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养院参观考察报告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6-06

疗养院参观考察报告范文

【关键词】母乳性黄疸;茵栀黄;培菲康;疗效

母乳性黄疸(breastmilkjaundice,BMJ)是一种与母乳喂养密切相关的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的常见类型之一。随着母乳喂养的宣传和普及,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新生儿母乳性黄疸主要为未结合胆红素增高,血清中游离的未结合胆红素呈脂溶性,研究发现,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在较低水平时即可引起听力及神经通路功能损害,从而导致听力异常[1]。因此亟需改变母乳性黄疸不需治疗的错误观念,对母乳性黄疸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可以减少胆红素对神经系统的损伤及后遗症。近年本院在传统停母乳基础上,应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有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门诊就诊母乳性黄疸患儿80例,其中男42例,女38例。按就诊顺序依次编号,单数入观察组,双数入对照组。两组均为母乳喂养,查torchIgG及HBs-Ag及血培养均阴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符合《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母乳性黄疸诊断标准[2],参照2004年美国儿科学会制定的新生儿黄疸临床诊疗指南[3,4]拟定:①单纯母乳喂养;②皮肤黄染出现时间4~7d,逐渐加深,持续不退超过2周;③黄疸以轻、中度为主,少数为重度,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④一般情况良好,生长发育正常,肝无肿大,并排除其他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感染、溶血症等因素;⑤停母乳后2~3d,黄疸明显消退,哺乳后加重。

1.3纳入标准包括:①新生儿期6~8d后黄疸逐渐明显;②母乳喂养;③肝脾正常;④血清总胆红素值升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⑤排除溶血病、败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两组性别、年龄、治疗前间接胆红素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4排除标准①新生儿肝炎、胆道闭锁或梗阻等造成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的病理性黄疸;②观察期间不能有效配合执行治疗方案或退出观察。

1.5治疗方法

1.5.1黄疸监测仪器采用型号JH20-1B经皮黄疸测试仪,在额部、面部及胸部各测2次,取平均值,平均值>220.6μmol/L,抽血化验明确诊断。

1.5.2治疗方案告知患儿家长黄疸可能导致的危害,对不能或不愿住院及蓝光治疗的患儿,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暂停母乳喂养,口服培菲康(1g/包,含有长型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三联活菌,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半包/次,2次/d,同时予新生儿配方奶粉喂养,黄疸明显减退后再予母乳喂养;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国药准字Z11020607,北京双鹤高科天然药物有限责任公司)3.3ml/次,3次/d,连用5d,继续母乳喂养。

1.6观察指标JH20-1B经皮黄疸测试仪监测新生儿每日胆红素水平。

1.7疗效判定标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胆红素下降至102.6μmol/L以下时间及平均每日胆红素下降值。

1.8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胆红素浓度、胆红素下降至102.6μmol/L以下时间及平均每日胆红素下降值,比较见表1。

由表1可见,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前胆红素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均胆红素下降速度大于对照组,且下降至102.6μmol/L所需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表现之一,主要原因是由于新生儿期胆红素生成过多,而肝细胞处理胆红素及白蛋白结合胆红素的能力相对不足。胆红素主要来源于衰老红细胞,胆红素多与白蛋白结合称直接胆红素呈水溶性,未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称间接胆红素呈脂溶性,能通过血脑屏障导致胆红素脑病。新生儿母乳性黄疸为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其发生率报道不一(0.5%~34%),大部分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但部分患儿体内因胆红素过高,可能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的损伤及后遗症[5],故应积极治疗。

母乳性黄疸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关系密切,可能与母乳内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肠道重吸收胆红素增加有关。同时,新生儿肠道细菌较少,结合胆红素不能有效地还原为尿胆原。有报道母乳性黄疸与7/7基因型相关,且母乳喂养新生儿黄疸时间越长,伴7/7基因型者越多。

新生儿黄疸传统治疗主要是蓝光照射,可使患儿体内脂溶性未结合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异构体,不经肝脏代谢,而是伴随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蓝光照射需要住院,费用高,母子分离,带来不便,不易被家长接受。本研究通过停母乳辅助口服茵栀黄、培菲康观察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日均胆红素下降速度大于对照组,且下降至102.6μmol/L所需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培菲康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丛乐.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听力损害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2):81-82.

[2]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74.

[3]张国风.母乳性黄疸的鉴别.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3):131-132.

[4]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SubcommitteeonHyperbiliru-binemia.Managementofhyperbilirubinemiainthenewborninfant35ormoreweeksofgestation.Pediatrics,2004,114(1):297-316.

[5]牛志民.苯巴比妥早期干预早产儿黄疸66例.新乡医学院学报,2007,24(3):265-266.

[6]王威,杨强.微生态制剂及其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临床消化病杂志,2010,22(1):56-59.

[7]黄志军.黄芩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天津药学,2012,24(3):61-64.

疗养院参观考察报告范文

【关键词】腰椎结核;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术后并发症;护患满意率

腰椎结核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继发结核病变,其原发病灶多为肺结核。腰椎血运丰富,结核杆菌易在此停留,同时由于腰椎负重大、运动复杂,发生结核菌感染后骨质易破坏,造成椎体塌陷、肉芽组织增生而压迫脊髓,导致截瘫等严重后果。临床主要以抗结核药物结合手术治疗为主[1]。我院对腰椎结核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1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腰椎结核患者108例,均有形体消瘦、面色潮红、盗汗、腰背有压痛和叩击痛等临床症状,经X线片、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腰椎结核。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为(42.16±8.94)岁;感染椎体2个者36例,3个者15例,4个者3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3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为(41.83±9.05)岁;感染椎体2个者35例,3个者16例,4个者3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2例。

两组患者从性别、年龄、临床表现、感染椎体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和护理方法全部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抗结核药物和营养支持治疗,并择期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于患者入院后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对其进行腰椎结核相关知识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此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尽量缓解或消除患者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帮助患者了解腰椎结核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引导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2]。

术前应用抗结核药物时,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深呼吸等呼吸道功能训练、床上排便训练等。嘱患者术前12h禁食,术前6h禁水。

搬动患者时采取三人平托法,分别托住患者头颈部、腰臀部和双下肢,注意保持患者身体不发生扭曲。术中及术后注意观察患者意识和生命体征的变化。手术完成后患者均于重症监护室,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吸氧。待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后方可送回病房。术后嘱患者睡于硬板床上,取平卧位6h以减轻伤口张力,缓解疼痛。之后每2h帮助患者翻身1次,注意呈轴式翻身,勿扭曲腰部,防止脊柱二次损伤或内固定松动。术后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至少20d。20d后可于硬质腰围保护下进行活动[3]。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切口干燥清洁,如发现敷料有渗出,记录渗出液性状和范围,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保持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翻身时注意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或脱出。定期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状和量,如24h内引流液量多、呈淡红色,应考虑发生脑脊液漏。一般术后2-3d引流液明显减少,如24h内引流量少于50ml,可拔除引流管。术后24h内密切观察患者肢体有无感觉异常、运动障碍、排尿异常等症状,如发现有进行性加重的神经压迫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4]。

术后约6h排气后患者可以进食,注意避免进食牛奶、豆制品、含糖量高等易产气食物。指导患者多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等清淡易消化食物,注意膳食纤维的补充,防止发生便秘。指导患者进行肌肉按摩和关节活动,预防发生压疮。

术后进行功能锻炼,术后1d可进行直腿抬高训练,3-5次/d,10-20min/次。术后1周后可进行床上抬臀运动,以锻炼腰背肌,预防神经根粘连。运动时间和强度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以不引起患者劳累和疼痛为度。

患者出院时进行健康指导,嘱患者合理饮食,保证营养供给;避免负重、突然弯腰等剧烈活动;出院后按时服药,并定期复诊[5]。

1.3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

疗养院参观考察报告范文篇3

【关键词】腰椎结核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术后并发症护患满意率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205-02

腰椎结核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继发结核病变,其原发病灶多为肺结核。腰椎血运丰富,结核杆菌易在此停留,同时由于腰椎负重大、运动复杂,发生结核菌感染后骨质易破坏,造成椎体塌陷、肉芽组织增生而压迫脊髓,导致截瘫等严重后果。临床主要以抗结核药物结合手术治疗为主[1]。我院对腰椎结核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1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腰椎结核患者108例,均有形体消瘦、面色潮红、盗汗、腰背有压痛和叩击痛等临床症状,经X线片、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腰椎结核。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为(42.16±8.94)岁;感染椎体2个者36例,3个者15例,4个者3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3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为(41.83±9.05)岁;感染椎体2个者35例,3个者16例,4个者3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2例。

两组患者从性别、年龄、临床表现、感染椎体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和护理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抗结核药物和营养支持治疗,并择期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于患者入院后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对其进行腰椎结核相关知识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此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尽量缓解或消除患者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帮助患者了解腰椎结核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引导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2]。

术前应用抗结核药物时,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深呼吸等呼吸道功能训练、床上排便训练等。嘱患者术前12h禁食,术前6h禁水。

搬动患者时采取三人平托法,分别托住患者头颈部、腰臀部和双下肢,注意保持患者身体不发生扭曲。术中及术后注意观察患者意识和生命体征的变化。手术完成后患者均于重症监护室,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吸氧。待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后方可送回病房。术后嘱患者睡于硬板床上,取平卧位6h以减轻伤口张力,缓解疼痛。之后每2h帮助患者翻身1次,注意呈轴式翻身,勿扭曲腰部,防止脊柱二次损伤或内固定松动。术后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至少20d。20d后可于硬质腰围保护下进行活动[3]。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切口干燥清洁,如发现敷料有渗出,记录渗出液性状和范围,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保持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翻身时注意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或脱出。定期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状和量,如24h内引流液量多、呈淡红色,应考虑发生脑脊液漏。一般术后2~3d引流液明显减少,如24h内引流量少于50ml,可拔除引流管。术后24h内密切观察患者肢体有无感觉异常、运动障碍、排尿异常等症状,如发现有进行性加重的神经压迫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4]。

术后约6h排气后患者可以进食,注意避免进食牛奶、豆制品、含糖量高等易产气食物。指导患者多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等清淡易消化食物,注意膳食纤维的补充,防止发生便秘。指导患者进行肌肉按摩和关节活动,预防发生压疮。

术后进行功能锻炼,术后1d可进行直腿抬高训练,3~5次/d,10~20min/次。术后1周后可进行床上抬臀运动,以锻炼腰背肌,预防神经根粘连。运动时间和强度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以不引起患者劳累和疼痛为度。

患者出院时进行健康指导,嘱患者合理饮食,保证营养供给;避免负重、突然弯腰等剧烈活动;出院后按时服药,并定期复诊[5]。

1.3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并发症比较

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便秘4例,压疮1例,坠积性肺炎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96%;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便秘2例,坠积性肺炎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例数(%)]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护患满意率比较

全部患者出院时均进行护患满意率调查,对照组非常满意25例,比较满意24例,不满意5例,护患满意率为90.74%;观察组非常满意28例,比较满意25例,不满意1例,护患满意率为98.15%。两组护患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两组护患满意率比较[例数(%)]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腰椎结核病程较长,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较大,患者手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其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也复杂繁重。护理人员应当在充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病情变化、营养需求等情况的基础上,严密观察和预防术后常见并发症,督促患者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同时做好健康指导,以保证药物和手术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或避免发生术后并发症。同时在护理干预的过程中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本研究结果表明:围手术期对腰椎结核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患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靳美桃,宋浩沂.腰椎结核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5):630~631.

[2]李秀芳.腰椎结核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7):4182~4183.

[3]曾启林.腰椎结核围手术期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7):1052.

  • 下一篇:教育心理学的任务范例(3篇)
    上一篇:碳排放管理知识培训范例(3篇)
    相关文章
    1. 碳排放管理知识培训范例(3篇)

      碳排放管理知识培训范文【关键词】小城镇低碳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措施城镇化与碳排放本身是一对矛盾。大部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大量使用钢铁、水泥等建筑材料,相关企业..

      daniel 0 2024-06-06 08:08:13

    2.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范例(3篇)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范文篇1关键词:房地产数据库管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业及房地产业蓬勃发展,房地产管理的任务也日趋繁重。房地产信息种类繁多,不仅包含文字型数据,还..

      daniel 0 2024-06-06 07:36:13

    3. 渔业资源专业范例(3篇)

      渔业资源专业范文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会议对我市2009年的农业及农村工作作了总结,对2010年工作作了具体的部署。下午,我们根据上午..

      daniel 0 2024-06-06 07:04:13

    4. 剖宫产术后护理要点范例(3篇)

      剖宫产术后护理要点范文篇1【关键词】剖宫产;腹壁切口;处理方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也随之改变,剖宫产逐渐的发展起来,大有超越传统的妊娠生产的趋势[1-2]。传统的妊..

      daniel 0 2024-06-06 06:32:13

    5. 化学的教学方法范例(3篇)

      化学的教学方法范文1.兴趣的激励作用中学学生的特点是身心有成熟的一面又有不成熟的一面,他们对周围事物存在好奇,愿意去花费时间去研究外面世界的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

      daniel 0 2024-06-06 06:00:31

    6. 岩土工程师范例(3篇)

      岩土工程师范文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教学模式;人才培养作者简介:王朝阳(1977-),男,陕西礼泉人,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讲师;唐亦川(1966-),男,四川泸州人,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daniel 0 2024-06-06 05:28:13

    7. 剖宫产新生儿护理范例(3篇)

      剖宫产新生儿护理范文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剖宫产;产妇剖宫产属于具创伤性分娩方式,需将产妇腹壁与子宫剖开后取出胎儿,目前剖宫产在妇产科中的实施率较高,虽然该术式的安全..

      daniel 0 2024-06-06 04:56:13

    8.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方案范例(3篇)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方案范文篇1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问题,措施岩土工程勘察是地基设计的基础,主要是为建(构)筑物基础设计,地基处理和施工提供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和技术参数。而..

      daniel 0 2024-06-06 04: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