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作文(精选5篇)
课堂作文篇1
俗话说得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不,学校规定上课不能吃东西,我班各路“食林豪杰”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信,请看招!
第一招蜻蜓点水
老师也是人,也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一个鼻子架两只眼睛。所以,不可能“八面玲珑”。在转身板书的那一刹那,数双机警的眼睛迅速瞟一下那“可爱”的背影,信息由视觉神经传到大脑,然后由大脑发出指示———迅雷不及掩耳,以非常人的速度猛咬一小口。不过,此功夫只适合于君子或淑女,对饥饿者无效。针对这种情况,闯荡江湖的“食侠客”们,自然不会满足,于是又创了绝活!
第二招掩耳盗铃
此招乃是“食林”中最下层的功夫,却深受广大食林小卒欢迎,使用范围之广,频率之高,故不得不提。大书一挡、缩脖子、弯腰、埋头,自认为老师视而不见,竟有本事在其面前有滋有味地慢慢享用美食。
明明看见老师的“火眼金睛”正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却跟没事一样,悠闲自得,心里说“也许看的不是我”!OhmyGod!这也算是食林中首屈一指的!可正当你在老师面前肆无忌惮、潇洒自如,殊不知“高兴不知愁来到”,下课办公室请!“天作孽尚可存,自作孽不可活”,命休矣,“死不足惜”呀!
第三招饿虎扑食
此招需练就一副“铁齿铜牙”和一个“金刚不倒”之胃。具体技法如下:把脖子缩进肩膀里,头埋到桌下,以闪电般的速度,将所有能吃的东西一扫而空。要领是到口必吞:省去牙齿咀嚼之工序,直接咽到胃部,利用胃的蠕动,进一步“肢解”食物。由于全身几乎缩成球形,所以需要一个能耐高温的嘴和一个“百毒不侵”的胃,此招难度系数较高,吃相不雅,所以,只局限于个别“食林高手”,初学者禁用。
第四招声东击西
此法乃食物中上等“食功”,贵在团结协作,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嘛!够哥们,是兄弟的就一块上。注意这招适用于自习课或提问时间,一生故意向老师请教问题,无论是简单的、无聊的、傻的问题都在提问之列,关键是吸引住老师视线,让其他饿友饱食。老师高兴,他也高兴,何乐而不为。
以上食招,实不能概括“食林宝典”的精髓。在下才疏学浅,孤陋寡闻,虽已练得七八层,但终有遗憾,实在惭愧,望各位能与在下共商“食林大法”!
课堂作文篇2
心心念念的暑假总算来了!我高兴坏了,每天早上终于可以睡到自然醒了,可以看电视玩手机了,还可以出去旅游了,想想都可开心。可没想到的是妈妈早就给我报好了兴趣班,还说一是为了让我有更多的爱好,二是为了防止我看电视玩手机。哎!姜还是老的辣。我的快乐暑假又泡汤了!
早上六点钟妈妈又准时的叫我起床,我困的眼睛都不想挣,大叫道:“我要睡觉,我不想上学,学校里一点也不好玩。”迷迷糊糊我又睡着了。
咦!这是哪里啊?这里怎么什么都有?正在我疑惑的时候,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抖擞的老人来到我身边:“欢迎你来到我们的未来课堂,小朋友!”我惊呆了,“未来课堂?它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吗?”老人笑了笑说:“我带你了解一下吧。”
老人说带我们去大自然的教室:突然面前出现了一大片的森林,一座座高山,无数的动物……老人递给我一个耳机一样的东西对我说,这是语音转换器,你可以用这个和你感兴趣的一切动植物对话,了解他们和它们交朋友。
老人又说带我们去科技馆:瞬间我看到了太阳、月亮、各种恒星……老人说你想知道的一切奥秘这里都有答案。
老人又说带我们去图书馆:我的面前又出现的很多的图书,器材,各种教学视频……老人说你想学什么就可以学什么。
老人说还有更神奇的。我们这里可以空间互换,时间地点互移……我被惊得一下睁开了眼睛。
哇,实在是太神奇了!我希望未来的课堂真的可以这么神奇!
冬至作文(汇编篇)
四季歌作文(实用篇)
先进事迹篇
篇读后感
高一作文十五篇
课堂作文篇3
疫情影响,学校延期开学。我们就开启了新的上课方式——网上课堂。老师纷纷化作“主播”,学生在家上课。可是因为对网课的不熟悉,每个人都会闹出些啼笑皆非的事情。
我们的体育有时是有作业的,老师上传动作以及训练数量,学生拍摄一组自己运动的视频,这听起来是相当轻松的,但做起来也不容易。
第一次拍摄,光是为了一块好的场地,全家出动大张旗鼓把所有杂物都清走了,一番忙乱之后,才开始正式拍摄。可拍视频也是一波三折,好不辛苦,频出状况。母亲不清楚作业,我先给她耐心交代了,一个动作做多少秒,怎么暂停,时间到了怎么跟我打手势。
母亲用我的手机拍摄,谁料拍到一半竟没电关机了!之后我们便用她的手机拍摄,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顺利地拍完之后她的手机闪退了,这下又得重拍了,我坚信事不过三,毅然继续做第三遍。在这样跌宕起伏的拍摄路上,终于完成了今天的体育作业。但还不能休息,因为,最开始布置场地时清理的东西还没搬回去呢。
当我们一切都完毕之后,母亲决然地告诉我,下一次体育作业就让我自己录了。再加上体育老师上传的一位同学自己录制的视频,让她更坚定了信心。
既然两个人录效率太低,那就自己录视频吧。我想了想,也没有什么困难。
我找了块安静明亮的地方,把手机摆好,准备录制视频。当我正在做着第二组动作时,妹妹的突然“造访”让我不得不暂停视频,功亏一篑。面对着第一次录制就“夭折”,我心里有些沮丧,动作也得重新做了。但我想,这么快就放弃找别人帮忙录,实在是不好。于是鼓励了自己一句,很快打起精神继续录制了。
体育作业做起来真辛苦,汗水顺着头发往下滴,短袖也湿了一层又一层,眼睛也被打湿了的睫毛睁不开了。我狠狠地咬着牙,耳边响起了《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心里也默念起太白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告诉自己不能放弃,再熬过去一秒、再一秒,我就成功了!这几十秒虽是漫长的,却也在磨练着我的意志。
体育作业完成了,但给我的启示与成长是无穷的。我认识到,无论是学业,还是生活上遇到困难时,坚持既要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毅力,也要有太白的乐观自信,任何困难都会向你投降。
课堂作文篇4
耶!教室里爆发出一阵阵惊呼声。同学们为啥这么高兴?啊哈!今天有家长来教我们做饼干。
上课了,我们装备齐全,激动的心无法平静。一会儿,家长们带着大包小包走进教室,教室立刻一阵骚动。
分好组,摆好桌子,领到了面团,我们拿出擀面杖,擀起香喷喷的面团。啊!我忍不住擀面杖滚过手心刺激掌心带来的痛,叫出了声。咬咬牙坚持吧,一会儿就能吃到自己亲手做的饼干了。我忍住痛用力擀面团。不料,手一偏,擀得薄薄的面饼破了个大洞。哼,我再试!旁边的邓丹凌见了,手把手教我,说:用手指压擀面杖,不会刺激掌心,还更容易控制力度哦。我试一试,果然行。几下,面团变得薄而且均匀。
我掏出一堆模具,挑选一个小鱼形的,往面饼上一压,成了。一个,两个,三个,一张油纸摆得满满的。小心翼翼地把油纸放进烤箱,我开始了耐心的等待。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叮的一声,是烤箱提示饼干烤熟了,我心中一阵狂喜,飞一般地跑到烤炉前。我的饼干烤出来了!我的饼干烤出来了!我一边叫喊,一边端起自己的饼干往位子上跑。砰,该死的桌子,勾住我衣服的一角,我重重地摔倒在地上。即便我死死抓住油纸不放,一大半的饼干还是飞出好远好远。我的心血。我不无悲痛,哭喊着叫。我爬起来,拿着剩下的饼干缓缓走到位子上重重地坐了下来。放下饼干,我开始呜咽。
这时候,我的同桌,毫不犹豫地从他自己的饼干袋里抓了一把饼干,递到我的手上,说:给,别哭了!坐我前面的女同学也递来一把饼干,说:送给你!我缓缓抬起头。
教室里弥漫着饼干的香味儿,也洋溢着友谊的香味。
课堂作文篇5
前面谈什么是作文的时候曾说,作文是把经过自己构思、自己组织的话写为书面形式的一种活动,其范围远远超过课堂之内;并且说,这样扩大范围,练习的机会多,思想可以少拘束,因而对教和学都有好处。这样说,好像我是轻视甚至反对课堂作文的,其实并不然。事实是,课堂作文自有它的可取之处,我们不只可以利用它,而且应该好好地利用它。这样看,理由也很有一些。以下先说消极方面的。
(一)课堂作文是采用他人命题、自己成篇的形式,这种形式虽然像是违反自然,却有客观需要作为基础。人住在社会中,人与人有互相依存的关系,有些事,甲需要乙代做或乙需要甲代做,这代做的事之中显然也要包括作文。远在汉朝,辞赋大家司马相如写《长门赋》,换来黄金,应该说是由陈皇后命题的。同样,祢衡作《鹦鹉赋》,也不是自己的兴之所至。后代这类事就更多了,最集中的表现是科举考试及其准备,文题都是别人拟定的。应科举考试是作八股文,当然写不出有价值的东西;但我们总要承认,当年许多文人,如归有光和方苞,确是从这里学来技巧,受到锻炼。总之,他人命题、自己成篇的形式,无论从需要方面说还是从成果方面说,都未可厚非。
(二)一个不十全十美的办法总比没办法好。课堂作文不是十全十美的办法,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想不出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可以代替这种办法。作文,想来不是人的本性所需要,因而要练习就不能不规定个办法限制如何做,这结果就产生了课堂作文。不想作,任性而行就不会有练习的机会;针对此情况,所以命题,限期完篇,总是出于不得已。既然不得不如此,我们就没有理由不接受它。
课堂作文不可轻视,还有积极方面的理由。
(一)它是个很好的练功场所或办法。随着命题的千变万化,个人意趣的千变万化,在一两千字的狭小范围之内,文笔却可以受到各式各样的训练。题材,上天下地,外界己身,泰山沙粒,现实梦幻,无不可写。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无不可用。其他如布局、措辞、层次、穿插等,也都有任笔锋驰骋的余地。这种扩大练习领域的好处,主要来自他人命题(假定命题是妥善的);如果不用命题作文的方式,凭个人观感写,题材范围就会小得多。
(二)这个练功场所,从外表看,性质单调,都是照题发挥,首尾成篇;范围大小有定,每篇一两千字:像是相当死板。但是,只要能够练而见功,它就可以扩而充之,靠基本功应付各种情况。譬如说,推扩到实际,可以放大,写大部头著作,可以缩小,写备忘、便条等。这有如练武术,按部就班,一丝不苟,像是很板滞,及至练成,就可以相敌手之机而变化。
(三)课堂作文,效果高低,要由许多条件来决定。不过无论如何,我们总要承认,在培养写作能力方面,它总不至于毫无成效。就我个人说,小学、中学阶段,两周一次,坐冷板凳,面对黑板上的文题凝思,然后起草,抄清,交卷,当时确也感到是负担,可是后来想想,在思路的条理和表达的清晰方面,它多少总使我领悟到一点什么。我自信是消极应付混过来的,尚且有所得,其他人就可想而知了。
但我们也要承认,就实况说,课堂作文的效果还不像希望那样的好。这自然有不少作文课以外的原因,但课堂作文有待于改进总是事实。怎么改进呢?为了减少端绪,这里不说学制、师资、读书等问题,只谈作文。前面说扩大范围、解放思想有好处,课堂作文求改进,就是要化“拘”为“放”。所谓放,我的想法是这样。
(一)要时时记住,课堂作文是写作练功的场所,是“备用”,不是“应用”。这虽是认识方面的事,看不见,摸不着,却很重要,因为这样想,就可以:(1)扩大练习领域。比如坐科学京戏,演出是应用,在练习场所练功是备用;演出,你也许只扮诸葛亮,至于练功,你就既要能扮诸葛亮,又要能扮司马懿和王平,甚至老军和龙套。课堂作文也是这样,你既要练习写给朋友的信,又要练习写宣言和社论,纵使你毕业之后,永远用不着写宣言和社论。练习的花样多,笔下的技能就会得多,这是好处之一。(2)可以放胆写,不怕错。理由用不着多说,因为不是应用,家丑不至外传,提起笔就不必畏首畏尾。这有如学习书法,初学,可以淋漓奔放,及至有了基本功,求严整精炼就比较容易。
用各种体裁练功,放开笔写,是初步。这阶段在写的方面像是有些乱,却应该有个单一的要求,是通顺,就是说,内容层次要清楚,言之成理;表达方面没有词汇、语法等错误。
(二)通顺之后,还要怎样练功呢?我的想法,可以试试向高难处发展。这好比练杂技,一定要在练习场上轻易地做好更高更难的动作,到演出场所才可以应付裕如。课堂作文的高难练习,可用的办法相当多,这里作为举例,只谈两个方面。
(1)可以于写法的变化中锻炼巧思。这方面的办法是数不尽的。同一个题目,可以练习用不同的写法写:比如一篇是扣紧题写,另一篇是离题写;记叙的题目,偏偏以议论为主,议论的题目,偏偏以记叙为主;等等。同理,记事的文章,可以一篇按时间顺序写,另一篇不按时间顺序写;说理的文章,一篇用赞同的态度写,另一篇用反对的态度写:等等。这样多练习,日久天长,就会领悟到,原来文无定法而笔下却可以有妙法的道理,如果说作文还有什么秘诀,这大概就是秘诀吧?
(2)还可以于写法的限制中锻炼巧思。昔人写作,有些花样近于文字游戏,要求在多种限制中仍能行所无事,巧胜天然。比较突出的如五言长律的联句,一人两句,第一句要是前一联的对句,第二句要是下一联的出句(就是既要受前一个人的束缚,又要给后一个人以束缚);诗的次韵,凡是押韵的字都要与另一人的诗相同;还有所谓“白战”,作某种题材的诗,限定有些常用的字不许用;最离奇的还有八股文的“搭题”,比如题目既不是“学而时习之”,又不是“不亦说(悦)乎”,而是“时习之不亦”。这类士大夫的消闲之事是历史的糟粕,当然无价值可言,不过就其为一种练习写作的方法说,却仍然值得借鉴。这道理就是,高难的能够不费力地应付过去,到日常应用,需要写的都是没有限制的,自然就轻而易举了。课堂作文怎么利用这种办法呢?方式也多种多样。比如字数,大题可以要求不超过若干字,小题可以要求不少于若干字;某一题目,偏偏不许照常规写(如题目是“我的老师”,限定不写人);一篇议论文,要求开头就提出结论;有些不妥当而常用的词语、句式,限定不许用;等等。自然,这类近于文字游戏的练习,要注意不可多用,尤其不可早用;还有,无论用什么方式,都要时刻记住,这是练功,至于应用,那是处理实务,是必须郑重其事,用最适当的方式写的。
最后提一下,课堂作文是好的练功办法,练功是为了应用,而应用则不限定在功成之后,也不应等到功成之后。最好是一面练,一面用,课堂与广大的外界结合,那就可以事半而功倍了。