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九年级上册课文原文及教案(整理3篇)
《行路难》九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品析字词,能说出李白的“难”情。
2、通过反复诵读,能领悟到李白的难外之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国送暖百花开,
迎春绽金它先来。
火烧叶林红霞落,
李花怒放一树白。
一个家庭诗会,成就了一位盛唐奇才,他就是李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乐府诗《行路难》(其一)。
二、齐读学习目标
问题:同学们,从题目看,哪个字能体现出李白的心情?
“难”字
过渡:说文解字,“难”字就是不容易,做起来费事儿,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
三、品字赏句,读懂难
1、问题:自由朗读诗歌,哪些诗句传递出了李白的难?
【背景链接】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仕的人,被世人称作“诗仙”,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行路难》组诗。
看完背景我们再来读一读能体现李白“难”的诗句。
2、问题:哪些字、词传递了李白的难?
【预设】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学生赏析(夸张、对比、设置悬念、动词的连用)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学生赏析(比喻)
(3)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学生赏析(反复咏叹,反问)
活动:请你用这样的句式来进行总结李白的难。
李白用(写法),(传递了/衬托出/写出/感叹……)难。
例如:李白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饮宴的丰盛,奢华,引出下句的苦闷之难。
小结:
a李白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饮宴的丰盛,奢华,引出下句的苦闷、抑郁、悲愤之难。
b李白用对比的手法,衬托出他仕途失意的苦闷之难。
C李白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诠释了路途艰辛、仕途险阻之难。
D李白用反复的手法,咏叹出了苦闷、失落之难。
E李白用强烈的反问,喊出了深藏心底之难。
3、师生共读
A.端起这百年陈酿的清醇美酒,看着这丰盛奢华的宴席,听着朋友们的声声道别,谁能理解我那酒入豪肠的抱负和理想?
【金樽清酒斗十千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B.正想一展才华,为朝报效,却遭人谗谤,我日日上书自白,终为所拒。我奔往长安,拜见宰相张说,又拜其它王公大臣,依然无望。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我在长安已是穷愁潦倒,我只能拖着无助、无奈和愁苦离开长安,途径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到达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县),秋天到嵩山,暮秋时节,我滞留在了洛阳。我无数次的问自己,我的路在哪儿,我的路在哪儿啊?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四、问题:哪些诗句传递了李白的“难外之意”?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学生赏析(典故)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学生赏析(典故,哲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读出)
小结:
a李白借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抒写了自己的不甘和想被朝廷重用的难外之意。
B李白用乘风破浪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决心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实现远大抱负的心情。
五、总结: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从愤懑中挣脱,洋溢着自信风采的李白,在其他诗作中我们又能读出一个怎么的李白呢?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们读出了一位胸怀大志、狂放自信的李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们品出了一个思乡情深的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们看到了一个心胸开阔、豪气万丈的李白;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们看到了一个情深似海的李白;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我们读出了一个孤独寂寞的李白;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我们读出了一个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我们读出了一个自信乐观的李白。
……
千古诗才,一身傲骨,青莲居士,我们今天品读李白的《行路难》还只是他诗歌中的冰山一角,希望大家能从他挣脱的力量中收获更多影响。
六、作业
行路难其三
李白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朗读诗歌,结合李白生平,写一段告白。
李白,我想对你说……
《行路难》九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对诗歌的反复诵读,培养学生提高对语言美的感知能力;
2、通过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韵律美、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掌握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感情。
一、整体感知:
《行路难》是一首交织着忧郁和乐观自信的抒情歌曲,主旋律始终是昂扬激越的。
二、教学过程:
1、了解诗歌写作背景:
《行路难》作于天宝三年(774年),共三首,这是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是李白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2、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面对“金撙清酒”“玉盘珍馐”不能食?
李白就要走了,出于对他的一片深情厚谊,朋友们设下盛宴为他送行。但是他端起酒杯却又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放下了,他离开宴席,举目四顾,茫然不知所为。因浓重的忧郁和深沉的悲愤,使诗人酒不能咽,馐不能食。因*佞之闭塞贤路,使诗人悲愤、忧郁。
3、赏析五、六句。
这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即照应诗题“行路难”也抒写诗人在长安经历仕途风波的深切体验和事与愿违的痛苦心情。这让诗人有多么的失意和无奈。
4、诗中借用历史故事的作用:
借用吕尚垂钓的碧溪,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当他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艰难。瞻望未来,只觉前路崎岖,歧路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
5、诗歌的后一句表达感情怎样的志向?
哪怕面前的道路,险峻而多歧,诗人却相信终有一天将长风万里浪,渡过大海,直达理想彼岸。突出表现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这是他唱出的强音。
6、讨论本诗如何体现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
(1)巧用历史故事
(2)夸张的描写,形象的比喻
(3)跳跃式的结构,全诗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
总之,全诗基调是激越的,是乐观向上的。
《行路难》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注解1、珍馐:名贵的菜肴。
2、垂钓坐溪上:传说吕尚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溪(今陕西宝鸡市东南)垂钓。
3、乘舟梦日边:传说伊尹见汤以前,梦乘舟过日月之边。合用这两句典故,是比喻人生遇合无常,多出于偶然。
译文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
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及反思幼儿园小
幼儿园小班区角教案及反思篇1设计意图:孩子们都喜欢小动物,在许多教育活动中,教师都通过将动物拟人化、学习动物的动作、模仿动物的声音来与幼儿进行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与游戏..
-
《大家一起来》教案好作文推荐模板
《大家一起来》教案模板篇1大家一起来运动教案活动目标:1.在游戏的情景中练习钻、爬、跳、平衡、投掷等身体动作。2.体验小组接力运动的快乐,培养合作精神。3.喜欢参加体育活..
-
生活中消费教案模板(精选5篇)
第5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学生能够体会不同种类的线条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感知不同线条在美术作品和生活中产生的视觉效果。2、过程方法:学生能用曲与直的线条表现出动..
-
《打醋买布》教案大班设计意图(精
《打醋买布》教案大班设计意图篇1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朗诵绕口令《打醋买布》,理解打醋买布绕口令的主要内容。2、练习发准易混淆的字音:顾(gu)、醋(cu)、布(bu)、兔(tu)。3..
-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认识五官》及
小班健康教案《认识五官》及课后反思篇1教学目的:1、知道自己的面部五官,能够指出五官的正确位置。2、能够在伴随音乐做相应的动作。教学准备:1、幼儿每人一面小镜子。2、音乐..
-
提升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教案(整
提升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教案篇1帮忙学生了解自己的注意特点、培养自己的注意能力。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提高注意的稳定性。(一)导入。师:同学们同学们坐在教室里..
-
认识长方形中班教案设计及反思(精
认识长方形中班教案设计及反思篇1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长方形,感知并说出其主要特征。2.能够在生活中找出含有长方形的物品。3.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对图形的概括能力。活动解读本..
-
九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的教学秘书工作
九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的教学秘书工作指南篇11、知识与能力。了解当代作家周国平:并能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提高阅读水平。2、过程与方法。在不断地设疑解疑过程中,理解作者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