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奥数思维范例(3篇)
如何培养奥数思维范文
寒假期间,我们发现,在不同机构举办的各类培训班中,不乏“奥数”的身影。对于“奥数”培训,社会“叫停”呼声不断,为何依旧热度难降?“奥数”该不该“绝杀”?诸如此类的“教学前置”培训,应怎么看待?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湖南省社科院副巡视员方向新教授。
记者:“奥数”,这项只适合不足5%的有一定天赋的学生学习的竞技项目,而在我国几乎成了一门必修课,将近95%的中小学生都在学习“奥数”。对于各级各类“奥赛”,比如“奥数”,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方向新:坦率地说,“奥数”风,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有点“走火入魔”的趋势了。
记者:用“走火入魔”这个词来形容当下小学“奥数”的现状,您觉得对小学生而言,学习“奥数”将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影响?
方向新:“奥数”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个超前的东西,是一个靠记忆去掌握知识的办法,许多小学生对此实际上并不能理解。很多“奥数”题目,小学生并不懂,只好靠做题目来重复记忆。见多了,记住了,自然就能解“奥数题”,但是并没有真正明白其中的奥妙。在基础知识尚不具备下,学生不知道为何要这么解题,也就不可能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记者:“奥数”,被称为是数学的思维体操。世界上不少国家开设了“奥数”教育和“奥数”竞赛,其目的是发现具有数学潜质的天才少年,对孩子进行适度的启智教育,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和兴趣。但是在我国,奥赛成为进入名校的“硬通货”和“敲门砖”。在许多中学名校、示范校,“奥数”证书就是选择优秀学生的“硬件”。只要这个“硬件”过硬,“家长求学校”一转眼就会变成“学校求家长”,许多名校都甘愿在“奥数牛人”面前放下身段、虚席以待。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种行为与目的的偏差?
方向新:这种偏差是超前式的教育和填鸭式教育所导致的后遗症。许多校长、教师之所以对“奥数”情有独钟,是因为他们简单地认为,与其他科目相比,“奥数”在考试评价、选拔生源方面更有区分度,“奥数”学得好就说明学生发展有潜质,于是,“奥数”被看作丈量学生素质的唯一尺度。
事实上,对小学生所掌握的基本知识而言,还不应该去解“奥数”这些难度高的题目。如果一个小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的都还不够,那么“奥数”在某种程度上所起的是一种摧残作用。
当然,对少数基础知识较牢、有天分的孩子而言,“奥数”还是能够开拓思维。
记者:据了解,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禁令,规定奥赛成绩不得与中小学招生挂钩。从最新的政策来看,从2014年起,除进入国际奥赛国家队集训的学生外,其余奥赛获奖者都不再有高考保送资格,省级赛区获奖者曾享受的加分照顾也将取消。但从教育现实来看,每一次的“禁奥”行动几乎都以“死灰复燃”告终,老百姓对各类奥赛的热度依然不低。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方向新:实际上,在不少地方仍然是“换汤不换药”。在高考保送或加分等方面,表面上“奥数”获奖不再享有“优惠”,但实际上一些学校的自主招生,仍有意无意地还在运用这个东西。尤其是面试时,依然是“奥数”思维。
家长和学校现在还没有从这个所谓的“奥数”的怪圈中走出来,我觉得症结源于此。“奥数”是一个加分项目,现在不仅仅家长这么想,学校也在这么做。在面试环节时,有些面试题目或多或少还是涉及到了所谓的“奥数”思维,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指挥棒,在它的引导下,家长也不可能真正的走出来。奥赛热就算没有家长的功利意识在助推,但只要有“指挥棒”的存在,是绝对无法真正“降温”的。
记者:有人认为,现在中国教育之所以屡被诟病,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育者喜欢拔苗助长,违背人的成长规律,给孩子打“催长剂”,也就是你最开始谈到的,“奥数”对小学生是个超前的东西。有人这样形容:现在读书,是幼儿园学小学的,小学学中学的,中学学大学的,大学没啥可学了,就瞎混几年捞张文凭。对于这样的“教学前置”,您是怎么看的?
方向新:这就是现在中国的教育存在的误区。家长和老师看一个小孩是否有潜质,有发展前途,更多的是看这个孩子能不能超前,能不能压过别人一头。最显著的一个例子就是上个世纪当年非常热的少年班。那些少年班的苗子,当时是轰动一时,但到最后都差不多烟消云散。现在所谓的“少年天才”,就是有点“奥数”思维,小的时候能够超越别人,但很少有人能够成为真正的科学家。所以,我们应该让教育慢下来。
“教学前置”从某方面来说是一种摧残式教育,我觉得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前置”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重复性的教育和重复性的记忆,就像小孩能背很多诗一样,只是一种重复记忆,并不能理解诗中所表达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小的时候学了很多东西,但越往后走,后劲就越不足。只掌握表面的浅显的逻辑思维,缺乏创新思维,缺乏动手能力,在科学的道路上是走不远的。
链接:
他山之石——“奥数”在国外
美国:美国大学入学是自主招生,录取的时候看平时成绩、个人陈述、老师推荐等多方面材料和个人表现。“奥数”得奖的学生申请大学的时候会有优势,但让一个数学资质一般的孩子去参加“奥数”比赛,还不如去社区医院做义工来得实际。
日本:“奥数”获奖者也能获得优秀大学的学习机会。但是,日本的教育资源相对公平,一般不需要择校,而是就近入学。所以,日本小学生几乎不存在“小升初”的升学压力,也不需要通过奥赛或者其他的“附加条件”来为自己“加分”。
如何培养奥数思维范文篇2
“妈妈,我没有错!”罗弋没有见过拉线电灯,但他猜想应该就像餐馆里的电风扇一样,拉一下转起来,再拉一下停下来。“所以3和5倍数重叠的十盏灯因为拉了两下又亮起来,最后的答案就应该在80的基A上再加10。”陈群上网一搜才发现,这道题竟是奥赛“名题”,分别在2011年和2013年的奥数考试中出现,而网上的答案清一色是80,这才让陈群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必须要联系权威部门纠错。经过多次沟通,陈群终于收到出版题集的崇文书局编辑室主任许举信的邮件,他表示孩子的思路和答案确实是正确的。编辑部承诺将在相关权威杂志发表声明,并在以后的出版中使用罗弋的答案。此事2016年11月1日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广泛热议。
9岁童纠错奥赛题当思答案背后的逻辑
纠错奥赛题,看似是一种对标准答案权威性的挑战,实则是两种不同的逻辑思维模式在碰撞。对于出题者而言,标准答案仅仅是一种判断正误的参考,其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公因数与公倍数的学习掌握情况,从此逻辑出发,势必得出错误答案。而对于罗弋而言,他的解题逻辑为联想法,故而得出了正确的答案。由此可见,答案本身的意义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思考如何培养答案背后的正确逻辑。
对于学生而言,一种错误的解题逻辑,掌握得越熟练,则错得越离谱。学习的目的绝非是获取某种答案,而是掌握一种独立思考与分析的能力,通过自身的逻辑思维去探索答案。罗弋之所以能够纠正奥数题答案,并非因为他是“神童”,也并非他想要挑战权威,而是他拥有自己独立的逻辑思维。罗弋喜欢阅读,但所读之书并非老师框定的书单,而是一些“闲书”,这些书开阔了罗弋的视野,增长了见闻,让他的思想与更多作家的思想进行了碰撞,并不断形成和完善了独立的逻辑思维体系。正因有了属于自己的逻辑思维,才让他走出了教条的泥沼,通过符合逻辑的探索和分析得出了正确答案。
我们要有道理地进行质疑
如何培养奥数思维范文
关键词:奥数紧箍咒小学生
奥数是一项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建议设立的国际大赛,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我国组织学生参加,但只限于高中生和数、理、化、生、信息技术5个学科。小学和初中从未搞过类似的比赛,现在小学生们学的所谓奥数实际上与奥赛的内容差异很大,可以说根本就没有奥数的内容体系。奥数热的成风实际上是打着奥数的牌子搞应试教育。更为可悲的是昧着良心为自己赚黑心钱,不少学生也在奥数热中无法及时调整心态,一旦遇到挫折就受不了,有的甚至走向极端。
本人就我市小学生学习奥数热及市场上出现的奥数教材存在的种种问题,发表如下几种看法以飨读者,供参考。
一、学奥数本身没有错,错的是大家都去学
学奥数本身没有错,错的是大家都去学,奥数其实是适合尖子学生读的,不应该被大面积铺开,否则只会加重学生负担。因为奥数比数学教学大纲要难得多,因此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不管他们处于什么年龄阶段,都不适合去读,因为这只会让他们感到难上加难。但是对那些对数学有兴趣并且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学奥数对他们的发展是有利的,因为这可以给予他们一个提高的机会。在学生中约有3%的人智力超群,对这些尖子学生来说,可以引导他们去向一些有趣而又有难度的问题进行挑战。但是对其他学生来说,就完全没有必要强迫他们去学习奥数,学习奥数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最好在初中学习平面几何开始为好。我在数学奥林匹克小冠军书上看到几道三年级水平测试题目,要求学生按规律填空:1,3,6,10,(),21,28,36,().其实,这几道填空题涉及到高中有关等差数列的知识,虽然三年级学生凭观察、猜测也能填出来,但其体现的数学知识点他们是很难理解的。孩子抽象思维的发育有一个年龄的起步期,过早地被唤醒并不是件好事情,现在有许多在数学上并没有什么天赋的孩子就是被过早地拔高了。
二、奥数书上怪题、难题、“毒题”多
在小学奥数书上有这么一道题:有6个人都生于4月11日,都属猴,某年他们岁数的连乘积为17597125,这年他们岁数之和是多少?我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本科生无解。求教一理工名校硕士,他智商高达140分,仅0.5%人群能及,却也费了好些时间才解出。就是这道题,在那些铺天盖地的小学奥数培训班里,被用来折腾大批年仅10岁左右的普通小学生。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专家怒斥:奥数是数学里的杂技,对小学生没有任何意义,只是有人借以在孩子身上赚钱!用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来衡量的话,奥数题都属于偏、难、怪题、毒题,严重违背课改精神,有很多内容其实是建国以来多次课改被删掉的内容,对孩子学习数学并无实际益处。奥数是数学里的杂技,是极端重思维轻技能的“旁门左道”,有点像脑筋急转弯,偶尔玩玩是可以的,开拓一下思路,但如果成天钻这个,那就是在钻牛角尖,只对偏才、怪才有意义,而对于大量的普通孩子,尤其是小学生,盲目从众钻奥数,非但连边都摸不上,还有可能钻出神经病,还会误了孩子,因为让孩子钻那些连大人都觉得困难的难题,会让孩子总处于失败的心理中,长此以往,学习的积极性会严重受挫。
三、反复失败伤害小学生自尊心
某校10岁女孩参加奥校考试结束后哭了,因为她估计自己只能考30分,这和她从小学一年级起每次奥数考试的成绩差不多,她非常沮丧,特别是看到“陪读”三年的妈妈也流泪时,她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人”。中国社会调查所研究员何华彪指出,强迫数理逻辑智能不强的孩子学奥数,会破坏他们正常的思维,导致心理问题。何华彪近年来专门从事儿童学习和问题青少年矫治教育的研究,他发现问题青少年大多存在偏激、钻牛角尖等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源于不断的心理暗示,比如“你不行”、“你应该可以做好的”、“你不这样将来怎么办”,这些看似合理的暗示却给青少年心理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在自己的日记里写到:“今天又攻了一天奥数,好累啊……四道题我只会做一道,唉!这样日复一日,人生多少烦恼!”。妈妈以为儿子的日记只是小孩子的夸张。孩子心里的苦,其实许多父母并不理解。如果反复的失败会伤害儿童自尊心,继而产生自卑心理,我们如过分强调容易拔苗助长将孩子引入歧途。造成心理压力,不利于孩子思维的发育奥数热,正反映了众多家长和学生现阶段不成熟的教育消费心态。这也是全社会的通病。
四、奥数热,”烧”遍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
自学考试范例(4篇)
自学考试范文积累了25年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功能定位,取得了巨大成就,做出了重大贡献。多年来全国已有一亿两千万人..
-
自学考毕业自我鉴定范例(3篇)
自学考毕业自我鉴定范文你还没有写毕业研究生登记班级鉴定评语呢吧,我这里有参考的,你看一下吧。下面由本小编精心整理的毕业研究生登记班级鉴定评语,希望可以帮到你哦!毕业研..
-
镇宣传工作计划范例(3篇)
镇宣传工作计划范文镇党委政府把协会工作列入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重要内容,与计生行政的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表彰,并及时调整了计生协网络组织人员,确保了计生协工..
-
五个一社会实践报告范例(3篇)
五个一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篇1一.活动主题及任务主题:学习实践报国奉献任务:我院社会实践活动将继续按照“认识三农、服务三农、研究三农”三个层次展开。倡导同学们以建国六十周..
-
自学考试总结范例(3篇)
自学考试总结范文人的一生中需要经历无数次考试,有形的或者是无形的。每次考试都会让我们得到一个教训或一些经验,是我们发现、验证问题的好机会,一次成功或者失败证明不了什..
-
自学考试专升本范例(3篇)
自学考试专升本范文篇1两大类型第一类是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普通高校全日制统招专升本),选拔各省当年应届普通高校全日制(统招入学)的专科毕业生。第二类是成人教育大类专升..
-
财税政策范例(4篇)
最新财税政策范文关键词:自主创新;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国际比较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
-
公园半年工作总结范例(3篇)
公园半年工作总结范文篇1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上半年农业经济形势分析(一)粮油生产稳定安全。尽管年初遭受50年一遇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我市夏收作物仍然呈现“双增”局面。..
-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篇1在紧张与忙碌之中,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整个学期,我们班老师都能认真遵守本园的规章制度,热爱幼儿,
-
拆迁工作总结(收集11篇)
拆迁工作总结篇1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xx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经济建设中心,突出工作重点,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