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对照检查(精选2篇)

daniel 0 2024-01-06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对照检查篇1

会议指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要深刻认识到新发展理念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充分看到贯彻新发展理念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更加坚信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推动新发展理念在辽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会议强调,要自觉摆脱惯性思维,打破路径依赖,笃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要把维护五大安全这个政治使命、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有机结合起来,谋划富有时代感的高质量项目群,用高质量项目支撑辽宁高质量发展。要着力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为产业赋能增效,推动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围绕解决好人的问题,着力打造发展环境,厚植创新创业沃土,吸引更多科技型企业和人才集聚辽宁。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要提升项目化能力,着力提升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战略要求转化为具体项目和具体行动的能力,提升利用外部资源和社会资本发展壮大自己的强烈意愿和能力,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辽宁落地见效。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今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我们党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性概括,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更深刻、更广泛的历史性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中央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不能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在贯彻落实中要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实践告诉我们,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

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强调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2015年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为此,建议稿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以这五大发展理念为主线对建议稿进行谋篇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这五大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哪一个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发展进程都会受到影响。全党同志一定要提高统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对辩证法的运用;新发展理念的实施,离不开辩证法的指导。

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要坚持系统的观点,依照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进行系统设计,做到相互促进、齐头并进,不能单打独斗、顾此失彼,不能偏执一方、畸轻畸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善于厘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区分轻重缓急,在兼顾一般的同时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要遵循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善于把握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渐进性和飞跃性、前进性和曲折性,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既求真务实、稳扎稳打,又与时俱进、敢闯敢拼。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善于进行交换比较反复,善于把握工作的时度效。

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提出的要求是全方位的、多层面的,绝不是只有经济指标这一项,这是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必然要求。2019年1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紧紧扭住新发展理念推动发展,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来,决不能再回到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的老路上去,决不能再回到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搞所谓发展的做法上去,更不能再回到粗放式发展的模式上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理念五大方面既有各自内涵,更是一个整体。要树立全面的观念,克服单打一思想,不能只顾一点不及其余。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重大政策出台和调整要进行综合影响评估,不搞‘急就章、‘一刀切。

必须强调的是,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2020年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2020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我们提出新发展理念已有五年,各方面已形成高度共识,实践也在不断深化。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是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共同作用使然。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对各领域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加强政策协调配合,使发展的各方面相互促进,把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践不断引向深入。

今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判断,对发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时调整,引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总书记强调,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从根本宗旨把握新发展理念,从问题导向把握新发展理念,从忧患意识把握新发展理念。

今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五年多来,我反复强调全党要深刻认识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全国要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开拓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无论是中央层面还是部门层面,无论是省级层面还是省以下各级层面,在贯彻落实中都要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切实解决影响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在工作中都要予以关注,使之协同发力、形成合力,不能畸轻畸重,不能以偏概全。

进入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

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这方面问题解决好了,全体人民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国家发展也才能具有最深厚的伟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点,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2015年1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十三五时期的任务和措施有很多,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层面的事。一是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举全民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把‘蛋糕做大。二是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对照检查篇2

正在阅读: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1-03-2613:31

作者:邵彦敏(吉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主任、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营(吉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必须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要科学把握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新发展理念的科学理论体系,将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并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最终归宿。

一、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新发展理念就科学内涵而言,并不是单一的理念,而是由一系列不同的发展理念构成的统一整体,其中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发展注重的是发展动力,协调发展注重的是发展平衡,绿色发展注重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开放发展注重的是发展内外联动,共享发展注重的是社会公平正义。每一个发展理念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贯通、不可分割,不能相互替代,如果哪一个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发展进程都会受到影响。离开创新发展,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便失去了动力源泉,无法发挥战略引领作用;离开协调发展,创新、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便是不均衡、不协调的发展;离开绿色发展,创新、协调、开放、共享发展便是不健康、不可持续的发展;离开开放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发展便是封闭式、单一化的发展;离开共享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发展便是无意义、无价值的发展。新发展理念是一个内在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

就贯彻落实而言,要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将新发展理念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按照新发展理念要求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发展、贯通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全过程;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发展阶段、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助力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全过程,促进内外联动发展;将新发展理念融入三个统筹发展全局,包括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从而引领三个统筹的整体性推进,贯穿于社会主义发展全局;将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要求全国统一形成整体合力,从中央层面、部门层面、省级层面及省以下各级层面进行全局性、层次性部署,全党全国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各部门和各地区从自身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高质量发展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明确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从具体发展内容来看,高质量发展是方方面面的总要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关乎发展内容整体性、全局性和系统性的发展;从发展空间范围讲,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从发展时效性来看,高质量发展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选择。从内容、空间和时间三个层面可以理解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关乎全局的全领域、全地区、长期性的发展,是根据现实发展状况做出的新论断,是对高质量发展的认识的升华。

从一系列发展理念来看,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涉及发展动力问题,创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创新,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创新思路和方向,从而破除落后的、无效的动力,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实现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是不平衡发展的重要表现,是高质量发展必须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协调发展理念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通过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缩小发展差距。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就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而绿色发展理念注重解决的就是发展中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破除唯GDP的发展方式,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将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等建设相结合,实现发展中人、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是更高水平、更开放的发展,要求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实现内外联动发展,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得以实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外部条件。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实现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有机统一,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在促进经济高质量、高效率发展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供给,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也是共享发展理念的核心内容和内在要求。因此,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基于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性,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局性、协同性。

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最终归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这是一个明确的工作导向。共同富裕是关乎社会发展全局的最终目标,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也是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始终追求的奋斗目标。从主体来看,共同富裕实现的不是少数人、一部分人的富裕,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内容上来看,共同富裕体现在就业、教育、收入分配、社保、医疗、养老、住房、扶幼等关系民生的各个领域,致力于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满足全体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和环境等各方面的需求;从动力上来看,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在发展中形成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推动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提升。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性质和中国共产党宗旨决定了发展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解决好、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升人民获得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之一,进一步地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而目前我国的发展还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不充分主要表现为发展还不是高质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为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制约因素,因此,贯彻新发展理念成为必然选择。

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发挥新发展理念的战略引领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同时,推动全局高质量发展,实现发展平衡、生态环境优化、开放水平提高、共享发展更深入,从而为满足人民需要提供高质量、多层次、多种类的有效供给,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不仅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践方向,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最终归宿。

  • 下一篇:投资理财的心得体会怎么写,投资理财的心得体会怎么写啊(整理5篇 )
    上一篇:社会工作者职责和责任集合(精选2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