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师说课文原文(整理4篇)
词类活用
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意动用法,以……为耻)
2、吾从而师之(师:名作动,学习)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形作名,圣人;愚:形作名,愚人)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名作动,学习)
5、孔子师郯子(师:名作动,拜师学习)
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判断句)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
3、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动句)
4、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介宾短语后置)
5、而耻学于师(介宾短语后置)
一词多义
1、传: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解释经书的著作)
2、师: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师)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名作动,从师)
3、从:
①惑而不从师(动词,跟随)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介词,自)
4、也: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用于句中,舒缓语气,可不译)
②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句末语气词,轻微感叹,可译为"啊")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句末语气词,"呢")
5、则: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转折连词,却)
②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条件连词,就)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副词,表判断,译为"就是")
6、于:
①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比)
②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③不拘于时(介词,被)
④其皆出于此乎(介词,在)
7、乎:
①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译为"比")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末语气词,反诘语气)
8、所以:
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用来,"以"作"用"讲,表凭借、手段)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表原因)
注释
[1]学者:求学的人。
[2]道:指儒家孔子、孟轲的哲学、政治等原理、原则。可以参看本书上面所选韩愈《原道》。
[3]受:通“授”。传授。
[4]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可以参看本书下面所选韩愈《进学解》中所述作者治学内容。
[5]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就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语本《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人,但认为自己并非这样。韩愈则进一步明确没有生而知之的人。
[6]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7]闻道:语本《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闻,听见,引伸为懂得。道:这里作动词用,学习、从师的意思。
[8]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之,即以之为师。
[9]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的生年就是比我早还就是比我晚呢?庸,岂,哪。知,了解,知道。
[10]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知识、道理存在的(地方),就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意思就是谁懂得道理,谁就就是自己的老师。
[11]师道:以师为道。即学道。道,这里有风尚的意思。
[12]出人:超出(一般)人。
[13]众人:普通人。
[14]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15]就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
[16]惑矣:(真)糊涂啊!
[17]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18]句读(dòu逗):也叫句逗。古代称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句号为圈,逗号为点。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逗的教学。读,通“逗”。
[19]或师焉,或不(fǒu)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请教老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却不问老师。“不”同“否”。此句翻译时应注意交错翻译,详见下文翻译。
[20]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句读之不知)倒要学习,大的方面(惑之不解)却放弃了。
[21]巫医:古代用祝祷、占卜等迷信方法或兼用药物医治疾病为业的人,连称为巫医。《逸周书·大聚》有关于“巫医”的记载。《论语·季氏》:“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视为一种低下的职业。
[22]百工:泛指手工业者。
[23]相若:相象,差不多的意思。
[24]位卑则足羞:(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耻辱。
[25]谀(yú):阿谀、奉承。
[26]复:恢复。
[27]君子:古代“君子”有两层意思,一就是指地位高的人,一就是指品德高的人。这里用前一种意思,相当于士大夫。
[28]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29]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语气词,起加强反问语气作用。
[30]圣人无常师:《论语·子张》:“子贡曰‘……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夫子,老师,指孔子。子贡说他何处不学,又为什么要有一定的老师呢!
[31]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郯城一带)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少皞(hào浩)氏(传说中古代帝王)时代的官职名称。
[32]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师,乐师。
[33]老聃(dān丹):即老子,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向他请教礼仪。
[34]三人行句:语本《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5]不必:不一定。
[36]术业有专攻:学问和技艺上(各)自有(各的)专门研究。攻:学习、研究。
[37]李氏子蟠:李蟠(pán盘),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
-
高一物理下学期知识点人教版(4篇)
高一物理下学期知识点人教版1.水平方向速度Vx=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Sx=Vot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5.运动时间t=(2S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
-
高一课文阿房宫赋原文及注释(4篇)
一词多义一:1、六王毕,四海一(统一。)2、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3、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4、而或长烟一空(全都。)5、用心一也(专一。)6、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7、五..
-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笔记整理(4篇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笔记整理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渗透作用(1)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①是具有半透膜②是半透膜两..
-
高一赤壁赋注释及翻译(4篇)
通假字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3.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4.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
古今异义1.白露横江,水光.. -
高一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必修一(4篇
高一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必修一行星地球1.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多层次的天体系统: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2)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八大行星:水星、..
-
人教版高一生物上学期知识点总结(4
人教版高一生物上学期知识点总结生命的物质基础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2.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
-
高一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4
高一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
-
高一物理下学期知识点复习笔记(整
高一物理下学期知识点复习笔记
动力学(运动和力)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牛顿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