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血型规律(6篇)

daniel 0 2024-12-17

遗传学血型规律篇1

论文关键词DNA指纹技术亲子鉴定

一、亲子鉴定的概述

亲子鉴定指的是应用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等方法对人类的遗传标记的监测分析来判定不同个体之间的是否有血缘关系,在三国时期的“滴血认亲”中,血液相溶者则为亲就表明了亲子鉴定的存在,尽管这种方法在古代存在了很久,但却无明显的科学依据证明。随着科学的发展进步,亲子鉴定也从“滴血认亲”发展成为了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现代的亲子鉴定技术,它包含了遗传学、群体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等多门学科,从最初通过ABO血型进行鉴定到现在的线粒体测序等方法进行检测,方法不断的得到完善并且结果有很好的科学依据证明也越发准确。目前,对于以下情况需要进行亲子鉴定,比如抱养认亲、继承财产公证、移民需要、出生证明信息不全等原因导致上户口需要鉴定、计生委对孩子是否超生等问题进行确认、男方怀疑孩子不是自己亲生、强奸导致女方怀孕对嫌疑人进行指控甚至是对尸体身份的确定,亲子鉴定的结果对鉴定者具有很大的意义和作用,因此亲子鉴定的工作需要严肃认真的对待。

二、DNA指纹技术的发展及原理

世界上每一个个体都存在其唯一的特征,指纹就是其中的一个,两个不同的人具有相同的指纹的概率微乎其微,而一个人的一生他的指纹不会改变,因此,他成为了每个人特有的标志,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我们开始从分子细胞角度进行指纹的识别,DNA指纹技术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上世纪七十年代,遗传标志主要是生物的外观表现型、生理缺陷型等,而后,生物个体的DNA具有差异性的问题被提出和研究,因为人体的遗传信息都在DNA上,而不同个体的差异本质上就是DNA分子的不同,因此,DNA成为了每个个体的可靠遗传标志。在1980年,Wyman和White两位科学家首先发现了人们DNA分子的标志——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的多态性,它不但不受显隐性关系的影像还不受环境和发育阶段所受的影响,但是它过多的依赖与内切酶的的选择,但由于方法的复杂,条件要求较高因此未得到大范围的使用;1982年发现了在高度多态性的区域内串联了重复的短序列单位,而重复数目的不同决定了个体的差异;在1985年,在肌红蛋白基因的内含子的高度变区的重复序列核心做探针下,未经过严格的洗脱,对人基因组DNA的电泳图谱进行了Southern印迹杂交,得到的不同个体的图谱均有明显的差异,与人的指纹类似,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且依然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因此将所产生的图谱称为DNA指纹图谱,它的高度特异性,体现了物种遗传的多态性,成为了一种先进的遗传标记系统,之后,该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中国,杨建厂等科学家在1979年时利用了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建立了新的DNA指纹检测系统——引物PCR人DNA指纹检测技术,并开发研究了相关软件应用于人的识别、遗传素质与疾病的关系等研究。DNA指纹技术的探针大多数为化学法合成或生物组织提取后再扩增出来的高水平探针,包括bacteriophageMB、PGB725等。

DNA指纹技术的原理为在生物组织中提取DNA后进行PCR扩增出完整的或者高可变位点的基因组DNA,然后酶切成DNA片段,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按照分子量大小而分离,将其转移至尼龙滤膜上,通过DNA探针与具有互补碱基序列的片段杂交,显影后得到DNA指纹图谱。DNA指纹技术因DNA序列个别位点碱基发生突变,引起其中某个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位点获得或者丢失,因而表现出不同长度的酶切片段,因此它具有高度特异性、多位点性以及较稳定的遗传性的特点。

三、DNA指纹技术的方法步骤

DNA指纹技术是在以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的多态性为基础的方法技术,包括了以下几个步骤:(1)从被检测的样品当中提取出染色体DNA,裂解有核细胞的细胞膜和核膜,释放染色体DNA,去除蛋白质后沉淀得到纯的DNA;(2)用限制性内切酶将提取出的DNA分子酶切成大小不等的DNA片段;(3)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将酶切后的DNA片段电泳分离,在碱性溶液的环境下DNA分子由双链解旋为单链,使用为“Southern”印迹法将单链DNA片段转移至尼龙滤膜或者硝化纤维膜;(4)将DNA在膜上固定好,用进行过放射性标记后的已知序列的DNA探针与DNA片段进行杂交,通过同位素磷酸可以在DNA片段和探针之间碱基配对;(5)将杂交后的产物放入放射自显影暗盒中,保持暗盒在-70€暗奈露?~4d,放射线可以将配对的碱基对在暗盒中的X线片子上形成图像,此时的图像就是长度不等的DNA片段的显影,即是DNA指纹图谱。如果样品中的DNA含量太少,可以将提取出的DNA分子进行PCR扩增,之后再进行之后的步骤。

四、指纹技术在亲子鉴定中的应用

DNA指纹具有高度特异性,它的图谱谱带包含了丰富的多态信息量,并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可以共显性地稳定遗传给后代,因此DNA指纹技术被广泛的用于亲子鉴定当中。DNA指纹技术开辟了分子生物检验的新领域,使得亲子鉴定和个体识别都达到了同一认定水平,采用DNA指纹技术作亲子鉴定得到的结果更加直观且具有准确性,例如在有父母不在的情况下,通过与其亲属的鉴定也可以确立亲缘关系;强奸致孕案中,DNA指纹可以确定或否定胎儿的生物学父亲,成为判刑的证据;用胚胎组织进行DNA指纹亲子鉴定,提取出的DNA可以长期保存用来复查。总之,DNA指纹能够很好地解决继承权纠纷、强奸致孕、医院抱错婴儿、婚外生育等问题。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DNA序列的多态性成为了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问题,DNA指纹技术也将在更多的领域中得到推广使用,但是尽管DNA指纹技术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在生物医学、药学、法学等诸多领域均有重要的作用,它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DNA指纹的图谱中谱带过多,并且各个谱带强弱不等,对于是否为等位基因不易判断;对于DNA指纹与特定组织性状之间是否存在连锁关系尚未弄明白,而连锁图谱的制作还需要大量的工作;特异性探针也并未完全被掌握,所以DNA指纹虽前景广阔但是实际的应用价值仍让具有局限性。

五、亲子鉴定的伦理学问题

DNA指纹技术进行亲子鉴定作为新型的技术,它在增强了人们知情权的同时也带了诸多伦理问题,它涉及了父母与孩子,并反映了男方的知情权、相关经济利益、女方的隐私权、孩子的尊严和利益以及家庭婚姻的稳定性,甚至是嫌疑犯的直接证据,不但是对身体的伤害、信任的危机,也有对道德的冲击,因此在伦理道德方面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对于有关亲子鉴定法律的完善,应该保护女性的合法权益,是孩子的利益最大化,积极促进家庭婚姻甚至社会的和谐稳定等,也可根据经验丰富的国家的规定制定一套完善有序的法律法规。

遗传学血型规律篇2

本节课以自主探究伴性遗传的特点来学习科学研究方法为设计理念,切实落实“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

2.教材分析

2.1知识目标

(1)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2)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究、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用科学原理去分析实际问题;(2)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3)体验合作学习。

2.2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

(2)教学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

2.3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3.教学过程

3.1情景创设

教师:展示人类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儿图片,介绍患者症状,据调查这种病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学生:男生高兴,女生惊讶。

教师:展示红绿色盲检查图让学生辨认、识图。

学生:辨认、识图,说出图上是什么。(学生均能辨认出来)

教师:为什么体检时要检查红绿色盲,这种病有什么危害?(简单介绍)。据调查这种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学生:女生高兴,男生惊讶。

设计思想: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片和识图以及介绍相关调查结果,展示生活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出伴性遗传的概念。

教师:为什么这两种病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但表现又不相同?

3.2新课

教师:控制这两种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红绿色盲症的发现过程,学生之间互相讨论,总结从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过程中获得启示。

设计思想:通过红绿色盲的发现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探究热情,同时通过讨论了解道尔顿不放弃身边小事,认真研究和分析的科学态度及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让学生从兴奋的激情状态回归到理性思考状态。教师:多媒体展示色盲家系图,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家系图中患者是什么性别?说明色盲遗传与什么有关?(2)Ⅰ1是色盲,他将色盲基因传给了Ⅱ代的几号?(3)Ⅰ1是否将色盲基因传给了Ⅱ2?这说明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4)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形基因?为什么?(5)为什么Ⅱ3和Ⅱ5没有表现出色盲症?(6)从图中看出,只有男性才表现为红绿色盲,对吗?有没有其他情况?女性会不会患病?

学生:根据问题分析系谱图然后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交流,完成探究活动。

教师:展示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表格,让学生填写。

学生:填写表格。

教师:从表中分析,为什么红绿色盲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设计思想: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探究,使问题简单化,降低了难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问题层层递进,面向了全体学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突破难点,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教师:根据表中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让学生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婚配方式有哪几种?分别写出遗传图解,引导学生分析色盲基因的传递规律,总结红绿色盲遗传的特点。

学生:亲自动手画出几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然后分析讨论,得出伴X隐形遗传病的遗传特点。

设计思想: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写遗传图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遗传图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师:人类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显性遗传病,其遗传特点又是什么呢?

学生:写出遗传图解总结。

3.3师生总结

伴X隐形遗传病的遗传特点:交叉遗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伴X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交叉遗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3.4评价反馈

(1)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B.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C.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D.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

(2)血友病属于隐性伴性遗传病。某人患血友病,他的岳父表现正常,岳母患血友病,对他的子女表现型的预测应当是()

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

B.儿子患病,女儿正常

C.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D.儿子和女儿中都有可能出现患病

(3)某红绿色盲男孩的父母色觉均正常,他的舅父是色盲,该男孩的色盲基因的来源()

A.祖父父亲男孩

B.祖母父亲男孩

C.外祖父母亲男孩

D.外祖母母亲男孩

答案:(1)C(2)D(3)D

3.5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的知识点,让学生理清脉络。

遗传学血型规律篇3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已完全掌握了通过基因分析判断父母与子女是否亲生关系。目前国内外进行亲子鉴定的手段主要有:

1、血型检验。即血液中各种成分的遗传多态性标志检验。主要包括:红细胞抗原分型、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红细胞酶型及血清型。

2、DNA多态性检验。主要是指有DNA指纹分析技术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应用的检材可以是血液、精液或者是毛发等组织。DNA亲子鉴定是目前最为准确的鉴定方式。利用这种鉴定方法非亲子关系的排除率为100%,亲子关系的确认率为99.99%.

离婚诉讼中,造成亲子鉴定的现像主要原因是丈夫怀疑妻子不忠,子女不是自己亲生。这类现像确实存在,且有上升趋势。导致这种现像的上升主要是由于社会制度的变革,人们婚姻观念与爱情观念的嬗变,轻视非婚男女性关系,出现同居和婚外情,甚至“一夜情”。根据上海血液中心上海市输血研究所2002年的资料表明,在要求鉴定的当事人中,有10%是女子带着孩子和丈夫的毛发来做鉴定。她们怀疑自己的孩子是自己一夜情的结果,以求排除自己心底里的疑虑,由此可见一斑。

离婚诉讼的亲子鉴定是附随于离婚并经当事人双方或一方提出申请而进行的鉴定。如果是独立请求亲子鉴定,法院是不会受理的。夫妻双方或一方提出申请鉴定的,应当在法院提定的指定的举证期限内向法院提起亲子鉴定,经法院同意后由夫妻双方协商确定由有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鉴定人员,若协商不成,由人民法院提定。这里应当注意的是,如果子女年龄在十周岁以上的,应当尊重子女的意见。对于子女坚决不同意鉴定的,则不能鉴定。若提起鉴定的一方没有其他充分证据予以证实的,应推定为婚生子女。

对亲子鉴定问题,现行的法律没有作明确规定。但最高人民法院曾在1987年6月15日的〈关于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能否采用人类白细胞抗原作亲子鉴定问题的批复〉对亲子鉴定的适用予以肯定。但强调应当从保护妇女儿童角度出发,慎重对待亲子鉴定。

在亲子鉴定确认为非婚生子后,法院除会作出准予离婚的判决,还会应当事人的要求作出以下的判决:

1、子女由女方抚养,并由女方承担子女的抚育费。当亲子鉴定一旦证实子女非男方所在,丈夫就没有义务负担非婚生子女的抚育费。其日后的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由女方及承担。

2、女方承担男方一定数额的精神赔偿金。《婚姻法》规定,“夫妻应当相互忠实,互相尊重。”而女方却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与其他异性保持性关系,生育非婚生子女。此行为不仅违法,且违反社会公德,无异给男方带来重大的精神损害。女方应依法予以损害赔偿。

3、女方应返还男方原所承担的子女抚养费。对男方已经付出的抚养费应当酌情返还。对于返还多少,法律没有作出具体规定。具体数目应根据女方的偿还能力及男方的收入抚养情况而定。

至于对一方不配合作亲子鉴定的,法院一般不会强制作亲子鉴定。但男方可采用举用举证办法强妙地向法院提供证据,使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决。如果举证不能,那么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妻子所生的孩子,则推定为婚生子女。男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举证:

1、提供夫妻双方及子女的血型证据;根据血型遗传规律,真接否定亲子关系。如父母亲均为O型,其子女为A型的,根据OO型结婚不可能产生A型的遗传规律予以排除亲子关系。

遗传学血型规律篇4

怎样知道红细胞上有无A或B抗原呢?可利用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特异性反应来确定。经研究发现,A型人血清中天然含有抗B抗体,与B型人红细胞(含B抗原)混合时发生凝集。与A及B均凝集的红细胞,定为AB型;与A及B均不凝集的红细胞,定为O型。人们使用这种办法确定ABO血型后,给病人选输同型血液,大大地避免了致命的输血反应。

目前已发现15个血型系统,按发现时间顺序排列,有ABO、MNSs、P、Rh等。

配血与输血由于血型十分复杂,通常以ABO血型最重要,次为Rh因子,其他血型意义较小,但也应关注。在输血前,除检查ABO血型外,还要进行配血试验。配血试验主要是检查受血者血清是否能破坏献血员的红细胞。如果不能,称配血相合(无配血禁忌);反之,称配血不合(配血禁忌)。

血型的遗传社会上,由于父子血型不符,不知造成了多少夫妻、父子之间的不合,甚至酿成悲剧。通常所说的血型为红细胞ABO血型。鉴定血型除与输血及器官移植有关外,在法医上判断是否亲生子女等方面也很有价值。生物在第二代里可以获得上一代的某些特征遗传,血型的遗传也不例外,人类ABO血型系统就是由、A、B、O三个基因控制。每个人的血型有两个血型基因。分别继承其父母各一个。但在遗传基因中有显性因子(表现型)与隐性因子(非表现型),A和B是显性因子,O是隐性因子。这样,A和O组合在一起只表现A,B和O组合在一起只表现B,A和B组合在一起表现为AB,O和O组合在一起仍表现为O。因此,同一父母的子女间血型不一定相同,取决于双亲4个血型基因的随机组合。

遗传学血型规律篇5

【关键词】高考生物解释实验现象型完成实验步骤型实验方案修改型设计实验方案型遗传规律的应用――有性杂交实验型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B-0121-03

高考生物实验题是高考生物试题中热门的试题,它比较灵活地考查了考生应用生物知识的能力,具有选拔人才的命题特点,是一种实践性、探究性比较强的题目,因而深得命题者的青睐。同时也是考生在考试中丢分比较多的题目,可以说,实验题是区分度比较高的试题,是考生获得高分或是低分的分水岭。在高考复习中,这个问题值得重视去对待。下面对高考生物实验题型进行归纳,以期能帮助备考中的考生和指导教师搞好高考复习。

一、解释实验现象型

(一)能力要求

这种实验题需要学生应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去阐明实验现象和产生的原因。此类题目主要是考查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题型特点

此类实验题所涉及的实验原理都是源于课本中的生物学知识,但是这些实验不一定是课本中出现过的实验。

(三)高考真题展示

(2014年福建卷第26题节选)氢是一种清洁能源。莱茵衣藻能利用光能将H2O分解成[H]和O2,[H]可参与暗反应,低氧时叶绿体中的产氢酶活性提高,使[H]转变为氢气。

(3)产氢会导致莱茵衣藻生长不良,请从光合作用的物质转化角度分析其原因。

(4)在自然条件下,莱茵衣藻几乎不产氢的原因是,因此可通过筛选高耐氧产氢藻株以提高莱因衣藻的产氢量。

〖答案〗(3)莱茵衣藻光反应产生的[H]转变化H2,参与暗反应的[H]减少,有机物的生成量减少。(4)氧气抑制产氢酶的活性。

(四)解题技巧

此类实验题的实验现象及原因的解释是源于课本的结论性语句,所以在答题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课本和题目的题干来进行解答。因此答案要透过现象回到实验的本质。

二、完成实验步骤型

(一)能力要求

这类试题一般给出具体的材料及条件,要求完成实验操作的部分步骤与预期结果,分析原因。

(二)题型特点

能根据题目的要求结合已有的实验用品,来完善实验步骤。

(三)高考真题展示

(2013年全国大纲卷32题)用某种降血糖物质X做以下实验(注:用生理盐水配制X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要验证X的降血糖作用,进行如下实验:

选择一批体重相同的正常小鼠,测定,并将小鼠随机等量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注射适量的,对照组注射等量的,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小鼠的,若,则表明X有降血糖的作用。

(2)若要验证一定量的X能使患糖尿病的小鼠的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的范围,进行如下实验:

用小鼠作为实验组,用患糖尿病小鼠作为对照组1,用小鼠作为对照组2;实验组注射,对照组1和2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一定时间后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糖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而对照组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范围,则表明一定量的X能使患糖尿病的小鼠的血糖浓度下降到正常范围。

〖答案〗(略)

(四)解题技巧

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所考的实验是验证型还是探究型。其次要仔细分析题目信息,找出该实验涉及课本中的知识点,明确解题方向。最后找出题目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并观察其指标,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阐明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联系题目给的仪器及材料确定处理变量的方法。

三、实验方案修改型

(一)能力要求

要求学生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了对“双基”的考查。

(二)题型特点

此类实验题大多数是验证性的实验,以教材中一些常规实验为背景来设计。

(三)高考真题展示

(2013年江苏卷第23)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试验编号探究课题选用材料与试剂

①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②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③pH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蔗糖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④pH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斐林试剂

A.实验①B.实验②C.实验③D.实验④

【答案】ACD

(2011年安徽卷第29题节选)保水剂是一类高分子聚合物,可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及水肥利用率。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保水剂和氮肥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材料用具:相同土壤基质栽培的小麦幼苗若干,保水剂,氮肥等。

方法步骤:①选取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若干,平均分为A、B、C三组,分别施用适量的保水剂(60kg・hm-2)、氮肥(255kg・hm-2)、保水剂(60kg・hm-2)、氮肥(255kg・hm-2),置于相同的轻度干旱条件下培养,其它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②在小麦灌浆期选择晴朗无风的上午,于10:00―11:00从每组选取相同数量的叶片,进行CO2吸收量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均值)如下表:

组号CO2吸收量/μmol・m-2・s-1叶绿素含量/mg・g-1

A10.663.07

B13.043.02

C15.913.05

实验结论:适量的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有利于提高小麦光合作用强度。

(1)请指出上述方法步骤的缺陷并改正:步骤①;步骤②。

【答案】(1)①缺少对照实验②相同部位

(四)解题技巧

解此类实验题应主要从实验的两个基本原则着手,即看其是否遵循等量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当然有些也会直接利用教材知识来进行设计和考察,所以在解题过程中也要同时考虑实验涉及的知识与课本理论是否相符。

四、设计实验方案型

(一)能力要求

此类题型要求学生对整个实验涉及的与教材有关的知识点很熟悉,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创新能力。

(二)题型特点

需要学生能够根据试题给出的信息结合教材中的知识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三)高考真题展示

(2014年浙江卷第31题)为验证反射弧的组成与作用,某同学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

取蛙1只,捣毁该蛙的脑,将其悬挂起来。

①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如图),观察是否屈腿。

②洗去H2SO4,再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测量该刺激与屈腿是否同时发生。

③分离得到该蛙左后肢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用电刺激直接刺激腓肠肌,观察其是否收缩。

④用电刺激直接刺激上述标本的腓肠肌肌细胞,在坐骨神经上是否能测量到电位变化。

(说明:实验条件适宜;实验中的刺激强度足够;屈腿反射属于屈反射)

请回答:

(1)设计表格,并将预测的实验结果与结果的原因分析填入表中。

(2)为了验证屈腿反射中的反射中枢所在部位,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写出第⑤项实验思路。

【答案】(1)

组别①②③④

预测结果屈腿不同时发生收缩不收缩

原因屈反射中枢在脊髓,所以反射弧完整,可以完成反射,所以能够屈腿。从刺激到发出反应需要经过兴奋的传导与传递,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不同时收缩。直接刺激效应器,效应器也可以兴奋,所以能够收缩。由于传出神经和腓肠肌细胞间相当于突触结构,兴奋的传递只能单向而不能反过来传递,所以刺激腓肠肌的兴奋不能传到神经。

(2)⑤用针捣毁该蛙的脊髓,再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的左后肢趾端,观察是否屈腿。

(四)解题技巧

要想很好地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对题目中所涉及的相关的教材的知识点掌握好,在设计实验思路或方案过程中,要谨遵实验的基本原则,同时适当运用实验设计的技巧,方能准确解决此类试题。这类试题是难度比较高的试题,也是拉分题之一,值得注意。

五、遗传规律的应用――有性杂交实验

(一)能力要求

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及教材中有关遗传定律的知识应用。

(二)题型特点

这类实验题一是考查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以及遗传图解的应用,二是考查解遗传题常用的逆推法的应用,属偏难题,属于拉分题之一。

(三)高考真题展示

(2013年全国大纲卷第34题)已知玉米子粒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请选用适宜的纯合亲本进行一个杂交实验来验证:①子粒的黄色与白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②子粒的非糯和糯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③以上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要求:写出遗传图解,并加以说明

【答案】

F2

F2子粒中:

①若黄粒(A_)∶白粒(aa)=3∶1,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②若非糯粒(B_)∶糯粒(bb)=3∶1,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③若黄非糯粒∶黄糯粒∶白非糯粒∶白糯粒=9∶3∶3∶1,即A_B_∶A_bb∶aaB_∶aabb=9∶3∶3∶1,则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四)解题技巧

首先根据题意,画出便于逻辑推理的简单图解,然后确定性状的显隐性,在此基础上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个体的基因型。最后根据题目要求答题。

遗传规律题年年考年年新,它考查的就是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遗传图解以及逆推法的应用,只要熟练掌握了这三个基本知识,并能熟练应用,一般容易得满分。可是许多考生因为逆推法比较繁琐,遗传图解过程比较长,所以产生害怕的心理,不愿意多花时间去练习,故而在考试中白白丢掉这拉分的好机会,甚是可惜。请备考的考生务必重视并认真练习。

遗传学血型规律篇6

“我们结婚没有做婚检,后面生孩子也没有想到要做相关检查,抱着侥幸心理,没想到2个儿子都得了‘地贫’。”近日,在广西区妇幼保健院,老肖和他的妻子后悔不已,他们的2个孩子都相继被确诊为地中海贫血症。目前,只能靠输血维持生命。

在广西,几乎人人都知道地中海贫血,但是不知道地中海贫血是通过基因遗传给下一代的仍大有人在。

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一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由于患者父母各带有一个地中海贫血基因(简称地贫基因),遗传到小孩身上而引发疾病。由于很多地贫基因携带者都不清楚自己是携带者,一般的常规体检又很难查出,携带者自身不发病,对此又不闻不问,不自觉中就会把突变基因传给下一代,这就是造成家庭悲剧的初因。

据统计,夫妻双方有一方是地贫基因携带者,另一方正常,他们的子女有50%的概率成为基因携带者。如果夫妻双方均为地贫基因携带者,则有25%的概率生出重型地贫患儿。

广西是地贫的高发区,每4~5人中就有1人是地贫基因携带者,每55个家庭就有1个家庭有重型地贫新生儿出生,每200~250个胎儿中就有1个重型地贫胎儿。

人体内血红蛋白由球蛋白和血红素构成。球蛋白主要有α、β、γ、δ等几种,各由相应的基因来调控。如果调控的基因存在缺陷,将导致相应蛋白生成障碍,产生相应的地贫,以α和β地贫较为常见——

重型α-地贫的胎儿在孕中期或晚期出现全身水肿,心脏增大,肝脾肿大,体腔积液,在宫内死亡或者产后数小时内死亡,孕妇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重型β-地贫胎儿在宫内没有异常,但是出生后几个月内发病,贫血加重,肝脾大,发育滞后,面部逐渐显现出特殊的地贫特征如头颅增大、颧骨突出、眼距增宽、鼻梁低平。易合并感染加重病情。

目前,地贫的治疗还存在较大困难,因此,本病以预防为主。预防措施有——

重视婚前医学检查,把好优生第一关

通过家族史的询问,结合体检和实验室检查,医生可对地贫和其他疾病进行初步诊断,并根据其传递规律,推算出“影响下一代优生”的风险程度,从而帮助结婚双方制定婚育决策,以减少或避免不适当的婚配和遗传病儿的出生。

积极进行孕前检查,发现问题及早处理

完整的优生遗传咨询是孕前检查的重要项目。医生可根据夫妇双方所携带的地贫基因分析出后生重型地贫的风险率,也能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在受精卵阶段就先筛选出带有正常基因者进行植入,达到孕前预防的目的。

  • 下一篇:遗传学基本概念(6篇)
    上一篇:遗传学进展(6篇)
    相关文章
    1. 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格式范文(整

      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格式范文这个暑假,我参与了社区的环保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亲身参与垃圾分类、环保宣传等工作,我深刻体会到了环保的重要性。在实践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

      daniel 0 2024-12-17 04:19:00

    2. 《野性的呼唤》读后感范文(整理6篇

      《野性的呼唤》读后感范文假期,我阅读了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的经典动物小说。作品主要讲述了一条家狗变成一只野狼的故事。小说的主人..

      daniel 0 2024-12-16 15:44:00

    3. 《桃花心木》读后感范文(整理6篇)

      《桃花心木》读后感范文《桃花心木》这篇课文所讲了:一个种树人种桃花心木他不定时不定量地给树苗浇水,作者就不明白,便去问种树人,种树人说他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如果他每天..

      daniel 0 2024-12-16 08:53:00

    4. 四年级日记范文(整理16篇)

      四年级日记范文暑假的一天,我到福安找姑姑度假,到了那里,我看见姑姑家有两个鱼缸,一个养大鱼雨的,一个养小鱼的。我早就听说大鱼会吃小鱼,那天下午,姑姑正好不在家,我出于好奇,拿起..

      daniel 0 2024-12-16 06:36:00

    5. 小学三年级下册作文范文(整理16篇)

      18.小学三年级下册优秀作文范文八我家住在塘头村。一到春天,那儿绿树成阴,鸟语花香。塘头村交通便利,景色优美,有密如蛛网、纵横交错的小路;有多如繁星,叫不出名的野花;还有望去像..

      daniel 0 2024-12-15 11:10:00

    6. 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怎么写(整理6篇)

      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怎么写在深入学习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后,我更加明白了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

      daniel 0 2024-12-14 13:27:00

    7. 小学二年级观察日记范文(整理6篇)

      小学二年级观察日记通用范文我家有一条小狗,是奶奶昨天从菜市场买回来的。它全身的毛都是灰色的,所以我给它取名叫“灰灰”。灰灰有一个毛茸茸的大脑袋,一双大耳朵总是柔顺地..

      daniel 0 2024-12-14 08:53:00

    8. 小学三年级班主任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小学三年级班主任期末工作总结范文时光匆匆,又学期末了,回首一学期的工作,有喜悦也有遗憾,但看到自己的学生在失败与成功中不断摸索前进,我心中还是很欣慰的。这是我担任本班班..

      daniel 0 2024-12-12 11:10:00

    9. 幼儿园大班幼儿毕业评语(整理10

      12.2023幼儿园大班幼儿毕业评语二 你是个聪明大方又可爱的小女孩。这学期你的表现很能干,能主动和老师说一些自己发生的事。你上课

      栏目名称:办公范文 0 2024-12-17

    10. 部队班级年终工作总结(收集6篇)

      部队班级年终工作总结篇1今年来,在支队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业务部门的有力指导下,我们班始终以“”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政治合格、军事过

      栏目名称:办公范文 0 202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