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包粽子作文(精选8篇)
包粽子作文篇1
星期三的第一节课,我们在美术教室排队做粽子。当我们到达美术教室时,我们有四张桌子,每张桌子都有一位奶奶教我们,其中一张桌子是侯奶奶的。每个人都聚精会神地看着奶奶包粽子。她在包粽子的过程中非常熟练。很快,不一会儿,她就包好了一个粽子。我心想:做粽子很容易。我认为这很难,因为我害怕不学习!然后我们包粽子:我先拿了四片芦苇叶,然后把它们卷成漏斗状。放米饭时,由于手松了,漏斗形状又变回原来的形状。我尝试了很多次都没有成功。这看起来很简单,也很难做到。我就像一个瘪了的气球,但我想起了一句名言,“失败是成功之母。”我的信心回来了,然后我请奶奶帮我,让她拿着漏斗,让我把米放进去。结果是成功的。
我又继续做了一次。绑好绳子后,我想我已经成功了。我拍手欢呼,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当我拿起粽子的时候,米饭从芦苇叶上掉了下来,“哗啦啦!”!哗啦哗啦!掉落的米似乎在说,“你真笨!连粽子都不会做,哈哈!哈哈!“我又泄气了。我辛辛苦苦做的粽子是自己做的,但是我想答应我父母做粽子给他们吃。我振作起来,又做了粽子。过了一会儿,粽子又被包好了,米饭上什么也没有少。我很开心,然后开始包第二、第三和第四个粽子。
过了一段时间,包粽子的活动结束了。看到我辛辛苦苦做的粽子,我喜出望外。虽然它在市场上卖得不好,但我很高兴,因为这是我自己做的。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困难的,但只有那些下定决心的人才能做到。不能向困难低头,只要你不灰心,认真总结教训,它就会变得很小,努力就会成功。
包粽子作文篇2
盼呀,盼呀,终于盼来了今天,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端午节。每到今天,我家都要自己包粽子。
说到包粽子,妈妈可是个惯手,我便向妈妈“拜师学艺”。只见妈妈拿出了泡好的糯米和洗好的粽叶,紧接着又拿出了昨天买好的蜜枣,全都井井有条的放在了桌子上。食材全都各就各位,只等妈妈一声令下,我就开始演奏起包粽子的“交响曲”。
我迫不及待地向妈妈询问包粽子的步骤,妈妈说让我先观察一下,等会再包。我听后就专注的看着妈妈是如何包出一个个令人口水三尺的粽子的。
妈妈拿起一个粽叶,把它熟练地握成了一个“漏斗”,又往里面放了它所能承受的七分之四的'糯米,在上面放了一个蜜枣以后用糯米盖上,就像给蜜枣盖了一层大棉被。接着把多余的粽叶在外面再包一层,就像给糯米穿上了一件帅气的绿西装。仿佛是担心西装不合身似的,妈妈又给未完成的粽子缠上了许多细绳,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我看呆了,自己也想做一个粽子尝尝。
我照着妈妈的做法拿出一片粽叶,像妈妈的样子握成了一个“漏斗”,又往里面放了一些米,又放了一个枣以后在上面盖了一层薄薄的米。接着,用剩余的粽叶裹住了放进去的馅料,又拿出绳子裹住了粽叶。整个过程我都是小心翼翼,以至于妈妈做了好几个,我才把一个粽子完成。
接下来的环节便是煮了。妈妈把我们的成果放进了锅里。锅开了,远远一看锅里的粽子像一个个淘气的小娃娃,在锅里不停地翻滚着。走近一闻,就能闻到一股股芬芳扑鼻的清香,沁人心脾。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的拿起一个剥开了粽叶咬了一口,一股清香在满口中洋溢,可真是色香味俱全啊!
包粽子作文篇3
我总是想到粽子,一个一个都十分可爱,安静地躺在盘子里。
是外婆包的。外婆用她那双灵巧的手,包出了一个个可爱的粽子,咬上一口,松软、可口。
包粽子的粽叶,是外婆摘回来的竹叶,晶莹剔透,没有一点被虫子咬过或不新鲜的痕迹。糯米更是香甜可口、软糯。那是外婆特地让外公在后院的空地上种出来的,虽是小小一块地,但浇水、施肥、除草、除虫一点都不能少,很是辛苦。
包粽子喽!外婆用两片竹叶,裹出一个三角体形状,用小勺,先加一半糯米,再在中间处放一颗蜜枣,接着继续用小勺加糯米,加到与口子平为止,然后用边上多余的竹叶把口子封住,包裹严实后用专用的线绑好粽子,这样一个可爱的小粽子就完成了。
粽子像一个个可爱的精灵,在外婆巧手下诞生了,空气中淡淡地飘着一股竹叶清香。
起锅煮粽子了。在土灶上煮的`,粽子一个个乖乖在锅里,加上适量的水,盖上锅盖。外公开始生火,我也凑过去搭把手。煮了大概半个多小时,粽香味阵阵扑鼻而来,我已经第五次问外婆,是不是可以吃粽子了。外婆笑着告诉我:“粽子煮熟后,趁着柴火的热度,还需要再闷上十五分钟,这样口感就会更好。”
我忍着口水,等了十五分钟,就迫不及待地打开锅盖,夹出粽子。好香啊!粽子香甜软糯。我一口气吃了两个,意犹未尽,但外婆不让我吃了,告诉我:“糯米不易消化,不能一下子吃太多”。
现在,外婆年事已高,手也不再那么灵活了,包出的粽子也不及前一年那么精致,但尝着那一个个粽子,却依旧是香甜可口的,因为每一个粽子里,都是外婆满满地爱,历久弥香。
包粽子作文篇4
正值盛夏,端午来到,每家每户粽香四溢,馋得人口水直流。
这天,妈妈终于买回了食材,我们便开始准备包粽子了。先把提前泡软的粽叶拿出来,接着把糯米淘好,我们不太爱吃咸口味,所以只买了大枣。一切准备工作都弄好,我们便开始包粽子。
妈妈先包一个给我做示范,只见她先拿起一片粽叶,右手大拇指捏住粽叶的根部,而左手则托住粽叶的中段,顺势转窝两下,便出现了一个像冰激凌桶一样的小筒。接着,她继续捏住粽叶小筒,防止它散掉,然后再从盆里抽出一片叶子搭在粽筒上,一起捏住,快速裹在一起,继续捏住固定好,这时,便可以往里面放糯米了,但是记住可别放太多,不然我们的主角大枣可就没有地方登场了。大概放三分之二的糯米,再把大枣放入,接着用糯米封好,接下来是最后一步,也是最难的.:“封顶”。只见妈妈再次抽了一片粽叶,盖在顶上,与另外两片的余角一起把整个粽子缠绕好,最后用绳子扎好,便完成了。
看着这眼花缭乱的手法,我的头都大了。我小心翼翼地把粽叶拿在手里,一下窝,一下卷,可就是成不了“冰激凌小筒”。没成想还把一片粽叶给弄坏了,我并不气馁,重新开始。这次找到感觉了,一窝一压一转,一个漂亮的小筒出来了,接着是把粽叶再搭一片在小筒上面,这可真是个技术活,一个角度没有掌握好,整个外壳就一起散了。在我的耐心钻研和妈妈的帮助下,小筒终于是窝成了。放入糯米和大枣,就剩封顶,我再拿出一片粽叶,一鼓作气,把粽子缠紧,扎好,终于成功啦!
煮好的粽子香甜软糯,还稍微带着点粽叶的清香,解开绳子,把粽子一层一层地剥开,白嫩的粽子便露了出来,一口咬到大枣的感觉,更是惊喜,甜而不腻,可口解馋,味道好极了!
包粽子作文篇5
说到粽子,大家都很熟悉,每逢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这不,我正在向我的外婆学习包粽子的技巧呢。
粽子,用竹叶或苇叶等把糯米包住,扎成三角锥体或其它形状,煮熟后食用。我国民间过年时有吃粽子的.习俗,这种食物,有称为“角黍”。
刚开始我好奇地问外婆:“外婆,包粽子需要什么呢?”
外婆说:“需要有粽叶,绿麻或细棉线,糯米,馅。”
我们去了菜市场买了肉、粽叶、绿麻,回到家里就开工了。
外婆拿了两张粽叶,手把手教我了。
“先把粽叶像这样弯成斗笠也就是漏斗状,然后往里面加糯米,加上一半多一点,放上馅,然后再加一些糯米,用四个手把它压平,最后用粽叶把它包起来,再用绿麻把粽子缠起来,打上一个结头,就完成了。”
“噢,是这样啊。”我点了点头。
我照着外婆的样子,拿了两片粽叶,把它们弯成了漏斗状,并往里面装糯米。嘿,我这个漏斗状的样子还真像漏斗,刚放上的糯米,一下子就漏了出来。
外婆看见了,笑眯眯帮我把粽叶弄好,一边说:“没关系,初学者都这样。”
我把糯米弄到粽叶里的三分之二处左右,放上馅,用手指压平,接下去我可犯难了,这个绳子该怎么绕呢?我挠挠头,向外婆请教。
外婆给我做了个示范,仔仔细细的做了一遍给我看,一边做还一边给我讲解。
我把绳子绕了进去,绕完之后,这个粽子的一端竟然漏米了,没办法,只好让外婆去“补救”喽!
我又动手做了一只,当然,这只粽子做得总比自己第一只好一点。一个下午过后,一大堆粽子被我们做好了,然后是要放到锅里去煮,要煮八个小时左右才可以吃呢。
第二天,吃着自己做的粽子,真香哪,不信?来尝尝吧。
包粽子
包粽子作文
包粽子作文【推荐】
【推荐】包粽子作文
包粽子作文
包粽子作文篇6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妈妈说我可是今晚的主角呢,我一听,心里又是期待,又是紧张。
包粽子可不是一件粗活,像我这样大大咧咧的女汉子还真不知道行不行?不过准备材料对我来说可是小菜一碟。
我把事先准备好的糯米倒去盆里,拿瓢打一些水放入盆中,再把手伸进水里搅一搅,哇!盆里居然形成了一个个小水涡,等水涡停后,再让米轻泡几分钟。紧接着,我又走到厨房,抱出妈妈堆成山的`粽叶,放入盆里,打开水龙头,一股股清凉的水便涌了出来。我拿着粽叶又洗又搓,一朵朵小水花开心得又蹦又跳。我起身把水关紧,又蹲下一丝不苟地洗粽叶。我想:包粽子也有我的一份啊,我出了力,今晚我得吃个够。粽叶终于洗完了,我拿起粽叶,把它搁在台子上晾干。就在这时,糯米泡得也差不多了。
准备好了材料,就要开始包粽子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抬起两片粽叶,把它铺在手上,再舀一勺糯米放在中间,把左侧的叶子盖上,紧接着抬上另一侧的叶子,再把剩下的叶子裹上去。我原以为已经大功告成,于是我把手一松,又白又胖的米便流了出来。我心疼地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呀!”我连忙把米一粒一粒地捡起来,重新包了起来,再用绳子扎结实,最后再打个结,哈哈,大功告成。这些粽子还真像一个个小婴儿。
吸取了第一次的经验,接下来的可就易如反掌了。没过几分钟,我便把粽子包好了。我跑过去拿起锅,在里面打满水,再小心翼翼地把我的宝贝粽子放入水中,大概要煮2-3小时吧,我心里还真期待。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一阵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我连忙跑进厨房,拿起盖子,哇,可真诱人!
晚上到了,我神秘地拿出我的得意之作——粽子。看!把一家人引得口水淋漓,大家都夸我是小能手呢!
包粽子作文篇7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有很多习俗,比如赛龙舟、包粽子、挂艾香等等。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跟姥姥学包粽子。
端午习俗:赛龙舟,挂艾香,包粽子
端午节的前几天,姥姥就早早地买好糯米、红枣和粽叶,准备包粽子。姥姥先把糯米用冷水泡上一整天,再把粽叶放在锅里煮软,准备好红枣。一切准备就绪,就开始教我包粽子。
姥姥先拿了一片粽叶,我也拿了一片,姥姥用手把粽叶一卷,粽叶就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我也学着姥姥的样子,可我怎么卷也卷不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有一次我卷好了。然后我们开始放糯米,一开始我掌握不好糯米的量,放得不是多就是少,我仔细地观察,只见姥姥抓了一把糯米,我也是试着按照姥姥抓的量,这次还差不多。
哎呀!差点儿忘了放红枣,我们把香香甜甜的红枣放进粽子里。最后一步是缠绳子,只见姥姥左手握着裹好的粽子,右手把绳子一缠,轻轻松松地就把粽子扎好了。在我扎的时候,我忽然发现粽叶松了,糯米正一点点向下漏呢。妈妈说:“失败了没关系,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又试了一遍,还是没成功。包粽子说着简单,但做起来难,粽子很“调皮”,“捉弄”了我好半天,我煞费苦心,竭尽全力才包好。
我包好了一个,姥姥却已经包好了很多个,我们把粽子放在蒸笼里,过了一会儿,厨房里飘来了阵阵清香。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我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别提有多快乐了!
包粽子作文篇8
端午节带着一丝露水在甜美的睡梦中到来了。我正做着吃粽子的美梦,妈妈亲切的声音却将我拉回了现实:“起床啦!吃完早饭来包粽子!”一听到粽子,我那固执的起床气立刻烟消云散,随即就从床上坐了起来,用脚把拖鞋一勾,飞奔着往厨房跑去。
到了厨房,我把早餐胡乱往嘴里一塞,狼吞虎咽地吃完了,接着飞快地跑到妈妈旁边坐下,看着妈妈熟练地抱着粽子。在妈妈的手下,一个个粽子像是一个个有灵性的小精灵,不一会儿就变成了让人垂涎三尺的粽子。看着妈妈那双神奇的手,我跃跃欲试,也想创造奇迹。
于是,我拿起了粽叶,双手往中间一拐,粽叶就变成了一个圆锥形的.容器。我抓起一把糯米,往圆锥里放,可那糯米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一样,偏偏不肯听话,全跑回了盆里。我抬起粽叶一看,咦?怎么有个小洞?我再次把粽叶重新折一遍,把糯米放进去,可这些个小朋友还是不领我情,又往下钻去。糯米到了妈妈的手上就乖乖听话,一粒都不会漏。我仔细盯紧妈妈的手,生怕错过一个细节。原来妈妈把粽叶卷成圆锥的同时还在底下折了一个角,这才不会漏米,我在心里默默感叹劳动人民的智慧。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果然调皮的糯米们都安安静静地呆在里面了。就在这时,我听见妈妈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包好了吗?就差你这一个了。”我惊讶道:“妈妈你怎么包得这么快?”妈妈笑了笑,对我说:“因为我包得多了,熟能生巧呀。”我恍然大悟,随后将手中的半成品交给了妈妈。
通过这次包粽子,我懂得了一个道理:熟能生巧,无论做什么事,想把它做好,就得反复练习,就会取得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