年5月,出版在《大匠之道》第47页,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在《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第72页,文物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在《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第171页,文物出版社。2014年10月,发表在《华人时刊》杂志第10期。值得一提的是,林散之草书《杜牧江南春》相继被百度百科收入相关词条,有“杜牧”、“杜牧传”、“杜牧外传”,还有“杜牧诗”、“杜牧诗选”、“江南春”等。

“草圣”林散之草书精品《杜牧江南春》,现由王桥楼先生收藏。

(作者系林散之草书收藏家、林散之草书鉴赏家)

  • 下一篇:循环经济的实践意义范例(3篇)
    上一篇:散文阅读教学方法范例(3篇)
    相关文章
    1. 散文阅读教学方法范例(3篇)

      散文阅读教学方法范文篇1[关键词]英语散文写作能力经典[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2-0192-02散文,是一个熟悉而难于笼统下定义的概念。对其定义..

      daniel 0 2024-05-07 17:12:52

    2. 新生儿红臀的护理方法范例(3篇)

      新生儿红臀的护理方法范文篇1关键词:康复新液;新生儿红臀;吹氧;疗效ObservationofKangfuxingSolutionandDifferentDrugintheTreatmentforNewbornRedButtockEffectYEAi-xian,QIU..

      daniel 0 2024-05-07 17:12:13

    3. 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范例(3篇)

      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范文篇1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农村教学不同于城市教学,由于条件所限,农村孩子不像城市孩子那样,在课后有家长或者家教的辅导,只能依靠自学。因此,农村..

      daniel 0 2024-05-07 16:40:56

    4. 公路隧道照明设计范例(3篇)

      公路隧道照明设计范文关键词:隧道照明;仿真模拟;照度计算;DIAlux中图分类号:U45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302(2013)10-0026-030引言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高速公路的里程不断..

      daniel 0 2024-05-07 16:40:13

    5. 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范例(3篇)

      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范文篇1关键词:网络环境;语文阅读教学;程序化模式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225-02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daniel 0 2024-05-07 16:08:51

    6. 绿色设计的内涵范例(3篇)

      绿色设计的内涵范文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房屋设计;基本原则;应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这是我国提出的一项重大发展理念,在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中也明确指出,需要持续坚持资源节..

      daniel 0 2024-05-07 16:08:13

    7. 生物医学技术服务范例(3篇)

      生物医学技术服务范文【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药学服务;重要性药学服务是在临床药学工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于1990年由Hepler和Strand提出并倡导的,含义是药师应用药学专业..

      daniel 0 2024-05-07 15:36:38

    8. 水产养殖产业研究范例(3篇)

      水产养殖产业研究范文篇1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务院明确体系建设应解决四个重点问题提高认识理清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改革试点的工作思路"..

      daniel 0 2024-05-07 15:3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